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致辞范本

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7 08:43:03   浏览次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物理的教材、教法、学法都相继发生了变化,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一些新问题。

一、 初高中物理衔接难的原因

最近,笔者对所教的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普遍感到高中物理难学,从初中物理过渡到高中物理“台阶”太大,部分学生刚刚开始就丧失了学习物理的信心。按理说新课程应更加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从初中过渡到高中应该更容易方便,可是怎么会出现“台阶”呢?笔者经研究发现,造成这种困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教材层面

初中教材物理知识起点低,趣味性浓,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多,需要理解掌握的内容少;高中物理知识起点高,逻辑性强,需要理解掌握的内容多。初中教材一般由实验或生产生活实践引入课题,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形象具体,易于接受;高中教材不仅注重实验的观察分析,更注重理论分析。初中教学内容注重定性研究,高中教学内容注重定量研究。初中的物理量不强调方向性,高中物理量有矢量和标量之分。初中物理涉及过程分析的较少,而高中物理强调过程分析。因此,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教材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都增加了。新教材对内容虽作了调整,初高中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

此外,许多涉及高中教学的内容由于中考不作要求,初中教师选择回避。如此一来,初高中知识出现了“断层”,给衔接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二) 学生层面

1. 心理因素

高一学生对同学、老师、教材都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经过紧张的中考,他们如愿进入高中,部分学生有“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部分学生存在着畏难情绪,本来在初中时物理成绩就不是很理想,到了高中自然心存畏惧。此外,有很多学生适应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在教师监督下去学习的被动学习方式,自觉性很差。高中学习知识容量大、难度高,更需要学生自主钻研。一些高一新生很难适应这种转变,于是就对学习丧失了信心。

2. 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内容浅显,现象直观,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概念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会概念、公式即可。有的初中教师说:“现在的学生不是老师教通的,而是题目做通的,只要每天管着学生,让他们多做题目,到了初三时学生的成绩自然会好起来。”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互关联,分析问题常常要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有的学生仍然采用初中的学习方法,结果是背了一大堆公式,但一用起来却不知如何下手。

(三) 教师层面

教高一的不是刚教完高三,是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对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很多教师对初中教学的认识甚至还停留在自己上初中的时候。这造成教师备课时不知学情如何,无法引导学生做到新旧知识的同化。

(四) 物理与数学的衔接层面

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高中物理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较初中高得多。许多数学知识,初中没学过,而高中就要用了。如一次函数的斜率,初中数学没有“斜率”这个词,但高中物理经常用到。又如三角函数、向量的运算等高中数学没有学到的内容,物理学习中却要用到了。这些与物理学习脱节的数字知识点也会造成初高中衔接的困难。

二、 初高中物理衔接的策略

(一) 搞好入学教育,做好物理与数学的衔接

做好入学教育是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开学阶段的首要工作。搞好入学教育要从“绪论”开始。首先,要向学生讲明什么是物理、物理研究什么内容,它和初中科学有怎样的联系。其次,要讲明高中物理学什么,并通过实例向学生交待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将要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结构,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高中物理的轮廓,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再次,要向学生介绍学习高中物理的方法和学好物理应注意的地方。最后,要向学生补充高中物理与其他学科特别是数学的联系。

“绪论”结束后不要立马上新课,而要给学生补充一些今后学习物理要用到的数学知识,这样做也许要花几个课时,但对今后课堂的流畅和效果很有帮助。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需要给学生补充的数学知识有如下几点:(1)物理作图,包括受力分析图和运动过程图;(2)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3)角度的弧度表示,重点介绍弧度制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关系;(4)三角函数,让学生了解直角三角函数,熟记特殊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常见的三角函数变换公式;(5)求最值的常用方法,如利用二次函数值域求最值、利用三角函数封闭性求最值和利用不等式求最值等;(6)函数图象及识别,有斜率、截距的含义,图象中点、线、面的意义等;(7)其他有关内容,如正弦、余弦定律,弧长公式,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等。

(二) 通读初高中教材,准确把握知识衔接

要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教师不仅要熟悉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还应通读初高中教材,了解初高中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知道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特别要把握初中物理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以便使学生在课堂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物理知识。如“磁感应线”的教学,教师不用照本宣科强调何为磁感应线,也不用探究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而应当关注高中对初中内容的加深之处:磁铁周围的磁场,初中只讲“南进北出”,而高中强调是闭合曲线,即磁铁内部也有磁场。

(三) 加强师生沟通,加快心理衔接

新生入学,多是带着美好的憧憬,准备大干一场。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面孔,他们总是用好奇的目光去探究和审视学校的一切。当教师第一次上课、第一次批改作业、第一次表扬学生时,其教学行为会直接引起学生的关注,进而影响整个班级的氛围。因此,开学初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缩短学生物理学习的适应期。

(四) 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学习物理也能解决现实生活的许多问题。如讲“自由落体”时,教师可以先用尺子测一下学生的反应时间,然后再引入新课。如此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一开头就能把学生深深吸引,使他们感到物理是一门有趣而实用的学科,从而减少畏难情绪,树立学会物理的信心。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解物理学史和物理学一些重大规律发现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

(五)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耐心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笔者在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三遍后才可以做题目:第一遍“粗读”,就是课前浏览,知其大意;第二遍“细读”,也是放在课前,对教材逐字句地读,钻研教材的内容、概念、法则和公式,同时把不懂的知识圈出来;第三遍“精读”,放在课后进行,概括内容,最好能把自然段和单元段的概括文字写在教材的旁边,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记忆,若还有不理解的知识,及时请教老师。(2)培养学生注重观察和实验的习惯。物理知识来源于观察和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争取用学到的知识予以初步解释;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培养他们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了解和利用实验来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习惯。每当某一章节的学习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静静思考,总结学习的重点、知识的延伸、与前面知识的关系等。

推荐访问:衔接 物理教学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