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总结报告

设计学的跨学科表征及其知识平台建构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8 08:41:51   浏览次数:

[摘要]名称的变迁、学科的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赋予设计学浓厚的交叉学科色彩,为此,本文对如何适应设计学学科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从科技、伦理、艺术等方面对构建设计学跨学科知识平台等问题做了些思考。

[关键词]设计学 跨学科 知识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12—03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将艺术学科独立升格为艺术门类,同时,设计学也提升为一级学科。纵观百年来“图案学—工艺美术—艺术设计(设计艺术)—设计学”的名称变迁,设计学的新名称以及学科的提升,无疑是中国当代设计史和设计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面对学科提升的历史性机遇。尤其是设计学体现出的跨学科、交叉学科、复合学科的鲜明特征,如何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设计学的需要,积极建构设计学跨学科知识平台,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设计学跨学科表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报》、《装饰》等关于“工艺美术”是否应该否定以及关于“工艺文化”的论辩,是中国当代设计史的重要思潮。表面上看,这场论辩是关于一些基本概念的争论,但其中的表述和观点如“我们应该把传统工艺、民间工艺和现代工艺像辫子股样的编结起来”。“工业设计从艺术和手工艺中、从专家工程师中分离出来。无疑这是造物史上的一件大事”。等等,实质上却涉及到设计是不是一个交叉学科以及学科范畴问题。从“图案学”到“工艺美术”以及“艺术设计(设计艺术)”再到设计学,不难看出,名称的变化使设计显现出更多的交叉学科色彩。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特别注明设计学可授予艺术学、工学学位,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艺术设计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产物”。作为一个舶来的概念,设计学的跨学科表征,离不开当代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推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 工业化的推动。从世界现代设计史来看,设计的发展与科技、工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199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4万亿元,2007年突破10万亿元,在全球制造业排名第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和国内制造业的强劲发展,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设计产业从模仿到创新、从国内到走出国门,在发展速度和规模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工业化背景下,设计的发展与装备制造工艺、科技化水平越来越密不可分,成为“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具有科学技术和艺术两方面的特性,并且整合两者、超越两者,成为新的一极”。

2 城镇化的推动。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我国的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发展到2009年的46.59%,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我国只用了30年,已经进入从30%到70%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装饰热”、“装修热”、“广场热”、“拆迁风”、“欧陆风”、“全球设计竞赛”……越来越多的流行词汇使设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进一步改变了中国的城乡面貌,风格新奇的建筑一次又一次颠覆着人们的视觉想象力,既宣传、普及了艺术设计知识,又不断催生着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门类,建筑、园林、规划、环艺等多方面的知识需求推动设计成为一门复合型学科。

3 信息化的推动。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总结归纳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是农业文明的出现,使“人”摆脱野蛮,人类有了建筑、文字、城市等等;第二次是工业文明把人类推进了现代化,汽车、火车、飞机的出现拉近了人类的空间距离;第三次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等科学装置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地球”、“超级大脑”,使人类的智能化生存越来越成为可能,互联网将更加趋近于人类的大脑。多媒体设计、数字设计、智能设计等信息化设计的发展,无疑使越来越多的知识在设计中得以应用和发展。

4 市场化的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在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为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当代设计风格嬗变的速度十分惊人,巴黎的一款服饰风格,不到一周就可能出现在上海一家服饰店的橱窗。无论是潮秀还是回归,中国设计已经与世界日趋同步,设计和市场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2010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关于设计营销、设计审美、设计消费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推动设计发展不可或缺的话语体系。

二、设计学跨学科知识平台的建构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在工业化、全球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艺术领域不断拓展出新,边界日趋模糊,“艺术与政治、科技、宗教、城市愈发形成时代性的关联”。曹意强认为:“艺术并非仅是奢侈的审美产品,作为人类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它与其他创造力量一样主动地塑造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形状。”确实,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发展不仅推动着设计学在词汇名称上发生表层变化,而且也促使设计学在内涵上发生深刻变化。为此,在设计学教育教学中,必须主动适应,努力建构科技、伦理、艺术等跨学科知识平台。

1 科技学知识平台。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为艺术设计提供新的创新形式,丰富和深化艺术设计的领域。“如果抽象地研究设计之美或生活之美,研究那些从技术中游离出来的美的因素,而离开因技术而来的功能审美因素,设计史将会是空洞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发展给设计师以及设计创新带来了严峻挑战。Edward Constant曾经提出科技进化理论,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几乎所有的生物演化的基本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技术(创新)”。这种进化理论为我们理解设计的内涵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另一种视角。科技的进步意味着不断会有新的技术取代落后、过时了的技术,设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领域将会越来越广。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进步,科技探索领域的不断拓宽,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学科越来越多,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新产品推出的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高科技含量逐渐提高。例如新材料的发展,全世界每年以5%的速度增加新的材料,在上百种现有材料中还不断添加新的品种,为工业革新和产品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条件。无论是对于产品造型设计、外观设计还是机械制造设计,艺术设计已经远远超越了单个学科范畴,并且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对其“科学性”的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面临着新知识、新技术复杂性的考验。因此,必须建构科技学知识平台,在设计学教育教学中,增加制造工艺、材料发展、科技进展等方面的知识。

2 伦理学知识平台。随着现代设计的不断发展,设计也越来越牵涉到伦理的层面,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奢侈消费……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关系的嬗变以及科技进步都给设计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例如,虽然科技进步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并不能够充分预见到新技术所有可能的用途,这就意味着阴暗面的某些技术可能会成为社会现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颠覆人们审美常识,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的设计越来越多。如有些图书,虽然装帧精美却人为地增加了“腰封”,创新设计追求打破了人们正常的阅读习惯;在儿童文具设计中,“汽车”文具盒、镶表文具盒、骷髅造型铅笔等,使文具成为多功能的玩具,虽然受学生喜爱但却给学习带来了干扰。因此,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在界定工业设计新的定义时,便突出了工业设计所应承担的社会伦理责任,提倡设计师应该把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以及人类和地球的利益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在设计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量节约资源,减少物质消耗等等。在设计中追求环境伦理、消费伦理、人的伦理,需要设计师的自觉和自律。从源头上看,需要在设计学教育教学中建构伦理学知识平台,通过教育,倡导树立正确的设计伦理观,引导学生通过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观。

3 艺术学知识平台。艺术性和审美性是艺术设计的内在要求。无论是手工艺品还是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的艺术设计物,人们的这种“造物”活动,在满足实用性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能外,审美要求是其共同的基点。因此,从事设计除了具备和掌握扎实的设计专业技能、创作技法以外,还需了解艺术史论、设计美学等知识。近年来,在“大美术”、“大文化”背景下,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高校,在建立多学科交叉式综合教育模式方面作了不少探索,但离“通识教育”改革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美”是一个复杂命题,诚如费孝通所说:“技是指做得好不好,准不准,可是艺就不是好不好和准不准的问题了,而是讲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人人都有,但常常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其实也就是一种神韵,韵就是一种韵律,一种风、一种气。这都不是具体的东西、物质的东西。”由于设计活动和设计门类的复杂性,对具体设计的美学评价标准的把握是十分困难的,需要从造型、色彩、构图、装饰、风格以及与环境的协调等具体的元素入手,从设计体现出来的科技美、工艺美、材料美、形式美、实用美中,对设计与技术、市场、生产的关系,以及设计美的个性与共性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认识设计美、理解设计美、感受设计美,从而进行更好的设计。因此,需要在设计学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整合艺术学知识平台,引导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设计基本功的同时,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设计观。

三、建构设计学跨学科知识平台的挑战及对策

设计学升格为一级学科,是机遇更是挑战。这种挑战首先来自于多学科知识的压力,所谓“厚基础”就需要广泛的涉猎,这和设计专业的精细化分工以及学生的有限精力存在一定的矛盾,在工具理性理念的指导下,我国设计教育的专业设置呈现越分越细的倾向,教学体制和专业教学互相封闭,各个学科的隔膜和壁垒尚难以打破;其次来自于师资队伍的压力,截至2010年11月,全国设有设计、建筑、广告等相关学科的高等院校1448所,开设的相关专业方向达6593个,动漫等专业师资仍属于“紧缺急需人才”,教师授课任务繁重,对知识更新缺乏热情和动力;同时,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招生入学模式下,对学生的文化课要求较低,入学后外语考试等已成为多数学生的心头之痛;对于一些如“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等不进行专业课加试而入学的学生,由于缺乏基本的艺术训练和设计基础能力,进行设计创新也颇为困难。如此等等,都给设计学跨学科知识平台的建构带来了挑战,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以跨学科视野来审视和推动设计学的学术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通过学术团队整合学科平台。对于学科发展来说,学术是第一位的,学科是第二位的,学术是本体性的,学科是工具性的,通过打造学术团队能够促进学科的发展,同时学科发展又为学术团队提供研究平台。设计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特征明显的学科,其学科特性、学术框架、创作研究都有别于一般的学科。在现有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下,把与“设计”相关的教学院系、研究所进行合并重组并不具有现实性,即使合并重组也无法涵盖设计学的全部课程体系,用其他院系的师资来补充教学也常常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这也是造成设计学学科壁垒和隔膜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打造学术团队,通过项目推动、团队协作、各有分工、各施所长、成果转化的模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凝聚具有稳定研究方向、互相学习借鉴的学习型学术团队,开展项目式教学,进而整合多学科知识平台,无疑具有鲜明的可行性和便捷性。

2 深化通识教育教学改革。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和文化背景。早在二战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就已经实行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逻辑起点和理想目标的通识教育。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开展通识教育改革,如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方案分“三阶段培养”,即“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从2005年起,每个复旦新生的第一学年都会在复旦学院度过;浙江大学成立本科生院,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部一年级学生进入“求是学院”学习等等。这些通识教育改革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也为构建设计学跨学科知识平台带来了重要启示。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设计的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以及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日渐突出,设计学教育必须应对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复杂性的挑战,进一步整合、凝炼设计学必备的通识课程,建立“大设计”观指导下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 改革教学模式,培育创新思维。对设计潮流、设计倾向、设计创作具有一定的宏观把握和准确判断力,不断推进健康科学的设计创新,是设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艺术设计教育的模式将是一种更高级的教育形态。你可以用这种方法去教授历史、语言或者其他。教育的关键是,如何鼓励人们发出自己的声音”。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继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其目标在于培育受教育者的自信心、自觉性和良好判断力。“批评型教学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怀疑理性——批评性地看待设计理论和实践,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设计学的跨学科特征,更需要受教育者善于质疑、敢于批判,否则面临新知识和陌生领域时就会丧失创新能力。因此,要达到这种目的,就要不断推进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尤其要积极推进设计批评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思考设计的本质,进而提升设计创意能力,树立设计文化自觉意识。

(责任编辑:赵淑梅)

推荐访问:跨学科 表征 建构 知识 设计


[设计学的跨学科表征及其知识平台建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