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计划

徐州汉画像石审美形态研究及其对美学现实的意义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6 08:44:49   浏览次数:

汉朝作为我国历史长河中最具艺术代表性的朝代之一,为后世留下了诸多文化艺术瑰宝。汉画像石作为“汉代三绝”之一,是汉朝艺术形式的杰出代表。由于汉画像石珍贵的历史价值,使得大量学者通过考古、建筑等形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从人文角度也有着详细的探索,进而不断地发现汉画像石当中蕴含的深层内涵。对于汉画像石中的审美特征等的研究也有一定发展,不过,对于汉画像石中所反映出的美学思想是否促进当今人们审美情趣的探究却并未展开。

本文将通过对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分析研究,在发现其中审美特征与审美形态的同时,对汉画像石中所反映出的美学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发掘其中的现实意义。

汉画像石 徐州 审美形态

引言

汉画像石作为最具历史研究意义的图像材料,与《史记》并成为“汉代留下的两大史书”。汉画像石的兴于西汉,盛于东汉,其记录了大量的汉朝当时的事物与景象,对研究汉朝当时的审美情趣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汉画像石通过石刻、雕筑等手法对历史事件与日常生活进行了有效的记录,不仅仅重现了当时的发展过程,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说:“我以为出了古人的遗物之外,在没有一种史料会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體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地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地搜辑起来,几乎可以称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①这生动的说明了汉画像石极富人文历史的研究价值。

徐州作为高祖刘邦的故乡,在汉朝时期就以拥有极高的历史地位。作为十三位楚王、五位彭城王的封地,经济富庶,文化发达,是汉代重要的地区之一。汉画像石的大量出土,证明了徐州城在汉朝时期的繁荣与发达,加之徐州附近盛产石灰石与大理石,对画像石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基础,因此,作为重要陪葬物品的画像石便在徐州地区盛行起来。

汉画像石的概述

(1)汉画像石的概念

汉画像石是指产生于我国两汉时期的用于装饰墓穴、墓室等多种墓葬建筑物以上的石刻艺术品,是一种以雕刻的手法作用于石板、石砖上的艺术形式。由于时间漫长,绘于汉画像石上的颜色大多已退尽,仅剩下粗犷的轮廓与刻线痕迹。汉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其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在本质意义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②汉画像石流行时间很短,从西汉末年至王莽新朝,到东汉末年便已衰退,至魏晋时期就已不多见。但它的历史地位极高,是仅属于汉朝时期的墓葬艺术,成为了汉朝流传下来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

汉画像石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多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传承了战国时期的古朴之风,同时开启了魏晋风韵的流传,继而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的历史地位,是与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朝诗文、宋朝的词调一样,各领风骚,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

(2)汉画像石的意义

由于汉朝国力的强盛,汉代厚葬之风盛行。厚葬的习俗从前秦时期便以盛行,到了汉朝更是达到了顶峰,拒载“汉天子即位一年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③无论是统治者亦或是各地藩王,上任之时便同时修建了各自的墓地,时常是寿终正寝之时墓地同时修筑完成。长久的时间使得汉墓的规模空前壮大。至西汉末年,由于武帝兴兵黩武,使得国力日渐衰退,没有足够的人力与物力去继续完成规模宏大的墓地建筑,人们进而选择用相对低廉的画像石代替,在画像石上刻以图像与花纹,进而完成对先人死去后的崇敬。

汉朝的空前强大,汉朝时期的人们逐渐淡化了神本意识,人的生命化与人本意识盛行,人们开始对生命的短暂发出了感慨。在享受着现实生活的同时,人们渴望着幸福的永恒,希望永享快乐,因此他们将墓室变为了生前的样子,盼望着永生。随着国力的衰退,没有了将生前环境带入墓室的能力,人们便将这一切刻于青石板上,以代替奢华的环境,这也就促成了汉画像石的大量生产。同时,由于画像石的对于记录历史事件有其特有的操作性,因而对于当时的历史时间及神话传说等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徐州汉画像石所体现出的审美形态

(1)徐州汉画像石中体现出的儒道融合

西汉建立之后,废除了秦朝的暴政,使得国民生产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西汉初年,社会经济仍旧凋敝,为了休养生息,统治者便推行了黄老思想,采取“无为而治,予民休息”的政策,道家思想遂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文景之治”这一盛况的出现,正是统治者崇尚“黄老之学”而开创的。随着武帝登基,在社会生产水平已有所保障的基础之上,对于精神思想上的控制成为了维系统治的关键所在。建元元年,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满足了统治者对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儒家思想继而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同时,也为我国审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代审美知识的酝酿,一般总是处于经学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阴影之下,中华民族此后两千年以儒文化为主干与背景的审美素质,在此初步奠定”。④

当然,武帝之后,甚至在武帝提出独尊儒术之时,所推行儒家思想便已发生改变,它结合了道、法等思想,并在多种场合体现。

徐州汉画像石中所表现出的自然和谐之美,便是道家思想中自然美的思想。汉画像石用简洁、古朴的雕刻手法,表达了从自然提升到艺术的审美感受,为世人展示了“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道家思想中对生命希望长生不老,修炼成仙的追求,也明确的反映在了汉画像石之中。

随着空前大一统的出现,人们在享受着生活美好的同时,也希望将这一切带到死后的空间中,并且认为死是一种“再生”。汉画像石便承载着人们的这种“生”的心理,它集中体现在升仙图等画像石的创作中,犹如画像石中所雕刻的四灵、鹿等祥瑞之兽,都是人们希望死后羽化成仙,或由中介承载的表现,也反映了道家得道成仙思想对于人们的影响。

作为影响中国至深至远的儒家思想,在汉画像石中多以历史故事的形式体现,如荆轲刺秦王、二桃杀三士、完璧归赵等题材的刻画,处了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历史,也是对忠孝礼节的推崇。重仁学重礼制的儒家思想不断地渲染在汉画像石之中,并逐步成为了其审美意蕴,它们象征着人间的道德伦理秩序,寄予了儒家的仁忠孝节义的观念,蕴含着仁爱精神的伦理道德需求。

(2)徐州汉画像石中体现出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起于道家思想,至汉代已于儒家思想相交融。司马迁自述《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便,成一家之言”,董仲舒也表达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的观念。

汉画像石深受“天人合一”的影响,它将天上的旨意与人间的美丑相结合,体现出了兴盛中的汉朝对人本思想的建立与巩固。如《牛耕画像》的构图,全图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层表达的是仙人骑鹿,中层则是仕人会面,下层表现了耕牛犁做的图像。不论是神仙、贵族以及百姓都生动地体现在这一幅完整的画像石中,表达了人们对“天人合一”这一审美思想的认识。而传说中的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蜗等表现神仙的图案造型中,对对象的刻画,更是将天神人性化,将天神的形象与常人的体型加以柔和,使得神仙的造型更加亲民,表达了当时人们生生不息,天人合一的观念。

漢画像石对现实美学的意义

汉朝的艺术,注重着人间现实的体会赏玩,将远古对神灵的敬畏转化为人神共存的精神境界,同时,更加注重的是意境的展现,用粗犷的手法传达艺术的意境。简略的笔画,写意的手法,象征的氛围构成了汉代艺术所着重表达的气魄。

(1)古朴美

徐州汉画像石的展现出的画面,是一种简朴与粗犷的表现。汉画像石并不刻以详细的刻画出人物的表情或场面的细节,而是以一种写意的手法简单表现出客体的面貌与特征。对人物衣着头饰的刻画,更是简单的一笔带过,并没有繁多的衣褶描画。比如在《受祭图》中,人物形象只是简单的刻画,衣着式样除了腰系等处简单勾勒外,在没有详细刻画,房屋与树木的刻画同样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而出。但这刚好符合着汉朝时期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以形传神。

由于受到楚文化的影响,徐州汉画像石充满着大胆浪漫的想象,注重画面重点的表现,抓住最富特征的表情,不求形似,但求出神,用自然古朴的表现手法,体现着人物场景的细致生动。在《侍者献食图》中,“画面分两层,上层可羽人手持鲜果,引逗凤凰,画面周围刻有祥云瑞草、行龙飞鸟等。下层左侧刻两侍者双手捧果盘做献食状;右侧有一铺首衔环。”⑤画面用夸张抽象的手法表现出侍者在场景中左顾右盼的神情,形象生动的刻画出侍者当时的心理状态。

《淮南子》记载“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之焉。”所要表达的便是在艺术创作中,不应追求外形的逼真,更重要的是对内在精神的刻画,以求达到以形传神。徐州汉画像石在构图刻画上,注重着形体动作的飞腾动势,以及流畅起伏的韵律。汉画像石的美不同于后代的华丽精致,是让人深感大气深沉的气魄,单纯、洗炼核对整体黄面的控制,显得画面自由而开放,作品的气势不受局部的束缚,从而传达出了更多层次的精神意境。

(2)和谐美

徐州汉画像石在刻画布景中保留着汉朝画像石的典型特征“满”。“任一石,任一砖,总是塞的满满的。不但整个画面要填满,画面中的任意行格也要填满。”⑥这种“满”,反映出了汉朝大一统的环境,同时也表达着汉朝极具通化性的包容。大一统的出现,使得各地区、各民族的融合空前盛大,但民族间的打压与迫害并没有出现,这从侧面体现了汉朝时期国内的和谐统一。

在徐州汉画像石中,自然美、和谐美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得到了有效的反映。不论是人与人之间,亦或是人与兽、人与神之间均表现的是处于自由、轻松、浪漫的和谐氛围中。上文提到的《牛耕画像》中,在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的同时,也同时反映了在同一天地下的和谐:仙人骑鹿,仕人相见,农人耕种展现出了各个阶级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下和谐相处。

相较于现实社会中对艺术作品中所刻以表现出的冲突,汉画像石所代表的和谐更加可贵。对现实的批判或对事物的刻意渲染,都体现着人们在压力下的愤懑与不满,而这除了能达到对个人情绪的宣泄外,并未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紧张、不安的情绪萦绕着画家和观赏者,轻松、愉悦、自然的氛围荡然无存。徐州汉画像石在刻画中始终重视着构图的完整,虽然以“满”为作画基础,但并没有令人们感到拥挤与压迫,而是一种自然的和谐,在画面之中,人与人之间安然优雅的生活;人与兽之间相互嬉戏,相处的悠然自得;人与神之间相互融入,和谐共处。这都反映出当时人们内心的满足,对生命的享受。

结论

汉画像石作为汉朝独特的艺术创作流传至今,它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所表达出的古朴的意境,对当代人们深入研究汉朝时期人们的审美倾向提供了更具参考价值的对象。徐州汉画像石作为出土最多的汉画像石群之一,在汉画像石的研究上组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汉画像石中所表达出的意境美,古朴美,传神美等,也对当下艺术创作中有着极强的借鉴性。对整体的把握,对画面布局的掌控,以及合乎常情的想象,使得在艺术创作中留有着极强的时代感、画面感。汉画像石作为艺术作品之所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当中所蕴含的极富想象空间的深入思考,在创作自由的同时,仍包含着人们对时代的眷恋,反映着深入人心的汉朝审美哲学思想。

①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②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

③房玄龄.晋书卷60·索琳传.中华书局,1974.

④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⑤汤池.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⑥彭吉象.中国艺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 彭吉象.中国艺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推荐访问:徐州 审美 对美 形态 意义


[徐州汉画像石审美形态研究及其对美学现实的意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