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学习总结

历史剧:穿越历史,照亮今天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3 08:40:59   浏览次数: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薛若琳(1939- ),男,汉,辽宁兴城人,1963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1981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先后在云南省京剧院、云南省戏剧创作研究室工作,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志》副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顾问,中国唱片总公司顾问,《中华戏曲》名誉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摘 要:有论者认为历史剧发展到今天,还在“历史真实“的问题上兜圈子,是历史剧不应有的“困顿”和“徘徊”。其实不然,“历史真实”是历史剧创作绕不开躲不过的核心问题,一百年后谈论的话语还是这个问题。这是历史剧的选择。在历史剧中,究竟使用“文学虚构”还是“艺术虚构”的概念,关系到“虚构”的定位和归属的问题,认真地说,“虚构”是历史剧文本的任务,不是舞台艺术的任务。之所以称为“艺术虚构”,大约是戏剧属于艺术的缘故。因此,对于革命历史题材来说,应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但对于一般的古代题材来说,应做成“本质不虚,其他不拘”。历史学家有自己的“历史印迹”,历史剧作家也有自己的“历史印记”,两者从来没有达成共识,而是各行其道,但一般观众比较容易接受历史剧作家的“历史印记”,这就需要历史剧作家警惕自己的“历史印记”是否规矩、是否太离谱,是否误导观众。历史剧反映时代精神是它的灵魂,把“死历史”变成“活历史”,使历史人物从坟墓中走出来站到今天的舞台上“再度发言”,他们必然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历史剧的生命是穿越历史,照亮今天。

关键词:历史剧;虚构;历史印记;时代精神;戏曲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7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代戏曲的金元北杂剧和宋元南戏以及明清传奇杂剧,历史题材的戏剧约占一半还多的数量,那时并不称为历史剧。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郭沫若等剧作家创作了一批历史剧以后,便有了历史剧的称谓,至今已有七、八十年的时间。但对历史剧比较大规模的讨论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其后直到今天的五十年间比较平静,其实问题很多,只是学术界有时缺席,有时没有形成共识。2008年12月,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戏曲学会,山西省文化厅和太原市委宣传部在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共同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新时期历史剧创作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充分肯定了历史剧创作的成就,认真地总结了历史剧创作的经验,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和解决的问题,这次会议对历史剧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将笔者在那次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作了扩充和拓展,以就正于方家和读者。

一、有论者认为历史剧发展到今天,还在“历史真实“的问题上兜圈子,是历史剧不应有的“困顿”和“徘徊”。其实不然,“历史真实”是历史剧创作绕不开躲不过的核心问题,一百年后谈论的话语还是这个问题。这是历史剧的选择。

20世纪是我国历史剧创作和演出的辉煌时期,一百年来,以时间为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处于危难之际,那时涌现了很多坚持民族气节,反对屈膝投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剧。第二阶段是解放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国家取得了很大的建设成就,同时又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国际风云也突然变幻,奋发图强,团结和睦,振奋民族精神是广大人民的共同心愿,此时创作了一批题材广泛、内容深刻的历史剧。第三阶段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全国人民团结向上,人心思进,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这个时期的历史剧创作题材丰富、思路拓展、开掘深刻,形成多侧面、多视角的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局面。

回想50年前,那时文艺界、戏剧界和史学界对历史剧的创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且形成争鸣局面,争鸣的焦点逐渐集中到历史剧的界说、历史剧的时代精神、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古为今用、封建时代英雄人物的评价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但我认为争鸣的核心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准确地说是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问题——待后阐述)。

中华民族既是一个崇文重文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史重史的民族,向来主张“文史一体”,例如不论是建国前或建国后编著的众多的《中国文学史》,都把《左传》、《国语》、《战国策》和《史记》等史书纳入文学的范畴,鲁迅高度赞扬《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历史也是文学,因而形成了“史为文用”的传统。清代学术界又出现“六经皆史”和近现代学术界出现“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研究方法,而且在很古的春秋时期就提出“诗言志”,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提出“文以载道”的创作观。

社会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伊始,著名剧作家陈白尘于1979创作了历史剧《大风歌》,反映刘邦死后,拥刘集团与吕(雉)氏集团的权力斗争。诗人白桦于1983年创作了历史剧《吴王金戈越王剑》,反映吴越征战故事。这两出历史剧当时很有影响,也引起了争论,认为《大风歌》扬刘贬吕,回避了史籍对吕后执政的肯定评价,而是片面宣扬了只有刘氏才能坐天下的封建正统思想;认为《吴王金戈越王剑》描写勾践最后反败为胜作为胜利者的种种表现是作者从意念出发,太直太露。对这两部历史剧当时正面肯定和负面批评的意见都不少,但因为它们没有触及历史剧创作的核心问题即“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所以讨论没有展开,也没有形成较大的争鸣态势。有人认为历史剧发展到今天,还在“历史真实”的问题上兜圈子,是历史剧不应有的“困顿”和“徘徊”。其实不然,建国前和建国后几十年间历史剧的“历史真实”和“文学虚构”的问题,是历史剧绕不过躲不开的基本问题,一百年后谈论的话语还是这个问题。这是历史剧的选择。

目前,我们普遍认知的历史剧是由历史和戏剧两种不同性质的样式在特定条件下组合的艺术品种,历史的特点是追求真实性,戏剧的特点是追求假定性,它们处在一个共同体中,必然会产生摩擦、碰撞。于是,在理论上则出现了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剧历史应当是主体,由它来主导戏剧,掌控戏剧,使之成为“历史化”的戏剧;一种意见认为,戏剧应当是主体,由它来整合历史,调节历史,使之成为“戏剧化”的历史。可见,在历史剧中历史是回避不了的重要议题,因此,有必要谈谈什么是历史。

历史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指时间,这个时间是过去的时间,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可能重演,亦不可能重建,因此,这个时间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时间;二是指事件,这个事件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不可能重新再经历一遍,然而不能排除它与后来发生的事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毕竟不是那次的“本初事件”;三是指人物,这些人物是过去岁月中的人物,后世子孙常常把他们置于“缺席”的地位,所以,他们将受到后世子孙公正的或不公正的评价,甚至极易遭到误读、误解或误判;四是指记忆,这个记忆是后来人的记忆,他们往往把它变成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本,因此,文本常常带有或隐或显的主观性。

总之,历史是由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本诸多因素综合组成的。可靠的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它是客观的、真实的;不可靠的是历史文本,它很容易受到历史主观性即历史意识的支配和左右,从而形成随意性的编织。之所以如此,大约有四种原因:

推荐访问:历史剧 照亮 穿越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