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调研报告

地理教学中的破窗效应及对策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3 08:42:12   浏览次数:

【摘要】心理学著名的“破窗效应”理论给教育教学带来一个新的视角,对教学中一些因素和环节的忽视或者处理不当,可能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本文尝试从日常的教学中提取一些破窗效应加以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试图寻找消除“破窗效应”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破窗效应 优化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61-02

破窗效应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的一项实验。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意思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破窗效应常用来说明任何一种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都会导致它的无限扩展,最终带来巨大的影响。

教学工作也是这样,如果教师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细节或对某一个细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导致第一扇窗户的破损,进而导致其他因素受损,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中学地理教学中第一扇窗户破损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尝试从日常的教学中提取一些“破窗效应”加以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一、地理教学中常见的“破窗效应”

1.教学目标过多关注知识而轻视能力、思维和观念培养

地理素养由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观念等组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我们常常过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轻视了对学生能力和观念的培养。任何一个目标的缺失或淡化都会出现“破窗效应”,影响其他目标的达成。

例如,地图教学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养成学生的读图、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中发展学生地理思维,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是在地图教学的过程中,多数是教师出示一幅图,按照自己的思维,从图例到内容一步步读下去。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独立读图的机会,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读图。这样的地图教学,能落实地理知识,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基本谈不上对学生读图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目标设计的“破窗现象”不仅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也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遇到读图就产生畏难情绪,更谈不上对地理观念的培养,降低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材使用重叙述式课文轻活动式课文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地理教材在呈现形式上,相对于老教材有很多的变化,大部分知识是由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兩大部分组成。涉及到基本概念的内容用叙述式课文表达,涉及到要通过活动体验、理解的内容,多用活动式课文表达。活动式课文在教材结构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式课文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设计目的在于转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教学工作中,活动式课文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虽然认识到活动式课文的重要性,但因为受课时不足、师资不足、活动条件限制、活动设计复杂繁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普遍忽略了活动式课文的教学或对这部分课文利用不到位。活动式课文的功能得不到发挥。也很难通过活动式课文达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地理实践力的目的。

3.小组合作重形式轻本质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问题,分别交给各个小组,小组成员按照要求,展开讨论。讨论完毕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对一些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适当的总结。这种课堂组织从形式上看虽然符合新课程提倡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本质。例如:区域地理学习中,教师经常把学习内容分成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工业、农业等,交给各小组讨论。但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整体,这样把一个个地理要素人为地割裂出来给学生讨论,忽视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在区域认知的方法上产生偏差,导致“破窗效应”的产生。

4.教学过程重预设轻生成

通常,教师在上课之前对教材进行了仔细的研讨,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很好的理解,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准备了适当的习题,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一旦进入课堂,教师按备课的内容、按课件的顺序,按部就班落实一个个知识点,稳定有序地组织教学。为了不打破这种稳定,不“浪费”教学时间,课堂上教师或者提出一些思维含量较低的问题学生集体回答,或者提出一些思维含量稍高的问题自问自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很少单独提问某个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或讲解练习时,出现超出教师预设范围的情况,教师要么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学生的思维拉回来,要么直接否定学生的想法,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答案,要么对学生的疑惑不予回应,采取回避的态度。这种忽视教学过程的生成,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出现“破窗效应”。

二、减少“破窗效应”的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地理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怎么教,忽略了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怎么学,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多一些思考,就能避免和减少“破窗效应”的发生。

1.对接生活,活化书本知识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甚至近几年的高考地理题也越来越多地充满生活味,例如:2017年新课标卷Ⅰ的“城市绿化隔离带的景观”,新课标卷Ⅲ的“剪纸”,江苏卷的“微信红包”、“绿色出行”,北京卷的“城市机动车流量”等等,都突显了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选择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素材去替代教材中的案例,增强地理教学的实用性。

例1:山地垂直气候差异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描述山地的垂直变化,缺乏实践体验的学生很难想象出这种变化。老师用一组假期在秦岭旅游,拍摄到的不同海拔高度的照片作为对比(如图所示)。这种来自现实生活的照片直观性很强,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如果照片中有学生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地理学习中的生活味更浓。

地理课堂把在生活中获取的资源应用于教学,使课本上生硬的文字充满灵性,活化起来,让地理课堂更“接地气”。学生也许会觉得地理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弹性预设,鼓励创新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预设得多么细致,考虑得多么周到,都难免会出现一些超出预设的信息和内容。这些信息和内容是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的结论,不管是否正确,都是可以用来对知识点进行正面或反面说明、辨析、深入、巩固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这些资源稍纵即逝,如果被忽视,利用不好,就可能浪费了很好的教学资源。如果被及时捕捉,利用得好,会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例2:讲授“时差”时,正好是9月底的上午第二节课,大约9点左右,老师让学生计算此时纽约的时间,同学们都计算出来是前一天20点左右。但一个学生提出了异议,他说此时纽约的时间是应该是21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老师有效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顺势改变了预设,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步骤:①让这名学生说出他的理由。(原来这个学生有亲戚在纽约生活,周末他们经常在这个时间段联系。)②请学生思考并讨论计算的时间和实际时间相差1小时的原因。经过讨论,学生知道了美国在使用夏令时。老师继续提出问题: ③什么是夏令时? ④为什么要实行夏令时?实行夏令时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⑤中国曾经实行过夏令时,为什么后来又取消了?⑥哪类国家适合使用夏令时?

这节课虽然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但学生拓展了书本外的一些知识,认识了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引发了主动思考的意识,教学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3.重视实践,培养地理实践力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乡土考察等。这些内容在教材中有很好的体现并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實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例3:结合必修一的自然地理学习,带领学生对学校后面的山地进行考察。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多次实测气温、降水、风向、风速,多次采集土壤、生物、水源等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实验分析。获取了考察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生物、水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第一手原始数据。学生把整个考察过程、考察结论、学习感悟等撰写成考察报告——《苏元山综合自然地理考察》,当厚厚的74页考察报告摆在大家面前时,他们自己都惊呆了,在享受巨大的成就感之时,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无穷魅力。学生在考察心得中这样写道:

“经历了这一年后,我可以高昂着头自信满满地说,我热爱这一年以来的二十多个下午,我热爱和这些认真而好学的同伴们一起并肩合作,我热爱这些可爱又博学的老师们,我热爱这苍郁而博大的苏元山。我为有机会逃离繁忙的学习,上山寻觅一份幽静而感恩;我为有机会在自然中学习而感恩;我为生活在二中而感恩。”

“青春便在于不断地尝试不是吗?在尝试与领悟中体验青春、感恩青春。我们的青春,在苏元山上怒放。”

“我喜爱自然山水对性情无声的浸润,我崇尚看遍万水千山后豁达,宽广的胸怀,我欣赏比点击鼠标还熟练地拨弄树叶,花草的动作中流露出与自然的亲近。这一切都充满着生活的味道。感谢我的学生时代能有这样一次机会,让我与梦想走的更近,与生活走得更近,也感谢能有这样一群并肩奋战的老师同学,与我一起走过这一段愉快的旅程。”

这一份报告最终荣获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总之,地理教学中,“破窗效应”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形成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如何在“第一扇窗户”破损时及时发现和修补,防止“破窗效应”的蔓延和扩大,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留意教学中的细节,就能及时发现一些“破损的窗户”,规避一些“破窗效应”,把地理教学引向正面的、良性的发展,使地理课堂彰显它的生命与活力,让博大精深的地理学触动学生的视角和灵魂!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小明.教学论——心理学取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朱晓燕,徐俊仪.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M].北京世纪知识出版社.2007.

[4]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金鑫.“黄土高原”一节教学与破窗效应[J].地理教学,2014(17):31-32.

[6]徐国民,张孝顺.地理课堂教学中“生本思想”的偏离与回归[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7):30-31.

推荐访问:对策 效应 地理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