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组织人事

基于文本价值取向的教学问题与反思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5 09:59:29   浏览次数: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实施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文本的价值取向是教材的内核, 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教学内容。如何有效地利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更多地触及学生心灵,引导学生获取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思考问题,面对人生,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目前课堂教学中则存在一些不利于正确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现象,应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

一、文本价值取向的矛盾化倾向

文本解读,需要教师把教材转化为教学内容,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预设具体教学环节,把教学目标置于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兼顾过程与方法的获取,更不可忽视的任务是借文本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目标。

教学片段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师通过对诗句中意象的把握和感悟,让学生在诵读中领悟了舒婷这一代知识分子面对十年浩劫所表现出来强烈的爱国之心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首先引进一个故事:舒婷2002年在上海与作家陈村的一段对话,陈村谈起她的这首代表作,他说你现在还有什么感想?你猜她会怎么说?舒婷说:这不能读,受不了,受不了。

接着老师就引领学生们一起探究原因:舒婷说“受不了”,为什么呢?

生:其中一个原因是抹杀了历史的灿烂,过分渲染了现在,延长了苦难史。

师:诗中还有哪些“受不了”?

生一:我是你的……沸腾的我

生二: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

师:不应牺牲个人的幸福,不损害个体,毕淑敏说过,人最大的不幸,是个体的牺牲和沦陷。……

【反思】:《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此诗作于1979年,“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她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和希冀光明而不得的痛苦。

文本解读的核心是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所要表达的价值取向。特定时期的作品,我们探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应立足于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和生活环境,我们要传达课文的价值取向离不开对作者创作本意价值取向的探求。但是,教师在定位课文的价值取向时,必须明确通过本文的教学,要向学生传达什么信息或培养学生什么情感,教材编者把它选入教材时想用它来实现怎样的“语文教学目标”。那么这节课中教师是把它作为一首爱国诗来体现呢,还是把它作为一首不成功的诗作来做反思呢?教学此诗的目的是体会作者真挚的爱国情感,还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批判思维的能力?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作品是否可以用当下的思维及眼光来解读?由于选取不当的背景材料,与教学文本的价值取向目标产生了矛盾,从教学效果上看,教师矛盾化的教学价值取向使学生对整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产生了矛盾,教学价值的情感目标无法达成,进而失去了教学要达到的育人目标。

二、文本价值取向的模糊化倾向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悟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考虑和追问的。学生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设置动态的交流平台,建立起通畅的沟通渠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当学生对事物存在不同的看法,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时,他们有表达出来的愿望,并寻找得到正确评价的欲望。教师面对动态的课堂,要始终基于对文本核心价值的守护,对学生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持有一种有效的积极引导。否则就可能导致价值取向的迷茫,无所适从。

教学片段二:《渔父》

师:有人将这篇课文取名为“水边的辩论”,讨论什么问题?

生:人生怎么活的问题。

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理解,让学生具体找出屈原、渔父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接着,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话题:“你觉得对待这两种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一种?”

生一:渔父,比较聪明,活得滋润。

生二:不喜欢屈原,生命只有一次,死了可惜。

生三:放下了妻子、儿女,太自私了,有点逃避责任的味道。

教室里鸦雀无声,很显然,同学们都倾向于渔父,没有人认同屈原的做法。教师看到这样一个局面,始料未及,只好抛出一个问题,“有没有同学欣赏屈原的?”后来陆续有几个学生发表了看法:

生一: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喜欢屈原。

生二:喜欢屈原,每人像渔父一样,对社会没有益处,坚持理想,也是自己的一种观念。

生三:喜欢屈原,比较坚定,坚持自己的观念。

课堂的讨论就此结束。

【反思】:语文教学倡导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是可喜的现象。同学们交流内心真实的想法,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都是可以接受的。面对学生不同的价值取向,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是否也该发挥作为首席的作用参与到课堂的讨论而表明自己的态度呢?本片段中教师对学生的选择没有进行点评,也没有发表教师自己的意见。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教师没有清楚定位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学目标。尽管有些学生不大赞同屈原的做法,但屈原洁身自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理想抱负即使在今天还有没有借鉴和学习的意义?文本教学的底线,至少也不能让学生轻视、批评屈原的人生态度。屈原,是我们应该仰视的,虽无法达到他的高度,但他的精神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教师应站在思想引领的高度,珍视学生自由感悟的同时,实现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有机统一。肯定学生们的真实想法,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理解屈原死的意义所在,提升以死抗争的精神内涵,重点挖掘屈原人物形象的意义,提升学生的肤浅认识,让更多的同学感悟到屈原高尚的人格,这种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勇于抗争的精神。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成长得以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体现,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得以培养。教师面对学生需要引领价值观的问题时,不应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而应是促进学生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参与者、引领者和促进者。

三、文本价值取向的泛思品化倾向

文本教学,需要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让学生在对话与体验中感受人物形象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使学生在文本所展示的经验世界上产生心灵的熏陶渐染。但触发学生心灵的必须是运用语文手段的,它需要通过创造情境、创造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

教学片段三:《老王》

品味了老王对“我”一家所付出的真性情和“我”一家对老王的感情后,教师想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你曾怎样对待过这些弱势群体?或你将怎样对待这些弱势群体?

生一:面对弱势群体,曾给过怜悯,长大后,知道了社会上有欺骗,我现在也不知道如何区分这些弱势群体是不是真实的,凭我的能力,不能改变他们,现在我们只有好好读书,以后能成为有能力之人,去回报爱。

生二:有时候碰到乞丐,如果有钱,会给一点。

生三:物质上帮助还不够,还要给予关爱,让他们感到温暖,多些关心,让人感到被重视。

【反思】: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泛道德化的倾向。这个教学环节的预设和实施只是名义上地注重人文性,而没有明确文本要落实的内容教学的落脚点在哪儿,切入人文性的方向不清而导致泛思想品德化。“底层的光芒”中的文章讲述的平凡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如何从我们的身边去发现底层人的光芒,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感悟并内化为积极的情感和行为,这是用教材教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而丰富并完善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在人文素养上没血没肉地表态,甚至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

我们不妨改造一下:写一段文字,探讨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值得学习的东西的弱势群体?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底层人物,这个底层人物会连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使课堂显得有起伏,会唤起学生的表现欲望,进而加深对文本的解读,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感情的体验感悟,会更进一步促进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情的深化。

四、文本价值取向的强加拓展化倾向

阅读教学中有一个误区,就是以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可以通过讲授来实现的,于是教师往往狗尾续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化的强加拓展,以期获得正确价值观的养成,而不是把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具体有效地落实在教学的过程中,达到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在对话与体验的过程中和谐地融合了。文本价值观的教育只有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教学片段四:郑金洲在《校本研究》中讲述了一个案例:

前不久我听了一堂高一的语文课,讲戴望舒的两首诗,《雨巷》和《我用残损的手掌》,这两首诗是戴望舒1941年在香港创作的,它们使得戴望舒声名鹊起,成为当时非常红的诗人。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当时香港沦陷的场景,分析戴望舒那种寂寥、困顿、惆怅的心理状态,我觉得分析得都很好。最后,老师试图把知识和态度结合在一起,说:“戴望舒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有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大家去思考一下,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哪些主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呀?”孩子们讲,“现在最主要的是依法行政,加强法制建设”,“我们最主要的是关注弱势群体,让所有的人都有饭吃,迈入小康社会”,如此等等。

【反思】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立离开了语文教学本身。我们谈到的知识和态度的统一应该是有机的结合,而不是两张皮,不是我们上完了一堂课去让学生思考某一个政治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下通过这节课明白了哪些道理!在这里面有一个知识和态度有机整合的问题。其实在分析香港沦陷的时代背景和戴望舒那种寂寥困顿的心情的时候,就是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实际上知识和态度在这个过程里面已经统一在一起了。那种强加的拓展,貌似注重学生的人文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实际上以语文的幌子,通过讲授的方式以期达到价值观的培养,这种方式不是语文教育中培养价值观的正途。

推荐访问:价值取向 反思 文本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