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个人简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9 08:47:18   浏览次数:

【摘 要】 数学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潜能的课堂,而且充满了生机、活力、智慧和创造。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根据自己的教学,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数学课堂;有效阅读;指导;引导

一、激趣导读,激发学生喜欢阅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让学生带问题阅读前创设有趣情境、设置悬念,使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好奇心得到调动、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具体的策略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够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从而促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浓厚兴趣。凌老师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课开始凌老师创设了和学生猜一猜的游戏,然后引入:凌老师为什么能又快又准地猜出来?你们想学到这个本领吗?想和凌老师一样厉害吗?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们当然个个兴趣盎然。接着凌老师顺势引导:只要同学们认真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就能像老师一样很快地猜出来。凌老师那精彩的情境营造出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个个认真听老师讲课,讲完课后又个个认真阅读教材,为枯燥的计算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尚小,喜欢听有着丰富情节的故事,依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就可以采取将现实生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改编为小故事的方式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分数除法》,唐僧师徒三人去西天取经的路途中口渴了,猪八戒去化缘一个饼,三人怎样分!二个饼呢?三个呢?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去看书,去阅读那有趣的数学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特别是在低年级教材中应用题出示几乎都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图文并茂,教师只要简单编个小故事,让学生对需要阅读的文字产生强烈的兴趣与欲望,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本。

2.认知冲突,唤发兴趣

小学生争强好胜,教学过程中创设出使学生自己或学生之间产生认知冲突,为证明自己,他们往往会迸发出强劲的学习探究热情。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首先给出下面各数字: 80;72;585;78;120;267。判断被2除余数为0的数字是( ); 被3除余数为0的数字是( );被5除余数为0的数字是( )。

我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做完了就马上举手。我耐着性子等待全部学生做完,结果整整花了15分钟的时间。然后请几个同学起来介绍自己的方法,结果全在我的意料之中:把这些数字一个个地分别去除以2、3、5。此时我就顺势引导:这种方法好是好,就是太耗时间了。如果是我,你任意说一个数字,我就可以很快地说出那个数能不能被2、3、5整除。(学生听后表示怀疑)不信的话,你们来试一试。学生们马上像炸开了油锅似的个个都来考我,学生们说一个数我答一个,然后用电脑计算器来验证,结果全对,此时孩子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我就问:你们想知道这个秘诀吗?(想)想的话请你认真听。我就边讲边出示能被2、3、5整除的规律,并问学生:你们想变得跟老师一样厉害吗?(想)想的话就让我们大声地把这些规律读几遍并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孩子们读这些规律的时候个个都兴趣盎然,一下子就把这些规律给记住了。

二、明确导向,引领学生有效阅读

导向,就是引导学生对阅读目标进行良好的把握,有了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引,学生的阅读效率更高。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往往缺乏目的性。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没有对阅读目标进行拟定,学生有可能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学起。对于数学课堂中的阅读来说,同样如此。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设计明确的问题,或者拟定阅读提纲,引领学生有效阅读。具体的策略如下:

1.设计导读问题

众所周知,瓦特发明蒸汽机源于看到开水在沸腾时壶盖啪啪响,瓦特在想:“是什么推动壶盖呢?”这一问题的思索发明了蒸汽机。问题是学生思考的根本。问题的设计,实质上是创设一种以激趣为前提,以思考为核心,以获得知识并形成创造个性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抓住学生心理,驱使学生去完成阅读过程。因此,为了引领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可以设计导读问题。例如,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前,我先向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什么叫面积?如何比较两个物体面积的大小?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设计这样的导读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提高阅读效率。

2.列出导读提纲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由此可见,虽然学生是数学阅读的主体,但教师要做好阅读的引导工作,否则就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违背,也会丧失阅读的成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然后提出阅读要求,以问题形式列出导读提纲,规定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内容。学生按照教师列出的导读提纲,进行阅读、思考、讨论。为更好地落实数学阅读,教师应做好启发引导。以“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当让学生对圆的意义有了初步理解之后,出示阅读提纲:掌握圆心与半径、圆心与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是一种什么图形?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学探究,努力引導学习小组按照阅读提纲来讨论交流,让学生对圆心与半径、圆心与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有全面、深刻的把握。这样既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教给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实践证明: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助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1.从图入文,有序观察,边读边想

小学生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小学数学教材中配了很多生动活泼的插图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读文字之前,指导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文字,由图入文,图文对照,加深理解。

如在二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与乘法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要弄清儿童乐园中有什么游戏?每种游戏里面有多少人?小朋友在玩小飞机时一架小飞机只能坐两人?(图上四架小飞机)求什么?怎样算?由于这些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边看图边读文字思考问题,学习效果很好。

2.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边读边做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求学生根据提纲做到一边阅读一边勾画,如将关键概念圈出,对关键数据进行标记,画出相关图形;先整体粗读,不懂就细读,关键处精读,知道哪些可以读懂,哪些还有困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这样不仅让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多动手动脑,还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地把握教材重点,找到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让学生对数学活动进行深刻体验

根据具体要学习的内容,运用学具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例如拼一拼、摆一摆、移一移、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算一算,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如确定位置、平移与旋转等教学)。通过在阅读过程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总之,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无论是我们还是学生,都应该在日常的实践过程中对数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及时的研究和总结,做到对阅读策略进行优化,促使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培养。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

[2]肖承绪.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2016(16):75-76

推荐访问:学生进行 课堂教学中 指导 数学 阅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