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思想宣传

中国的海疆神鹰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30 09:04:23   浏览次数:

——歼-8Ⅱ到底有多强?

上世纪70年代后,世界各国战斗机设计思想出现转变,不再追求“更高、更快”,而是着眼改进飞机的中低空机动性能,完善机载电子设备、武器和火控系统。这是因为,十几年来的局部战争实践表明,超音速歼击机的空战大多在中、低空和接近音速的情况卜进行,要求飞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即转弯{即盘旋速率)、加速、减速和爬升性能。

为了适应这一新需要,沈飞公司在歼-8的基础上研制了歼-8Ⅱ飞机。1984午6月12日,原型号机首飞成功。1988年3月18日,歼-8Ⅱ设计定型。同年10月15日,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歼-8Ⅱ飞机设计定型。

歼-8Ⅱ发展重点是武器系统、火控系统、机载电了设备和动力装置。为给大口径雷达天线提供空间,采用了两侧进气方式,这也是该机与歼-8最大的外观区别,这一改进为歼-8Ⅱ火控系统未来的改进留下了充足的空间。歼-8Ⅱ采用的是208型单脉冲火控雷达,该雷达是在歼-8使用的204型的基础上研制的,是我国第一种具有拦时能力的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配备有连续波照射器,理论上可以导引超视眶发射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

208雷达的研制任务于1980年由总参谋部提出,当时即明确指出可选用国产204雷达进行改进,目的是使歼-8Ⅱ具有—定的拦射能力。1981年7月21日,空军司令部等单位汇报了204改雷达战术技术要求,9月,在北京召开了204改雷达方案审定会,后将204改雷达改称为208雷达。同年年底,780厂与601所、112厂签订了首批研制208雷达的协议书,从而开始了208雷达的研制工作。上级强调,特别要在提高雷达的作用距离,降低使用高度以及在提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上狠下功夫。1984年6月,由于有多项元器件和材料无着落,部分元器什不能按合同期限交货,科研和定型试飞雷达样机很难按计划完成。1985年,航空兵进行了208雷达的科研试飞,发现了截获率低,且在跟踪状态易丢失目标等问题。1986年5月19日,208雷达随歼-8Ⅱ转到630所,准备进行设计定型试飞,但仍然存在空中掉高压、截获不稳和不能牢固跟踪三个主要问题,而术能进入定型试飞。到1987午5月18日,攻关试飞结束,终于解决了上述三个主要问题,随即设计定型试飞。1988年3月24日,航定委批准208雷达设计定型。实践证明:“机载火控雷达在配套飞机上的调整试飞是不可缺少的阶段,必须抓早,抓好,走捷径是不行的。”

然而,由下种种原因,最早一批的歼-8Ⅱ战斗机未能装备部队。随后,经过改进的拜-8Ⅱ正式装备部队,按后来发布的命名规则,定名为拜-8B。

歼-8Ⅱ换装了两台涡喷-13A双转子发动机,单台推力64. 68千牛。发动机推力的提高,可提高飞机的中低空机动性能,也使起飞、着陆性能得到改善;外挂点增加至7个,可悬挂多种武器或副油箱,使飞机具有全天候拦射能力并兼有对地攻击能力,装备了雷达制导的中程拦射导弹。前起落架后装一门23毫米双管炮。机尾下部安装可折叠腹鳍,结构与米格-23相类似。

歼-8Ⅱ在机体材料方面也有较大灾破。625所按计划在飞机垂尾和1更5框段前机身采用复合材料结构,这是我国首次在自行设计的歼击机上大面积使用复合材料。陵所还为生产机种提供制件,使飞机减重近30%,同时配套的防雷击、防静电火焰喷铝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沈阳飞机公司为了更有效地发掘歼-8Ⅱ的潜力,打开外销渠道,自己出资研制了歼-8ⅡM。对比原型,歼-8ⅡM的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的飞跃,其突出的标志是具有先进的火力控制系统。歼-8ⅡM使用了俄罗斯ZHUK(即“甲虫”)火控雷达,还采用了GPS导航系统、新型任务计算机、雷达告警装置等。据称,ZHUK雷达的搜索距离为80千米,跟踪距离50千米,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和下视能力,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攻击其中2个目标。火控系统采用1553B总线连接。该机可使用俄罗斯R-27芈主动雷达制导导弹。这是中国公开展示的第一种具有中距作战能力的歼-8H系列歼击机。2004年珠晦航展,沈飞表示歼-8ⅡM已经改装国产某型号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可使用SD10等国产武器。该新型国产雷达比起以往的国产雷达,性能有大幅提高:对KCS为3平方米的日标,上视大于75千米,下视大于45千米。下视能力和对地能力比台湾IDF的APG-67F“金龙”要强,海Ⅱ方式大于100千米(50平方目标),海Ⅱ大于80千米,而且该雷达能同时探测跟踪10个目标。

歼-8ⅡM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其性能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强大竞争力。如前所述,沈阳飞机公司完全是自费研制歼-8ⅡM的,这说明解放军对此机并不感兴趣。这也是必然的,该机采用了大量的外国设备,对于解放军来说,一是意味着受制于人,二是进口设备价格高吊,三是俄罗斯部分设备的性能实际上不比中国自己的好多少。因此,沈阳飞机公司将歼-8ⅡM完全定位于外贸机型,极力争取外国客户的汀购、投资。但据悉,该机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卖出去一架。

在歼-8ⅡM沉寂了两年之后,歼-8~ACT型又轰轰烈烈地登上了珠海航展的舞台。外界普遍认为该机包含了未来中国先进战斗机的部分技术。

歼-8Ⅲ由于在试飞中不幸坠毁,未能批量装备部队使用。然而,无论如何,该机验证的多项技术,是中国歼击机发展的宝贵财富,大量成果被之后的歼-8B改型所采用。歼-8Ⅲ机身比歼-8Ⅱ缩短40厘米,在三角形机翼前方的进气口上方安装一对小前翼,使飞机的气动布局由三角翼变为三面翼。从理论上讲,前翼与土冀应出现部分重叠,才能构成最佳的气动上的近距耦合;但前翼与主翼过近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当土翼放襟翼增升时,前翼堆以配平襟翼产生的低头力矩和升力增量,因此主翼的增升受到限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修改部分气动设计,如以色列的“幼狮”C-2飞机在安装小前冀后,为了平衡安装前翼引起的全机重心移动,在其主翼半翼展的35%处加装了锯齿形前缘,增大了外翼段面的面积和前缘后掠角,井在机头两侧安装了小边条。这些变化会使飞机的结构重量略有增加,但飞行件能则大为改善。另一种方式是放宽静安定余度,以减轻全动式前翼的配平负担,改善高机动性能。后一种方法既不会增加结构重量,又可获得最佳升力,但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采用先进的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

歼-8D型机飞行表演是1999年阅兵时的重头戏之一。D型机是歼-8Ⅱ系列的空中加曲型,加装有固定空中加袖管。首次公开亮相是在建国50周年阅反式上,当时两架D型机跟随在

轰油-6型加油机。后方越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在当年的国庆阅兵巾,加受油机编队格外引入注目,其中受油机就是刚刚为人所知的歼-8D。歼-8D飞机是在歼—8Ⅱ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的一种具有空中受油功能的高空高速歼击机。该型机的机载设备有厂一定的改进:加装了563B惯导和JD-3Ⅱ塔康,改善了导航性能;换装J-8ⅡHK-13E平显,并与惯导、塔康、定向仪等交联,实现了综合显示;加装了RKL800A组合电子对抗系统;换装了YX5飞行员供氧系统;换装了HTY-4A救生系统,可实现零高度,0~1100千米/小时速度的安全救生。歼-8D可通过空巾加抽增加航程和续航时间,可执行远距离或留空时间长的作战任务。以前的国产战机的作战半径均很短-8Ⅱ的作战半径虽然增加到了800千米,但这要外挂3个副油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歼-8D由于实现丁空中加袖,因此战斗力也得到厂加强。歼-8D有两种武器配置。一是空对空拦截作战类型:翼下位于中间的2个挂架挂2枚“霹雳”-11半主动巾距空空导弹,内侧及外侧的4个挂架摔4枚PL-8或PL-5B格斗导弹,机身下的挂架可挂1个副沛箱。二是空对地作战:机身下的挂架挂6枚250-3低阻炸弹,翼下内侧和中侧的4个挂架可挂4枚250-3炸弹或4枚格斗导弹,冀下外侧的2个挂架挂2个HF“火发”系列火箭发射器。

应该指出的是D型并非只有一种,据悉,因改装或制造的不同,D型至少有两种。部分D型的垂直尼翼上加装了类似歼-8E型采用的导弹告警装置。加袖管的设计也经历了一番波折,刚开始时加油管只有简单的一个外形,后发现由其产生的气流变化导致座舱噪声极大,被迫采用了隔音耳罩等补救性措施,之后,通过多种于段,才将噪声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我们再来看看1980年代开始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火控系统。第三代系统由火控雷达FCR、火控计算机FCC、惯导INU、导航面板FCNP、平显HUD、外挂管理SMS、大气机CADC、雷达光电显示REQ/MFD、目标传感器识别TISL、任务计算机等组成,通过1553B总线联结。该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首个具有国际第三代战斗机水平的火控系统。与老型号所采用的第二代HUD/WACS相比,新火控在作战武器种类、武器投射方式,武器投放精度、机载传感器兼容性、可靠性和町维护性上都有飞跃性的发展。飞行员可使用类似F-15、F-16等的操纵杆,加上头盔显示器,操纵性大有改善。新的火控使用国内研制的多种先进传感器吊舱。因此该火控具备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IFFCS的某些功能和自动机动攻击系统AMAA的功能。上述改进的意义在于:攻击占位时间缩短,反应时间缩短,精度提高;武器种类更加丰富;可以边机动边攻击;攻击实现自动化,减少了飞行员工作量;完成了1980年代末提出的拦射火控、离轴发射和自动机动攻击技术等火控原理的实用化。如果上述要点都可以实现,歼-8Ⅱ新改型将可以携带中距导弹、对地制导武器、反舰导弹等精确的武器。

发动机实际采用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涡喷-14“昆仑”发动机,于1983年开始设计,1985年12月试车,1986年9月达到验证机的设计指标,可用于歼-7系列、歼-8系列飞机。这也是我国完全独立研制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种喷气涡轮发动机。其技术完全为我国科研人员掌握,和以往仿制、改进大不相同。这代表着我国喷气发动机的研究水下已经进入了“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作为解放军梦寐以求20年的超视距空战武器重要型号,“霹雳”-11的研制过程极为坎坷。要了解“霹雳”-11,应追溯至“红旗”-6号导弹武器系统,这是上海航天局研制的一种中低空中近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从1979吓开始方案论证至今已有20各个年头了,前后经历了两代(“红旗”-63和“红旗”-64)。1979年3月,总参召开低空防空导弹选型会,决定立即开展第二代中低空地空导弹的研制,上海机电二局(卜海航天局的前身)接受了预研任务,暂定名为“红旗”-63号。刊时开展预研的还有二院的“打旗”-7号。198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将其列入重点预研型号。“红旗”-63系统方案在吸取厂“红旗”-61号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实际采用了诸如静不稳定弹体、折叠式伞动弹翼、单室双推力固体发动机、箱式发射等新技术。1985年的发射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同年,国家针对在研项目过多,低层次重复过多的实际,决定调整防空导弹任务。由于二院的“红旗”-7号已取得重要进展,而上海航天局更新一代的“红旗”-64号预研也已经开始,根据国防科上委的精神,上海航天局结束了“红旗”-63号弹上产品和部分地面设备的研制。不过,上述工作为“红旗”-64号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从意大利进口了少量“阿斯派德”(即“蝮蛇”)防空导弹,其性能不仅远高于即将设产的”红旗”-61号导弹,甚至优于汇在发展的“红旗”-63号,这也是该弹下马的一个原因。上级决定由上诲航大局在“红旗”-63号的基础上研制更新—代的中低空、巾近程防空导弹,暂定名片“红旗”-64号。这是“霹雳”-11最初的起源。新型号的发展采取一弹多型、二军通用的模式,地空、舰空、空空三朴导弹同时研制。“红旗”-64号与“红旗”-63号有很强的继承性,如制导雷达(包括搜索雷达和跟踪照射雷达)和大部分地面设备均采用了为“红旗”-63号研制的设备,少数进行厂适应性修改。这些设备大多采用了20匹纪80年代的新技术,如动目标显示、频率捷变、动目标跟踪等,这不仅保证了系统的先进性,还大大加快厂研制进程。除此之外,“红旗”-64号最大的特点是其具备了处理器智能模块技术,使全系统变成有人下干预能力的指令控制系统,使其抗干扰能力、目标识别能力、反应能力大幅提高。经过上海航天局谷年的努力,“红旗”-64号外贸型定型,并于同年以LY-60的皂称对外公开,而后在与国外同类导弹的竞争山中标,获得了巴基斯坦海军21型扩卫舰防空导弹换型的合同,开创了我国舰空导弹出口的先河。然而,自用型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进展并不顺利。2001年,空用型的“红旗”-64号经过多年研制终于通过实际打靶试验完成了定型,标忐着这种历经坎坷的牢空导弹即将完成研制。至此,“霹雳”-11终于接近了最终的成功。这样,解放军空军首次拥有了不受制于人的山距空战能力。尽管与AIM-120等先进中距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有距离,但总算使得歼-8Ⅱ具有了最初构想时所提山的作战能力。“霹雳”-11和“阿斯派德”有细微的外观差异,区别在于弹翼的切尖不尽相同。

推荐访问:神鹰 海疆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