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总结

让阅读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2 09:47:04   浏览次数: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报告集》中针对现实教育中对“人”的忽视,提出了“生命体”的概念。的确,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与主体权利的鲜活生命。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只有把学生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有机地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优化教与学的策略,让教学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构建新型的、自主开放的、感性化、生活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新课堂,让阅读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绽放美丽自由的生命之花

一、鼓励自我解读,珍视独特感受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思考,自读自悟,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应积极地、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兴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柳宗元《江雪》时,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仅仅是为钓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为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教师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的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练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一位学生说:“他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第二个“春天”的到来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诠释独具慧眼,精彩至极,呈现“万紫千红”、“丰富多彩”的感悟效果。以学生自我解读、体验、感悟为灵魂的语文课堂,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闪现出个性化的理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二、强调交流互动,开展合作学习

古语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只有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语言的交流、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才能誘发对言语的感悟,进一步体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 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可让学生自主选择, 喜欢同一大自然语言的同学一起来学习,设立“白云研究组”、“蚂蚁研究组”、“蝌蚪研究组”、“大雁研究组”、“大树研究组”五个组,再让学生以组为核心提出问题,共同探究知识,赏析词句,研读探讨。又如上《西门豹》这篇课文,通过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研究“西门豹的办法到底巧在哪里,妙在何处?”并完成一个《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原因的调查报告》使课堂变成了一个氛围浓厚的“合作场”、“研究室”。在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拘无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三、创设开放环境,引导自主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感悟了课文的语言形式后,教师应及时地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自己喜欢的实践方式中去,从而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使情感得到升华,提高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这种实践可以是听、说、读、写,也可以是演、画、唱、跳。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自由、喜悦、和谐的实践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尽情舒展生命活动。如《詹天佑》一文中“‘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和“开凿隧道”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我没有设计问题分析课文内容,而是这样创设情境——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研究课文,当当小詹天佑,设计一下“人”字形线路,画一画开凿隧道的两种方法,然后向工人们(同学)说清楚设计和施工的特点和要求,“工人们”可以随时提出不懂的问题请小詹天佑解答。于是乎,口语交际异常热烈,互动情景应运而生。又如学完《葡萄沟》一课之后,教师可继续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吐鲁番葡萄成熟时美丽、欣欣向荣的景象,趁机引导:欣赏了葡萄沟的美丽景色、民俗风情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想怎样把这美好的一切留住呢?学生们有的说,我要写一首赞美诗来歌颂它;有的说我要找一首合适的歌儿,或自己编歌词,唱首歌来赞美它;有的说我要画一大幅画来留住它;有的说我要当一回导游,带领我的伙伴欣赏它;有的说我要把吐鲁番的葡萄干写成广告……接着,老师便让学生们自主实践,让他们带着满腔热情,写的写、画的画、唱的唱,各自干着自己所喜爱的事,充分发挥、展示自己的个性,在实践中进一步内化了语言、体验了情感、积淀了文化、储存了智慧。

四、感悟作品深意,渗透人文内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作为“文选集”的文本,篇篇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的那种“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精神是人文;《蒙蒙细雨》中妈妈的那种“答应了的事,不能失信”的情怀是人文;《将相和》中蔺相如所表现出来的博大胸怀和宽宏大度是人文。课文中的文化底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汉语的“意合性”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学习拼音文字那样条分缕析,而是要用心去感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人文性的渗透。教师要引导学生穿透语言,领会语言背后之形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如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一等奖获得者王自文老师在执教《古诗两首》指导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一句时,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都不存在了,那些酒囊饭袋葬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他们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你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中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王老师又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王老师又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分明是把自己当作了那位爱国的诗人,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尽的愤慨。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这一环节的教学,我们可以说王老师是在教朗读,更可以说是在培养孩子们的一种人文精神。因为在反复的朗读中,一方面,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在逐渐提高——这是语文工具的体现;另一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朗读中渗透了浓烈的情感:孩子们由心急到担忧到对当权者纸醉金迷的无限愤怒,爱国的情感在迅速积聚——毫无疑问,这又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两者是如此和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润物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这种情感感悟,使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为人的意识、精神的培育过程,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人文价值,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达到了人文教育的目的。

五、沟通生活领域,引入源头活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强调了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叶圣陶在“生活本源论”中也指出:“语文学习得跟整个生活打成一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翻名著、赏名胜,努力为学生开辟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时空。让语文学习拥抱广阔的生活,让学生在语文的生活实践中,养成时时、事事、处处积淀和应用语文的好习惯,使语文和生活水乳交融。

如在学习《詹天佑》一课时,先让学生收集建国以来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重点了解电气化铁路、地铁、磁悬浮列车等,通过看今朝的繁荣,来感受往昔的艰辛。用生活的眼光来观照语文,让语文学习向生活开放,让学习认识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皆语文;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语文”。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课前让学生展开调查,感受自己生活环境的真实状况;课始,让学生发布调查的环境信息;课后,举行一次以让“地球妈妈更美丽”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大家为保护自己的生存家园献计献策。整个教学过程熔文本与生活于一炉,触景生情,以文激情,活动悟情,使学生从内心树立起爱地球、爱环境的强烈意识。

此外,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应用语文这个工具服务社会,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如报纸书刊错别字“横行”,大街上有错别字的广告牌“招摇过市”。这些正好为学生提供了生活化的“语文试题”,学生运用语文这个生活工具随时可以找到“指点江山”的机会。城市水源污染、住宅小区公共绿地被居民种上了蔬菜,这些都能进入到学生的视野,一份份调查报告、情况反映寄往“市长信箱”,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些以语文为工具的社会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更培养了学生民主、独立、参与的现代公民意识。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肥沃土壤;生活,是语文学习不竭的源泉;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精彩的语文教科书。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以生活为平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背景,让学生充分地接触语文,尽情地享受语文,享受语文课堂,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返璞归真,富有生命活力的“原汁原味”的语文生活“绿色教学”。

推荐访问:焕发 阅读教学 活力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