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计划

把握特点分层实践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2 08:37:55   浏览次数:

【摘 要】发现并围绕文本语言表达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是实现“抓语文本体性内容教学”的重要途径。就《最大的“书”》文本中问句的教学而言,可以采取巧用提示语,练读问句、解码问句,感悟语言、延伸生活等策略展开教学,以期更有效地让学生掌握问句运用的技能。

【关键词】把握特点 分层实践 问句教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一文共出现了七个问句,其中六个出自川川之口,另外一个出自地质勘探队员之口。细读这些问句,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特点分析】

一、类型不同

七个问句分属疑问句与反问句两大类型,其中出自川川之口的六个问句属于疑问句,出自地质勘探队员之口的问句属于反问句。比较川川的六个问句,包含一般疑问句两个:“这上面有字吗?”“这上面有图画吗?”特殊疑问句四个:“叔叔,您在看什么?”“哪里有书啊?” “这能说明什么呢?”“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如此丰富的问句类型,体现了汉语表达丰富的特色,是学生学习用问句表达的有效载体。

二、作用丰富

1.刻画人物形象。当川川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时,他便“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当地质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岩石就是书时,“川川认真地问:‘这上面有字吗?’”;当地质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岩石书上有文字,有图画,川川想知道“这能说明什么呢”;最后他刨根问底:“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一连串的问句以及提问时的神态词语,将一个好问、善问、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儿童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同样,“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这个反问句表现出地质勘探队员乐观、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面貌。正是地质勘探队员的这份敬业精神,以及他丰富的地质知识,激发了川川树立起“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的美好愿望。

2.推动情节发展。“叔叔,您在看什么?”正是川川这一好奇的发问,引出了地质勘探队员眼里的“书”。而地质勘探队员“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这一反问,激起川川对这本“书”的好奇,就有了他有关书中文字、图画的追问。“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这一问将两人的话题由岩石这本“书”的构成转向了“书”的作用,最后引出川川“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的美好愿望,故事到此结束,留给学生无限的遐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问句较好地推动了本故事情节的发展。

3.提供语言示范。问句从两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范例。一是提示语位置灵活多变。七个问句中提示语出现了三种不同状态:提示语在前的有三个句子,提示语在后的有一个句子,没有出现提示语的有三个句子。灵活多变的提示语呈现方式,为学生学习对话的写法提供了范例。二是语言简洁有变化。特别是川川的六个问句,短的不过六个字,长的也就十二个字,语言规范,指向准确,体现了简洁的特色。同时,问句也努力体现变化。如“叔叔”一词,只出现在川川的第一次询问中,其他问句都基于是两人的对话予以省略;语气词使用也很灵活,先后出现“啊”“吗”“呢”这三个,有的问句甚至没有出现,这样读起来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那么,针对问句的这些特点,如何组织有效教学,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呢?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教学建议】

一、巧用提示语,练读问句

对话中的提示语是指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所呈现的启示性说明的文字。它不仅交代谁在说话,还交代人物在说话时的语气、语调,以及伴随说话所发生的动作、神态等细节。因此,朗读对话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关注提示语,借助提示语的帮助加以训练,这样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中的七个问句,都出现在川川与地质勘探队员的对话中。因此,本文对话朗读的重点应当放在读好对话中的问句上。

1.研读提示语读问句

川川与地质勘探队员的对话,川川前后问了六个问题,其中四处加了提示语:一是川川想知道地质勘探队员趴在大石头上干什么时“奇怪地”问;二是川川没有想到岩石在地质勘探队员眼里像一本书,想知道岩石书是不是与平时的书一样有文字,所以“认真地”问;三是川川得知岩石书有字,还想知道有没有图画,因此“又”问;四是川川还想知道岩石书的用处,所以“刨根问底地”问。四处提示语巧妙地表现了川川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精神,刻画了当代儿童追求新知的形象。

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圈出这四个句子中的提示语,然后想一想,这些提示语分别提示了川川说话时的哪些方面?接着借助提示语的帮助,自主练读这些问句,努力表现提示语所提示的情景,最后思考:是什么让川川这样一个接一个地问?

2.填补提示语读问句

文中,川川还有两处问话省略了提示语,地质勘探队员的反问句也省略了提示语。因为有了前面对提示语的研读,因此川川这两处问句省略的提示语比较容易补充,相反,补充地质勘探队员的反问句的提示语有一定的难度。

课堂中可以这样操作,第一步: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及引号的使用判断这些问句分别出自何人之口。第二步:联系上下文,尝试着给问句补充提示语。如给“哪里有书啊” 一句补充“川川不解地问”这样的提示语;给“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一句补充“叔叔加重语气说”这样的提示语,给“这能说明什么呢” 一句补充“川川疑惑地问” 这样的提示语。第三步:借助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上述环节中,应当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朗读的时间,只有反复实践,学生才能掌握这些问句的朗读技巧,最终实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这个目标。

二、解码问句,感悟语言

仅仅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问句,这显然是不够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课堂中还需要引导学生解码这些问句,发现语言的奥秘,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1.聚焦提示语,感悟语言的多样化

在朗读问句的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关注问句的表现形式,感受语言的魅力。可聚焦提示语,发现本文提示语的多样化特色:一是提示语位置的多样化,有在前的,也有在后的。二是提示语语言的多样化,简单的如“川川又问”,具体的如“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有动作又有神态。三是提示语方式的多样化,有出现的,也有省略的。

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发现这个语言特色。方法是圈一圈,比一比。然后进行小结。

2.聚焦疑问词,感悟语言的准确性

川川的六次提问使用了不同的疑问词,以表明自己想知道哪方面的答案。如“叔叔,您在看什么”中的“什么”表明川川对地质勘探队员看的内容有疑问;“哪里有书啊”表明川川不明白书在何处;“这上面有字吗”“这上面有图画吗”中的“这”表明川川想知道岩石上有什么;“这能说明什么呢”中的“这”表明川川想知道岩石中的树叶、贝壳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中的“什么”指的是岩石书的用处。

不同问题的指向使用不同的疑问词,川川为学生作出了榜样。这也是本文学习问句所需要达成的目标。解码问句的第二项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这个秘密。操作策略基本与前一项差不多。

3.聚焦问句顺序,感悟语言的逻辑美

聚焦问句,最后应当引导学生去探寻川川六次提问之间的逻辑性,感受情节逐步推进的魅力。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六个问句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序。然后引导学生探索:这些问句除了课文中的这一种排序外,是否还可以有其他不同的顺序?让学生在排一排、比一比、读一读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川川六次提问之间的逻辑性,体会语言的逻辑美。

三、延伸生活,掌握技能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会朗读问句、感悟问句的语言特色不是本文问句学习的终极目标,教学应当将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节,比如在教室的图书角里仔细寻找一本课外书,然后让学生学着川川的样子,向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全体学生评价提问:提问时有没有使用恰当的疑问词语,提问的顺序是否符合一定的逻辑性。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爱问、善问的好品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吴忠豪教授在《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一文中指出:“当下语文课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教师要深刻认识语文课程中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区别,并且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明确本体性教学内容,然后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落实来组织语文课教学。”笔者以为,上述针对问句的教学,就是抓住了本文中语文本体性的内容组织教学, 较好地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思想。

(浙江省安吉县晓墅小学 312400)

推荐访问:分层 把握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