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论文范文

对新闻报道中人文精神的反思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5 09:26:42   浏览次数:

摘 要:新闻传媒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社会需要的角度都有责任彰显人文精神,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文目标的实现。这样的责任决定了传媒的形象以关怀的姿态向公众传递讯息。所谓关怀的姿态就是媒体对公众本身感受的体察和关切,对公众所思所感和生存状态的广泛关注。这样的理念所就要求新闻传媒必须具备的人文关怀精神。新闻报道是传媒向公众传播资讯和信息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精神更是不容缺失。人文精神是新闻传媒的工作重心,也是新闻报道形成人性化亮点的方式。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更要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然而在传媒处处张扬着“平民视角”、“人文精神”的今天,如果我们认真考察一下,就不难发现,目前新闻报道中广泛存在的“人文精神”其中相当一部分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和具有象征意味。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精神;误区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124-02

新闻传媒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是“是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更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最直接关怀,也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当下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实施及体现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为追求所谓“卖点”而大力渲染不幸事件;对弱势群体的忽视和歧视;缺乏报道的艺术性,无端伤害他人的感情……这此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应当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也是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人文关怀的关注点应当是人类的和谐发展,应当体现对所有生命的呵护和尊重,而不是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公众情感。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媒介更应重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精神。社会的和谐以社会对人的尊重和关注为基础,以人的和谐为前提。如果媒介只顾一己之利而弃人文关怀精神于不顾,就很难履行媒体的角色职能。新闻采访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及表现和当今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误区,都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本文分析了人文关怀在新闻采访必要性,揭示了人文精神的内涵,通过案例着重从对隐私报道缺乏慎重,漠视他人感受、缺乏同情心,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和歧视和对女性和儿童的话语霸权等几方面探讨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不足,并指出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三大误区:人文关怀行走在道德的边轨,人文关怀的相对过剩,人文关怀的“摆拍”。本论文希望能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更好地认识新闻采访中人文关怀精神的重要性,为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精神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尽点微薄之力。

一、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1]。而当代的人文主义,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完整等问题而外,又增添了新的内涵,不仅要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类的未来;不仅要关注人的人文环境,还要关注人的生态环境。使人文关怀的视野从纵横两个向度大大拓展,从人类社会延伸到了自然界,从当下延伸到了未来,体现出极强的辩证思维。

1.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新闻报道。首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其次,新闻报道人文关怀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再次,新闻报道人文关怀对引导受众个人树立健康文明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乐观积极的生活观念有积极作用[2]。2.新闻媒体自身的探索和发展离不开人文关怀。第一,新闻报道人文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性,有利于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社会功能的实现。第二,塑造媒介良好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离不开人文关怀。3.新闻报道人文关怀是现代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其一,新闻报道植入人文关怀精神有利于进步价值观的确立,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其二,新闻报道人文关怀有利于疏导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

二、当代新闻媒体的状态

1.对隐私报道缺乏慎重。新闻报道中隐私侵权的行为屡见不鲜。一些媒体大量刊登侵犯受众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的报道。新闻传播中有意或无意造成对被报道人的名誉侵权,有的还造成由此带来的物质上的损失。一些新闻媒体为追求市场卖点,不能客观公正地报道娱乐圈中的事件与人物,一味地迁就少数受众,为迎合少数人群低俗的心理,不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考虑可能带来的后果,造成当事人的难堪。这种不良的传播倾向使新闻沦落至低俗的层面上去。

2.漠视他人感受、缺乏同情心。有的新闻媒体为了挖到独家新闻体裁而不顾及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情感,硬是刨根问底,问一些人家不想回答或令人痛苦的问题。诸如此类的不人性化的采访报道并不是少见的。对于记者和编辑们来说,此时他们的采访报道已经丧失了怜悯之心。也就是说,现在很多的采访,寻找猎物的刺激和新鲜感已经取代了原本从事记者这一职业最为珍贵的东西,即对于人的关爱与温暖。汶川地震举国哀悼,很多新闻媒体赶赴四川采访,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动,可是在这其中不乏有些记者不合时宜的胡乱煽情。蒋敏是汶川救援中的巾帼英雄,面对母亲、女儿离开人世还毅然决然的留在救援第一现场,可是我们有些记者竟然问“你在救助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起自己的母亲和女儿?”还有在对一些失去亲人的灾民采访的过程中,问其伤处,给被采访人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这完全背离了我们社会所要求的人性化采访,加深了受访者的痛苦[4]。

3.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和歧视。首先多数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曝光力度明显偏小,留给弱势群体的版面和报道太少。其次对城乡部小型工业的卧底式报道也是歧视弱势群体的一个体现。近年来,在不少打击社会阴暗面的新闻报道策划里,往往矛头指向弱势阶层群体,尤其是新近兴起的对城乡部小型工业的卧底式报道,这一阶层本身就比较落后,富有脏、乱、差、黄、赌、毒、残、劣、次等现象。媒介在报道这些问题时尝到了甜头,于是各个媒体一哄而上,做出“黑纸巾”、“黑腊肠”等报道[5]。每次报道一登出来,记者就会同有关部门对“黑企业”进行打击。当然,这样做是维护了正义的一方,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但也简单粗暴地对待了复杂的社会现象,因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不只是草根企业家单方面的问题。而在批评报道中,大企业、大老板或白领以上阶层受到的批评就要少得多。

4.对女性和儿童的歧视和话语霸权。女性和儿童及其利益常常被大众传媒忽略、谴责、贬低,她们的生活和兴趣没有得到大众传媒的准确认识和反映。据首都记者协会妇女传播监测网调查,1996年3月,首都八家全国性大报要闻版共发表报道2923条,其中涉及女性的仅占11.9%,而涉及女姓问题的比例更低。较新的统计数据是《人民日报》2000年3月要闻版涉及女性的报道比例,仅占4.5%[6]。各种形式的调查还发现,不仅是女性报道的数量无法令人满意,这些女性报道所体现的女性形象基本上也是片面的、传统的,并不能完全体现新时代女性的特点。

三、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误区

1.人文关怀行走在道德的边轨。曾经有一个新闻类综合栏目对高考作弊事件作过一次颇有影响力的隐性采访,这个栏目在受众心目中权威性和信赖度都是非常高的。该栏目的记者深人到作弊事件的发生过程当中,目击了当事考生作弊从准备到落实的全过程。可以说无论是对受众的思维震荡还是从新闻事实的持续冲击力而言,那次隐性采访的确成就了一期难得的好节目[3]。客观、真实、全息、热点,可以说这些好节目所应当具备的要素在这期新闻报道中一个都没有少。但是,许多受众观看节目之后,认为该节目缺少了一种切实的人文关怀精神,传媒人缺失了伦理常情中最基本的道德标准。这样的新闻报道把事件中的当事考生当成了一个牺牲品。传媒作为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应该保持这种记录和见证的公正性,尽量避免以“人为真实”的姿态成为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或以种种手段促成预期新闻的诞生。试想当时记者如果能够在该事件的高潮部分到来以前就及时阻止当事考生的错误行为,那么这名考生或许就会悬崖勒马。而事实上记者却是一步步地亲眼看着其滑向错误的泥潭。传媒需要秉承新闻事件客观真实,而且传媒需要考虑能够“吸引眼球”的节目才是好节目。我们不难看出,该类新闻事件报道以普通人群为关注焦点,报道的最终目标是对广大受众传递一种告诫和警示,从而避免类似的错误重演。可以说这样的节目的确在宏观层面上对目标受众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精神,而这种宏观却恰恰忽略掉了对当事考生本人在微观上的切实关怀,虽然起到了警示大众的作用,但却违反了人文关怀的原则性。

2.人文关怀的“摆拍”。平等意识在人文关怀精神中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上每一个人的人格和尊严都是平等的,尊重和关爱每一个人是人文关怀精神最本质的内涵。传媒是否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和人性意识,都会在新闻报道的细节中流露出来。新闻媒体在关注弱势群体时,应该尊重他们的尊严、情感和个性。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需要传媒设身处地为行为主体考虑并且潜心捕捉,而不是生搬硬造虚伪的画面和场景。通过这种虚伪的摆拍所传递的讯息对不管对行为主体还是受众而言,都只能是拙劣的煽情故事而远非新闻报道。

四、结 语

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是个深远而长久的命题,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诠释,那就是报道社会新闻既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只有这样,社会新闻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质和塑造良好形象,从而赢得受众的尊重,在市场上长久立足。当然,为社会新闻构建人文关怀的“主角”——记者和采编人员,更应该提高责任意识、审美情趣和道德水准,把人文关怀当作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时时做到“眼光向下,心中有人,笔下有情”。

参考文献:

[1](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宏伟,高蕊.道德与新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冯天瑜.人文论衡[M].湖北:武汉出版社,1997.

[4]刘娟,刘九洲.对当代传播中人文关怀的反思[J].新闻前哨,2003(1).

[5]李敏.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误区[J].聚焦,2005(1).

[6]王海柳.解读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多重意义[J].兰州学刊,2004(4).

推荐访问:新闻报道 反思 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