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笔试题目

未来不远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9 08:47:47   浏览次数:

“未来远不远?”

“不远!”

“人就在未来,未来怎么会远!”

这是《未来简史》一书给我最震撼的回答。

环顾四周,同龄的人或多或少都在思索着未来。短期的,要读什么书,要去哪里散心;长期的,考哪所大学,找什么工作。而心中耳边时时想起的,常是那一句话:

你到底想做什么?

至少现在,我说不清楚。最近读完《未来简史》之后,更是惘然。

合卷之后,闭眼再想,此书最令我雀跃与恐慌之处无非就是——未来不远,书中所描述的一切以自然而然的曼妙方式,正在发生。

这是一种窥破天机式的雀跃和恐慌。我仿佛看透了人類的本质,急于告诉别人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但又害怕泄露天机。

因为书中讲到,智人虽然统治了这个星球将近七万年,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实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不仅是人类,包括所有生物或许只是一堆算法,所有的生命都只是数据处理而已。未来的某一天,如果有人回首往事,他会发现人类只是宇宙数据流中的一片小小涟漪。

这个结论来得很突然,但又不是空穴来风。如书中所言,当时间来到了21世纪,几乎一统江湖的人文主义,遭遇了史无前例的背叛。他出生入死的好战友——科学——在背后狠狠插了一刀。未来,倒在血泊中的人文主义,望着手握匕首的影子高喊:数据主义,是你吗?

数据主义,简而言之,数据至上。

甚至连事物和人本身的意义,都是数据赋予的。

未来远不远?

不远!

朋友圈每分每秒都在更新,认识的人吃了什么,去哪里玩,撞见什么笑点,屏幕上的指尖一划,尽收眼底。觉得这一条动态不错,点个赞,回复评论,似乎就能直接拉近和朋友的距离。对于许多发表人而言,集齐多少个赞,收到多少评论,更多时候比起拍下享受美食一刹那的欣喜和满足,是不是更有意义?

“那连人本身也是数据吗?”

“人类本身,甚至所有的生物,都是算法。”

那人类的意识呢?人的自由意志呢?是不是也是一种算法?

书中给出的肯定答案,细思极恐。

在赫拉利看来,自由主义重视个人体验,是基于三个假设:我拥有一个不可分割的自我;这个真实的自我是完全自由的,所以人拥有自由的意志;没有人比我自己更了解我,更知道我想要什么。而现代科学证明,自我意识完全可以分割,是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的结果。工业革命时代将人脑比作蒸汽机,现在的科学家们把人脑比作计算机——也就是说,现代科学承认,不论人脑如何精密,产生的经验、情感和欲望都来自生化算法,只是一种不同于二进制的数据,仅此而已。

既然如此,话题就偏向了一个老生常谈的方向:人工智能。

可作者却没有老生常谈地提到科幻电影中,遵守或不遵守阿西莫夫三大法则的智能机器人。他更为宏观地预言:未来,人工智能会接管我们的一切——它能够搜集我们所有的数据,掌握我们所有的偏好,替我们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未来远不远?

不远!

打开百度首页,所有的热点新闻都是根据我所搜索的信息推送的。人们所浏览到的新闻,不再来自新闻网页漫无目的的推送,也不仅来自热搜前十,而是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认为”我们感兴趣的新闻。

人们耳机中听的歌,也不再是自己从热门列表里逐一挑选出来的,而是音乐软件背后的计算平台将符合个人喜好的歌单,推送给我们。

这便是书中所说的“量化自我”。或许某种程度上,各种云计算对我们的了解,比我们自己更透彻。

那么可不可以说,未来的人们甚至现在的人们,就是将自己交给了外部的算法?人工智能真的在主导人类?人类丧失了自主权吗?

赫拉利向我们展示的未来可能变得像科幻电影一样黑暗,智神升上天堂,智人坠入深渊。科技的发展最终导致现有社会的变形和颠覆。

由于人工智能将取代越来越多可取代的职业,社会就像“雪国列车”所描述的一样,贫富差距无限拉大,以至于触目惊心。站在社会顶端的人化身智神,其余的人在食物和虚拟游戏中昏昏度日。

这种说法可谓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悲观预测。但是人们会与生存系统博弈,而分配自有其不可动摇的规律。

曾有媒体人评论,一个经济时代的初期,分配差距加剧,新技术会消灭很多旧有的工作,但随着新技术的扩展,新的工作不断产生,最终,更为广大的人群将从中受益。

工业时代是这样,信息时代甚至数据时代的智人们,就不能在一路的负隅顽抗与突破中走下去吗?

智人每一次都差点拜倒在高高的权威和新颖的创造品之下。然而,认知革命之后,智人没有被互为主体的神祇和国家替代;工业革命之后,智人没有被蒸汽机替代;信息革命之后,智人没有被计算机替代。

为什么这一次就断言要成为算法的奴仆呢?

未来远不远?

不远!

不远,但是未成定数!

不远,所以受人影响!

不远,所以可以改变!

推荐访问:不远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