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述职报告

基础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逻辑、特征与实现路径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6 08:51:51   浏览次数:

[摘要]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两大新的形势: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基础教育目标从升学和普及向人的现代化和培养良好公民转变。为了适应变革的需求,农村基础教育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与农村社会协同发展;基于核心素养;公平、多元、均衡的教育生态;与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契合。教育宏观政策应向放权、制定标准和提供保障的方向转变,学校布局调整应充分考虑学校对农村的价值和功能,学校课程应立足于人的适应性和现代性,农村教师的比较优势要得到有效激发。

[关键词]农村教育新农村建设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 G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6)10-0015-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10004

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农村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农村教育也能够在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才支持等方面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村学校布局不合理、对教育重视不够和投入不足、农村教育脱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优质农村学校缺乏、优质生源外流等。如何发展农村教育,使之更好地为农村社会综合进步服务,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研究亟需面对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状述评

目前学术界对基础教育和新农村建设关系的探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新农民,还是培养合格公民?一些研究者站在人力资源和社会分工的角度,提出农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劳动者”。凡勇昆和邬志辉等人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农村教育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农村教育应培养“现代化的人”的观点[1]。(2)基础教育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做什么?有的研究者认为,农村教育具有“升学的功能”、“为务农的功能”、“为进城务工的功能”三种功能。有的研究认为教育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功能[2]。(3)新农村建设中学校分布如何调整?有的研究指出,随着农村学龄人口、学生人数、校舍建设、农村合并(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情况的变化,农村学校整合势在必行。学校布局调整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教师队伍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高[3]。也有研究认为,小规模学校不仅不能随意撤并,而且要加大投入、优先发展[4]。(4)如何看待农村文化在农村教育中的作用?农村文化渗透在乡风里俗之中,影响着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观点认为,农村文化与城市化的观念脱节,需要被扬弃。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作为唯一的官方机构,农村学校承载着传播和发展历史文化的神圣使命[5]。

实践方面,随着对农村教育认识的提高,不少地区开展了以农村教育推动农村发展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如浙江省温岭市把新农村教育与农民致富结合起来,成为物质文明发展的最有力资本;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与新村庄建设结合起来,让学校成为农村亮丽的风景线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引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6]。但也有研究表明,“新农村”教育实践的光辉下还潜藏着许多问题:如农民教育成本的提高,乡村精神文化生活的缺失,过高的辍学率,读书无用论的蔓延等[7]。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负面的影响。

综上可见,目前人们关于农村教育的本质、目的、评价方法、改革路径等方面的理解还存在不少争议。各种观点既有其合理性,又存在一些不足与矛盾。我们认为,农村基础教育研究应当走出教育系统内部,放在“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和“人与社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研究,以现代观念和系统的方法进行考察,从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反映生产关系的要求。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须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一,农村产业的变化。一方面,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农”正成为中国农村、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对科技的更深依赖要求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正面临着从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的转向。非农经济对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劳动者素质已经成为制约目前农业经济和非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8]。生产力的变化需要农村教育的同步跟进。

其二,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途径。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宏观经济蓝皮书》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5228%,2020年为5767%,2030年为6781%,达到顶峰水平。照此估算,在未来10年内将有近3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人口的变化决定了农村教育不能仅仅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为目的,而应该同时服务乡村和城市。

随着农村人口的转移,农村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调查表明,全国农村中26%左右的人口外出打工,另有21%左右的人口在本地城市务工,外出和进城务工人员总比例占45%以上[9]。大部分离开乡村的人都是青壮年,留下老人和儿童在农村生活。农村老人的受教育水平偏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乡村教育的外部环境堪忧。二是留守儿童和流动学生比例增加。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性格往往变得更脆弱,面对学习困难更容易退缩。流动学生面临着较多的适应障碍,学业成绩往往较低。留守儿童和流动学生人数的增加,意味着乡村学校所有的是更差的生源和乡村教师更多的付出。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并不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三是农村贫困人口比例偏高。受低收入工作、季节性工作、受教育水平低、发展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农民收入总体偏低,农村贫困现象比较突出。更多的贫困人口意味着更少的教育投入和更高的辍学率。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城乡教育一体化面临着较大挑战,需要走差异化的发展路线。教育部门不能简单地以城市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农村教育,而应把重点放在建立多元、公平、均衡的教育生态上。

其三,农村社会关系和文化生活的变迁。宗法制在我国已经消亡,但几千年的宗法制带来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干净。特别是在农村,宗法的力量依旧强大。可以说,目前农村处在宗法制加速崩溃,但民主制尚未完全建立的过渡阶段。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化造成了农民文化生活上的一段空白。不少乡村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农民精神颓废,价值观涣散,赌博、迷信、好吃懒做等封建糟粕文化一度盛行。农村学校和教师是弥补农村文化空白的关键。陶行知说过:“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诚哉斯言!乡村教育就是乡村的一盏明灯,它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传递文明,培育乡风民俗,起着“教化于邑”、“以文化野”的独特作用。

(二)基础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变革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从知识本位、探究本位的时代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教育诠释,它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目标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兼具本土文化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经历了一个“迷失的时期”,被认为是现代性不足。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印象和期望与城市教育截然不同,农村教育被看成是落后、愚昧和应试的代名词。这既与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也与国家的教育政策有关,一个县的重点校都集中在城镇就可以证明这一点。这种城乡二元的教育体系虽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却和教育公平、全人教育的时代理念背道而驰,需要进行全面审视。首先,升学不是农村教育的唯一的或者首要的目标。传统社会学理论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促进社会分层,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应该帮助孩子跳出农门。这一理论没有看到农村社会的发展性,为了30%的人而牺牲了70%的人,与教育大众化、民主化的潮流相背。社会在进步,农村也在进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农民,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也在农村。与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升学率相比,教育部门更应该重视的是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提升。其次,应该转变“农村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的观念,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现代公民。每一个人都生而平等,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也是平等的。素质教育和优质教育不是少数人或学校的特权,而是每一个学子都应该享受的阳光普惠。目前我国国民收入已经到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师范生培养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加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在农村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担当意识,把建设优质农村教育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否则,落后的农村教育将带来社会发展失衡、城乡矛盾激化、现代化停滞等不良结果。

三、实现基础教育服务新农村的路径

(一)教育宏观政策应向保障投入和放权的方向转变

美国学者帕森斯提出了社会政策功能化的AGIL模型。按照AGIL的思路,农村教育系统首先要获取来自政府和其他社会系统的资源。目前,占全国40%的城市人口获得了77%的教育资源,而占人口60%的农村人口却只拥有23%的教育资源[10]。不仅农村教育整体投入不足,而且由于我国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教育资源分配存在较大的地域与学校差异。这两点是造成目前农村教育困境的主要原因。要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地方政府应加强农村教育投入,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增加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在确保投入的前提下,宏观政策应向放权和制定标准的方向转变。集权化是各国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但对教育发展地域差异较大的国家来说,集权化会带来很多问题。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将过去以州管理为主改为实行联邦集权,结果没有成功。2015年,奥巴马总统签署《每一个孩子都成功法》,将教育管理的权力归还各州,得到了广泛的认同[11]。我国目前采用的教育集权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标准化考试强化了应试教育;将教师工资与学生成绩挂钩对教师主体性的压制;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干预过多等。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功能,应对教育部门的职权进行划分。中央教育部门主要负责确定目标和标准,地方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评估,学校负责教育政策的执行和课程实施。对农村基础教育来说,这样的分权体制可以带来几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在符合国家“核心素养标准”的前提下,地方教育部门针对不同学校可以执行有变化的评量标准。农村薄弱学校在不影响升学率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学业标准,避免和城市学校的“不对称竞争”。二是有利于学校主体性的激发。过去不切实际的目标,使得农村学校和学生被贴上了“失败”的标签,挫伤了教师乃至家长的积极性。灵活的地方教育政策可以给农村学校“量身定制”合适的发展目标,营造较为宽松的环境,鼓励其不断地提升内涵。三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移除了悬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应试要求相对降低、考试次数减少,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去发展兴趣、开发潜能,可使教育回归到自身的本质。

(二)学校布局调整要充分考虑学校针对农村的价值和功能

近年来,由于农村学龄人口数量的减少和教育规划的改变,农村学校的撤并速度很快。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我国共撤并小学317万所,初中973所,全国平均每1个小时就有四所学校消失[12]。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说,农村学校调整有利于集中教学资源、缩减教育经费、控制基建成本,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看,学校调整会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首先,农民在小学不离村,中学不离乡的局面被打破后感到非常不便,他们不仅要解决费用问题,还要解决吃饭问题、交通问题、安全问题、探视问题等,成本很大。他们非常希望子女能就近上学。有的学生就因为上学不方便而辍学。基础教育的定位是服务当地人民,从这个角度说,农民“满不满意”比政府“方不方便”更重要。其次,农村学校的文化功能遭受破坏。中国有句谚语:“贤者所居,一年成邑。”乡村学校往往也是乡村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对经济发展、农村关系(邻里关系、宗族关系、家庭关系等)、乡风里俗起着重要作用。学校没有了,就起不到化民成俗的作用,农民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也少了一根重要的纽带。第三,长期的寄宿生活还会造成学生乡土观念淡薄、交流能力减退、人情淡漠、社会责任感降低等问题。此外,农村学校的空置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总体而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需要更加慎重,更多地倾听村民的意见。

换个角度思考,除了“把小做大”以外,“把小做精”也是一种选择。更少的学生人数,更低的生师比,意味着每个学生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小班化教学也成为可能。在课堂上,教师也不需要用“大嗓门”,不用过多地管纪律。课上能充分讨论,课后可以单独辅导。相对于城镇的大班额,“因小而美”未尝不是农村教育的一种优势。

(三)农村学校课程应立足于人的适应性和现代性

东北师范大学邬志辉教授认为,实现农村教育由弱转强,必须把课程教学改革确立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13]。按照农村教育既要为农村服务,也要为城市服务的目标定位,农村学校课程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要立足于人的现代性提高,开发学生的核心素养。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农村、立足于乡土,培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公民。

人的现代性依赖于学科课程内容的开发。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要坚持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的定位,聚焦于核心素养开发,对课程进行深度开发。目前教材城市主义的倾向明显,缺少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对应的内容。很多乡村课程资源被贴上“低劣”的标签,被课堂所排斥。这种做法十分错误,在80多年前就受到了教育大师杜威的批判。杜威认为,经验的改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教育即生活”,应立足当下,而不是空谈“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经验——农村生活,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农村教师需要努力研究农村,把农村生活的内容(包括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关系等)与课程目标结合在一起,切实提高学生素养。

除了显性课程的改变以外,人的现代性还呼唤农村学校隐性课程的改变。农村隐形课程包括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学生活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的态度。“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占有一定市场,它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校园,给学生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对此,教师应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习惯以抵制它。二是学生人际关系。陶行知、晏阳初以及现代的一些研究都表明,缺乏合作的精神与能力是中国农民的一大问题[14]。受成长环境影响,一些学生沾上了斤斤计较、贪小便宜、缺乏长远眼光等习气,缺乏协作的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在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中多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三是学生活动。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影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缺乏图书、缺少高尚娱乐活动和学生社团的情况。对此,学校应鼓励学生成立各种读书会、科技会、体育会、艺术会、演讲会、剧团等,培养学生高尚的兴趣。

重视教育的现代性和强调教育的本土适应性本不是一对矛盾体,农村学校应合理设置一些乡土课程。首先,乡土教育具有人格塑造、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的功能。在中小学教材中融入乡土的元素,受到了民众的欢迎[15]。其次,丰富乡土课程资源也是农村教育的比较优势所在。第三,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农民的需要。农民希望学校教育既能“升学”又能“生利”,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生也需要获得一些生产技能、科学技能、管理能力、理财能力等。如果不能“升学”又不能“生利”,那又何必读到毕业?第四,一些乡土实践课程(如戏曲、体育、文艺、农技等)可以起到移风易俗、教化乡里的作用,直接服务新农村建设。最后,乡土课程可以发展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让他们发现自己在这个多元世界中的原点,找到精神的栖居地。

(四)农村教师的比较优势需要得到有效激发

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关键在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首先,在目前农村教师素质总体不高的情况下,聘请有真才实学而又热心农村教育的教师是当务之急。在农村教师招聘时,既要注重应聘者的学术造诣——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又要特别考察应聘者对教育、对农村的感情。其次,要增强农村教师职位的内在吸引力,开发农村教师的比较优势,这是吸引、留住优秀教师的关键。农村教师之所以流出严重,和农村教师工资低、社会认可度不高、职业发展机会不多、自由时间较少等因素有关。激发农村教师活力,应进一步增加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实施小班教学,减轻教师负担;加强农村教师职业发展培训,为教师提供交流的机会;在教师编制、职称评定和教学评比中向农村教师倾斜;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建立农村学校联盟,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农村学校和师范院校的合作,建立教育实习和代岗实习相结合的机制。在实习前期由指导教师指导实习教师实习,在实习后期留出若干时间由师范生代岗实习,在此期间指导教师可以带薪休假。此外,政府还可以设立农村教师荣誉制度,对长期坚守农村一线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

参考文献:

[1]凡勇昆,邬志辉论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布局调整[J].教育研究,2013(7):28-36

[2]刘利平,刘春平我国农村教育理论研究现状述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4(2):5-10

[3]范先佐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的均衡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8,28(7):55-60

[4]雷万鹏,谢瑶学校规模经济效应及其政策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5):49-58

[5]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5

[6]浙江省温岭市“新农村教育”课题组区域推进“新农村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研究, 2012(2):141-146

[7]汪孝敏“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问题和出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8

[8]张乐天重新解读农村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3,23(11):19-22

[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对17个省(市、区)2749个村庄的调查[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11):3-16

[10]王明浩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人民日报,2006-09-14

[11]陶西平一个难题,两种策略——评美国《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1-3

[12]袁桂林农村教育政策的误区与建言[J].中国农村教育, 2010(2):10-13

[13]余丽红关注农村教育发展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中国农村教育改革30周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 2009(1):88-90

[14]邬志辉,任永泽精神培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的使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17

[15]吴杰台湾乡土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7):25-31

Abstract: Education is essential to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rural education faces two new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One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nother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basic education objectives. Accordingly, basic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should have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 based on core literacy, with equitable, diversified and balanced educational ecology, adapting to the rural culture. Several advices are given to build new countryside education. The focus of macro policy should convert to decentralization, make standards and provide guarantee. The school layout adjustment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value and functions of the rural school. The curriculum should be based on fostering students" adaptability and modernity.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rural teachers should be effectively stimulated.

Key words: rural education;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basic education reform; educational balance

(责任编辑:袁海军)

推荐访问:新农村 基础教育 路径 逻辑 特征


[基础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逻辑、特征与实现路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