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单位计划

智慧灵光: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项发明发现(九)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9 08:54:21   浏览次数:

编者按:

这是十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发明发现。它们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其创意有多高深,技术有多复杂,而是在于它们于无声处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创造了全新的文明;在于创造发明的终极归宿原本就应该是来自于人,惠及于人。它们对我们的意义就像空气,存在时不知不觉,失去时难以忍受。真正的大智莫过于此。

尼龙是最早问世的有机合成材料。作为一种合成纤维,尼龙是从煤、空气和水、石油、天然气中提取出来的。尼龙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过去,人身上穿的、睡觉盖的,几乎完全依靠天然纤维,包括丝绸,棉花、树皮之类的东西。自从有了尼龙纤维,就大大拓展了人类制作衣服的物质来源。

化学纤维,就是人们常说的人造丝,是用人工使植物纤维素发生变化而成的半合成纤维。这就是说,把不能进行纺织的纤维作为原料,把它改造成表面看来类似蚕丝的东西。说起来,化学纤维是法国人伊雷尔·德·查尔顿发明的。在他之前,瑞士的休泊通过把棉花用硝酸、硫酸进行处理,成功地提取了纤维素高分子。

但实际上,各种人造丝是从植物的天然纤维素改造而成的。那么,能不能不从植物中,而从别的物质中提取出高分子化合物呢?

美国的发明家、化学家华莱士休姆·卡罗瑟斯解决了这个问题。早在攻读研究生时,他就应用量子力学来探讨有机高分子的化学键问题,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1928年,32岁的卡洛萨斯进入杜邦化学公司。在这里,他开始系统地研究巨分子物质,开创了塑料研究的辉煌时代。他第一项重要成就是发明了氯丁橡胶。当然,真正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1935年发明了尼龙。这种新材料具有很长的分子链,因而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现在,人们把具有长链的合成聚酰胺,一律统称为“尼龙”。尼龙是真正的第一个合成纱,也就是说,它的原料是用化学方法生产或合成的。用来制造尼龙的化学物质有苯、氧、氮和氢。

在尼龙的发明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杜邦公司领导人的见识。他们给了卡洛萨斯一切必要的权力,放手让他搞研制。到1940年尼龙袜子上市为止,杜邦公司在尼龙的研究、试制上,慷慨给予了4000万美元的投入。

尼龙是人造纤维中最重要的一种。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几乎无所不能,除了做袜子和衣服之外,它还可以做许多东西,从浴帘到床上用品,从地毯到安全带:从救火水管到人造毛皮……只要你稍稍留意,尼龙就在你身边。

我们生活的时代,可称之为机械时代,原子时代,太空时代……称之为塑料时代也不为过,因为它与钢铁,木材、混凝土和玻璃一样,已经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材料。

塑料,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可塑材料”。

塑料的分子一般由碳原子链组成。纤维质的天然长链分子与塑料的发展有很大关系。19世纪中叶,英国人派克士发现硝酸纤维素可变成可塑物质。这种变质的物质,在1862年国际博览会小册子上的说明,是“硬如角,韧如革,可浇铸,可冲压,可染色,可雕塑”。实际上,这就是第一种塑料。

1869年,美国科学家海厄特发现,在硝酸纤维素中加入樟脑和少量酒精,可制成一种可塑性物质,热压下可成型为塑料制品,命名为“赛璐珞”。三年后正式投入生产,从而开创了塑料工业新阶段。

赛璐珞最初只用来制作衬领之类的东西。1889年,一个叫伊士曼的美国厂商,用它来生产摄影胶卷后,赛璐珞这才广为人知。后来,它几乎成了电影工业的同义词。可以这样说,没有“赛璐珞”,电影工业不可能发展得那么早、那么快。赛璐珞本来是天然象牙的代用品,从此摇身一变成为独特的产品。

1909年,比利时化学家培克兰发明了一种名叫“电木”的酚醛塑料。这是第一种防热塑料,绝缘性能极佳,可以大量用作电灯的附件和开关,还有门把手、电话机、烟灰缸,厨房用具和各种容器。电木的发明意义重大,因为它完全是人造化学品。

过去,有机化合物是从煤焦油中提取,数量也很少。后来,人们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在石油中含有大量有机化合物。这个发现促进了整个化学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1928年,美国化学家卡罗瑟斯系统研究巨分子物质,开创了塑料研究的辉煌时代。他第一项重要成就是发明了氯丁橡胶。当然,真正使他名扬四海的,是1935年发明了尼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3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发明了聚乙烯。用它生产的塑料袋具有美观、轻便、不透水,无毒、卫生的优点,在食品包装业中被广泛应用。不过,它的大量使用,又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20世纪50~70年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赋予了塑料以更优异的综合性能,新的塑料品种不断面世,扩大了应用范围。

目前,世界人均年塑料消费量为25公斤。科学家们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就是希望研制出无毒、可分解、可溶化的生物塑料,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关于玻璃的发明过程,西方流行这样一段颇富传奇色彩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艘腓尼基大商船驶向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河口,船上装了许多天然结晶苏打。船员们对这里海水涨落的规律并没有多少了解,在离河口不远的一片沙洲附近,船搁浅了。

困在船上的人索性跳下大船,奔向这片美丽的沙洲,一边尽情嬉戏,一边等候涨潮后继续行船。中午到了,他们决定在沙洲上埋锅造饭。可沙洲上到处是软软的细沙,竟找不到可以支锅的石块。突然,有人想起船上装的天然结晶苏打。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搬来好多块,垒起锅灶,添上木柴烧起来。饭很快就做好了。他们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然后收拾餐具准备回船。这时,大家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锅下沙子上有种东西晶莹发光。大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以为发现了宝贝,就把它收藏了起来。实际上,这是支锅的苏打块在高温下和地上的石英砂发生了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玻璃。

聪明的腓尼基人意外发现这个秘密后,很快就学会了制作方法,他们先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搅拌在一起,然后用特制的炉子把它们熔化,再把玻璃液制成大大小小的玻璃珠。这些好看的珠子很快就受到外国人的欢迎,腓尼基人靠它发了大财。

当然这毕竟只是传说故事,未可确信。

过去,很多人认为玻璃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其实不然。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的西周墓葬中发现了白色的玻璃珠。后来,又在陕西宝鸡的西周墓葬中发现了上千件透明的玻璃管和玻璃珠。西周距今有近4000年的历史,在那个时代,外国玻璃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传入中国的。

从战国至秦汉,中国的玻璃制造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还出现了蓝、绿、黑、红等彩色玻璃,以及俗称“蜻蜓眼”

的多色玻璃珠。现在,孩子们爱玩的那种玻璃“弹球”,大概就是那时流传下来的吧。可到了三国以后,玻璃制造方法一度莫名其妙地失传了。直到北魏,西域的大月氏人到山西大同传授烧制玻璃的技术,中国的玻璃工业才又得到复兴。到了隋朝,人们又重新烧制出了绿色透明玻璃。

除了中国之外,在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也会生产简单的玻璃制品了。而真正的玻璃器皿,则是公元前1500年前后在埃及出现的。从公元前9世纪起,玻璃制造业日渐繁荣。建于公元前332年的亚历山大城,在当时就是一个生产玻璃的重要城市。

从7世纪起,包括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和叙利亚在内的一些阿拉伯国家,玻璃制造业相当繁荣。阿拉伯人还用透明玻璃和彩色玻璃,制作他们神圣的清真寺用灯。

在欧洲,玻璃制造业出现的时间相对要晚一些。与腓尼基、埃及隔海相望的威尼斯,是当时东方物品输入西方的重要中转站,他们从北非和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玻璃制作技术,再加以创新。在15世纪以前,各种高级玻璃器皿源源不断地从威尼斯销往欧洲各国。1675年,雷文斯克罗特发明了一种透明性更好的铝玻璃,再次促进了玻璃生产业在欧洲兴盛起来。

早在罗马时代,人们就用水泥来建造那些高大而美丽的建筑。不过,当时使用的是一种天然形成的水泥,还不是今天的合成化学水泥。

当罗马帝国垮台之后,人们对混凝土的应用就减少了。直到19世纪以前,建筑技术的进步是相当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建筑材料性能的限制。在当时,建筑材料不外乎几千年沿用下来的土、木、砖、瓦、砂、石。

那么,水泥是怎样发明的呢?

早先,人们为了把砖、石块连结在一起,最早使用的是天然粘土。后来,人们发现石灰石经过火烧能变成石灰,具有比粘土更好的胶凝性能。

古代罗马人最早使用的是天然水泥,它是由一种称为“白榴”的火山灰与石灰混合而成的。用它砌出的墙体比灰浆更结实耐用。把它和沙,碎石及水混合搅拌在一起,就形成了早期的混凝土。可是,火山灰毕竟很有限,人们又总是远离火山而居,运输起来也很不方便。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港口,堤坝,桥涵之类水上设施的大规模建造,推动人们去寻找耐水的胶结材料。1756~1759年间,工程师斯密顿在英国西南海岸建造了爱丁顿灯塔。他用石灰,粘土、砂和铁渣制造出了水泥,从而使水泥生产得到复兴。

1824年,一位叫约瑟夫·阿斯普汀的泥瓦工,用对纯石灰石,白垩石和粘土加热的办法制成水泥,还特别申请了专利。这种水泥成型后,与英国的波特兰岛的石头十分相似,所以又叫“波特兰水泥”。生产这种水泥的过程并不复杂:由一个倾斜的转动圆柱端,把原料和水的混合物送入炉内,火在底层向上焙烧。随后,用球磨机把焙烧好的混合物磨成细粉。球磨机由内有钢球的,转动水平圆筒容器组成。

在这以后,人们逐步掌握了水泥的化学成份和性质,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出现了专门生产水泥的工厂。1840年和1855年,法国和德国分别建起了水泥制造厂。

20世纪以来,水泥的用量急剧增长,水泥的产量和标号不断提高。

水泥出现以后,用水泥、砂,石和水制作的混凝土开始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混凝土凝固以前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可以用模子浇注成各种形状,硬化以后有很高的抗压强度,还具有耐火的性能。再往后,人们又发明了钢筋混凝土,解决了混凝土容易破裂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建筑质量。

水泥,至今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

电池是最早出现的连续性的电源,它的发明是电学研究的起点。

起初,人们用两件物体相磨擦产生静电来做电学实验。而电池一问世,开辟了电力应用的广阔前途。

恐怕是谁也不曾想到,电池的发明是吃青蛙时得到的灵感。

事情发生在1791年的意大利。加伐尼的夫人得了病,医生要她多吃青蛙。有一次,夫人看到剥了皮的青蛙腿有抽动现象,她感到很奇怪,就告诉了加伐尼。加伐尼发现,放青蛙腿的金属盘子里还有一把餐刀。他用两种不同的金属连接在一起去接触蛙腿,蛙腿马上抽动起来。随后,他又用带电的莱顿瓶和静电起电机接触蛙腿,同样使蛙腿发生了痉挛。

加伐尼断定,两种不同的金属,正好形成青蛙神经和肌肉之间的电路。青蛙腿的抖动是电在作怪。他把这种现象解释为“生物电”的表现,以区别于静电。

有一位叫伏打的意大利人,他是巴维亚大学的教授,起初也相信加伐尼的观点。后来,他无意中用两片不同的金属夹了一下舌头,发现有一种麻麻的感觉。于是,他收集了多种金属片进行舔试,发现金属不同,麻的感觉也不同。在反复思考这一现象后,他联想到了青蛙腿抽动现象,认为这可能是产生了电的缘故。他否定了加伐尼关于青蛙腿抽动原因的解释,认为那不是由于“生物电”的作用,而是由于金属接触产生了电所引起的。同时他还强调,两种金属性质相差越远,所产生的电就越强。

根据这一认识,1799年,伏打在两种性质相差很大的金属片中间,夹上多层用盐水沾湿的布片,制成了可供实用的电源。这种装置后来被称为“伏打电池”,这就是电池的祖先。

得知伏打的发明,1801年,拿破仑专门邀请他到巴黎皇宫,要他演示电池的原理,还给了他一笔不小的赏金。

以后,伏打又对电池加以改进,把许多圆形锌片、铜片和用盐水浸泡过的圆形原纸片,按照铜片,纸片,锌片,铜片、纸片,锌片……的次序一个个叠起来,制威了“电堆”,产生出了电流。电堆可以产生连续恒定的电流,为电学研究开辟了道路。很快,伏打的名字和他发明的电池传遍了全世界。人们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名字“伏打”来给电压单位命名。

用科学的原理来解释,电池是由两个电极和电极之间的电解质构成。电池的电解质可以是电解质溶液,熔盐或固体电解质。

现在常见的电池主要有原电池,蓄电池和燃料电池三种。原电池是一种只能使用一次的化学电源,又称一次电池:蓄电池是一种放电后可充电再用的化学电源,又称二次电池;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直接输入电池发电的电源,这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理想的能量转换方式。

近代以来,城市里的人越来越多,楼房也越盖越高。楼高了,爬起来就成问题,对老弱病残者来说,爬高楼无疑就是一种痛苦。有什么办法解决爬高楼的困难吗?人们一直在思考自动升降的问题。

1853年,一个叫奥蒂斯的人,在纽约的水晶宫博览会上,像许多成功的发明家一样,亲自演示了他的发明——一个有安全装置的电梯。他爬上电梯的平台,逐渐升高,然后叫人把绳子割断,让电梯停了下来。使观众大为惊异的是,他安全地悬吊在半

空中,正得意地挥动手里的帽子向人们致意。

不过,早在罗马时代和中世纪,就已经有原始的升降机了。在17世纪的法国,韦莱尔发明过一种平衡升降机。据说,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在凡尔赛宫设了一个“飞椅”,用来乘坐上高楼层去和情妇幽会。

19世纪上半叶,欧洲的很多工厂装上了水力升降机。这里,要特别提到两个英国人弗罗斯特和斯特拉特。1835年,他们创造了一种称为“蒂格尔”的升降系统。早期的升降机绝大多数是水力驱动的;罐笼靠加配重来进行平衡,配重安在液压缸的出入冲杆上。它们的优点是比较安全,缺点也很突出,那就是速度太慢,令人失望。用绳子来吊罐笼,速度要快得多,可那太危险。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奥蒂斯设计的安全升降机,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他制造出了适用于高层建筑的电梯,而在这以前,楼房一般不会超过5层。

1857年,他的第一个用蒸汽驱动的安全电梯被安装在了霍沃特公司的纽约商场内,开辟了一个电梯应用的时代。

不过,真正意义上的电梯,就是人们常说的用电驱动的电梯,批量的生产开始于1889年。1904年,奥蒂斯公司率先研制出不用齿轮牵引的电梯。这种电梯速度快,结构简单,成本低,使建造摩天大楼成为可能。

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不锈钢实在是太普通不过了。确实,走进厨房,卫生间,各种不锈钢的厨具、餐具及卫生洁具,除了让人体会到方便与美观之外,不会再有别的什么感觉了。然而,从普通的钢铁到不锈钢,人类迈出这一步耗费了漫长岁月,经历了太多的曲折。

去博物馆参观,那些古代的铁器,几乎件件锈迹斑斑,叫人觉得有些惨不忍睹。生产具有不锈与耐蚀特性的钢铁,是千百年来人们的一大心愿。

如何能让钢铁具有防腐蚀的性能呢?实际上,只要控制一种金属的含量就可做到,这种金属就是铬——一种硬度很高、抗腐蚀的银白色金属。当钢中金属铬的含量达到12%以上,它的表面就会生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从而达到耐腐蚀的目的。

有趣的是,历史本身充满了误会,不锈钢的发明也是这样。

20世纪初,英、法两国的一批科学家研制出了各种不锈钢,可他们并不知晓这些合金具有的特性,更无法预料它们会对后世产生怎样的影响。法国科学家吉耶和波特万就是这样,他们在1904~1911年研制出了奥氏体不锈钢。可他们并不了解它所具有的抗腐蚀性。这种不锈钢耐高温,抗震,适用于食品工业领域、化学设备、燃烧室。

德国科学家蒙纳尔茨首先认识到了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他1911年提出了不锈钢和钝化理论,还获得在德国生产不锈钢的专利。

仅仅过了一年,马氏体不锈钢诞生了,发明人是英国的冶金学家布里尔利。他是约翰·布朗,托马斯·弗思钢铁公司联合经营的一家研究所的所长,在发现了马氏体不锈钢后,他还为海军研制出一种坚硬的有磁性的抗腐蚀的钢,可军事当局对此并不感兴趣。接下来,他亲手制作了一批刀子,从而让马氏体不锈钢很快投入了生产。

铁素体不锈钢是美国的丹齐曾在1911~1914年发明的,它既可以热加工,又可以冷加工,适合制造建筑和汽车上的装饰。

到了30年代,奥氏体一铁素体双相不锈钢问世。随后,马氏体和关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节约镍的不锈钢、含碳量超低碳不锈钢先后研制出来。这样,不锈钢家族的主要成员大体就齐全了。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不锈钢一面世就用到了化工,石油,航空、造船,武器制造这些重要领域。有了不锈钢,飞机就敢与恶劣天气“叫板”,轮船也不再惧怕海水的侵蚀……它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方便,舒适,还有美。

不锈钢的诞生,无疑是世界冶金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是20世纪人类一项值得夸耀的文明成果。

人类制造车辆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几千年来,它们始终没离开人推马拉,既装得少,叹走得慢。主要原因是没有解决动力问题。那时候,用燃料产生动力的机械,诸如蒸汽机、汽油机,柴油机还没有诞生。但这并不是说人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早在中国唐代,一个叫僧一行的天文学家就提出“激铜轮自转之法,加以火蒸气运,名日汽车。”应当说,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汽车、火车设想的人。

说来也很有意思,以动力机械代替人力、兽力,在车上装上蒸汽机,用蒸汽机的力量来转动车轮,首先是由于军事上的需要促成的。

18世纪的欧洲,各国军队争相使用大口径的火炮,可用人推马拉的办法很难保证随部队行动和作战。当时,有个叫尼古拉居纽的法国军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潜心研究起制造蒸汽汽车来。

1769年,居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诞生了!它看起来十分原始,滑稽可笑。在长长的车架下有三个轮子,车架前端装有一个大锅炉。锅炉下用煤生火,由一根管子把锅炉里的蒸汽引入车子前轮上方的气缸里用以推动气缸内的活塞移动。而活塞是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的,曲轴又与轮子连在一起。所以,活塞移动时就会带动曲轴转动,曲轴再带动车轮,从而使车子行驶起来。

这种车跑起来浓烟滚滚、蒸汽腾腾,远远看去,就像要把一大锅滚烫的汤送到什么地方去似的。不过,它在当时算够先进的了,因而很快又在英国、德国出现了。后来,有人把锅炉移到车子的中部,用罩子罩起来,两头装上几排座位;再后来有人把锅炉移到车的后部,前面坐人的地方装了一个擦亮的车箱。

早期蒸汽车的致命弱点在于,不仅又大又重,而且装了它以后,车上就没有多少地方坐人和放货物了;加之它又老要停下来添煤加水,操作很不方便。另外,它还大量排出浓烟和蒸汽,坐车的人和路边的行人,难免要受烟熏火烤之苦。

正当汽车的发展陷入困境之时,一种新的动力机械——内燃机如期而至,这就使汽车的发展道路豁然开朗起来。1886年,由德国人戴姆勒研制的汽车诞生了。当它出现在康士坦丁街头时,行人停下了脚步,向它投来惊异的目光。它跑得那样快,把一辆辆马车远远抛在后头。现代汽车就以这样的方式宣告了它的诞生。

20世纪以来,人们先后发明了离合器,减速器,改进了传动装置,转向装置、制动装置,行驶装置、电器设备,使汽车这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日趋完善。

对城市里的人来说,红、黄、绿三色的交通信号灯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了。

城市中的这种交通信号灯,是由铁路信号灯演变而来的。

早在1868年,一个叫奈特的铁路信号工程师发明了一种交通信号装置,被安装在英国威斯敏斯特的议会大楼外面。它看起来像当时的铁路信号装置,有信号杆和供夜里使用的红、绿两色的煤气灯。红灯亮时,表示“停”;绿灯亮时,表示“走”。这种灯还不是

自动的,而是由一个警察用手控制的。但不到一个月,它就出事了。煤气灯发生了爆炸,炸死了一个操作它的警察。之后,人们对交通信号装置的试验产生了疑虑,长时间畏缩不前。

现代的交通信号灯是由美国人发明的。1914年,它最早出现在克利夫兰街头。它首先使用了电气色灯。不过,还不是红,黄、绿三色灯,而仍然是红,绿两色灯。

1918年,三色灯率先出现在纽约,被安装在街心指挥交通的岗亭上,但仍需人工控制。不过,那时仍不是红,黄、绿三色灯,而是红、绿、琥珀三色灯。很快,三色交通信号灯迅速在美国各个城市普及开来。

不久,三色交通信号灯传入欧洲。1925年,伦敦街头出现了自动交通管理色灯。最初,它安装在圣詹姆斯大街和皮卡迪利大街的交叉路口上。色灯做得像铁路信号箱一样,由街心的一个小屋里的交通警来控制。

仅仅过了一年,在沃尔弗汉普顿的一个街道交叉处,又安上了按一定时间间歇明灭的自动交通灯。1932年,英国最早的车辆管理交通灯被安装在伦敦市老区的格雷斯恰奇大街和科恩希尔大街的交叉处。同年,一种由车辆压迫道路中的压力板,从而自动控制的交通管理色灯也问世了。

目前,全世界的交通管理色灯一律采用了红,黄,绿三种颜色。在一些大中城市,在那些人员流动大的路道口,还出现了一种行人控制的红绿灯,这对行人特别是老人,孩子来说,过街的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最头疼的事莫过于遭遇塞车。为了不自找苦吃,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的居民,很多人会首选地铁这种交通工具。它的最大优点就是:方便、快捷。

那么,地铁又是怎么发明的呢?

有人说,遍布城市脚下蜿蜒的地下铁道,是人类模仿鼹鼠打洞的结果。

在运输史上,最先大胆迈出这一步的是英国人皮尔逊。1843年,他为伦敦市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铁系统。但毕竟不比在地面上修铁路,所以地铁的施工很困难,资金的投入也很大,因而事情一拖再拖。事隔10年之后,英国议会才批准在帕丁顿的法林顿街和主教路之间,修建一条6公里长的地铁。又过了10年,到1863年1月,“大都会地区铁路”这才投入运营。由于使用的是烧焦炭的蒸汽机车,因此整个地铁道里烟雾弥漫,污染相当厉害。尽管这样,地铁建好后的头一年,就运送了950万人次的旅客。

1890年,伦敦第一条电气化地铁开始投入使用,花两个便土,就可乘地铁到城里的任何地方去。伦敦人常说,还得感谢20世纪初的美国铁路大王耶克斯,是他让伦敦拥有了比较完善的地铁网。在区间服务的高峰期,地铁每小时要运输10万人以上往返于市区的旅客。地铁的平均时速尽管只有30公里左右,但这个速度仍然要比地面运输快一倍以上。

1896年,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铺设了4公里的地下铁轨。虽说路线短了些,可它是欧洲大陆上最早的电气化地铁。4年后,出现了传奇式的“巴黎地铁”,它每年运输11亿人次以上,在运输旅客的数量上,仅次于美国纽约的地铁。

有人说,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是莫斯科的地铁——宽敞的车站是用磨光的大理石和花岗岩建造的,并用彩色玻璃的镶嵌图案和雕像作装饰。世界上最文明的地铁,要算德国慕尼黑的地铁;最有纪律的地铁,要算日本东京的地铁;最粗野的地铁,要算美国纽约的地铁。

目前,世界上有上百个大城市使用高速地铁运输。由于城市人口猛增,地面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相信还会出现更多的地铁系统。

推荐访问:灵光 有史以来 最伟大 人类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