第一文秘网    > 工作总结

后金融危机下优化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 2

作者:jnscsh   时间:2020-09-09 09:44:51   浏览次数:
后金融危机下优化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

 ——基于大学生就业的视角

 [摘要] 优化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高职大学生就业的视角,在对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对策。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保险学会2011年度课题“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状况与就业情况调查”(课题编号:浙保学会 [2011]23号)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优化、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优化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面向21世纪,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全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取得了充足的发展。但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下,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这样不但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优化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在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对就业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对就业的影响

 当前,后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继续,在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的同时,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也造成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企业不断裁员,大量海外人员回流,热门行业需求人才饱和,新增就业岗位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一些被企业裁员的高学历、具备工作经验的人士再次就业。现在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达600多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无数就业事例表明,能在就业市场上竞争获胜的大学生,其主要的原因是综合素质的优势。在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研究发现,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有自己的标准,不仅要看学习成绩,更要看思想道德素养、做人原则和社会实践能力等体现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指标。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的自由空间大大拓宽的同时,也被迫在自身素质和能力方面尽量适应就业单位的需要。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自己的优势,当然也存在某些不足的地方。动手实践能力强是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当中的一个明显特征,这个特点很受就业单位的青睐。因为很多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大都希望毕业生一进入单位就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尽量减少大学生的实习期,同时也可以为部门减少各种培训费用,降低用人的成本。但是,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还不够全面,这与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全面性的要求是不适应的,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也是相违背的。这种不足反映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就业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比如由于欠缺基本的人文科学知识和理论,在工作当中如果涉及文字处理、文章编写等方面问题,就不知道如何动手,或者写出来的东西表达欠准确,缺乏理论修养和深度,让人感觉肤浅。另外,很多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外语有一定的要求,那些外语基础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高职大学生成了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高职学生在外语的掌握能力上还有待加强,这使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增加了新的内容。高职大学生大都具备实践能力,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与人沟通能力比较薄弱。现在的就业单位不但注重毕业生的智商,而且同样重视学生的“情商”,这里的“情商”也就是通常讲的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这种能力被很多成功人士称为通向成功的一把钥匙,可以看出沟通能力对一个人成长和获得成功的重要性。高职大学生在与人沟通方面存在不足,主要是这些学生受本专业学科特点以及学习方式的影响而导致的。那么,怎样来克服这个缺陷呢?沟通技巧的根本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通,包括情感交流、知识交流等。学校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高职学生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这些学生彼此进行交流,增进互相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学会如何展现自身的亮点,在求职时能够脱颖而出。

 二、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对综合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只重视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学。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弊端主要表现为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归根结底就是重功利,轻素质,即重今天立竿见影的功利,而轻长远起作用的人的素质。教育专家认为,“以人为本”既要崇尚科学,更要弘扬人文。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科技成果能否被正确应用不仅仅取决于科技本身,更多地取决于科学与人文如何结合,取决于科技研究者的思想、感情、精神世界。综合素质教育的中心在于融文化所包涵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教育于一体,大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高度重视实践教育。高职院校办学的“功利性”较强,强调培养出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毕业生。对于文化课,文化课教育、教学重视不够,投入不够,没有将人文课程的开设形成常规体系。人文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较差,平时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考查、考核较少。

 (二)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现状堪忧。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呈现两极人较少,中间部分人较多的局面。综合素质较高的少部分学生,有鲜明的独立人格、做人原则,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积极、高尚、先进,较低的少部分学生是非混淆,思想道德素质差,对他人、对学生、对国家、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追求和目标。而中间部分学生随大流的思想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学习工作被动,人文素养贫乏,这后两部分人是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对象。这两部分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封闭式的学习使其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的“营养性不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人类文明等知道不多。原因是这些知识不能给学生迅速带来经济效益,学生对获取这些知识的动力不够大。另外现在大学生都是90年代后出生的,学生中出现价值观混乱,黑白不分,美丑不辨的现象,道德观亦出现混乱,道德底线岌岌可危,这些一方面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中学阶段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形成健全的心智,稳定的人生价值观。而在大学阶段,新的宽松的管理模式,让学生无所适从,尤其是自制力差的学生。

 在针对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调查问卷中,绝大部分学生也表示缺乏文化、历史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的确是目前高职院校整体教育的一个严峻课题。

 (三)从教育者本身来看,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有待加强。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水平高,对专业投入的精力多,但不少教师缺乏文化底蕴,造成人文精神养成不够,人文素质不高。少数教师表现为缺乏民族自豪感,没有社会责任感,利己主义,功利思想严重,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收效和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意识多元化,导致人们道德观点、价值观点多元化,致使一部分教师的精神境界出现偏差;另一方面是由于以往的教育体制存在缺陷,部分教师专业素质强,而人文素质低,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我国高等教育前一时期只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轻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弊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四)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一些相关的硬件设施和其他的物质条件方面还有待改善。比如,实验设备缺乏、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活动开展经费不足等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较强的专业素质不仅表现在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表现在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实验设备投入有限,实验设备缺乏程度严重,许多实验课在开课时学生人均教学仪器值达不到规定标准,本来应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实验改为两人甚至多人共同完成,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动手能力锻炼,学习效果自然不佳,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认识到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许多学生积极主动地要求参加学术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直接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长期以来,高职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经费不足,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的人数、服务的内容、活动开展的时间、活动开展的宣传等方面受到限制,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大学生实习单位的缺乏也使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面临挑战。实习是必要的课程安排,是大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最好锻炼机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化。但目前高职大学生到企业实习难是一种普遍现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许多在计划经济时代担负着高校毕业实习任务的国企和科研单位纷纷转型,加入了市场竞争的洪流,接收毕业生实习不再是企业的计划任务。因此,高职毕业生实习面临着实习基地缺乏的尴尬境地,尽管不少学校作出了很多努力,下大力气创建实习基地,但还是不能满足实习的需要,这必将影响到学生业务素质的培养。

 三、优化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有效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品位与格调。高校教师作为承担及实现人文价值与人文精神的主体,其个体的人文素质和人文魅力直接折射着大学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气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人文养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这里的“大师”是大学人格化的象征,不仅指专业之师,更指品格端正,修养高尚之师。大学教师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者和引导者,教师不能仅停留在人文知识的宣讲上,应该注重自身人文行为的标榜,在行为上要与自己所传播、倡导的人文精神保持一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发挥人文示范作用,重视对学生价值关怀的引导,才能够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格调,培养出文化素养高的学生。

 (二)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学校综合素质教育。1、调整完善教学计划,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优化对大学生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而高职院校要想优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就必须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开设一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逐步形成特色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例如开设“名作欣赏”“音乐鉴赏”“论语”“唐诗宋词讲解”“社交礼仪”等。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能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吸收,又要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2、实行主辅修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一般高职院校现都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辅修专业较少,开的课往往是对学生就业直接带来效益的,综合素质教育类辅修基本没有。增加这类辅修课程的数量,发结业证书,一是能直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在大的就业背景下,就业单位也越来越重视人才的文化素养。

 (三)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教育,以“诚信”教育贯穿于工作的始终。高职院校应把诚信教育摆在道德教育的首位,从诚信教育入手推动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目前,高职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学生的诚信观念还比较淡薄,有的还出现了偏差,诸如考试作弊、虚造求职简历、不按期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等。针对这种情况,提倡“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学生,如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强化诚信意识,组织开展“说实话,做实事”的活动,积极营造一种“讲信誉光荣,背离诚信可耻”的校园氛围。

 (四)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力度。是有不少高职院校开始试行导师制,博学的导师为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支持,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种类专题知识讲座。通过学生社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开展起了推动作用。还有许多高职院校发挥专业优势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打造科技创新品牌,使学生学以致用,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此举寓第二课堂于综合素质教育之中,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在学生活动中注重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学生社团活动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学生社团的活动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文体娱乐活动过多,科技学术活动较少。因此,要加强对学生活动的管理,就要时刻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为重点,大力扶持和帮助学生社团中的学术科技型团体,提高学生社团的理论水平和科技文化素养,加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逐步形成有特色、有实效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生干部一般是学生中比较优秀的一部分,在学生中大都具有较高的威信,因此做好学生干部的思想工作,就等于抓住了学生的思想导向。但学生干部毕竟经验不足,学生工作的关键首先要抓好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人际协调能力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周远清. 素质 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教育——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 J ] . 中国大学教育,2000(3)

 王义遒. 综合素质与科学精神——谈学论教续集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袁桂萍,王公安,王桂玲.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J ] . 职业高教研究,2004(6)

 李海萍.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J ].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作者简介:

 赵海峰(1963年- ),男,山东莱芜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高级经济师,MBA,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金融企业管理;高职教育。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470号

 联系电话:   2

 邮箱: HYPERLINK "mailto:" 

 

推荐访问:素质教育 高职 素质教育 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