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职业总结

文化概念变异视野中的农村剪纸造型概观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9-03 09:47:49   浏览次数:

【摘 要】剪纸艺术的语言表达形式,一般分为谐音、喻意和符号,民间剪纸的造型通常是将三种手法糅合在一起,再加入创作者主观浓厚的想象和浪漫色彩最后成形。

【关键词】剪纸造型 谐音 寓意 符号

剪纸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有着几千年的沉淀,聚集着千年古国深厚的文化韵味。剪纸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和审美需要,就地取材而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艺术品,是民间美术的母体艺术。剪纸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剪纸艺术以其独有的乡村气息和醇厚的艺术内涵,回荡着炎黄子孙骄傲自豪的声音,印刻着人类特有的文化记忆。郭沫若有诗云:“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民间剪纸艺术永恒的一个主题是生命的传承,有了生命的存活,人类的发展才能进行。不论是原始先民还是封建社会的民众,过多子、多福、多禄、多寿、多喜、多收这些吉祥意愿的追求从未放弃,生存的延续需要祈福禳灾的意愿。因此,剪纸题材的表现与吉祥观念密不可分。吉祥剪纸是吉祥观念的具体形象的载体,是民众对于求吉心理的物化载体,传达了民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中国人特殊的精神寄托和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直接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寓意。

一、剪纸艺术的造型特点

剪纸艺术最基本的题材形式来源于自然物象,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发挥创作主体所具备的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终使剪纸艺术的造型既具有在写生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夸张想象,又有神秘的象征意义;剪纸艺术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华艺术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审美特质。剪纸艺术造型观念顺应了民间的文化观念,造就了朴实、清新、自然、真诚的作品。这种千年传承、延续下来的造型符号语言,使这种民间文化得以相对广泛地传播,也为我们研究和掌握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手段和依据。

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有了追求“五福”,避讳“六极”的讲究。《尚书·洪范》记载“五福”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遵行)好德,五曰考终命(年老善终)。”后来汉朝桓谭写过一篇《新论》,对于“五福”,做了局部修正,书中指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桓谭“五福”所说的“贵”,是指地位和声望;我国古代农业社会,长辈年龄大了,依靠小辈侍奉和安养,因此“子孙众多”,也就成了“五福”之一。避凶就吉,避害趋利,是人类的共性,特别是当古代先民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无所知晓的时候,这些能够帮助人类生存繁衍的认识更令人神往。他们也就造成了我们民间剪纸艺术的重要表达内容。

二、剪纸艺术的造型分类

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的文明进程中,历代传承下来的一种艺术表现,是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大自然环境的认识,同时也是他们表达内心深处情感特征的的文化、物质载体。民间剪纸从表象到实质都具有着原始自然基因的意义,它所引喻的最基础的内容与自然基因内容相容相通,这其中都蕴含着深刻的象征和隐喻特点。在剪纸艺术中,谐音、谐意和符号是最常用的三种语言形式的表达手法。这些表达手法完美的结合,使得民间剪纸的造型带有创作者主观浓厚的想象和浪漫色彩。

(一)谐音手法

谐音是借字的同音或近音以表示一定的含义,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它主要是指,以生活原型中事物的语音去谐音比较被表现事物的语音,以此达到在意义层面上的相似性,进而表现事物。剪鹿鹤为仙禽,鹿为瑞兽,《述异记》上记载,鹿可以活到千岁,通体皆呈苍色,再过500年变白色,活到两千年时由变为黑色。[2]《瑞应图》载,帝王为证,适合先圣的法度,没有缺失,便会出现白鹿,是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吉祥之兆。“鹤鹿同春”表达人们祈求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鹤与鹿一起,暗喻“六合”(指天、地、东、西、南、北),意指整个宇宙,所以也叫“六合同春”,寓意人与天地共春、处处祥瑞;毛驴常被看作是马,马倒过来称“马到成功”,寓意事事如意,大有作为。“蹄”与“啼”谐音,因此,把蹄子捆起来能制止婴儿夜间啼哭。“驴”与“屡”谐音;“蹄”与“提”谐音,“鸣”与“名”谐音,把驴子捆起来,必定驴子会不停地“啼鸣”,所以,倒挂毛驴又寓意“金榜题名”,大有出息。

谐音是一种语音修辞的创作手法,它主要是利用同音字词而进行创作。在民间剪纸艺术中,谐音在民间美术中的运用是很常见的,在那些看似不想关的画面组合里,其实正是谐音发挥的作用。老百姓利用与画面相同或近似的字词音表达出吉祥的寓意,如:用开裂的石榴和娃娃组合,表示榴(留)结百籽(子)这种有形画面和无形吉语的结合,正是民间剪纸意象化表达的体现。谐音也叫“讨口彩”,是民众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是老百姓寄托在民间剪纸中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载体形式。单纯从字音上来说,有一种是纯粹的谐音,像同音字那样,韵母相同,音调也相同。这种直接的语音过渡,从剪纸画面到谐音吉语的重合符合我们现代的语言系统, “瓜蝶连绵”→“瓜瓞连绵”。这种谐音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范围,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是集体思维的传承创造,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第二种是相似音的相谐,可能声母或韵母的一部分相同,一部分相近,较为抽象。这种谐音方式,从剪纸造型到谐音吉语,不太符合我们的发音惯利,如“葫芦”→“福禄”、“荷花”→“和发)。文字的统一并不能促使语言的统一,再加上历史上不断的移民带来方言交汇和民俗形式的交汇,每个方言区的人民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随着新的移民的形成,这种新的语言形式又被融入到了其他地区,表现在语音方言上的交汇尤为明显。[3]

(二)谐意手法

谐意,以感性事物本身所显现的形态和色彩再或者生态习性,联想到某种与其相似或相近的抽象含义,从而附加了许多人格化的意愿。剪纸中的象征隐喻的主体内涵是民族群体古老生命意识的反映。它为民间群体的生存心理带来了莫大的慰籍与满足。在造型上,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例如:“太师少师”,其图案为成年狮子与幼狮一起。狮是尊贵和威严的象征。太师是从西周开始就有的官称,古文经学家认为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宋史·百官志》中说:“……晋称依《周礼》,备置三公。三公之职,太师居首……”少师是春秋时期楚国设立的职位,后历代沿袭,并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孤。“狮”与“师”同音,借谐音太师少师,寓意辈辈做高官。龙:是中国神话动物,是古人理想化的动物形象,是神威和力量的集合体。原型是牛眼、马耳、鱼鳞、驴脸、鹿角、鳄爪等动物的形象的集中化身。传说龙降雨能保佑丰年、祈祥,又象征国泰民安、国运昌盛;与凤一起寓意成双成对或龙凤呈祥;与马一起为,龙马精神,吉祥如意。凤:凤也是先民的一种神化了的民族图腾,人们认为它能带来光明,让祥瑞降临于世。人们视凤为想象中的保护神,被尊为百鸟之王。原型是头似锦鸡、身似鸳鸯、大鹏的翅、仙鹤的腿、孔雀的尾,是美好和幸福的化身。丹凤朝阳:图案以太阳、梧桐、凤凰组成,寓意完美、吉祥、光明。

(三)符号手法

符号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成俗,其形式简单,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4]用象征的符号表示意义,这些具有特定寓意的符号,其形成是民间艺人通过口传心授,父子、师徒传承并提炼加工后的产物。一方面它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另一方面它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符号与被反映物之间的这种联系是通过意义来实现的。

如:“八仙”与“暗八仙”。在我国民间,几乎人人都熟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八仙中的具体人物,到明代中叶吴元泰的《东游记》和汤显祖的《邯郸梦》问世后,被正式确定下来。其对应的“暗八仙”分别是他们所佩戴的八件事物,指扇子,宝剑,渔鼓,玉版,葫芦,洞箫,花篮和荷花.而这同样寓意长寿之意,如意因其名而表示祈福之意等。

总之,吉祥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凝聚力,是世代相传的永恒的完美追求。这一美好的夙愿,融入在一切与生产、生活相关的艺术活动中,并融入到艺术造型观念之中,并创造出丰富的吉祥寓意语言。

参考文献:

[1]张廷兴 《谐音民俗——中华民俗丛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0.04

[2]任昉《述异记》吉林出版社 1999.09

[3]陈勤建、尹笑飞《中国吉祥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12

[4]《符号学与文学》[M].<美)司格勒斯著,谭大立等译,1988.

作者简介:

王娟,1978.09,女,湖北武汉,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民间美术、中国画。

推荐访问:概观 剪纸 变异 视野 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