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技术合同

内蒙古达茂旗哈力齐地区某金矿点控矿因素及资源量估算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2 08:37:43   浏览次数:

摘要:通过近4年的地质调查工作,在内蒙古达茂旗哈力齐地区某矿权内发现了一个金矿化点,该矿点由两条石脉(带)组成,矿化不同期次的构造控制。初步认为,早期近EW向断裂构成了深部热液向上运移的通道,在晚期NE向断裂构造活动的作用下,形成了近EW向石英脉,深部热液沿早期近EW向断裂运移至浅部,在晚期的近EW向石英脉中形成金矿化。通过资源量估算获得金金属量为871kg。

关键词:内蒙古达茂旗 金矿 资源量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nd resource estimation of a

gold mineralization point in haliqi district, damaoqi,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LIU Yu1 HAN Xiao-zhong2 WU Zhao-jian3 HUI Xiao-chao2 ZHANG Bin2 ZHAO Yong-an2 WANG Ming-tai2

1.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Nuclear Industry Group, Beijing 100029, China;

2.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3.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As a result of the recent 4 years` geological exploring, one gold eichment point comprising two quartz nervations and being constrained by two different sequences of faults has been detected in haliqi district , Damaoqi,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ilot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approximate EW-rupture provide channels to deep hydrothermal source which uplift to the crustal surface and result in gold deposition in the upper NE-rupture. Resource assessment proposes about 871kg of gold.

Key words: Damaoqi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gold mineralization; Resource assessment.

1.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位于白云鄂博矿区东北部,华北地块北缘早古生代大陆的边缘增生带。南以乌兰布拉格—呼吉尔图大断裂为界将本区与华北地台分隔开[1]。区内经历了漫长的构造运动、多期次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图1)。

1.1 地层

据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4],区内以乌兰布拉格-巴音敖包断裂为界,北部属内蒙古中部地槽地层分区,南部属华北地台地层分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中-上元古界白云鄂博群;中-下奥陶统包尔汗图群;上志留统西别河组;下泥盆统查干合布组;上石炭统阿木山组;下二叠统苏吉火山岩;白垩系及新生界第四系。

白云鄂博群:为地台盖层。被二叠纪侵入岩破坏和上白垩统二连组不整合覆盖,仅出露都拉哈拉组二段,尖山组,哈拉霍圪特组一、二段和呼吉尔图组及阿牙登组的部分地层。

(1)都拉哈拉组二段(Chd2) :岩性组合为灰色变质中粗粒石英砂岩,夹砾岩透镜体,主体色调为灰白-纯白色。砂岩成熟度高,偶见少量长石碎屑,发育平行层理、低角度冲洗层理、砂坝砂丘的大型风成交错层理等。与都拉哈拉组整合接触。

(2)尖山组:分布于好庆一带,出露面积约1.5km2,受断裂切割和岩浆岩侵入破坏而残缺不全。按沉积旋回和岩性特征分为三段。尖山组一段(Chj1):岩性组合上部为深灰色粉砂质绢云板岩、炭质粉砂质绢云板岩夹变质细粒石英砂岩;中部为炭质板岩、铁质粉砂质板岩夹绢云母长英质板岩;下部为变质石英砂岩夹绢云板岩、粉砂质板岩。本段由三种基本层序旋回组成,下部为向上变细型;中部岩性一致;上部为向上变细型。发育水平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脉状层理等。为潮坪相-泻湖湘-潮坪相沉积。尖山组二段(Chj2):与下伏一段呈断层接触,与上覆三段为整合接触。地层层序上部为暗灰色变质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变质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中部为暗灰色粉砂质绢云板岩夹变质粉砂岩;下部为灰色变质粗粒长石石英砂岩。本段由向上变细的基本层序所组成,据岩性、岩相标志为沙坝沉积。尖山组三段(Chj3):其岩性为深灰色含炭质泥质板岩夹变质中粗粒长石杂砂岩透镜体,上部为灰色粉晶灰岩。本段底部岩性均一,中上部以侵蚀面为底,呈向上变细型,顶部则以多期暴露为标志的向上变粗变浅型。为滨外陆棚沉积-潮坪相沉积。

(3)哈拉霍圪特组:分为二段。哈拉霍圪特组一段(Jxh1):地层层序上部为灰色钙质中粒石英砂岩夹含砾钙质粗砂岩及粉砂质泥灰岩,下部为灰色钙质巨粒石英砂岩夹暗灰色含粉砂泥晶灰岩。哈拉霍圪特组二段(Jxh2):岩性上部为灰色岩屑灰岩夹钙质中粗粒石英杂砂岩;下部为灰色钙质中粗粒石英杂砂岩夹含炭质泥晶灰岩。

(4)呼吉尔图组:分布于白音敖包一带,总体呈北西西向展布,出露面积约5km2,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4个段。1)呼吉尔图组一段(Qnh1):岩性为暗灰色藻席纹层灰岩夹粉晶灰岩及编制粉细砂岩透镜体。2)呼吉尔图组二段(Qnh2):岩性为浅灰色石榴石矽卡岩、暗灰色黝帘石角岩及灰黑色阳起石角岩,恢复原岩为钙质玄武质凝灰岩。3)呼吉尔图组三段(Qnh3):岩性为暗灰色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及藻席纹层粉晶灰岩等,岩石在地貌上呈暗色调。4)呼吉尔图组四段(Qnh4):岩性为浅灰色粉砂岩、钙质粉砂岩夹含粉砂泥晶灰岩及钙质微粒长石石英杂砂岩。

(5)阿牙登组(Qna):岩性组合为灰色角砾状粉晶白云质灰岩及粉晶白云质灰岩,岩石较破碎,局部见水平层理及震动液化脉状构造。

包尔汗图群:包括布龙山组(O1-2b)和哈拉组(O1-2h)。

(1)布龙山组(O1-2b):岩性组合为灰绿色安山岩、凝灰质粉砂岩、绢云母板岩,厚度大于686m。该组自下而上有6个相似的旋回结构,碎屑岩递减而火山岩递增,岩石具有强烈的次生蚀变,与哈拉组为整合接触,被三叠纪阿达盖百流图单元石英闪长岩侵入。据沉积-火山组合特征分析,布龙山组主要是靠近大洋一侧深水局限盆地沉积和岛弧型火山岩组合。

(2)哈拉组(O1-2h):岩性组合为灰绿色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安山岩,厚度为1,153m。被上志留统西别河组不整合覆盖。

上志留统西别河组:西别河组为一套滨浅海相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底部与包尔汗图群哈拉组呈不整合接触,被下泥盆统查干合布组不整合覆盖。据其岩性组合、生物特征分为两段。

(1)西别河组一段(S3x1):岩性组合为灰绿色含砾粗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灰黄色页岩、粉砂岩,夹数层深灰色中、薄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和灰岩透镜体。厚度为391m。

(2)西别河组二段(S3x2):岩性组合为灰白色结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紫红色中粗粒长石砂岩、细粒长石砂岩、粉砂岩等。自下而上碳酸盐岩递减,陆源碎屑岩增加。厚度为279m。

下泥盆统查干合布组:泥盆系查干合布组(D1c)分布于西别河组南东侧,呈北西向出露,为深水浊积岩沉积及少量滨岸陆源碎屑岩沉积。底部不整合在上志留统西别河组之上。厚度大于1,329 m。查干合布组是重要的赋矿地层,Ⅰ号、Ⅱ号石英脉及其他金矿化点均产于该地层中。据岩石组合、岩相特征分为两个岩段:

(1)查干合布组一段(D1c1):岩性组合为紫红色粉砂岩、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紫红色含砾粗粒岩屑砂岩,生物礁灰岩、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厚度943m。

(2)查干合布组二段(D1c2):岩性组合为灰紫色粗中粒岩屑长石杂砂岩、中细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等,厚度大于469m。

石炭统阿木山组(C2a):阿木山组(C2a)分布于查干合布组(D1c)北东侧,呈北西西向出露。为一套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厚度大于875 m。本组横向变化大,自西向东由陆源粗碎屑岩→细碎屑岩→碳酸盐岩过渡。底部不整合在包尔汉图群及查干合布组之上,被白垩系二连组不整合覆盖。根据岩石组合、岩相特征分为两段:

(1)阿木山组一段(C2a1):底部为灰白色含砾(巨)粗粒石英砂岩;中上部为灰白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岩、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向东过渡为泥岩、泥晶灰岩,厚度为557m。

(2)阿木山组二段(C2a2):岩性组合为灰白色巨粗粒石英砂岩、紫红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结晶灰岩等。控制厚度大于242m。

白垩系(K):白垩系岩层主要由李三沟组(K1ls)、白女羊盘组(K1bn)、二连组(K2e)组成。其中二连组分布面积最大。

(1)李三沟组(K1ls):岩性组合为紫红色砾岩、含砾粗粒长石砂岩、中细粒长石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泥岩等。控制厚度111m。

(2)白女羊盘组(K1bn):岩性为灰黄色流纹岩夹灰色粗面岩。厚度大于50m。

(3)二连组(K2e):为一套陆缘碎屑沉积。下部为浅灰色、灰绿色、褐黄色含砾粗砂岩、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灰绿色砂质泥岩,厚度50m。上部为红褐色、砖红色、灰黄色泥岩、砂质泥岩平泥灰岩透镜体,厚度大于57 m。与下伏各地层、岩体均呈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1.2 构造

区内跨两个构造分区,以乌兰布拉格-白音敖包断裂带为界,北部为华北地台增生带,南部属华北地台。

对区内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起主控制作用的是内蒙古海西古大洋-华北古陆块俯冲碰撞,组成了一系列主体近东西向深断裂构造,以及北西向次级断裂。近来的遥感工作表明,隐伏北东向断裂也有广泛分布,它们共同构成了测区基本构造格架。

本区构造基本上有两次较大构造事件发生。

1、早期东西向构造是海西期俯冲碰撞所表现出的构造线,此时形成多条断裂构造,如白云鄂博-达茂旗-镶黄旗深断裂(《内蒙古区域地质志》所称高家窑-乌拉特后旗-赤峰深断裂的一部分)、乌兰布拉格断裂等[5]。

2、中期南北向构造形成于印支运动。受太平洋构造域影响,区内发生东西向水平挤压,形成晚于东西向断裂构造的一组具有左旋剪切性质的断裂,对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测区及相邻幅金矿化点大多位于两期构造断裂及次级断裂交汇处附近[5]。

1.3 岩浆岩

区内有两个不同的岩浆岩分区,受区域构造控制,以近东西向乌兰布拉格-白音敖包断裂带为界,南西为华北地台岩浆岩区,北部为华北地台台缘增生带岩浆岩区。以中酸性侵入岩最为发育。区内火山熔岩(体)也见出露,主要分布于阿贵-乃木呼都格一带,在成因上可能与侵入岩体存在一点的内在联系。

(1)台区岩浆侵入受古蒙古洋闭合影响明显,呈北西向近平行分布于阿贵等地。其侵入时间晚于古蒙古洋闭合,出露有早二叠世扎木呼都格序列及晚三叠世霍布序列的部分单元:

1)晚泥盆世乌珠日音希热序列赛林呼都格单元,分布于白音敖包南西,仅见一个侵入体,面积小于0.5Km2,岩性为灰白色中细粒英云闪长岩。该侵入体被早二叠世哈布其勒高勒单元超动侵入。

2)早二叠世哈布其勒高勒单元,出露于阿贵一带,岩性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3)晚三叠世霍布序列板申图单元,出露于阿贵一带,呈北西向条带状展布,长度达5Km,宽约0.4Km。岩性为中粒二长花岗岩。该侵入体侵入白云鄂博群阿牙登组及下二叠统苏吉火山岩。被上白垩统二连组不整合覆盖。

(2)台缘增生带各时代侵入岩与当时的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具有多期次、多阶段及多旋回性的特点。

1)浩勒包英云闪长岩,出露于白音敖包北西侧,呈捕虏体状分布于巴特敖包序列中,岩性为片理化中细粒英云闪长岩。岩石具灰白色、浅灰色,片理化、糜棱岩化强烈,表现在长石石英的拉长压扁与暗色矿物相间平行排列。

2)晚奥陶世巴特敖包序列,主要分布于巴音敖包北侧查干哈马尔一带。

2.矿体特征

区内金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测区泥盆系查干合布组地层中分布有大量的石英脉,大小形态各异。

核工业二○八大队在普查过程中所发现的Ⅰ号金矿体,位于本次测量工作的41-45号勘探线之间(图2),侵位于O3W岩浆岩带北侧NEE向下泥盆统砂质板岩断裂破碎带附近。Ⅰ号金矿体脉体长约200m,呈长脉状,厚度较稳定。脉体宽约1.0~3.9m,走向近EW向,倾向SW,根据探槽揭露发现往深部有逐渐变宽趋势。据核工业二○八大队资料,Ⅰ号石英脉平均品位6.85g/t,最高品位109.4g/t。

在本次1■5000地质填图测量中,于L49号勘探线另发现两条含矿石英脉。与Ⅰ号金矿体相对应,将其称之为Ⅱ号金矿体。新发现两脉与Ⅰ号金矿体近平行,与其呈雁列式分布。该金矿体主脉宽约1m,总体走向100°~108°,倾向S,倾角约80°,规模与Ⅰ号金矿体相当,最高品位可达191.5g/t;其S侧为另一条宽50~60cm 的石英脉,走向约100°,倾向SW,长度约100m,最高品位为2.7g/t。由于Ⅱ号带石英脉未设置探槽控制,其深部情况不明。基于其地表形态与Ⅰ号脉呈雁列式排列,且其产状相近,推断Ⅱ号脉形态及厚度稳定程度与Ⅰ号脉基本相同,故推测其平均品位与Ⅰ号石英脉可能相当。

通过上述深入的地质研究工作,发现了两条含矿石脉(带),且矿化品位最高值大于100g/t,从品位和规模上使得该区达到了小型金矿床的标准,金矿找矿取得了明显的突破。该工作也使该探矿权区由原来“鸡肋”地区提升为有成矿前景的区段,为进一步实施深部钻探评价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控矿因素

根据图2分析,整个矿区夹持在F1和F3构成的三角地带,受断层控矿的特点比较明显,相邻金矿研究发现,此一带金矿床多具交点式控矿。因图2包括的面积较小,矿床定位的特点在图上显示并不是十分清楚,但交点式矿床定位的特点还是表现了出来。

图2中岩体为上奥陶统正长花岗岩和上奥陶统闪长花岗岩,后者侵位于前者之间,而石脉又侵位于其上的下泥盆统查干合布组碎屑岩中,显示金成矿与岩体的侵位时的热液活动关系不大,因为其相差的时代很大,但其成矿热液向上运移时是否萃取了这些岩体的金元素目前还不好定论。

根据安德森模式,逆冲断裂的逆冲方向平行于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而在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相斜交的区域往往存在应力拉张区。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对矿区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

从断裂构造切割关系分析,F3形成时代要早与NE向断裂,被NE向断裂切割,另外从地层接触关系分析,F3断裂具逆冲性质,下泥盆统查干合布组逆冲至上奥陶统正长花岗岩之上。在两组断裂交汇区的地层接触关系分析,在NE向晚期断裂活动时,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应为NE-SW向,造成断层卷入地层向W插入,在其相应的拉张区形成了近EW向的石英脉。与之相对应NE向石英脉形成时代可能与近EW向断裂为同期,即形成时代相对较早。

从多热液型矿床分析,成矿往往与晚期岩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地表取样分析发现,早期的NE向石英脉不含矿(至少是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为这样),而晚期的近EW向石英发现了高品位的金矿化。

初步认为,早期近EW向断裂活动形成了深部热液向上运移的通道,从区域地质分析(图1)这一组断裂规模较大,切割深度较大,构造了本区主要的导矿构造。在晚期NE向断裂构造活动的作用下,形成了近EW向石英脉,深部热液沿早期近EW向断裂运移至浅部,在晚期的近EW向石英脉中形成金矿化。

4.资源估算

4.1 工业指标

根据测区金矿体情况,参考《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6]中岩金矿工业指标,并与其邻区赛乌素金矿类比,拟定测区工业指标如下:

(1)边界品位:0.5×10-6;

(2)单工程最低工业品位:1.0×10-6;

(3)最低可采厚度:2.0m;

(4)夹石剔除厚度:4.0m。

4.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测区金矿体规模较小,呈长透镜状产出,倾角80°左右,近直立。尽管测区部分地段为特高品位,可高达191.5g/t,但品位较均匀且偏低,故选择算术平均法进行资源量估算。

4.3 资源量估算主要参数的确定

(1)矿体真厚度的确定:

探槽中矿体样段真厚度计算采用列昴托夫斯基公式:

M=L[sinαcosβcos (λ—φ)±cosαsinβ] (1)

式中:

M:样的真厚度

L:样长(采样段的假厚度)

α:矿体倾角

β—样与水平线的夹角

λ—矿体倾向

φ—糟探工程(样品)方位角

(2)矿体水平厚度的确定

矿体水平厚度的计算公式采用:

MS=M/sinβ (2)

式中:

MS:矿体的水平厚度

M—矿体的真厚度

β—矿体倾角

(3)矿体铅垂厚度的确定

矿体铅垂厚度的计算公式采用:

MV=M/cosβ (3)

式中:

MV:矿体的铅垂厚度

M:矿体的真厚度

β:矿体倾角

(4)块段平均厚度的确定

块段的平均厚度为块段内所有探矿工程矿体厚度的算术平均法求得。

(5)平均品位计算

1)单工程中矿体平均品位:以工程中矿体内样品长度与样品品位加权平均法求得。

2)块段平均品位:以控制该块段面积内探矿工程平均品位与厚度(水平厚度及垂直)加权平均法求得。

(6)矿石体重确定

本次评估工作没有进行小体重测定,参照周边矿石,确定为2.65。

4.4矿体的圈定原则

(1) 矿体的圈定

1)按照DZ/T0214—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工业指标要求进行圈定。

2)单工程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达到或大于最低工业品位圈定为工业矿体,如达不到可将其中达到最低工业品位及可采厚度的部分样品确定为矿体。

3)单工程中连续出现大于边界品位,小于最低工业品位的地段作为低品位矿体圈出。

4)在单工程中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中,其中出现厚度小于夹石剔除厚度,品位低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加入在单工程样品圈定。

5)在单工程中圈定矿体时,矿体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允许将低于边界品位外矿样品圈入矿体,但平均后的品位不得低于边界品位。

6)矿体的厚度小于可采厚度,但品位较高,其厚度与品位乘积达到米百分值指标时按最低工业米百分值圈定矿体。

(2)矿体的外推

矿体外推用有限外推和无限外推确定矿体边界点,根据不同情况,按以下原则外推:

1)两相邻工程一个见矿,另一个不见矿时,按工程间距的二分之一尖推;四分之一平推。

2)两相邻工程一个见矿,另一个不见矿时(即品位大于边界品位二分之一以上)按工程间距的三分之二尖推;三分之一平推。

3)两相邻工程一个见矿,另一个工程矿体的单工程厚度小于可采厚度,但达到米百值分值指标时则该工程按最低工业米百分值作为工业矿体相连

4)矿体的有限外推长度依据不同条件,即按普查阶段的网度(工程间距)外推。如工程间距小于网度的按实际工程间距的二分之一尖推;四分之一平推;如工程间距大于网度的按网度的二分之一尖推,四分之一平推。

5)矿体的无限外推长度,最大外推长度不得超过勘查网度工程间距的二分之一尖推,四分之一平推。

4.5矿体矿石量及金属量估算

矿石块段的矿石量及金属量根据矿体块段、体积、体重、平均品位按下列公式估算[7]:

(1)矿石量计算公式:

Q=D·V (4)

=2.6×103kg/m3×(160+140)m×80m×2m

=1.272×108kg

=1.272×105t

式中 Q为矿体块段的矿石量,D为矿体体重,V为块段体积。

(2)金金属计算公式:

Q(Au)=Q·C (5)

=1.272×105t×6.85×10-6

=0.871t

=871kg

式中Q(Au)为金金属量,Q为矿体块段的矿石量,C为矿石平均品位。

因本区未进行深部钻探,依据上述资源估算原则,推测矿体深度较浅,只有80m,如果深部钻探能发现新的金矿化,上述金属量还会发生显著增加,且石英脉在横向和垂向均会出现尖灭再现,其总体产状与主张裂面一致,目前地表发现的两条石英脉带只是这一地质现象的缩影,相信随着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其规模还会发生明显的增大。

因此,项目组认为该区金矿找矿前景乐观,值得进一步深入勘查。

参考文献:

[1] 杜少喜,周小康,孙健,等.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海相沉积—火山岩建造中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陕西地质,2009,27(1):11~18.

[2] 周建波,郑永飞,杨晓勇,等.白云鄂博地区构造格局与古板块构造演化[J].高校地质学报,2002,8(1):46~61.

[3]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达茂旗地区1:50000区域地质图(巴音敖包苏木幅).

[4]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达茂旗地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图幅说明书(巴音敖包苏木幅):4~15.

[5] 张洪涛.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地区花岗质岩浆系列及金的成矿作用(博士学位论文).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1991.

[6]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

[7] 李守义,叶松青.矿产勘查学(第二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Reference:

[1]Du Shao—xi, Zhou Xiao—kang, Sun Jian, Peng Hai—lian, Liu You—qi, Zhao Peng—pin.2009.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indicators of the gold mineral occurrences in the submarine sedimentary-volcanic formation of the North margin of north china plate in the Bayan Obo area[J].Geology of Shaanxi,27(1):11—1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ZHOU Jian-bo, ZHENG Yong-fei, YANG Xiao-yong, SHU Yong, WEI Chun-sheng, XIE Zhi. Paleoplate tectonics and regional geology at Bayan Obo in Northern Inner Mongolia[J].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2002,8(1):46—6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The First Geological Survey Team of Inner Mongolia. 1: 50000 Geological Report of Bayan Obo, 1996(in Chinese)

[4]Zhang Hong-tao. Granitic magma series and its gold mineralization in Bayan Obo, Baotou, Inner Mongolia.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1991(in Chinese)

[5]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PRC.《Specifications for hard-rock gold exploration》(DZ/T0205-2002)

[6]Li Shou-yi, Ye Song-qing. Mineral exploration(the second edition)

推荐访问:内蒙古 金矿 估算 因素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