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笔试经验

胡集书会进校园调查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5 08:40:20   浏览次数:

胡集书会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700余年的历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群众疏远、艺人老去、后继乏人的传承保护困境。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等政策的不断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胡集书会作为胡集镇的“家乡曲艺”,其保护传承工作也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特别是自2012年开始,地方推出“书会进校园”活动,胡集书会上开始涌现曲艺新星,“书会进乡村”等举措激发了民众听书、评书的热情,胡集书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潮。这其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对胡集书会进校园进行调研,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特别是“戏曲进校园”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遵循。

一、胡集书会渊源及其曲艺曲种

(一)胡集书会概述

胡集书会是在惠民县胡集镇发展起来的,关于胡集书会的起源,惠民县的地方史志资料中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认可度较高的观点是,“胡集书会始于元,兴于明清,已有700余年”,后经几度兴衰传承至今。胡集书会分前节、正节、偏节,节段的分界点是正月十二、正月十七。随着时代的发展,胡集书会也不断创新,特别是地方政府的不断重视,使得胡集书会的活动内容也有了新的变化。正月初十之前艺人报到,正月十一组织擂台赛,正月十二是书会大展演,正月十二下午开始“送书下村”。比如2019年的胡集书会,说书艺人分赴9个社区30个送书点开展展演活动。

(二)胡集书会是综合性民间曲艺艺术

说书艺人来自五湖四海,书会上的曲艺曲种丰富多彩,不仅包含了山东当地曲种,也涵盖了天津、北京、河南、河北、内蒙古、东三省等地区的地方曲种。在书会历史上,比较常见的曲艺曲种有渤海大鼓、毛竹板书、木板大鼓、鲁北大鼓、东路大鼓,这些曲艺发源于外地,但在滨州地区得到了创新传承;也有外地曲艺艺人带来的评书、西河大鼓、山东渔鼓、沧州木板等,有的年节甚至可以欣赏到过窑调、数来宝、缰大鼓、河间大鼓等一些较为冷门的曲艺艺术。2019年胡集书会就有京韵大鼓、陕西快书、梅花大鼓等32个曲艺曲种展演。

二、胡集书会文化生态现状

与其他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胡集书会也经历了起源、发展、兴盛、衰落、再发展的过程,也面临着“说书的老了、听书的走了、请书的少了”等传承发展的困境。胡集书会之所以传承至今,说明其是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

(一)胡集书会起源于集市

胡集书会是在农村集市上发展传播开来的,从根本上来讲,胡集书会是地摊文艺或者地摊文化,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中国农村,集市是非常重要的人际交往活动的场所,人流、信息流集中,文化交往便捷。最初,胡集书会并没有专门的组织筹备机构,也没有宣传推广,一直依靠说书艺人、周边村民自觉组织,是习惯性的文化活动,离开集市和信息、人员、文化的汇集聚集,书会将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二)胡集书会在保护传承中复苏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电视、电影等新兴娱乐方式的不断普及,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元;隆冬季节在露天集市开展的,方式陈旧、内容老化的书会的观众越来越少,胡集书会陷入低谷。

进入21世纪以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高度重视。2006年,胡集书会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开始,胡集镇政府实施“政府买单、送书下乡”,书会在“广场演出、大众共享”思路的指导下再次迎来发展高潮;自2012年开始,胡集镇开展“书会进校园”活动,通过聘请曲艺艺人进校园授课、开展“曲艺进校园”暑假班等方式宣传推广曲艺艺术,挖掘曲艺人才;2014年以后,越来越多胡集镇本地的娃娃艺人登上书会的舞台;2018年,滨州市胡集书会研究会成立,负责胡集书会文献资料的整理收集,研究探索胡集书会传承发展,同时建设开放了胡集书会文化展厅,全面展示胡集书会发展脈络、艺术特色等。

(三)胡集书会研究保护不断推向深入

胡集书会历经数百年兴衰传承,国内外民俗文化、曲艺艺术研究专家学者对此极为重视,滨州市、惠民县本地的研究者也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1989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方系教授石清照女士到胡集书会考察调研。关于胡集书会的研究多集中在2006年以后。2009年,郝沛然以《乡村贸易与民间书会:以山东省胡集书会为例》为题,研究了胡集书会与乡村集市贸易的关系;2011年,王加华、张玉以《集市与表演:乡村市集与胡集书会关系探析——兼及胡集书会的保护与传承之道》为题,研究了胡集书会与乡村市集的关系;2012年,王加华又以胡集书会参会艺人为中心,研究了民间说书艺人的生存困境及其对应策略;2017年,谢林刚等以《公共化还是产业化:两大书会发展路径的考察与思考》为题,对比研究胡集书会、马街书会在商业化、产业化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提出发展建议;2017年,王加华以《“你”怎么看:胡集书会保护与传承的艺人视角》为题,从艺人角度研究了胡集书会保护传承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保护对策。

2010年,曾任滨州日报社副总编辑的韩克顺著《胡集书会》一书,结合其本人生活、工作经历,详尽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胡集书会传承发展的历程,研究了胡集书会的起源发展及其兴衰起伏。2012年,惠民县文化新闻出版局出版《惠民历史文化丛书(艺苑撷英)》,对胡集书会的起源发展、兴衰起伏、艺术特点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书会进校园”实践调查

推动戏曲进校园对于立德树人、传承文化基因、培育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戏曲艺术之所以能够后继有人、长盛不衰,不断传承传播,与重视对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地方政府对胡集书会非常重视,也采取了诸多卓有成效的保护措施,但还是不可避免地面临传承危机。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胡集书会这一传统曲艺不能满足民众娱乐欣赏需求,同时书会艺术后继乏人,从而出现了“群众不愿听,艺人不愿演,新人不愿学”的窘境,导致传承面临困境。地方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诸如“政府买单、群众听书”“广场演出、大众共享”“送书下乡”“书会进校园”等措施,保护传承这一民间艺术。笔者对胡集镇组织的“书会进校园”活动进行了重点调研。

2012年,胡集镇开始开展“书会进校园”活动,在胡集镇中心小学开设了曲艺堂,上课时间为每周四下午两节,上课教师有西河大鼓传承人王金生等胡集书会的曲艺艺人,所教授内容为西河大鼓的历史传承、基本唱腔发音,并没有专门的教材,实践性、指点性极强。

2014年,胡集书会开始设置“中国·胡集灯节书会”擂台赛——新人专场,让更多曲艺新人,特别是一些曲艺童星有了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

2016年暑假,胡集镇组织了“书会进校园”暑期班。根据前期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情况,从3所学校选取50多名学生开展集中学习培训,邀请河北西河大鼓艺人翟立欣、王金升授课,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镇上组织的“消夏书场”汇报展演呈现,有7名学生独立登台演出。

2017年胡集书会结束后,“书会进校园”活动如期开展。经胡集镇政府与教育部门协调,在不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下,按照上级有关美育教育要求精神,提出力争将“书会进校园”授课参与学校扩展至全镇所有小学,上课时间由原来的2节增至8节,同时要求学校老师全程参加“书会进校园”课程。

2017年,在胡集书会第四届擂台赛中,胡集镇“书会进校园”活动终于结出硕果,自己培养的曲艺童星首次登台打擂。擂台赛中还设置了“曲艺童星奖”,表彰擂台赛上涌现的曲艺童星。

2018年,胡集书会台上涌现出了众多青少年演员,有四五岁的幼童,有十来岁的鬼灵精,还有技艺逐渐娴熟的中学生、大学生,比如胡集小学生赵玉瑞、桑孟楚等人就是曲艺艺人王金升带出的“徒弟”。

2019年,经过8年“书会进校园”的不懈努力,胡集镇“书会进校园”活动已覆盖本镇所有小学,胡集镇已培养出可以登台演出的本地“小学生艺人”130余名,也有曲艺新人不断涌现,赵玉瑞、韩子墨等“艺人娃娃兵”已在擂台赛中小有名气。

不仅在胡集镇,全国各地的曲艺艺人也都在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来书会表演的艺人大都在校园开设有曲艺课程。无棣小演员佘令鑫只有九岁,参加了2017年中央电视台《超级宝贝》节目,还拿到了全国第7名的好成绩,他是“书会进校园”活动的受益者,同时也通过中央电视台这一全国最高规格电视媒体将“胡集书会”展示给了全国观众。

四、关于“书会进校园”的几点思考

以曲艺为主要内容的胡集书会世代在心口相传中传承、发展,没有标准教材,传承学习更多的是师徒间的口传和意会,是情感的交流和碰撞。“书会进校园”活动,密切了更多“师”“徒”的直接交流,在实践中挖掘了戏曲人才,也潜在培养了戏曲受众。推进“戏曲进校园”也面对诸多难点,要面临生源、教师、爱好、成绩等问题,要面对学习内容、师资配备、学习效果、课外实践等难题,因此必须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一)学习成绩与兴趣爱好的关系

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文化部门,都十分重视学生的美育教育。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开展美育教育。胡集书会有悠久的历史,周边地区的民众也有请书听书的传统,胡集镇在全镇小学开展以“书会进校园”为地方特色的美育教育。从2012年以来开展“书会进校园”的效果来看,8年时间已培养了130余名具备登台表演能力的“小学生艺人”,曲艺童星佘令鑫甚至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向全国观众展演胡集书会曲艺艺术。胡集镇“书会进校园”这一活动,很好地协调了学生学习与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这些曲艺新星通过学习曲艺表演艺术锻炼了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传承传播了曲艺艺术。

(二)师资水平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曲艺是胡集书会最重要的艺术内容,其本身是技能性的艺术,对场地器材流程等的要求不高,较容易接受,入门门槛相对较低,但是对于师资水平、专业性的要求就会更高。胡集镇“书会进校园”活动都是请知名书会艺人、非遗传承人到学校授课,本质上来说是曲艺学习的指导者、传播者,他们的教学水平、教育素养与美育教育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为最大优化教学效果,选拔“戏曲进校园”师资要注重专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要加强学校教师的积极配合,同时教学内容也应符合当下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心智特点。通过一次课让青少年学生喜欢上曲艺这门艺术,使其成为青少年学生一生的兴趣爱好,有天赋的可以从事这项艺术,有兴趣的可以參与这样艺术。

(三)素质教育与传承文化的关系

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位列六大核心素养之首,以曲艺艺术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学生人文底蕴的塑造、涵养具有很强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同时,美育教育是“德智体美”的重要组成,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书会进校园”活动通过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学校美育教育的内容,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在实践中,胡集镇的曲艺新星也通过曲艺艺术登上了更高舞台,展示了自己的曲艺表演天赋和综合素质。因此,以曲艺艺术为代表的胡集书会可以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美育教育的基本内容来开展。

(四)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关系

在学校,文化课学习是学生的“主业”,是课堂学习的主要任务,因此以“戏曲进校园”为代表的课外学习就不可能大量挤占课堂学习时间。“书会进校园”必须更加注重传承实效,积极调动学生、老师和家长自觉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胡集书会在胡集镇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极高的群众认可度。在“书会进校园”实践中开展静态教学与动态展演活动,就必须抓住学生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渗透式教育。引导、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通过学生戏曲小组、戏曲社团等组织的进乡村、进社区活动,进行戏曲课外学习、课外实践;通过胡集书会的擂台赛,以及省、市、县的各类展演等交流展示平台,为学生们的戏曲实践活动提供舞台和机遇。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因地域特色、文化差异备受追捧,另一方面又因传承人才培养的滞后、观众的流逝,面临传承的危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危机。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戏曲现代化”的手段。“进校园”的根本目的是“出校园”,最终目标是传承戏曲这一艺术形式。通过“戏曲进校园”,传播宣传了戏曲知识,培养了青年学生对戏曲的兴趣爱好,激发了青年学生的创新活力;通过“戏曲进校园”,培养选拔了曲艺新人,传播传承了曲艺艺术,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学生的参与,也为曲艺艺术发扬光大提供了火种。

胡集镇开展“书会进校园”活动,在探索实践中发掘了曲艺新人,传承了曲艺艺术,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责任编辑:张   玙]

推荐访问:调查研究 进校园 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