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经济工作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31 08:43:27   浏览次数: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道德、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调物理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是教书育人客观规律的反应和要求,是物理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教学,在新课标教改中,这显然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下面就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与同仁交流。

一、坚持辩证唯物论主义,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上好一堂物理课,做了大量的准备,制作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学生不仅学得愉快,而且在心理上还会产生一种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在物理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我们伟大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为世界科技宝库增添了光彩。殷商甲骨文记有公元前十三世纪的日食,比巴比伦最早的日食记载早六百多年;《竹书纪年》载有三千六百年前的“夜中星陨如雨”是世界最早的流星雨记录;世界上第一个记录哈雷彗星的是《春秋》,比西方早六百多年;《墨经》论述杠杆平衡原理、小孔成像、面镜的观察研究,在全世界遥遥领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建国初期,也毅然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回国投身建设,参加和组织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为了祖国的强大,邓稼先数十年来努力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让世人震惊。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唤起学生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这样的例子在物理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就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好素材。

三、发挥教材中辅助材料的德育功能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挖掘重点讲授内容的德育素材,进行教学的德育渗透,还要发挥教材中一些辅助材料的德育功能。如教材中的有关史料、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物理学家介绍、背景材料等,还有介绍物理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如建筑、计算机科学、遥感、CT技术、天气预报等)的材料。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加以点拨,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体会物理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有关理论的丰富文化内涵,理解我国物理学家的突出贡献等。

四、展望前沿科技,鼓励学生勇攀高峰

人造卫星发射,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物质结构的测量及超导现象研究等情况介绍,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通过大量演示实验教育学生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一点也离不开实践,使学生在用实践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事实、诚实的品德。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顺利升空。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等航天员,核试验成功的介绍,告诉学生这是协同合作的结果,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相互合作的习惯。这些东西,虽眼下根本涉猎不了,但青年学生有着远大的理想与未来,是种子萌发、成才的沃土。在教学中适宜地将这些素材灌注到教学中,用三言两语或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德育融入进去,育人作用不可低估。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把此要求当作一项基本教学任务,防止表面化、片面性和“一阵风”。教育者应随时地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思想施加影响,使学生的品德、信念在学校的良好环境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真正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益于社会的接班人。

(责任编辑 黄春香)

推荐访问:德育 渗透 物理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