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述职报告

关于推进高校教育实习改革的探究与构想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6 08:53:43   浏览次数:

摘 要: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教学环节,但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实习存在实习时间短、安排不合理、指导观念落后、实习模式陈旧、实习管理不规范、评价体系不健全、实习基地匮乏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作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对教育实习进行改革的探索:调整教育实习时间,创新教育实习模式;更新指导思想,促进与基础教育的多点结合;规范教育实习管理,加强质量监控;规范教育实习管理,加强质量监控;互惠合作,建立长期稳固的实习基地。

关键词: 高校教育实习 存在问题 改革思路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育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其从事中等教育的综合能力,为中等教育输送合格的师资。具体来讲,就是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场所将已获得的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应用到中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提高从师素质,获得宝贵的教学经验。同时,为学生了解基础教育、了解教育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和锻炼独立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供机会。此外,教育实习是检验高校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高校可以通过学生的实习状态和实习单位的反馈,了解其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此,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应紧跟基础教育改革步伐,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教育实习的改革,构成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教育实习体系。

一、当前高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国高校的教师教育专业大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育实习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对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规格都发生了变化。新时期的教师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精神,还要有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教育实习培养。但从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实习的整体现状看,教育实习仍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1.实习时间短,安排不合理。

高校的教育实习通常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除去用于前期准备和后期总结的时间,学生真正在中学实习的时间不过五六周,仅占四年总学时的4%。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很难实现教师心理角色的转变,对中学教材教法、中学生心理特点等问题无法得到深入全面的认识。而且教育实习的时间往往与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和教师招聘的时间相冲突,学生一方面要参加教育实习,另一方面要撰写毕业论文,另外还要面临双向选择,落实毕业后的去向,往往顾此失彼,甚至部分学生以各种名目逃避参加实习。反观欧美等国家的教师人才培养,都对教育实习环节的设置特别重视。美国的教育实习占职前培养内容的12%,英国的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时间长达20周,德国规定见习与实习时间不少于一年。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高校的教育实习时间短,教育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高校教师指导观念落后,实习模式陈旧。

传统的教育实习把侧重点放在锻炼学生的授课技巧上,忽视对教育教学理论创新及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实习活动的主要内容无非是听课、备课、试讲、评课、辅导。究其根本原因,是高校指导教师自身对基础教育的现状缺乏深入研究,因此,课程和实习内容设置落后于基础教育的变化。当前中学课程改革持续推进,从教育观念到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在不断更新。如何使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教育素养,并具备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育实践和改革的本领,是当前高校教师教育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实习管理不规范,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高校的教育实习一般分为集中实习、顶岗实习和分散实习三种模式。笔者在与其他高校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对教育实习的管理是令某些高校教师都头疼的难题。不仅对分散实习学生的去向难以追踪,使得实习流于形式,即便对集中实习和顶岗实习的管理也程序混乱,方法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基地中学对实习学生的约束力有限,不能进行有效管理,高校则难以进行远程监控,因此部分自律性差的实习生表现不佳,损害了院校形象,也影响了教育实习效果。第二,高校往往只重视对实习生的管理,忽视指导教师的工作,对其职责没有明确规定,也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不少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上,对教育实习作并不热心。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往往疏于对学生的现场指导,而优秀的指导教师得不到相应的奖励,不利于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好的指导经验无法推广。第三,某些院校对教育实习工作的质量监控不重视。实习结束后,仅凭一份《实习鉴定表》进行简单评价,没有进行全面总结,甚至院系与学校之间缺乏交流和反馈,使教育实习变成各院系自己的封闭性活动

4.实习基地匮乏,缺乏稳定性。

从集中实习方面看,不少市区重点中学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认为教育实习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中高考升学率,因此不太愿意接受实习生到本校实习,使学生人数众多的高校在安排实习基地时捉襟见肘。从顶岗实习方面看,顶岗中学大多位于偏远乡镇,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实习生食宿得不到解决,安全无法保障,不具备接受实习生的条件。而且乡镇中学师资紧张,一名教师往往需要担负两门以上学科的教学任务。但目前高校培养的是单科专门人才,无法适应多学科教学,导致顶岗实习难以实现。

二、推进高校教育实习改革的思路

1.调整教育实习时间,创新教育实习模式。

建议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本科的教育实习时间至少应安排十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从师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实习可以提前至第六学期进行,学生在前五个学期已经获得了一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在第六学期的教育实践中就可以对自己做出全面检验,而且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来得及在第四学年进行弥补。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分为两次进行,即第六七学期安排在不同实习基地分别进行一次实习,每次时间为五六周。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通过对比不同中学的教学特色,能够对基础教育的现状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另外,能在进行反复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和熟习教育技能技巧。

延长实习时间必须与创新和改革教育实习模式相结合,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之外,各高校可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尝试开拓丰富多样的实习途径。如:促进高校与中学名师工作室的合作,让实习生跟随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走进中学,担任助教、批改作业、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随时接受中学名师的指导;促进教育见习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对基础教育现状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做出分析研究;促进教育实习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结合,可提倡学生自己组织起来到中学指导开展文体活动、举办兴趣小组等;促进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的结合,学生在第八学期撰写毕业论文时,可以重返实习中学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既使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做到了有机结合,又加强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联系。

2.更新指导思想,促进与基础教育的多点结合。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就是中小学,老一套的教育实习做法已不能满足当今的教师人才市场需求,因此,高校应调整认识,转变观念,想方设法贴近基础教育。一方面,鼓励本校的学科教学论教师走出去,深入到基础教育第一线了解课程改革和发展动态,有条件的高校还可鼓励教师到中学担任一段时间的兼职教师;鼓励教师将教育实习工作与科研相联系。高校可借实习中学的便利条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试点学校进行调查研究,或者与地方教育部门、实习基地学校合作开展研究课题,提炼出理论成果,反过来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另一方面,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训等内容,定期举办基础教育改革情况讲座,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展示邀请地方教育部门负责人、中学校长、中学骨干教师到高校向师生传达基础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发展动态,讲述自己担任中学教师的感悟和体会,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还可结合教育见习,组织学生到中学进行课堂示范教学观摩,在课后让学生提出问题,由中学教师答疑解惑,加强双方的相互交流与促进。笔者所在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多年来一直坚持上述两种举措,使教师教育技能训练与教育见习、实习互为延长和补充,使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多点结合成为一种常态,贯穿四年全过程的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

3.规范教育实习管理,加强质量监控。

(1)健全实习规章制度。

针对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系统、科学的教育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分散实习和委托实习的实施意见、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考核办法、实习质量考核办法、实习生手册、指导教师工作手册等,明确各方职责和考评指标。

(2)加强监督管理机制。

实行高校和实习基地协作管理、分工负责。其中高校应发挥主体作用,负责教育实习计划的制订和发布、实习动员大会的召开、实习生和指导教师调配、实习前期准备及实习期间的督导检查工作;实习基地负责教学任务的分配、实习生的安置和实习指导等。

高校还应成立由校领导、教学督导组专家、各院系分管教学的领导、教务处相关负责人组成的教育实习检查小组,对教育实习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检查可采取集中检查和临时走访查两种形式,比照各项考核指标,对实习生和指导教师分别进行检查和评价。在检查结束后及时召开反馈总结会,把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并对表现优秀的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敦促各方进一步做好实习工作。

(3)建立数字化实习管理平台。

可开发基于网络的教育实习管理指导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五大模块:①校方管理模块(实习大纲制定、实习计划解读、指导教师选派、实习岗位安排、检查督导、优秀教学资源共享);②高校指导教师管理模块(实习答疑、实习作业审核、实习成绩评定);③实习中学指导教师管理模块(实习制度、实习答疑、实习生表现评定);④实习生管理模块(实习日志、实习教案、听课笔记、教育研究课题、指导教师评价、实习总结、意见与建议、实习心得、实习报告);⑤教务员管理模块(实习生成绩录入、指导教师考评结果录入)。

搭建该平台的最终目的是改革传统的实习管理模式,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建立一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型管理模式。

4.互惠合作,建立长期稳固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教育实习得以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要主动推进校地合作、加强定点实习基地的建立。实习基地的建立要本着双向性、互惠性的原则,高校应配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好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为实习基地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每年为实习基地提供适量的建设经费。此外,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基地学校合作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上举措都会使实习基地学校由被动的实习场所变为积极的参与者。

笔者所在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茂名市教育局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我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一直在茂名市教育局所属学校见习、实习。我校与茂名市教育局所属的十余所重点中学先后签订了实习工作协议书。近年来,每年到茂名市教育局所属学校见习和实习的学生1200至1500人次。茂名教育局目前有省级名师工作室7个,局直属中小学名师工作室12个。名师工作室覆盖语、数、英等学科。每个名师工作室有独立的办公室,配置信息化设备和系统,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资料。我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每周可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带领和指导下,参与他们的教学专题研讨、个案分析、课堂教学实录反思、多角度评课、外出学习等活动,完成校外师范技能实践课程的学时。同时,我校也是茂名市教育局所属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基地,一直承担着茂名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2013年,我校与茂名市教育局合作成立了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教师教育实践基地,为双方的深度合作和推进我校教育实习的改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哲.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2(3).

[2]马红云.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改革的趋势[J].湘潮(下半月),2007(12).

[3]郑东辉,施莉.国外教育实习发展概况及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9).

[4]邓璟生.新课程背景下职前教师教育实习方法改革的新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2(9).

[5]陈梓云.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嘉应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2(1).

推荐访问:构想 探究 实习 推进 高校


[关于推进高校教育实习改革的探究与构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