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技术合同

专用铁路运输能力加强方案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30 08:39:18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铁路网的逐步完善,铁路线路运输能力紧张的局面将得到缓解,而专用铁路的运输能力将成为限制铁路运输效率的瓶颈。对专用铁路运输能力进行扩充与加强迫在眉睫,专用铁路运输能力由装卸能力、改编能力、通过能力等几方面组成,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专用铁路能力加强应从设备设施条件、技术组织水平、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着手,提出相应措施,最终形成一套各项措施互相协调的综合方案。

关键词:专用铁路 运输能力 加强 方案

随着国家铁路的迅猛发展,既有路网将不断完善,尤其是客运专线形成网络以后,既有路网的货物运输能力将得到极大释放。专用铁路必然要进行运输能力的扩充来适应国家铁路网的运输需要。如何提出经济有效又切实可行的运输能力加强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专用铁路运输能力的内涵

专用铁路是指专门为某种用途修建的铁路,包括森林铁路、工矿企业铁路、军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一般说的专用铁路是指工矿企业铁路,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对象。工矿企业铁路设置在大型煤炭、钢铁、采矿、冶炼企业内[1]。归纳起来,专用铁路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拥有一定距离的线路,通常有数十公里甚至更

长;二是设有若干个规模较大的装车点和现代化装卸设备设施;三是设置一定数量的车站,包括装卸站、中间站、编组站(集配站);四是拥有相对完整的运输体系,配有整套的车务、机务人员和设备,根据需要还设有车辆、工务、电务人员和设备。

可以说,专用铁路是一个微型而完整的铁路运输系

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运输能力也要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具体来说,专用铁路运输能力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装卸能力:装卸能力是指专用铁路内各装车点单位时间内所能装卸的车数或吨数,为统一研究,通常用每昼夜的装卸车数或货物吨数来表示。

改编能力:改编能力是指专用铁路在一定的运输组织水平和人员配备条件下调车设备每昼夜所能解体和编组的列数或车数。

区间通过能力:区间通过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专用铁路内各区间各种固定设备每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

车站通过能力:车站通过能力是指在现有设备条件和技术作业流程条件下,车站到发线和咽喉一昼夜所能接发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

运输能力:运输能力是综合考虑上述各种能力以后,

专用铁路所能体现的最终能力,它表现为专用铁路每年所运输的货物吨数。一般来说,运输能力在数值上等于上述三种能力的最小者。

2 专用铁路运输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2.1 装卸能力 装卸能力主要受装卸设备设施条件,装卸人员技术水平、货物产出和到达不均衡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专用铁路装卸能力的瓶颈往往不是装车设备,而是列车到达的不均衡和空车状态不良。据黄陵矿业集团介绍,由于大量夕发朝至列车的开行,干线列车运行图上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的分布极不均衡,使得专用铁路到达的车流在一天之内波动较大,装卸设备在货车密集达到时十分紧张,其他时间又特别空闲,这就给装卸部门带来较大的压力。

2.2 改编能力 改编能力主要受调机台数、牵出线长度、调车线数量、调车作业方法、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根据调查,目前大多数专用铁路的调机配备都很充足,很少受机力限制,反映比较多的是人员素质和作业流程,有些专用铁路的调车领导人编制的调车作业计划质量不高,造成调车钩数多、行程长、带车多,整体效率低下。有些专用铁路由于各部门管理分割、作业流程不合理,还存在重复技检、多次抄车号的问题。

2.3 区间通过能力 区间通过能力主要受区间长度、列车运行速度、车站间隔时间、会车方案、闭塞制式等因素的影响。

实际过程中专用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还与运行图铺画方式,列车种类、先后次序等有很大关系。

2.4 车站通过能力 车站通过能力包括到发线通过能力和咽喉通过能力两方面,对于一般的小站来说,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受到发线限制,对于规模大、站线多的车站,其通过能力大多受咽喉通过能力限制。整体来说专用铁路车站通过能力与其他几项比较相对还算富裕。

综合上诉分析,影响能力的因素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设备设施条件、一类是技术组织水平、一类是人员素质能力。能力加强一般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措施。

3 专用铁路运输能力加强措施

3.1 技术组织优化

3.1.1 调整作业方案,均衡设备负荷。在有多台机车、两条牵出线、多个装车点的情况下,运输能力受某项设备限制时,调整设备间的作业分工,能使各项设备负荷均衡,这样安排能避免出现忙闲不均的现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力紧张的局面。另外可以考虑灵活使用线路和机车等设备。调车线灵活运用,根据车流变化随时调整调车线安排;设置编发线,减少编组后转线作业过程,省时省力。在调车机车和本务机车间灵活使用,本务机车紧张时可由调机进行支援,牵引任务少时本务机车可帮助调机进行取送车等作业。

组织平行作业,加快作业进度。平行作业能最大程度地压缩停留时间,加快作业进度。在装车为主的专用铁路,到达的空车中经常有货车故障(车体漏光、车门关闭不牢等)而无法装车,需要加固、整理好才能送往装车线,故障车多时整理货车就需要很长时间,耽误送车、装车。此时可在装车点设置人员和设备,在装车过程中进行整理,平行作业加快进度。

3.1.2 制定标准,细化考核。为提高各部门作业进度,可对其进行考核,在各部门、班组之间进行评比、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首先根据货车到达、技检、调车、送车、装卸、取车、编组、出发的作业流程,查定各环节的正常作业时间,对作业过程进行细化,根据人员、设备现状制定一套作业时间量化标准。按照标准对相关岗位进行考核。按标准时间完成作业的正常考核,超标准完成的进行奖励、达不到标准的进行批评。将考核结果纳入部门业绩和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甚至将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收入挂钩。

3.1.3 理顺作业流程,流水作业。根据调查,货车周转缓慢、货车停留时间过长的主要原因是各岗位之间的配合不到位,使前后相邻两项作业之间存在等待时间,如到达作业后不能立即解体,解体完不能立即送车等,这样就产生大量的待解、待送、待装、待卸、待取、待编、待发时间。这些等待时间是无效的,理论上讲可以压缩到零。所以减少等待时间是压缩货车停留时间、加快货车周转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建立各岗位间信息共享机制和严格规范的交接制度。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各岗位工作过程中考虑后续环节的需要,为下一环节的工作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压缩等待时间。[2]

3.2 设备设施改造

设备设施改造应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3.2.1 先进性。设备改造应考虑后续发展需要,适度超前。避免出现改造过的设备刚投入使用就达到饱和,还要进行下一轮改造情况。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则要为后续的改造留下升级的空间。比如装车能力不足延长装车线时,就应该一次改造成可整列装车的装车线,并预留未来到发线延长、列车牵引定数增加而进一步改造的空间。

3.2.2 协调性。铁路运输系统具有高度的联动性,某一项设备能力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设备的整体水平和协调配合。所以在改造时要考虑相关设备的配合问题,必要的时候要对相关的几项设备进行综合改造。

3.2.3 经济性。设备改造要盯紧技术前沿,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但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一次性投资大,所以要考虑设备改造的经济性和投资回收的效果。对设备改造的总支出的总的效益增加进行比较。当然,这里需要一个合理的投资回收期,如果在预定的投资回收期内总的支出大于总的效益增加,则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3]

3.3 人员素质提高 设备升级改造必须与人员素质提高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提高人员素质,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

3.3.1 培训的对象。培训的对象首先是关键部门的作业人员,尤其是一线作业人员。如果装卸能力受限制,应该主要培训货运员、货运值班员、装卸值班员、装卸机械操作人员等;如果改编能力受限制,应该主要培训连结员、调车长、调车区长、车站调度员、调车机车司机等;如果通过能力受限制,应该主要培训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信号员、列车调度员、本务机车司机等。除了一线作业人员,还应对个层次管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

3.3.2 培训的内容。人员素质包括业务技能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安全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培训的内容应该着重提高关键部门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安全素质,既要有系统的理论学习,又要有丰富的实践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人员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3.3.3 培训的方式。培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脱产、半脱产培训均可,具体形式根据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的情况而定。员工培训应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不能单靠本单位技术人员、老员工进行教学,应该经常与同行业相关企业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对于高级员工的培训,还应与高等院校合作交流,实现校企双方的双赢局面。

4 专用铁路能力加强方案

4.1 方案设计

4.1.1 总体思路。制定能力加强的方案,分析计算各种能力的现有水平,根据木桶的短板效应,首先应加强最小的那方面能力,可以称之为限制能力。对于限制能力应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限制能力的影响因素,是设备设施方面,还是人员素质问题,还是管理原因,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最终的方案应该是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有机组合,如果远期运输需求变化较大,还应考虑方案的分期实施问题,或分别提出近期方案和远期方案。

4.1.2 方案制定。制定方案时应优先选择技术组织措施,因为技术组织措施几乎不需要什么经济投入,成本低、见效快;其次不改动设备设施,不需要中断运输组织,随时可以进行实施;另外技术组织措施机动灵活,能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情况实时调整,达到最佳状态。但技术组织措施对能力的提高毕竟是有限度的,当运输需求不断增长,技术组织措施难以为继时,就需要进行设备改造了。设备改造时优先考虑机车车辆等移动设备,这些设备可以逐步购置,分批到位,不会造成浪费。固定设备改造困难,需要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争取一次到位。

4.1.3 措施配套。各方面的措施要互相配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尤其是设备设施改造,需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因为设备设施的变化,往往牵涉到岗位设置、作业方法、组织方式的变化,需要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对有关岗位进行调整,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设备的能力,起到应有的效果。

4.2 方案比选。方案比选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4.2.1 安全可靠。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安全第一是企业生产的宗旨和原则,专用铁路能力加强方案选择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上不可靠的方案应一票否决,最终采取的方案如果牵涉设备改造,则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评价,出具安全评价报告。如果报告中提出问题,必须进行彻底整改,整改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另外尤其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运输安全问题,施工过程中存在多方面不安全因素,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近几年已发生多起施工过程中的行车事故。专用铁路如果不中断运输进行设备改造,必须制定严密的施工过渡方案,保证施工和行车的安全。

4.2.2 环境效益。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的社会发展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因为环境一旦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甚至永远不可修复,其对未来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所以在比选时就应格外注意环保问题,尽量选择不破坏环境的方案,如果非要选择这些方案,就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定环境修复措施。比如专用铁路车站、线路扩建,以前的理念是地质选线,现在的理念应转向环境选线。应尽量少占用农田、耕地,尽量避开风景名胜区、环境脆弱地带。如果必须经过,那就要制定详细的补偿、保护措施。

4.2.3 社会效益。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已不仅是追求经济效益的问题,还要考虑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共同进步,铁道部也提出了和谐铁路建设的方针。专用铁路能力加强方案比选时需要深入调查,分析方案实施后的社会影响,慎重选择。比如专用铁路进行信息化改造,改造后定员减少,要考虑被裁减员工的出路问题,制定方案,妥善安置。

专用铁路能力加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多环节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顺利完成。制定方案时尤其要注意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方案不一定做到最优,但一定要切实可行,只有真正实施的方案,才能发挥出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军.中国的专用铁路[J].铁道知识,2005.4:38-39.

[2]郭文新,顾力环.企业专用铁路运输组织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11:13-15.

[3]黄文江.专用铁路路企直通方案的探讨[J].铁道货运,2008.10:9-10.

作者简介:

刘广武(1982-),男,讲师,河南驻马店人,研究方向:铁路行车组织。

推荐访问:铁路运输 专用 能力 方案 研究


[专用铁路运输能力加强方案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