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典礼主持

论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总体思路与具体对策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1 09:40:01   浏览次数:

[摘要] 现代物流的区域一体化以及全球化发展趋势愈来愈明显。文章通过对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目标和思路,深入探讨了发展重点及对策。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中心;总体思路;具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08)11-0080-03

On Constructing Modern Logistics Center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Ma Xiaoyan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 Chongq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ongqing 400020)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globalization, the foundations and conditions for constructing the modern logistics center are analyzed, and its ideas and goals are proposed and then the key issues and the methods are studied.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center; consideration; countermeasure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现代物流的区域一体化以及全球化发展趋势愈来愈明显。一些有条件的城市应立足基础,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把城市建设成现代物流中心,为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产业吸纳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把城市建设成区域性经济中心创造良好条件。

一、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基础条件分析

现代物流中心是指在区域性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势突出,以及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汇集,具有商品和信息集聚和辐射功能的现代物流集中区。我国不少城市已形成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具有商品集散和辐射功能,特别是具有区域内、区域间、城市间物流运作的衔接、集聚、控制等重要功能,作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大体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一)必须具备明显的区位优势

要把一个城市建设成现代物流中心,首要的基础是这个城市本身要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即该城市在一定区域内、区域间具有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亦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如湖北省武汉市,其处长江、汉水之滨,位于横贯东西的长江黄金水道和纵贯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京广线的交汇处,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独特的区位优势对武汉发展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再如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其地处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是承东启西、南北沟通的结合部,是撬动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辐射4亿人口的长江流域的战略支点,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长江沿岸29个城市的合作进一步加强,重庆事实上已成为泛珠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体系建设等与泛珠三角经济带九省(区)全面接轨,重庆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二)交通必须畅通

交通运输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现代物流系统乃至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协调发展的基础保证。因此,现代物流中心首先也必须是现代交通运输中心。在国外,成功运营的物流中心,交通运输条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德国的物流中心至少有两种以上的交通方式连接,尤其是公路和铁路。荷兰运输业高度发达,30%的欧洲越境陆路运输由荷兰公司承办,多数跨国企业选择荷兰进行物流外包业务,荷兰凭借一个整合性的交通运输网将它与其他欧洲国家串联起来,也建设了现代物流中心。通过物流中心,约有50%转运的货物由荷兰港进出,有30%的欧洲陆路运输则由荷兰的卡车货运公司负责。重庆是中国唯一拥有所有物流载体的城市,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已建成以主城为中心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17条跨省公路连接周边;作为全国五大铁路枢纽之一,9条铁路将重庆联入中国铁路网,全国“八纵八横”铁路通道中的包柳通道、沿江通道、沪昆(成)通道在重庆交汇,已形成“一环五射”铁路骨架;作为西部地区唯一拥有长江“黄金水道”的内陆口岸城市,三峡工程完工后,航运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建成以“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为骨架,以主城、万州、涪陵“三枢纽”港区为中心,永川、江津、奉节、合 川、武隆五个重点港区为依托,其他港区为基础的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系统完善的港口体系,成为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集装箱集并港、最大的大宗散货中转港、汽车滚装运输主通道、长江三峡最大的旅客集散中心和港口物流园区的主要载体,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向西延伸重要的一极;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规模不断扩大,已开通130多条国内外航线,万州机场已建成投入使用,黔江机场已启动建设;管道运输势头发展强劲。中部城市郑州,它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通信枢纽,京广和陇海铁路、京珠和连霍高速公路、107和310国道在此交汇,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和全国最大的铁路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东站,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化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交通的畅通为这些城市建设成物流中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快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

快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是建设物流中心的前提之一。2006年,云南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11172亿元,占第三产业全部增加值的33.21%。社会物流总额快速增长,2006年云南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云南物流业的发展为昆明建设成物流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如重庆,随着重庆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的高速发展,重庆的现代物流产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根据重庆市交委统计,2006年重庆市公路货运量36252万吨、公路周转量1726357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8.6%和15.8%;铁路货运量1998万吨,增长4%,民航货邮吞吐量12万吨,增长18.9%。水运发展迅速,水运货运量4578万吨、水运周转量53119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5%和32.8%。目前重庆工商注册的物流企业约700家,有货运户5万多家,水路运输经营总户数达2800家左右,货运代理户总计1300多家,航空货运代理20户左右,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近100家。已形成一批初具现代物流特征的本地物流企业,如民生(集团)、重庆港务(集团)等,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如中海、中储、中集、中远、中铁快运、民航快递、黑龙江省华宇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中国物流百强企业已在重庆市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港台地区物流企业如香港招商物流、联邦航空货运等纷纷进入重庆物流市场,设立分支机构;丹麦马士基航运、天地快递(TNT)、美国联邦快递(FedEx)、敦豪速递(DHL)、意大利BM航运集团、新加坡总统轮船、日本邮船(NYK)等世界500强跨国物流企业陆续进入重庆物流市场并纷纷设立了分支机构,全球最大的物流地产开发商——美国普洛斯公司也与重庆经开区签署投资协议,拟投资6000万美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在经开区打造重庆首个外资物流园——普洛斯重庆物流园。快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为现代物流中心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物流资源丰富、物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另一基本前提是以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内具有丰富的物流资源,也就是说,该区域物流市场需求必须具有巨大的潜力,否则,无法承载物流中心之实。现代物流中心设立的根本目的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只有商业繁荣,才能有足够的物流量,如果没有足够的物流量,物流中心的规模效益便不能发挥,物流中心便无法盈利更无法长期存续。只有当物流业务饱满时,才能降低单位商品的物流价格,才有可能取得竞争优势。以重庆为例,从2000年以来,重庆GDP呈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重庆GDP达到4111.82亿元,作为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重庆的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内燃机)、化工、冶金等行业发达,对现代物流的需求急剧增长;各类交易市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商业态的快速发展对现代物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特别是百货连锁、医药连锁和餐饮连锁的发展非常突出,重庆连锁经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7%,连锁业态在商业中所占比例的逐步提高,对城市物流配送系统产生了旺盛的需求;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生猪、榨菜、柑桔、中药材等产业还形成了龙头企业集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物流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物流观念薄弱,产业规模较小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近几年凭借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物流业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发展较为迅速,但总体来看,产业规模较小。从云南省和重庆市的物流业发展来看,云南省物流企业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远远低于物流业发展较好的国内其他省市,现有的4000多家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能够提供全国性物流服务的企业和物流总额上亿元的企业屈指可数;在重庆有运输公司或物流公司多达几千家,但真正符合物流企业标准、称得上物流公司的企业只有500家左右且规模较小,2006年中国物流百强企业,重庆只有2家上榜。湖北省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组织化程度较低,服务功能单,辐射半径较小,缺乏品牌效应。而国外,物流中心的规模较大,超出了原有的仓库概念。在日本,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物流中心建筑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许多10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东京物流团地的建筑面积更是超过了40万平方米。美国的物流中心单体建筑规模大,一般都在2万平方米以上。我国物流业中,较小的企业规模使物流速度降低和物流成本上升,造成物流环节上的浪费,管理成本加大,导致了我国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同时物流行业也存在一些无序竞争现象,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也对我国物流企业造成不小的冲击。

(二)核心支撑功能不完善

我国物流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已初步形成水路运输为龙头,以空港快捷运输为窗口,以铁路运输为骨干,以公路运输为网络和各大型场站为集疏枢纽的综合运输体系,具备了把一些有条件的城市打造成现代物流中心的基本优势,但核心支撑功能不完善。目前国内物流中心普遍存在空间发展受限,原有的规划用地利用不合理等弊端,而且,物流园区受体制影响,形成多主体开发的局面,开发建设分散等问题也一直未能妥善解决。航空物流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客流的发展速度,空港物流园区现代物流功能发挥不充分。

(三)专业物流园区规模不够

我国很多城市都存在专业物流园区规模不够甚至是欠缺专业物流园区的问题。云南作为我国连接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全省物流业内的专业航空运输公司、特种运输公司和仓储设备公司等都还是空白,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少。而长江经济带的上游龙头重庆是我国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内燃机)、化工、冶金等行业发达,物流服务需求也较大,但目前重庆相关的专业物流园区如汽车物流园、化工物流园等发展滞后,仅有化工物流园建设刚刚起步。

(四)国际航线开通较少,建设国际现代化航空港步伐受阻

据民航数据统计,2006年我国民航开通国际航线268条,通航42个国家的91个城市,按不重复距离计算航线里程为96.62万公里,虽然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大城市开通的国际航线明显偏少,无法把该区域的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五合一”枢纽 (高原中转枢纽、黄金交叉枢纽、支线枢纽、国际中转枢纽、综合交通枢纽),制约了航空物流的发展,影响了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步伐。

此外,物流规划缺乏科学的论证、系统的理念、准确的定位,物流基础工作薄弱,物流统计工作仍未开展,缺乏宏观物流、微观物流效益的必要数据,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的建设过分依赖行政区域,也是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一大制擎。

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总体思路与具体对策

(一)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总体思路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城市经济发展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市,服务周边,面向全国,充分发挥城市区域比较优势和城市群整体优势,根据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总体目标,结合区域交通及产业的布局,积极发挥城市对外物流集散作用和物流辐射与带动作用。深入打造五大平台,即物流资源和公共物流服务平台、水陆空多式联运平台、区域物资分拨分销集散平台、物流装备制造基地(平台)、以物流金融和培训为主的综合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市核心区为核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及物流中心网络体系。

(二)建设西部现代物流中心的重点及具体对策

1.打造现代物流中心的核心载体。充分利用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设市域配送物流体系、区域物流体系、口岸物流体系相结合的现代物流网络平台。物流网络覆盖中心城市,融合周边,畅通国内外。打破体制束缚,有水运条件的城市,应重点加快水运口岸及配套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港区的集装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引进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地产商建立分拨中心和仓储配送中心,把港口建设成以区域物流、水路口岸物流为主,城市物流为辅的枢纽性物流园区。在有条件的城市设立保税港区并积极向自由贸港发展。设立保税港区,将极大促进本地与国际市场、资源的互联互通,并进一步降低本地企业出口、跨国企业来投资发展的物流成本。随着采购、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保税功能对国际物流的影响越来越大。综观荷兰鹿特丹、德国汉堡、中国香港、迪拜和新加坡等区域物流中心,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政策是其成功的必备要素。从长远发展来看,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应在设立保税港区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其向自由贸易港方向发展。

2.加强物流通道的建设。在公路运输网络方面,充分发挥公路网络优势,依托高速公路网络,畅通与周边省市大通道,实现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物资的快速流通。有条件发展水路运输的地方,应该努力形成水路运输网络,建设集装箱、特大件、化危品、大宗散货、滚装运输等水运物流网络,增强集装箱运输能力,打造水路航运中心。在铁路运输网络方面,积极利用铁路资源,依托各干线铁路、支线铁路和中心城市都市圈铁路环线,发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枢纽作用,形成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铁路物流网络,提升铁路集装箱、大宗散货运输的物流服务水平,加强对经济腹地辐射渗透能力。在航空运输网络方面,积极推进航空货运发展,依托中心城市的国际机场和周边支线机场,拓展货运航线,满足中心城市本地及腹地高科技、高附加值、时效性产品的物流需求,形成连接国内和国际的高效、快捷、安全航空物流网络。

3.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物流。紧密围绕工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结合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大型工业企业和大型市场等物流服务需求点,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汽车摩托车物流、化工物流、冶金物流、高新技术产业物流、农产品物流等专业物流。

4.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推进物流市场的快速成长。 当前,第三方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要推进工商领域由企业物流向社会专业物流的转变,真正形成以产业形态出现的第三方物流。有重点的选择若干个素质好、有发展前景的物流企业,在政策、用地、资金等各方面予以倾斜,把它们培育成上规模、上档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使它们尽快形成竞争优势,并充分发挥其专业化、规模化的优势。一是积极引进跨国物流服务经营商落户,或对该城市现有交通运输和仓储批发企业通过合资或引进外资嫁接,组建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接轨国内外物流市场网络;二是现有相关服务企业重组转型,即现有的交通运输和货运代理企业、商业、物流储运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延伸服务领域,建设物流配送(分拨)中心、仓储中心,或与大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等重组改造后转向第三方物流企业;三是大型工商企业内部独立创建配送中心;四是鼓励企业物流联盟的发展,支持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与邮政、运输、仓储、货代等企业结成合作联盟,以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近年来信息业快速发展方面的优势,以信息网络资源为基础,扩大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提高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程度,逐步实现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推动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加大行业物流信息平台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力度,构建起以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射频技术(RF)、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传输线系统、互联网、通信以及条形码和扫描仪等为基础,包含现代物流虚拟中心总部、EDB网络等在内的,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的连通全国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匡绪辉.构建内陆现代物流中心区管见[J].湖北社会科学,2005,(11):87-88.

[2] 李淑庆,王芳.构建我国现代物流中心的条件分析与对策[J].物流技术,2006,(2):15-18.

[3] 李瑞霞.云南建设面向东南亚现代物流中心的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2008,(1):28-31+35.

[4] 武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发挥武汉比较优势,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J].港口经济,2004,(2):14-15.

[责任编辑:李国燕]

推荐访问:物流中心 对策 总体 思路 建设


[论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总体思路与具体对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