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借款合同

高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开发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4 08:39:40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重点介绍高职汽车专业课程课程开发方法,着重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教学思想在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开发思路,以发动机机械系统诊断与检修课程开发为例,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进行微观教学设计的开发。

关键词:高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

论文来源:教育部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9 年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科研立项项目《高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09B14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背景随着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精益管理方式的推广,对人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培养学习者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原有的课程体系是建立在“三段式”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各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仍过于追求各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是从生产实践中引出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性较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各门课程实施依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多采用灌输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足。因此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势在必行。

二、高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高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实践关键是建立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最关键的一步是将学习领域细化成具体的学习情景,即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思路,我们在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诊断与检修课程开发中形成了“以综合能力设定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以工作流程设计教学模式,以工作评价制定教学考核”的课程设计理念,本文重点介绍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诊断与检修课程建设思路。

(一)以综合职业能力设定教学目标

目前,处于现代化和结构转轨过程中的我国企业对其职工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现代汽车服务企业的“汽车大学科”(R&D+M&S)运行机制已经实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工作方式,传统岗位分工被灵活、整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代替。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教学思想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迎合了未来时代的要求。大量的企业调研显示,随着汽车技术和检测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维修改变过去以车辆为中心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发展成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精细的科学服务管理,一般规范的维修车间是按班组的形式组织生产,按计划进行预约维修。每个班组4-5人,其中1-2名技术骨干,3-4名中工。维修的项目由传统的修理为主向汽车维护和诊断为主进行转变。传统岗位减少,维护、机修、电子电器占82。1%,智能型、复合型岗位增加,汽车故障诊断检测占6。6%,随着技术进步,自动变速器、ABS、音响等专项维修岗位出现。生产岗位对汽车技术人员知识和技能要求发生变化,能够适应岗位的变化,专业技能要求包括很多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和“主观”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目前企业最紧缺的是高智能化“灰领”(又称高级蓝领)技术人才,又称为“汽车医生”,在工作中必须具有一定安排计划、判断决策、分析复杂系统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和相互合作的品质。可见在拓展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必然。

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汽车运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诊断与检修》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予以明确体现,即在汽车故障诊断检修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具有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专业能力,即要掌握发动机机械系统基本结构、基本原理、维护和检修、常见故障的诊断技术,同时能够具有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诊断检修必须的信息查询能力、计划制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也体现了以职业能力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思想。

(二)以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

要想在职业教育中培养上述职业能力,就必须用整体的观念来对待工作过程和技术学习的关系,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要想发现、评价和促进这些能力发展,学科体系课程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已经无能为力,而必须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强调以工作过程为中心,保持课程学习中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即在一种完整的、综合的行动中进行思考和学习课程整体结构,同时强调。因此课程组在开发课程过程中,按照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所面向的汽车维修工作岗位的生产任务为主线,选取典型的发动机故障如发动机不能启动、发动机运转不良和功率不足等维修任务,根据发动机常规故障诊断和检修方法确定进一步的诊断对象,首先从“发动机不能启动”故障入手,按照故障分析“三要素”的思路,压缩不足重点进行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检修、燃油混合气不良故障重点进行燃油系统(汽油、柴油)检修、点火不良故障检修发动机点火系统,其次从“发动机运转不良”入手,发动机水温高故障检修冷却系统,机油压力低故障检修润滑系统,发动机综合故障进行大修总装;对每个学习情景按照工作任务进行展开形成各部分教学单元,具体如图1所示。在每个学习情景教学中,都按照故障诊断—结构认识—拆装、检修—检验的工作流程进行展开,让学生以故障问题解决为目标,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并且与工作任务、职业资格标准对应,实现课程的解构和重构目标。根据认知规律,发动机的故障选取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发动机不能启动的硬故障到发动机运转不良软故障,由发动机单项故障解决到发动机的综合故障解决逐步递进、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与传统学科课程相比较,新课程按照工作任务导向进行设置,通过案例、项目进行教学,生动形象比较直观,改变了传统学科课程与实践脱节,内容枯燥、空洞的不足。

(三)以工作流程设计教学模式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重视典型工作情境中的案例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诊断与检修》是一门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特点和与工作岗位任务分析,本课程采用了“问题解决”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在汽车发动机检修一体化实训室内,以培养学生解决汽车发动机各类故障为学习目标,在每个学习情景都以一个故障案例为主题导入,按照客户报修(问题)——信息收集——检查和测量——执行工作计划——故障诊断与修理——检查工作质量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技能项目的训练。将汽车发动机各结构原理融入故障诊断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习知识和技能训练过程中始终明确学习的目标是解决故障,通过采用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真正实现学做合一,在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和项目中提高职业关键能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根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诊断与检修的教学特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该课程积极推行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行动导向(action orientation)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例如案例教学法即以发动机故障诊断为主线,学习安排在一体化教室完成,每个学习情景都有一个汽车维修的案例对应,在授课前,由老师设计相应的故障,如学习点火系统前,利用发动机台架,在点火系设置漏电故障导致发动机不能启动,让学生分析,当学生应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时候,他们就会对新的教学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渴望,激发对新知识的掌握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生学完本部分内容后,引导他们分组进行讨论故障原因,同时制定维修方案,在该项目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拆装和诊断,完成相应的实训项目训练,直到解决该故障。这种以现场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职业教育中,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很好的启发和教育,同时能在具体的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哈佛学者瓦格纳认为只有这种能力是可以迁移的。实施面向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估,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采取“任务法”,用具有实际背景的任务全面评估学生掌握了哪些专业能力。将课程或技能分解成一些过程指标,通过试卷、口试、操作等方式,进行连续多次的评估,不以一次考核定终身。

结语:

总之,适应市场需要,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具有鲜明职教特色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职业学校培养汽车专业人才,要适应中国加入WTO后汽车维修业新的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的挑战。处于探索阶段的职业教育还需不断探索和研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的精髓,加快“理实践一体化课程”微观教学设计,构建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能力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 -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欧盟 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潘伟荣: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访问:高职 课程 开发 研究 汽车


[高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开发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