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总结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探析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2 08:40:21   浏览次数:

摘 要: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来源以各级财政拨款为主。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使用、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维持固定资产完整性与安全性是事业单位的重要责任。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年度清查工作无法发挥作用、采购及报损流程相对繁琐等问题。因此,事业单位应该构建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合理简化固定资产采购及报损流程。本文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固定资产管理改革的对策,旨在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办公环境获得改善的同时,也使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种类及规模逐渐增加,从而加大事业单位管理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往的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可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常出现资产认定不合规范、资产利用率低下、会计核算不合理、协调性不足等问题,不但导致事业单位办事效率、管理水平有所降低,还使事业单位的公众形象受到影响。所以,事业单位应该有效地改革、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这对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

虽然我国事业单位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但无法得以有效实施。管理办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可以调剂共享或者购买服务,但是实际操作中,事业单位在请购资产时,不能明确得知哪些资产是该买的,哪些资产是可以调剂的,加上部分事业单位具有可灵活使用的资金,在购置资产方面比较容易,出现随意采购、重复采购的现象,资产得不到有效的调剂,导致固定资产闲置率较高。比如某隶属B市的一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10年10月,该单位需要采购蒸汽锅炉,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C公司在2010年11月30日成为中标供应商。但因为该单位在购置资产前,并没有通过细致的调研和论证,C公司的中标产品具有节能效果差、污染严重、热效率低等缺点。经过调查,C公司投标的XXXXX型号锅炉属于国家淘汰目录中的产品,是国家禁止使用的。该事业单位费了很大功夫结果购入的设备是其他国家已经淘汰的技术,从而出现资源浪费。而事业单位各岗位缺乏相应的约束制度也是问题之一,事业单位一些部门身兼数职,既负责采购又负责报销、验收,导致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的监管;而财务部门往往根据发票及采购合同进行账务处理,至于验收实物资产是否到位是否符合标准就不得而知。有些部门之间在未获得批准的情况下随意调动固定资产,长时间调动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无法确定固定资产的动向;部分固定资产因长时间未盘点、清查,从而出现账实不符,清理不及时等问题。

2.固定资产年度清查工作无法发挥作用

大部分事业单位是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但是实际的工作中,清查工作仅在表面上执行。事业单位在年度清查工作中仅是清点固定资产的数量,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资产的现实状况,对于应该报废、清理的固定资产,没有严格进行处理。部分固定资产还出现无账可查、无据可依的情况,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对于上级部门开展的资产清查工作,也只是应付式的上报简单的信息数据,导致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监管作用不能全面发挥。

3.固定资产采购及报损流程相对繁琐

目前,尽管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有相应的管理办法,但是从固定资产请购到审批到纳入下年度预算再到政府采购直至采购到位,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一方面一些临时申请购买的固定资产采购经常会受各种制约拖沓很长时间,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采购目录内固定资产品种及价格没有及时更新,相对的性价比不高,进而影响了事业单位办事效率和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而由于固定资产报废流程也相对复杂,导致处理固定资产的难度有所增加,很多达到固定资产认定标准的资产,事业单位不愿意将其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而直接作为办公费用支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加之目前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报废管理上缺乏规范性、及时性,导致部分固定资产在账面上有记录,但实际上已经报废;部分固定资产已经满足报废的标准,但报废手续迟迟未办;部分固定资产在出售时没有经过资产评估就进行报损、报废处理,获得的资产处置收益也尚未根据相关规定上交财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固定资产报损的难度。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对策

1.构建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新形势下,要想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则需要有效提高相关领导管理意识。单位领导人员需要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确保能够从根源上找到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漏洞以及问题,并探讨相关的改革对策,为固定资产管理可行性、有效性提供保障。为了避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发生账实不符的情况,且确保固定资产真实情况得以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工作中,应该合理的改变以往修购基金自提制度,并按照制度规定或者财务准则确定是否需要计提折旧。将“累计折旧”科目增加在会计核算账目中,不但兼顾固定资产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的双重需求,同时还可有效反映固定资产使用程度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价值消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工作中,可以将固定资产坏账准备、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等内容记录在会计核算模式中,确保事业单位能够有效落实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原则以及理念。

2.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

事业单位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变被动清查为主动清查,定期组织专门的工作小组有效地清查盘点固定资产的实物,准确记录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去向及来源等信息,核对固定资产的账务,确保能够满足账卡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等要求。若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需要进行处置、报损或者报废时,要了解相关原因,且与相关部门积极探讨后,确定处理方法。固定资产清查小组需要认真填写盘盈、盈亏的报告表格,根据相关规定流程的要求上报有关部门,得到审批同意后再进行处理。若固定资产处于闲置的状态,要建立调剂平台,使本部门使用效率低、闲置的资产能够获得良好的配置,确保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得到全面发挥。另外内部无法调剂的资产,可以寻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各级财政部门的帮助,与拍卖市场、产权转让中心等中介机构合作,全方位运用市场化调节措施,使有偿调剂闲置资产得以实现,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合理使用、有序流动提供保障。

3.合理简化固定资产采购及报损流程

事业单位可以逐步引入了“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上至审批机关,下至资产使用单位到个人,从固定资产请购、审批、到政府采购、到使用管理、报废等环节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不仅提供了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是节约了层层审批的繁琐程序。其次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也可以落实到个人,相关人员对各自责任范围内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定期把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汇总上报到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哪些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哪些固定资产已达到报废标准、哪些固定资产不需用可以调剂给其他部门与单位,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双重监督,不仅可避免单一管理部门管理疏忽,还能使固定资产闲置浪费、重复购置等问题得以减少,促进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三、结束语

加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力度,可促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发展,对构建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现代事业单位组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是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在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完整性、真实性的情况下,应全面理清改革思路,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工作。通过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的方式,建立行之有效、科学的监督、运行以及管理机制,为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提供保障,从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确保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以及管理体制能够达到监管有力、治理完善、运行高效、功能明确等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坤.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1).

2.蒋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10(19).

3.刘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4.莫颖宁.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0(10).

5.苏秀娟.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中国外资,2013(02).(责任编辑:兰卡)

推荐访问:探析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