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心得

透视“鄂尔多斯发展模式”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7 09:04:52   浏览次数:

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很快,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机遇、率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又好又快”的轨道,被外界称为“鄂尔多斯发展模式”。

一、“鄂尔多斯发展模式”的表现

(一)工业的强势崛起

改革开放以前,鄂尔多斯工业经济十分落后,主要是开发矿产资源、化工和农畜产品加工等初级加工工业。197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9.9%,位居自治区第9位。改革开放后鄂尔多斯先后引进了一些大型工业项目,到199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5.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2%,位居自治区第5位。这一年也成为鄂尔多斯工业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九五”计划实施以后,鄂尔多斯明确了“工业立市”的指导思想,1996年工业经济总量首次超过农业,比重达到了41%,“鄂尔多斯模式”孕育而生。经过“九五”、“十五”两个5年计划,到2007年,鄂尔多斯工业经济总量已经达到535.05亿元,是1978年的778倍,位居自治区第2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6.5%,比1978年提高26.6个百分点。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工业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一跃成为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二主力军。2000-2007年累计创造工业增加值1734亿元,是1978-1999年的7.9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4年突破100亿元,2005年突破200亿元,2006年突破300亿元,2007年突破400亿元,实现468.82亿元。与此同时,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大大提高了鄂尔多斯工业企业的效益水平。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和经济效益指数均居自治区第1位。

(二)农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立足地区优势,确立了“瞄准市场,调整结构,恢复生态,增效增收,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农牧业经济发展思路,2005年提出了“实施转移收缩战略,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充分发挥沿河地区水土资源优势,加大土地整理和节水改造力度,集中建设一批‘万亩高标准农田,千只规模化养殖’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引导下,农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生态建设进程加快、农牧区人口合理转移、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为养而种格局形成,养殖业在一产中的主导地位基本确立。全市粮食产量由2000年的13.3亿斤增加到2007年的27亿斤,其中玉米产量增加了2.5倍;牧业年度牲畜头数由614.9万头(只)增加到1351.3万头(只),同时通过改良、优化畜群,加快牲畜出栏,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提高。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全市植被覆盖率由2001年的25%提高到2007年的75%,森林覆盖率由13.6%提高到20%以上。农牧区人口加速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2001-2007累计转移农牧人口40多万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全市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由2000年的43个增加到2007年的70个,实现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8.5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6.15亿元,年均增长27.3%。

(三)第三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第三产业明显呈现出总量稳步增加、对GDP贡献率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较快发展等特点。增加值由2000年的41.6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67.83亿元,年均增长27.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7.7%提高到2007年的40.7%,7年间提高了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6.1%提高到2007年的42.9%,成为拉动鄂尔多斯GDP增长的重要动力。目前,鄂尔多斯服务业总量增长迅速,结构优化明显,传统的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在整个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下降明显,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租赁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占比上升。

(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得到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鄂尔多斯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7%、18.2%和17.9%。三次产业呈现出一产稳定发展,二产高速发展,三产快速发展的态势。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45:28:27调整为2007年的4.3:55.0:40.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3.7个百分点。1995年以前是以一产为主,二、三产业并行辅助;1995年以后,特别是“十五”以后,第一产业逐年下降,非农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2007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比1978年高2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9%,比1978年高16.2个百分点。全市实现了由传统农牧业为主导向现代工业为主导的成功转型。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上升。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由1978年的84:8:8调整为2007年的36:26:38。

(五)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经济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趋向协调发展。2007年城市化率达到61%,比2000年的43.5%上升了17.5个百分点,年平均上升2.5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000--2007年城镇人口年平均增加2.94万人,大量的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逐步对全市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全市已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目前全市9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100%,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100%、初中9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4.5%,各项指标均走在了自治区前列。同时,鄂尔多斯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先后整合本地教学资源并与其他大学合作创办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涉及本专科、高职以及研究生等各层次教育,开创了鄂尔多斯职业教育发展的先河。文化卫生事业繁荣发展。2007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其中有乌兰牧骑7个,文化馆(包括群众艺术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2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0.3%,有线电视用户124100户。随着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推进,鄂尔多斯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有了较大调整,居民的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2007年,

全市各级财政投入的卫生经费达到4.6亿元,是1978年的77倍。到2007年末全市卫生机构整合优化到488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4778张,卫生技术人员达到6185人。

(七)人民生活迈向小康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统计数据显示,到2007年底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12.7万人。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4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数达12.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0万人。同时,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建立。2008年,鄂尔多斯在全自治区率先实行全市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全覆盖,凡年满25周岁的农村牧区户籍人员均可参保。在2-3年内,将使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三大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279元增加到2007年的16226元,年均增长15.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4元增加到6123元,年均增长12.6%。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也不断改善,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结构合理化。在居民全部生活消费中,反映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衣着和基本生活用品支出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体现发展与享受需要的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2007年,鄂尔多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7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9平方米。空调、家用电脑、汽车等新的消费品进入居民家庭。2007年末,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6辆,拥有家用电脑37台,拥有移动电话223部。农牧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8辆,移动电话178部。

二、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动因

(一)国内外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对能源原材料的巨大需求,是拉动鄂尔多斯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因

鄂尔多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但为什么是鄂尔多斯而不是具有同样,甚至更优条件的地区,这就是讨论“鄂尔多斯发展模式”的意义所在。

(二)投资的快速增长,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是“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固定资产投入规模之大,建设速度之快,令人瞩目。2000-2007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2481.7亿元,是1978-1999年累计投资的7.4倍;年均增速50.8%,比1978-1999年均增速高26.9个百分点。在投资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鄂尔多斯通过加快结构调整、稳定发展农业、加快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投资结构逐渐趋于合理。随着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投资也向二、三产业倾斜。“十五”时期,三次产业投资的比例关系为4.3:54.7:41.0。与此同时,在二、三产业内部,投资也向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倾斜。“十五”以来,鄂尔多斯房地产业一直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也逐步加大。2000-200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161.3亿元,年均增长81.1%,占全社会固定投资比重也由2000年的2.7%提高到2007年的9.6%。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及市场准入政策的进一步放宽,鄂尔多斯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增长动力显著增强,有效激发了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民间投资领域大大拓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成分。

(三)消费动力充沛。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消费品市场建设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已实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大型超市、连锁店、专卖店、星级酒店星罗棋布,商品品种齐全,货源充足、购销两旺,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1978-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达到1310.2亿元,年均增长19.3%。2007年达到218.1亿元,相当于197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66倍。批发零售贸易业在消费热点的带动下,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1978-2007年年均增长18.8%,2007年实现零售额175.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80.5%。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亲友团聚的次数增加,加之社会上公务、商务活动频繁,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餐饮业零售额也一路走高,在零售总额中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1978-2007年,鄂尔多斯餐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9.4%,领先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速度10.1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1.6%上升到2007年的16.8%。在这期间,以体现提升生活质量的汽车、住宅、通讯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基本形成,以移动通讯和信息为代表的通讯信息成为消费中扩张最快的新兴领域。2007年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在上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19.1%,全市商品房销售额较上年增长148.3%。

(四)对外经济势头良好,外贸出口增长较快

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与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1989-2007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41.3亿美元,年均增长18.0%。其中,出口总额累计达37.8亿美元,年均增长17.1%。

三、鄂尔多斯发展前景广阔

改革开放30年沧桑巨变,鄂尔多斯人创建了一个建设发展阔步向前、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鄂尔多斯发展模式,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神话”。鄂尔多斯经济蓬勃发展,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展望未来,鄂尔多斯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一)经济总量将会占到自治区较大份额,有望成为全区第一

未来鄂尔多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通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改善生态环境,推进自主创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集群、引进大项目、加快推进大循环、高起点打造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将为自治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随着煤制油、重点电力、重化工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鄂尔多斯陆续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将极大地拉动鄂尔多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鄂尔多斯经济在今后5-10年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经济总量会不断做大做强。

2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煤炭的就地转化率会进一步提升,电力、煤化工产业集群会发展壮大,对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就业和居民收入、社会保障水平会有较大提高。

(二)在一定时期内会是全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未来鄂尔多斯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将进一步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未来几年,人均生产总值将保持年均增长20%以上的速度;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大幅降低。形成煤炭、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产业集群和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产业集群。煤炭、电力、重化工等产业循环经济体逐步成型,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生产能力有较大提升。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会有较大发展,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

(三)人民生活改善步伐加快,社会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鄂尔多斯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典范。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25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4000元。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快速发展,将呈现出经济社会双繁荣的局面。

(四)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鄂尔多斯实现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和谐共进的科学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构筑循环经济,大力治理环境污染。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六个高”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是必然的选择,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的多次转化和循环利用的必然要求。把循环经济作为节能减排的根本措施,围绕煤矸石发电、粉煤灰提炼有色金属、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建材、焦炉尾气开发利用、矿井水回收利用等领域,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同时,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关闭污染企业,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产业层次由低端向高端演进,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推荐访问:鄂尔多斯 透视 模式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