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学习总结

课后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0 08:39:57   浏览次数:

摘要:课后反思对及时分析 、总结教学过程的得与失,对教师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作者三年多来通用技术的教学实践,简单探讨了好的课后反思应体现出成功点、失误点、疑惑点、感悟点,强调了课后反思的必要性。以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水平。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013-02

课后反思即我们每上完一堂课后,在脑海里再现教学过程和学生接受情况的信息反馈,对教学设计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把课堂里的成功得意之处,教学中出现的失误,以及学生的疑惑、错误,我们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和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改进的方法,希望达到的效果等等一一记录下来。以此作为知识及时补充的依据,今后教学改革的借鉴,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浙江省教研员管光海老师认为:“教学反思是通用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叶谰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可见,课后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好方法、好“秘诀”。下面笔者结合多年以来通用技术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课后反思的意义

1.课后反思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学问题 ,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课后反思——提升教学智慧。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很难设想,一个没有智慧,缺少创新,只会照搬教材的教师,他会发展得很好。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那么,“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我们需要的是“教师”,而不是“教书匠”。 为什么有的教师执教多年,却长进不快,有的教师虽然刚涉足教坛,却能后来居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后者善于思考、探索和总结。有句话说得好,如果培训是教师最长久的福利,研究是教师发展最长久的动力,那么反思就是教师超越经验,实现专业成长的阶梯。

2.课后反思有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课后反思——克服职业倦怠。课后反思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活动充满职业的乐趣,让教师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反思还会激发教学激情。有反思就会有探研,有探研就会有激情,有激情就会有动力。所以说反思有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好的课后反思应体现以下四点:

1.成功点。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抓住教学中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成功点,及时记录下来,坚持不懈,就能串起教学的闪光珠链。

把教学过程中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内容记下来。如在讲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这节课时,笔者先讲了技术与设计的涵义,接下来要讲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的第一点: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增加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问同学:“大家的衣服谁洗啊?难不难洗?”大家的兴致一下来了,思维也活跃起来了。大部分人说自己洗,难洗。笔者接着说有人为了偷懒,省下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通过不断的设想和反复的试验,于是发明了洗衣机。由于人的不断需求,不断设计,洗衣机由双缸半自动发展到全自动洗衣机,多方便!按几下,放点洗衣粉就可以把衣服洗干净,拿出来晾干就行了。但还是有人嫌麻烦,下雨天可就没那么方便了。可不,现在普通老百姓家里也能出现这样的洗衣机,衣服放在洗衣机里洗干净,拿出来不用晾干,就可以直接穿在身上了,多省事呀!可见,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吧!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成,脸上洋溢着心领神会的愉悦表情。下课后,笔者马上把它记在教案的下面,在另外几个平行班上课时,毫不犹豫采用它,并不断地修改、完善。由此领会到,讲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当然这一点也要记下来)。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分散了教学的难点。

2.失误点。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善教者难避其失。如实记下失误点,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就能使教学“长善而救其失”。

把时间分配不佳,教学内容安排不妥等记录下来。如在讲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时,教学设计里笔者把设计的定义放在第三点(设计的丰富内涵)里讲,上了一堂课,感觉很牵强,为什么感觉不顺理成章呢?下了课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想,人有思维定势,有一定的认知过程。在讲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时,我们自然而然应该先知道技术与设计的涵义,再了解它俩之间的关系。对,还是把它放在开头讲比较妥当。笔者是这样引出定义的:同学们,国庆放假大家怎么安排啊?设想一下10月1号上午我们生活的场景。由此再归纳设计的定义: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有目的地规划及创造活动。大家反应很热烈,气氛非常好,教学目的也达到了。通过这种尝试发现,有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困惑点。教学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当堂提出的与课外知识相当的问题,老师当堂未能作答,出现“卡壳”现象势必难免,这种“教然后知困”值得一记,以便钻研。

如在教第一章技术的性质时,讲到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时,下面有同学小声提出异议:不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而应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历史书上写的就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到底孰是孰非呢?当时笔者不能下定论。下课后,马上上网搜索,查明真相,并把它记下来,以便下堂课好给学生一个完美的交代。

4.感悟点。追踪教学过程,审视教学环节,总结教学得失,从而会有许多感悟,及时将这些思维的结晶、灵感的火花捕捉下来,于教于学都大有裨益。

如在讲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中第三点(设计的丰富内涵)时,笔者拿出两支不同功能,不同样式的笔,同学们热情高涨,通过对比、演示、学生体验两支笔,同学们充分认识和理解了产品的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使用产品时,我们首先要考虑产品的实用价值,但我们在设计产品时,既要体现技术的魅力,又要展现艺术的风采。学生的反馈信息让笔者领悟到,带着实物进课堂,效果确实不一样。以后力争做到,带着相关的实物走进课堂。

三、再现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为了精益求精,方便以后更好的教学,我们可以再现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基础知识是否讲清,基本技能训练是否落实,哪些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有哪些失误,原因是什么,教师的启发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同时考虑一下这部分内容应该怎么做,写出新的教学设计,即教学反思。我们通用技术教师一般教六,七个平行班,这样一年下来,就相当于带了几届学生了。可见,再现教学反思完全有必要。

同时课后反思目的要明确,要有针对性,且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认真记录,并经常翻阅,时间长了,可“滴水穿石”。

总之,课后反思是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对及时分析、总结教学过程的得与失,对教师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提高通用技术教师自身成长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技术与设计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顾建军, 段青. 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课后 有效途径 反思 成长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