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心得体会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湖州太湖溇港遗产保护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4 08:43:48   浏览次数:

zoޛ)j首总结了价值保护的情况,对澳港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文化景观;太湖凑港;价值;保护

中圈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9-0244-03

1引言

湖州太湖溇港于2016年被列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在太湖频繁泛滥的不利地理条件下,中国古代人民挖渠疏沟,引水成网,建造了沿岸的溇港水系,疏解了汛期雨洪,并为太湖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太湖人民创造了溇港,也形成了与溇港、圩田息息相关的文化与生活习惯。解读太湖溇港遗产的价值,不仅只立足于遗存下的物质遗产,更要关注物质遗产之上的文化传承。文化景观理论为全面认识和解读太湖漤港遗产提供了契机。

2文化景观理论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的概念起源于西方,诞生于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25年,Sauer C.0.在《景观的形态》(The Morphology ofLandscape)一书中提出;文化景观是任何特定时期内形成的构成某一地域特点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体,它随人类活动的作用而不断变化。20世纪90年代,世界遗产委员会首次使用“文化景观”的概念,代表《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中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结关系,世界遗产文化景观通过把农业景观、土地的持续生产力、传统的生产技能与原住民的传统智慧、自然的生态管理相关联,使可持续发展、自然和文化保护、人和地的依存关系和谐地统一起来。

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文化景观以西方理论为基础,但分析其内涵与中国的哲学和文化对于人和自然的整体把握、对天人和谐关系的思考和成就不谋而合。从文化景观的角度解读遗产,不仅学习了古代人民可持续利用土地的智慧,重构了物质遗产诞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同时也将过去被忽视的居民生活文化纳入了价值体系,对保存和延续乡土特色文化有积极的意义。

湖州太湖漤港水利遗产位于太湖南岸,是我国南方典型的乡土文化景观。本文根据价值一载体一模式一特征一性格的逻辑对湖州太湖淡港遗产进行解读。

3太湖溇港诞生溯源

太湖坐落于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太湖是太湖流域的中心,其余的水系被分为了上游来水和下游去水两部分。上游来水发源自山地,具有源短流急的特点,丰水季有洪水泛滥的隐患。下游去水根据古籍记载随海潮冲击和淤泥堆积逐渐堵塞,进一步导致了太湖流域的洪水泛滥。据统计,从公元300~1900年,太湖地区见于文献记载的水灾达245次之多,平均6.5年1次。洪水的泛滥导致太湖流域中心区域逐渐演变称为湖泊广布的淤滩。湖州漤港就诞生于太湖淤滩(图1)。

如古语道:苏湖熟,天下足。换句话说,太湖流域拥有全中国最富饶的农作物产。然而,淤泥地并不适合农业种植。太湖沿岸的淤泥质软流地含一半水一半土,为了分离土壤中水分,太湖流域的先民发明了“竹篱透水”的技术。利用竹条编制成网,作为支撑和围墙。将含有大量水分的淤泥挖到竹篱围栏内,水将透过缝隙流入河道中,逐渐形成了土地。利用这一技术,人们在自然水系的基础上建造了溇港水网。垂直于太湖湖岸的纵向河道为称为“漤港”,平行的横向河道为称为“横塘”。横纵交错,形成了太湖沿岸极具特色的人工水网结构。河道之间的土地被称为圩田。水网与圩田构成了这一文化景观的基本机理。

根据行政区划,太湖沿岸的漤港景观可被分为3个区域,分别位于宜兴市、太湖东岸与湖州市境内。本文讨论的是位于太湖南岸的湖州市境内的漤港文化景观。

4湖州太湖溇港文化景观历史沿革

太湖南岸山环水绕,考古挖掘证实距今100万年前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踪迹。至春秋战国,太湖流域称为吴、越、楚逐鹿的主战场。为应对旷日持久的战争和军事攻防需求,交战各方均在边境布下了重兵。太湖流域逐步开始了屯兵和屯田的实践。

东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发生了第一次人口大规模南迁。为了结果大量民众涌入南方的粮食供给问题,吴兴郡(湖州古称)太守殷康与吴兴修筑荻塘,其北侧为太湖滩地,需修筑溇港排水。这是历史上第一条具有防洪功能的环湖大堤,将太湖与荻塘南岸的平原水网地区分割开来,同时也为荻塘以北滨湖淤滩的开发、横塘纵溇的的修筑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溇港圩田体系。其中,太湖东岸为太湖的泄水通道,湖滩形成较晚,因此溇港的形成晚于位于吴兴的苕溪74溇和宜興的荆溪百渎。

据记载,鼎盛时期太湖岸线有超过300条溇港。由于战争、政府管辖政策改变等原因,大量的漤港因堵塞被废弃。如今,太湖东南的漤港只有lO多条尚能通水,宜兴的荆溪百渎也大半无存,只有发端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湖州境内的的74条溇港因规模适度、政府重视、顺应自然等原因被保存下来,仍在发挥作用。而湖州境内的圩田,自1950年起,经历了多次圩区调整,数量由7000多个调整为946个,大部分为规模小于3km2的小圩区。

5价值体系

5.1水利工程的杰出案例

始于公元4世纪的湖州溇港防洪与灌溉体系是水利工程与技术的杰出代表,并且至今仍在发挥它的作用。

溇港水系有两个主要的作用,舒缓来自山区的太湖上游来水,级级调蓄:人工开凿的横纵河道使得“上源下委递相容泄”,使来自东、西苕溪与东部平原的洪水经过溇港的分散流入太湖;灌溉圩田,滋养溇港环绕的太湖南岸农田。漤港的功能是通过调节水位实现的。在漤港的入湖口都布置有斗门(水闸),干旱时开启,引太湖水进河道;洪涝时开启,排洪水于太湖。“清明开闸、重阳闭闸”是长期实践形成的经验。

溇港间的平均间距为725m,除个别大溇,河道的宽度大致在1~2.7m之间,合适的尺度有利于漤港的建造和疏浚。为了减少河泥的淤塞,溇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在太湖入湖口设置桥梁,河道遇到桥墩变窄,流速变快,有利于河口的淤泥被冲走。太湖南岸的溇港人河统一朝向东北方向,避免冬季盛行的西北风将淤泥至今吹人河道堆积。这些都是先民长期观察与实践的智慧成果。

在漤港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有无数志士致力于漤港圩田系统的开凿与管理,留下了无数的历史遗迹包括大量的古桥、寺庙、屋宇、水利遗迹和石刻桥联等文学作品。溇港也哺育了水利专家,如因“束水攻沙法”成功治理黄河沉沙而蜚声全国的潘季驯。

5.2土地利用的杰出实践案例与溇港文化传统的遗存

湖州溇港圩田文化景观包含的农业系统、水利灌溉系统、内陆水运系统反映了太湖流域的社会与经济文化,其土地利用的方式和改淤滩为沃田的水利系统是江南鱼米之乡与丝绸产业的基础(表1)。

由于依赖水路运输,漤港圩田区域内的聚落往往排布在河道旁,呈线性排列,形成统一的机理(图2)。因圩田中的聚落共同承担河道疏浚、圩岸维护、防洪排涝以及灌溉用水的分配等,因此一个圩区就如同一个独立的水利社会。

圩田的土地根据高度用作3种用途:菜地、水田和鱼塘。邻近漤港的圩田地最高,不易被水淹,种植蔬菜;稍低一些的土地种植水稻,最低的进行水产养殖。水塘、水田之间的田埂也被充分利用,种植桑树(图3)。“桑基鱼塘”是对洼地利用的创造性发明和一种生态循环的经济模式(图4)。太湖流域的土壤演变自太湖湖泥,即使在土地肥沃的江南地区仍然是最具肥力的土壤之一。优渥的自然条件与智慧的人工利用,使太湖流域拥有了天下粮仓的美誉。

发达的水系也促生了水产捕捞业与水上商业的诞生。在明清时期,漤港水域出现了“水上书市”。地方乡绅将自己家中的书籍印刷成册,通过书船售卖给沿河的居民。溇港的居民也有自己的独特的服饰传统,20世纪80年代,溇港地区的男性还流行穿着一种叫做“拙裙”的服饰。生产与生活上对水的依赖,自然孕育了对水的信仰。每一年捕鱼季伊始,漤港的渔民们都要进行祭祀龙王的仪式,祈祷今年收获丰盛。

肥沃的土地、高效的生产方式,南迁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舟楫天下、市井繁华、传承的文化形成了中国理想农耕生活的缩影。

6真实性与完整性

6.1真实性与威胁

太湖溇港景观在景观要素、功能、实践和传统农业智慧与信仰上保持了其真实性,然而快速的建设发展与现代生活模式的转变使遗存水网与传统文化面临衰退的威胁。例如传统服饰和一些传统习俗已經退出了太湖居民的日常生活。历史遗迹例如桥梁、庙宇、民居和古水闸由于高密度的建设行为下亟待保护。另一方面,路网的建设使太湖沿岸居民不在依赖水路生存,生活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6.2完整性与威胁

太湖漤港景观的完整性由溇港水网系统物质要素包括堤防系统、水网系统、圩田、村庄和历史遗迹点和溇港文化与居民日常生活构成。虽然漤港水系具有调节雨洪的功能,但其承载力有限。极端暴雨天气下,水道更容易被淤泥堵塞。对比1990年和2000年仍在使用的漤港水系图(图5,6),已经有大量的水道丧失了功能。作为连接太湖和上游水系的过渡空间,漤港水道的水质同时太湖水质的污染的影响。此外,由于今年来的过度捕捞,太湖水产资源枯竭会对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7保护现状与措施建议

作为接触的水利工程和农业文明代表,湖州市政府为保护溇港遗产执行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定期开展河道清理,将重要的历史遗址点纳入文物保护体系进行统一

为了恢复太湖水质和生态系统,水力资源部实施了整体调控项目,包括:实时监控水质、雨洪调蓄与干旱情况;开展水域保护项目;净化废水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防污染措施。

现有保护措施主要在行政机构和专家层面展开,对于物质遗产的保护效力较高。而非物质的文化、习俗、生活模式等保护更需要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公众应参与在价值论证、规划编制、保护监督等多个方面。只有价值得到公众的认识,保护过程得到公众的认可,遗产才能自发传承。

推荐访问:太湖 湖州 视角 遗产 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