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总结

台湾书法篆刻浅述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22 09:58:48   浏览次数:

自辛亥革命至今已超过一百年的时间,中国的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发生了众多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相比这些重大的历史变化,书法篆刻这种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由于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即使经历战争、贫穷等极大的痛苦,也从未消亡,一旦有了适合的土壤,立即便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1949年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孤悬海外,大陆与台湾的书法篆刻出现了长达数十年的隔绝,因此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今大陆书坛印坛风风火火,创作和理论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各种展赛令人眼花缭乱,各种派别、思潮、现象层出不穷,出版物多不胜数,因此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让人莫衷一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让更多的大陆书法篆刻研究者了解台湾书法篆刻的历史与现状,借鉴经验、反思教训进而引发思考、提高水平,特此简述台湾地区书法篆刻概况以供参考。

台湾书法篆刻的历史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明末清初至清朝统治时期,二是甲午海战之后日本占据台湾时期,三是1949年前后民国大陆书家迁台至今。由于台湾僻处海外,在大批民国书家迁台之后,书法篆刻方面才焕发出极大的光芒。

明末清初,郑成功为反清复明,以台湾为根据地,其幕僚中不乏科举出身、擅长书画篆刻的士人。这些人逐渐将中华书法篆刻文化在岛内播种生根,经过不断努力,造就不少人才,出现了一段璀璨可观的景象。然而由于中央政府对台湾的忽视,台湾长期与中原主流文化相阻隔,缺乏书法篆刻名师的指引,虽然可以找出一些擅长书法篆刻的文人乡绅,但他们大多比较保守,缺少相互切磋,难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派别。书法方面,当时最常见的是应付科举考场的馆阁体,这与来自福建、广东一带地区的文人雅士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书画古董商贩经福建一带所搜购书籍、字画、古董等在返台后往往成为争相抢购的对象。而因为地域与语言的亲近,福建文人常常被延揽至乡绅大户家中担任教席,或作为门客为其挥毫装饰门堂。就历史文献和现存资料而观之,清乾隆、嘉庆年间,来自大陆的书画篆刻家郭尚先(字符开)、吕世宜(字可合)、谢苏颖(字管樵)等人有较高的造诣,对后世影响较大。《台湾省通志》记载:“至于清代游宦幕式流寓之士,工书画者亦有多人,而以谢颖苏与吕世宜为最杰出。”据记载,郭尚先曾“入台设馆授徒”(注:台湾学人王国藩在《台湾金石木书画略》中记载郭尚先“年三十来台,建馆八里坋,授徒自遣”,该说广为引用,然不知所据何处,郭氏及其后人存留文字如《兰石公年谱》《郭大理遗集》《芳坚馆题跋》等均无此记载)。郭氏善书画,工篆刻,印风在林鹤田与吴晋之间,有《芳坚馆印存》二卷行世。吕世宜,被尊为“台湾金石学导师”,师事郭尚先,将金石学及碑学潮流引导入台,对台湾近代金石书法影响甚巨。吕在1841年前后被台湾首富林国华聘请为家庭教师,在台十几年间,授徒讲学,且受林家资助出版许多书籍,深受时人推崇,客观上推动了台湾书法篆刻的变革与发展,出版有《爱吾庐题跋》《西村印存》等。谢颖苏先后在台南海东书院、艋舳青山宫和台北板桥大观义学讲授绘画和书法艺术,对台湾书画艺术起了启蒙和开拓作用。他亦精擅篆刻,作品流传福建台湾一带极多。吕、谢等人的活动,带动了更多人对书法篆刻的投入,如洪丹九、林朝英、朱少敬、施少雨、郑贻林等人,都有一定水平。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版图易帜,社会结构也发生极大的改变。清朝官绅和幕客大量返乡,而留在台湾本土的文士被迫顺应时势,传统文化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由于“不符合时代的精神”,传统书法受到日本当局的排斥,中国传统文化遭受歧视。然而在日据时期,台湾书法界出现一位影响至大、令日本人亦纷纷从师学艺的大师曹秋圃(名容,字秋圃),并成为继杨守敬之后又一位赴日传授书法的大家。曹秋圃于1929年在台湾创立淡庐书会,广集弟子达数百人,在台湾可谓蔚然大观。淡庐书会是台湾书法重视师承传统、寝守一家的典范,影响至今。1940年至1946年,曹秋圃受日人邀请赴日传授书艺,使日本对台湾书法的看法改变,日人名家纷纷与之交游。台湾光复后曹返台从事书法教育工作,1949年在台北中山堂举办首届书法展,盛况空前,被誉为台湾书坛“祭酒”。

日据时期的台湾篆刻分为两个路线,一是具备汉学素养的日本人开展的具日本特征的篆刻活动,二是夹缝中生存的中国人所从事的篆刻活动。日本人有结社之风,有泽谷星桥、尾崎大步等人成立“水竹印社”,在台北等地有松田寄山、足达畴村等人组织的“长思印会”,他们将作品定期汇集在《雕虫》《蓬瀛印索》中等。此外,还有时任台湾帝国大学(今台大)的教授石原西涯,收藏印谱与印石,著有《听莺山房印存》等。相比之下,本土学人对篆刻的研究和收藏很少,其中林朗庵收藏篆刻原石、印谱、古印,用心于印谱、篆刻专书的收藏和推广,是台湾印学的先驱。对后来台湾篆刻活动影响较大的还有戴寿堪、林子白等。

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带去大批书画文物与艺术家。日本二玄社曾复制出版台北故宫博物院法书名迹二十四种,均为历代书法之精品。1949年前后赴台的著名书法篆刻家有于右任、张大千、台静农、刘延涛、王恺和、朱玖莹、高拜石、陶寿伯、张直厂、王壮为、曾绍杰等。随着战乱的结束,尽管政治因素带来一定的压抑气氛,但是艺术还是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这些老一辈书家在民国期间便形成成熟的风格,到台湾后,得到大批青年书家的敬仰与效法,门人众多,基本上继承了圆润平和的正统书风。由于大批老辈书家渡海来台,台湾的书法篆刻艺术也得以初步繁荣,其表现是书法篆刻研究团体纷纷萌生。

台湾光复初期,戴寿堪藏名人篆刻与印石极多,名其室为“半千石室”。他见大陆书法篆刻名家先后抵达台湾,登报征求金石篆刻,他将自家府邸与收藏的作品供人观赏,以达到以艺会友的目的。很多同好来往戴府谈艺论石,其中有赵耕石、张心白、张直厂、梁乃予、庄蝶庵等,绝大多数为大陆来台人士。1949年赵叔孺弟子陶寿伯来台后,戴寿堪奉其为上宾,成立“台湾印学社”,推其为会长。台湾印学社编印了《百寿石刻》(台湾光复后第一部印谱)、《岳武穆满江红词印谱》等印谱作品集,对当代台湾印坛的发展有开启之功。1957年,台湾印学会因戴寿堪的工作调动而并入中华民国美术协会,王北岳等人感于印人无从聚会论艺,与王壮为、曾绍杰等老辈名家发起筹组“海峤印社”,出版发行印社同仁作品《海峤印集》二集,印行《玺印集林》。1962年,台湾中国书法学会成立,马寿华、王壮为、曹秋圃、程沧波、刘延涛等人为常务理事,李普同、朱玖莹等为理事,形成台湾最大的遍布全岛的书法团体。1963年,赴台书法大师于右任举起标准草书的大旗,成立标准草书研究会,会长刘延涛、秘书长李普同。在台湾书法复兴浪潮中成立的书法篆刻社团还有中国书学会、书法教育会等,形成复兴的群体。

台湾的书法篆刻复兴,在这段时期十分火热,但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作品风格却是较为单一的。书法方面,传统晋唐帖学一脉相承,师承关系明确,正如朱以撒所言:“王羲之书风是贯穿整个台湾书坛总的脉络,影响至深且巨,没有一家可替代。”除了直接取法古人外,更多的青年“把师承看得十分重要,对师长的艺术成就的敬仰往往使他们竭尽心力去追求”忠实临写。因此从取法对象上看,主要集中若干老书家和晋唐法书,偶尔涉及秀美一路的篆隶或简帛书;从风格上看,主要表现出流畅飘逸、平整严正、秀美圆润的面貌,传统有余,创新不足;从用笔上看,大多精到小巧,缺少霸悍朴厚、对比强烈、墨色丰富的用笔。台湾的著名老书家王恺和、曹秋圃、谢宗安、李普同等是这样,画家善书法者如溥儒也一样,新一代继起者如张炳煌、黄金陵、薛平南、苏天赐、连胜彦等也是这样。

当然,清中后期兴起的碑学,对台湾书坛也并非绝无影响。两位碑学大师张大千和于右任迁台后,追求者甚众。台湾直接取法张大千书法的不多,这与张大千以画名世或有关联。于右任的社会地位与书法成就均显赫非常,仰慕者如云,他在台湾重新组建标准草书社,然而弟子中未有超出于氏者,且于氏大气磅礴之碑体行草未有继承者,碑学在台湾仅仅不绝如缕而已。

篆刻方面和书法有相似之处,师承关系亦非常明显。《海峤印集》耆老凋零后,二十余位骨干成员发起成立中华民国篆刻学会,奠定了台湾现代印坛的基石,以多位名家为核心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繁荣状态,成员之间的交流亦十分频繁。“意古楼”梁乃予的门下中,有荣获“中山文艺创作奖”的郑多铿、陈宏勉、林淑女等;“玉照山房”王壮为的门下中,杰出者有薛平南、薛志扬兄弟以及周澄等;“石玺斋”王北岳门下则有黄尝铭、罗德星及李清源等。

台湾的篆刻也有较为明显的特点,老中青三代篆刻家的师承取法传统,而常出以新意,无狂怪之作,基本上是民国篆刻的延续,同时他们绝大多数也擅长书法。老一辈名家中,高拜石是黄保钺弟子,篆刻学吴昌硕一路;陶寿伯与钱瘦铁一样是刻碑学徒出身,后经陈巨来引荐拜在赵叔孺门下;张直厂亦师法赵叔孺与王福庵;王壮为自学篆刻,以大篆入印,也有吴昌硕的影子;曾绍杰与乔大壮谊在师友之间,印风相近,而取法隋唐官印的一路则别有特色;王北岳师事贺孔才,且与王壮为交流很多,形成自己精严敦厚的印风。后来一辈名家也大多工整严谨,取法广泛而自我特色明显,知名者如黄尝铭,他将中山王铜器铭文入印,开创出极具装饰效果的印风,同时在印钮雕刻、印学资料数字化方面也做出积极的探索,取得很高的成就,如今已是台湾印坛的中流砥柱。与其同辈台湾印人如薛平南、陈宏勉等亦有很强的创作水平,个人风格也十分突出。

台湾书法出版物方面也十分繁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法精品经二玄社出版后对大陆地区的书法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出版了许多精印的书法集和古文字资料;众多名家纷纷出版作品集,以于右任、溥儒、张大千等人的作品集最多。篆刻方面,除了各社团社员作品集通行之外,还有篆刻学会发行的《篆刻通讯》、张心白独资发行的《印荟》、王北岳《印林》双月刊,其中《印林》杂志从美术史研究出发,理论文章较精深,对印学在台湾地区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不得不提的是曾绍杰,他将手中印谱资料精选出版而成为后代学子学习的典范,其中就有《乔大壮印蜕》《麋研斋印存》《黄牧甫印存》《安持精舍印存》《玺印精选》等。

在台湾地区,书法篆刻展赛活动也十分频繁。有1946年开始的全省美展,每年一次,从未间断。1955年起,举办全省书法笔赛,首奖为黄群英。1966年,举办“全国”书法比赛,第一名是苏天赐。1967年,举办“全国”美展,李仲篪获书法第一名。1970年“全国”美展,第一次将篆刻列为单独奖项。1973年“中山文艺创作奖”、1978年“国家文艺奖”等重大奖项也都有篆刻项目。艺术家个人展览更是层出不穷,直接推动了书法篆刻艺术的热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随着计算机科技的进步,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海量的印学资料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台湾印坛人士率先建立了与篆刻相关的网站,数据之完备,是大陆的大多数书法篆刻类网站难以企及的。2000年,台湾艺术大学陈信良开始架设“篆刻网online电子报”,其中将印学数据分类为工具书、印学丛书、印谱、文字学等约三千册,印学相关期刊杂志报纸近五十种。2001年,黄尝铭建立“真微印网”,按印人、印章、边款、印学著作、印学论文、印人事迹等建档,其中印人有九千多笔资料,印章有七万多笔资料,印谱四千多笔数据,论文八千多笔数据,检索方便,数据翔实,可供印人或研究者检索浏览,十分方便。

综上所述,台湾地区的书法篆刻在光复之前都处于低迷的时期,大家不多。1949年前后渡海来台的书法篆刻家人数既多、水平亦高,他们的活动使得台湾书法篆刻在六七十年代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也培养了大批深植传统的书法篆刻人才。然而,由于囿于师门传承导致取法狭窄,台湾的书法普遍偏于秀美精致,而缺乏粗放大气的气度,以至于老辈书家过世后现代书家水平总体不高。而需要在方寸之间展现万千气象的篆刻艺术,即使整体上仍然偏于工稳整饬,反而突出了篆刻小技的文雅可爱。老辈印人在印学活动方面的努力使得篆刻界不乏突出的杰作和人物,且由于他们在新出古文字资料入印和印学资料数字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得台湾印学与印人即便置诸大陆篆刻界,亦毫不逊色。

推荐访问:台湾 篆刻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