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活动总结

广东劳动力配置结构分析及其对策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12 08:42:10   浏览次数:

[摘 要]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使生产要素资源配置面临重新分配和优化调整,劳动力资源作为第一生产要素,其合理配置及优化凸显重要。广东省人口老年化程度正逐步加大,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劳动力资源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广东应采取大力发展服务业、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环境吸引人才,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措施,以扩大就业需求、创造就业岗位、留住人才,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及优化。

[关键词] 广东;劳动力;优化配置

[中图分类号] F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2-0046-02

一、劳动力供需现状

(一)人口结构现状

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劳动力供给。广东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流动人口和转移劳动力第一大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广东人口流动继续保持活跃,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人口聚集度加大。常住人口进一步向珠三角中心城市特别是广州、深圳两个超级大城市集聚。2017年,全省年末常住人口主要年龄段人数分别为:0-14周岁1922.48万人、15-64周岁8283.89万人、65周岁及以上962.63万人,分别占常住人口总量的17.21%、74.17%和8.62%。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表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总体特征。若按国际通用标准衡量,广东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时期,从相关指标值的变化趋势看,人口老年化程度正逐步加大。

(二)广东产业构成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工业经济经过40年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低端向高端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十二五”时期,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50%,首次占据半壁江山,广东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结构,第三产业比重超越第二产业,特别是近年来,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迅猛,经济增长由工业拉动向服务业拉动转变。物流、会展、金融、信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网上购物方面,网购的火爆带动快递业务迅猛增长,2017年广东省快递业务量为101.35亿件,同比增长32.09%,成为首个年快递业务量上百亿,快递收入破千亿的大省。近年来,广东也一直在推进产业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新兴制造业正不断崛起。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绿色石化5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构建。

广东产业结构发展总的趋势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格局初步形成。经济增长已经由原来的劳动力投入拉动为主,逐步转变为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影响为主,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和江浙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自我研发能力、核心技术环节较为薄弱。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是广东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是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广东高技术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电子行业,而且以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为主,高端品牌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很多中小企业的生产模式主要是模仿创新型生产方式进行贴牌生产。近年来,在智能家电、航空航天器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和机器人等方面才刚刚起步,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具备了研发能力,但关键性核心技术基本依靠进口,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技术环节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2.区域发展分化加剧。长期以来,广东省区域发展不平衡狀况一直没有打破,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差距始终存在。比如2017年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为1.93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21.5%,人均GDP是珠三角的三分之一左右。粤东西北GDP增速比珠三角低0.9个百分点;粤东西北投资增长7.1%,比珠三角低4.2个百分点。近年来,粤东西北虽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增长质量仍普遍不高,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较高,年产值超50亿的规模较大的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较少,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未形成优势产业。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层次总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较弱。

二、广东劳动力资源配置现状与问题

(一)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劳动力素质。广东就业人口素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劳动力整体受教育程度以初中、高中阶段教育程度为主体,占69.82%。至2015年底,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7年。2016年广东每10万人口在校生数为2431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5.10%,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口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7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差距,在1999年美国、加拿大的主要劳动力人口(25-64岁)人均受教育年限都超过13年,英国、德国、日本也接近13年。所以广东劳动力总体素质水平与产业结构的改善需要不相适应。

(二)劳动力资源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广东正处在制造业转型升级阶段,正遭遇技能型人才短板的瓶颈,面临劳动力供给趋紧、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2016年底广东技能人才仅占从业人员17%,技能人才求人倍率一直高居1.4左右,技能人才缺口较大。2017年广东有55.95万名本科生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广东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总量超过80万人,但不少雇主依然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劳动力供给存在显著的人才层次矛盾。近年,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广东各市竞相布局前沿科技产业,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用人需求的层次大幅提高。但是低学历未技能智能化、高端劳动力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这也增加了就业压力和供需矛盾。据调查,战略设计人才、国际化管理人才、互联网人才、资本运作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高级技术工人、技术研发人才、这9种人才中平均每个企业短缺人才种类超过6种,其中,高级技术工人、技术研发人才中特别是与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及智能制造发展的相关的中、高级技能人才极其紧缺。

三、广东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服务业,创造就业岗位

库兹涅茨研究表明当工业化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产业就不可能大量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只有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体现出较强的就业弹性。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就业功能的发挥对于解决当前面临的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依据统计局的数据测算,第三产业每增长1%大概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左右。由此可见,服务业创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能力远远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广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新兴服务行业的崛起。

(二)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

产业经济理论指出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数量和质量都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重要影响。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数量和质量都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重要影响。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是要夯实高等教育在培育人才中的作用。国家应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下放高校专业设置权,使教学与市场趋于同步化。要按照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要求,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产教融合,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创新发展高职教育。广东省应加大对高职教育投资,改变过去偏重“普通教育”而忽视高职教育的观念,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和产教融合,切实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三要认真抓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切实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投入。通过引导,逐步建立起政府、用人单位、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投入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使每年升不了高中的农村青年经过一两年的专业技能培训,成為市场急需的有用人才。四是要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在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中的作用。

(三)优化环境吸引人才,机制创新留住人才

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要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人才专项发展基金,精准引进人才。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营造好软环境,加强人文关怀,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着力解决人才落户、住房、子女入学、创业配套资金等突出问题,构建良好的人才整体发展环境。

(四)加快城市化进程,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进一步完善面向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转移就业援助制度,将城镇促进就业政策全面向农村延伸,实施扶持创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制度。

(五)大众创业,扩大就业需求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促进大众创业,要求政府通过简政放权,强化服务,战略规划、法律法规等营造公平竞争、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推动大学生、体制内有工作经验的科研人员、海外人员、老年人等加入到创业潮中,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时完善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计划,引导本地劳动力草根创业,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本土创业队伍,培育就业新的增长点,以创业促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胜利,高向东.我国劳动力资源分布与优化配置研究[J].人口学刊,2013(6):78-85.

[2]薛瑞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以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217-218.

[3]吴美平.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及演进方向[J].商场现代化,2009(23):75-76.

[责任编辑:王凤娟]

推荐访问:广东 劳动力 对策 探讨 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