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学习计划

浅谈东西方绘画艺术与文创设计的融合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4 08:47:06   浏览次数:

学习并丰富自己,随之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日本风格,之后又影响到了西方国家的设计艺术等领域。日本的学习精神值得敬佩,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非常灵活,将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融会贯通,并非只是生搬硬套,例如和服、茶道、书法等,有所借鉴但保留了原始的民族特色,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在世界范围内都起到了表率作用。

19世紀的欧洲对东方风格十分着迷,主张在设计中学习东方风格,尤其是日本浮世绘,为此还掀起了一股长达三十多年的和风热潮,被称为”日本主义”,新艺术运动时期和装饰运动时期是日本艺术涌入欧洲的高潮时期,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浮世绘,浮世绘的影响范围不仅限于绘画领域,还涉及到家具、陶瓷、平面设计等领域,日本艺术对欧洲各国现代设计的影响时至今日仍有体现。

1.2 浮世绘与油画的融合

浮世绘兴起于日本德川幕府时代,主要为木刻版画,题材上大多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景,富有生活情趣和民间艺术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单色平涂和单线描绘的表现手法对欧洲甜腻精细的写实油画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画家开始研究浮世绘的绘画风格,从中吸取养分。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曾用油画颜料临摹日本浮世绘,他对浮世绘的喜爱直接影响了他后期的创作风格,使他的绘画色彩由灰暗转向明亮,他的部分作品中还包含了日本元素,例如他在巴黎时期为画材店老板画的肖像画《唐吉老爹》,其背景不仅有富士山和樱花这类标志性日本元素,还有浮世绘方格的人物题材作品,(如图1)足以见得梵高对日本艺术的研究之深刻。此外,梵高的代表作品之一《星月夜》,被认为借鉴了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版画作品《神奈川冲浪里》的构图,用油画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绚丽画面,达到了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统一。(如图2)

1.3 浮世绘在设计领域的影响

除了绘画领域,浮世绘的影响在家具和室内等领域也有所体现,苏格兰的格拉斯哥艺术学派的家具设计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浮世绘的启发,他们从浮世绘中提取代表性元素,例如简洁的线条,中性色彩和大面积色块,这些元素与家具和建筑家具设计有机融合达成统一,给人简洁理性的心理感受。除此之外在其他领域也有所体现,新艺术运动时期是日本浮世绘在世界范围内最广为流传时期,通过家具、平面、室内等设计作品将民族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浮世绘之所以能掀起一股东方文化的热潮,关键在于其在画面表现上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色彩运用极为讲究,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形体结构,都摆脱了真实世界的约束,忽略形体结构以及空间的准确塑造,这与注重光影和形体结构的西方油画大相径庭,忽略写实特征,表现出来的画面充满想象力,重在情感的表达而非对现实世界的复刻,这种艺术理念使浮世绘的影响力跳出绘画领域,在家具室内以及平面设计等领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启发作用。

2 西方油画对中国的影响

2.1 中国早期西方文化的传入

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以来,随着中西交流愈发频繁,中西方文化在贸易往来的作用下逐渐有了交融,西方的艺术思想的随着经济交流传入中国,从而影响了中国各个领域的艺术风格,包括纺织品、金银器、陶瓷以及服饰等。

清代时期中国与欧洲已经有了非常密切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人们对细腻华贵的西方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工匠开始将西方装饰元素运用到中国工艺中,将西方的艺术特征和装饰手法同中国的绘画题材相结合,装饰上富丽堂皇尽显华贵,展现出清朝高超的制作技法,深受皇宫贵族喜爱。

2.2 西方油画影响下的瓷胎画珐琅发展历程

瓷胎画珐琅出现于清代,是中西交流最频繁的时期。康熙时期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中国将一箱珐琅器作为赠礼送给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对珐琅器的喜爱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珐琅器最辉煌的时期。瓷胎画珐琅的兴盛时期主要是康熙、雍正以及乾隆三位皇帝当朝时期,一个时代的审美往往与统治者的审美有极大关系,所以三个时代的画珐琅都有其独特特点。

康熙时期是画珐琅初创时期,技法还未成熟,处于试验阶段,器物多为小型杯盏,装饰题材主要是缠枝花卉,图案多为对称且较为简单,主要突出其色彩的表现;雍正时期烧造技术明显提升,装饰富有立体感,写生图案开始增多,总体来说较为简单素雅,保留了中国绘画特征;乾隆时期则出现大量团花、卷草以及人物,无论是器型上还是装饰上都颇为张扬,对西洋油画的吸收直接而彻底,从装饰题材到绘画技法和风格,都全盘接受。(如图3)

2.3 西方油画影响下的画珐琅中绘画艺术的创新

瓷器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张名片,具有悠久的历史,技艺发展成熟且风格多样,中国瓷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清代瓷器的西方特征不仅体现在装饰图案上,从材料到绘画题材都具有西洋油画的风格特点。

在使用材料上,瓷胎画珐琅学习油画,采用油施彩,烧造出来的釉颜色鲜艳不透明,在装饰图案上随着珐琅器的发展绘画风格逐渐向西方转变,油画的特点愈发突出。在装饰内容上,出现了西方的卷草花卉,包括以油画技法绘画的人物图案,这与当时瓷胎画珐琅的御用画师是位意大利人有关,也就是当时的传教士郎世宁,他所带来的是原汁原味的西洋油画,绘画范围包括花鸟、山水、走兽、人物等,皆有极高造诣,他将其绘画技术融入中国画元素以满足中国的需求,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瓷胎画珐琅上的发展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它一反早期中国画的淡雅质朴,从写意转向写实,色彩变得丰富华丽,注重视觉效果,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华贵之感,装饰风格也从抽象的传统纹样转向写实的自然风格,强调光影效果和立体空间的表现。这为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激发了创作灵感。

3 中国画对西方陶瓷的影响

3.1 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

中国画突出写意,注重构思,意在笔先,富有韵味,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整体构图上,中国画少有左右对称布局,主体物位于一角出血构图并有大面积恰到好处的留白,具有空灵的意境之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与西方绘画大相径庭,西方古典油画注重写实且对背景详细刻画力求逼真,讲究构图丰满充实,整幅画面不留空白,前者注重情感表达,后者注重视觉表现;在色彩上,中国画用色素雅,不追求华丽浮夸的装饰,以黑白水墨画最为典型,寥寥几笔所绘之物便跃然纸上,黑色墨汁与白色的纸的强烈对比由潇洒流畅的笔触所柔化,与空白的背景相融合达成和谐统一的效果。

中国画所具有的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审美特征,将其进行解构拆分转换为代表国画的符号而作为一种装饰元素来使用,其独特的色彩与笔触都具有很强的辨识度,一笔一划一个颜色便能表达出中国画的装饰特征与审美韵味,在设计中将中国绘画元素与其他设计相结合,以此将绘画艺术由画纸转移到生活用品中,开创出新颖的装饰形式,为生活增添审美趣味。

3.2 中国绘画艺术对西方陶瓷的影响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交替期间,世界经济交流尤为频繁,同时艺术文化交流也随之加深,这个时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工艺美术在风格上往往具有多元化与折中主义的装饰特征,中国的设计受到西方的影响具有异域特色;同时西方国家也从东方艺术中吸取养分将其融入西方设计中。中国艺术具有鲜明的东方风格艺术特色,其典雅含蓄的装饰手法深受西方喜爱,许多设计师都曾从中国绘画中吸取养分,获得启发,将中国绘画与西方艺术有机融合,开创新的审美趣味,对于西方的设计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探索出一个带有东方韵味的新的设计风格。

以法国瓷器设计师埃米尔·德科的陶瓷设计为例(如图4),他在装饰上受到了中国画的影响,没有西方明亮鲜艳的装饰特征,极具东方风格。在釉彩的使用上为单一的灰蓝釉,以蓝色为装饰主体,米白色为底,具有清新雅致的特点,罐身为二方连续围绕一周的几何条纹,排列整齊左右对称,以七条为一组呈对称排列,长度由中间向两边依次减短,上下对称,整体组成一个菱形,罐口和罐底都施以彩釉作为装饰,具有朴素典雅的装饰特征,是中国绘画艺术与陶瓷设计的有机融合。

4 结语

一个民族的精神是无形的,但能以艺术为载体视觉化,将思想情感转化为视觉语言。这种根深蒂固的精神信念在接触到截然不同的文化冲击时会保留其原始韵味,并互相交融。作用到设计领域中,通过设计者对双方文化的理解与感受,站在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元素上的拆分提取,再以一个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表现出个人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和谐统一。只有进行理解重构后的设计才富有审美趣味,否则就只是元素堆砌,没有精神价值的体现。

当今世界的文化交流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毫无壁垒,各地的信息都可以及时获得,对于国外的设计思想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同步了解。这为我们在设计上的多元融合与创新提供了便利途径,但是思想文化上的壁垒无法轻易逾越;每个国家有其自身的民族特色,对于不同文化的深刻理解是设计的必备要素。分析作品背后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哲学对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做到形神兼备,达到表现形式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王丽艳,柳燕子.基于手绘艺术的校园文创产品开发与传播[J].艺术与设计,2019,(7):114115.

[2]易彩波.日本浮世绘艺术初探[J].美术大观,2015,(3).

[3]柳燕子,杨柯,张晶.竹材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探索与创新[J].包装工程,2019,(4).

推荐访问:创设 东西方 浅谈 绘画 融合


[浅谈东西方绘画艺术与文创设计的融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