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职业总结

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公共空间艺术思考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4 08:43:37   浏览次数:

摘 要:文章通过公共空间的研究理论与文化趣味对受众影响的解析过程,探讨城市空间中如何运用艺术学、美学以及公共服务下的社区文化空间理论全面解剖受众的心理变化及接受程度,使当代文化艺术朝向人性化、艺术化的形式继续发展。文化趣味性的建设目标要和城市公共空间更好地融合,从而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满足广大居民的艺术性需求。

关键词:文化趣味;公共空间;接受美学;受众分析

在主流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达的当今社会,受众对于物质文化的追求已经上升到审美精神的愉悦感,由此产生了受众对于文化活动及演出产业审美心理的变化。本文由接受美学的开端及养成逐渐深入,研究如何将受众的审美心理与当下中国对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有机联系,在公共空间下接受美学对受众的心理变化会产生怎样的文化价值,由个体认接受上升到社会认同,培育观众的审美积极性,让受众在固有的审美趣味的空间里调度自身更高层面的期待值,培养受众观演兴趣以及参与热情的同时,使其主动创造并提出文化活动的创新性,赋予活动更深层的文化价值。

一、接受美学的演变过程

(一)从文学史到读者阅读习惯的养成

接受美学诞生于联邦德国,首倡者为姚斯和伊赛尔。两位理论家侧重于通过对文学史的研究了解读者通过阅读而获得娱乐及教育功能的体现: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读者会产生审美愉悦、艺术知识的掌握以及对于社会及人生的思考,进一步的思索过程就是读者赋予文学作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文学需要创新,需要跳出已有规律的束缚。每一位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都有所不同,这样代代相传就是丰富文学历史意义的价值。读者的理解思维既要遵循相互传递的传统模式又要进行不断的头脑风暴重新思考产生一种规律性的模式——“期待视野”。最终文学史的流传让读者既能在阅读中找到有可循规律的部分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又不能太过超前而超出接受者的心理承受程度。

(二)观众的创造性审美过程解析

相比于对文学史研究的读者来说,观众的层面又上升到一个更广泛的空间领域,观众作为一个接受群体拥有不同的审美心理机制,他们的心理活动具有公共性同时也具有差异性。观众对于作品的接受程度又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余秋雨在《观众心理美学》一书中将观众划分为五个等级:“正常观众”、“热心关众”、“杰出观众”、“专业观众”乃至“观众领袖”。 “正常观众”对于作品的看法并不是属于真空状态,他们会在脑海中产生一个预期的假设,无论是高雅文化还是通俗文化,任何任何审美再创造的过程都要贴近创作意图,在想法产生的过程中自动划分为个人期待视域和公共期待视域。

1.个人接受

每个个体在接受程度上由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不同都存在差异性,个人特征要符合场域特征,在适应个人的审美前提下,观众在审美接受的同时会对作品进行积极主动的再创造活动,从而达到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升华,这是人类自我肯定与自身文化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

2.社会接受

社会接受是公共期待视野,集体的审美经验比个人更具有说服力,一个产品要投放到市场上,事先分析该产品所受到观众接受的程度有多大,这个市场接受度是预计分析出来的。到真正投放市场后,接受的效果不好,说明在分析时高估了市场接受度;如果效果好说明达到了预期分析的市场接受度;如果更好则说明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市场接受度。

(三)当代中国文化下的生活美学与受众经验

中国的美学发展是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第一个真正将西方美学引入中国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他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介绍和研究,让西方美学在中国慢慢地演变成“本土化”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观众与生活美之间的架构模式,将西方的美学理论变成中国观众适应的理论。西方更重于写实,而中国更重于意境之美,中国观众的感性体验往往更倾向于情感的发泄与表达。

二、接受美学在公共空间下的融合

(一)公共空间下的活动策划目标

在公共空間下举行的各种演出或者节事活动都需要观众的配备才算完整,受众作为演出的“第三方”同时也是作品的创作者,他们的反馈建议以及观演经验显得尤为重要。观众的反馈是对艺术创作者的启发更是对演员二度创作的激励。观众的反馈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紧密相联的,是一种心理表现无形的传递,这也正是策划者在公共空间下需要运用接受美学来作出室内外活动的基本决策。

1.场内空间的活动展演

在剧场或者封闭空间的演出场地内,迎合观众心理的活动空间塑造存在于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剧场内的环境相对安静,空间也相对狭隘观众不能随意走动和互动;观众的直观反映就是对演员演出形式最好的鼓励。演员通过观众的肢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能够与观众进行心灵的传递和交流,观众需要在公共空间下将被动地接受演出模式转化为主动地创造模式;演员也同样需要观察观众的反馈来改进下一次的演出内容与形式。演员与观众的交流需要真实存在的感觉,演员需要找到打动观众最大限度的情绪点,而观众在审美过程中由审美体验到审美高潮再到审美升华的过程也是契合场内演员演出的最大趣味性与关注点。

观众的个体意识并不能带动演出的积极性,在场内领域中,集体审美意识的体现才是演出成功的关键。观众之间的情绪可以互相带动并互相传;同等教育文化水平或同等阶层的观众一般会选择同等类型的演出方式,他们在欣赏演出的同时会受到对方的影响,群体的观演力量与反馈程度更能体现出对演出态度的积极与消极程度,对于下一场演出的选择目标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2.场外空间的活动调度

户外观众接受美学拓展是针对高雅文化艺术而言的另外一种通俗的审美意识。通过导赏的方式,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讲解或结合多媒体进行展示,是消除观众心理壁垒、使其产生亲切感、提高参与兴趣的法宝。为消解心理距离,营造舒适、温暖、亲和的艺术氛围,不失为有效的拓展方式。除了演出现场的参与体验外,观众的幕后近距离结束显得尤为珍贵,场外活动是一个天然的排练过程,不用通过售票来解决观众的心理需求;亲力亲为地观看整场演出活动的始终,更能抒发观众对于演出的情怀。

建立观众归属感,在大空间下更要考虑观众的宏观反馈建议,遵循观众的宏观心理建设与心理感知,落实艺术教育和观众美育的结合,带动文化艺术创意式的发展,深化城市文化活动的互动价值。

(二)文化趣味的培养与接受者的适应度

公共空间下的城市文化要遵循受众的期待视域,如空间设计、艺术消费、文化场馆体验等等。城市公共空间对于受众的配置与趣味影响不能产生现象错位。城市公共空间旅游环境的打造是吸引受众的核心地带,城市公共空间的旅游特色应因地制宜。例如广州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带有明显的岭南文化色彩,邯郸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则带有显著的燕赵文化色彩,淄博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则带有齐鲁文化色彩等。每一个场域都针对不同的受众,对于文化街道的指定以及文化小镇的开展,临街店铺的艺术气息布置和休息厅或者走廊凉亭的设计摆放都是以受众的便利为目的。公共空间文化活动的开展,逐渐变成了社区文化治理模式的践行基础,得到延续:一是引领文艺风向与改善社会问题,建立成熟的开放机制,推广全民文化、艺术教育普及;二是联合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利用本职功能,为全民服务。

除居住环境和旅游活动外,城市文化空间多元化的管理服务也要逐渐完善,空间的硬件设施与志愿者的服务态度需要明显地增强并改善;净化城市空间的休闲环境突出受众的休闲体验以及场馆的休闲功能,满足受众的心理文化需求。

(三)接受美学与文化价值的多样体现

大众文化兴趣的发掘与接受美学拥有不可或缺的联系,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也多植根于受众的审美心理及审美需求变化。观众不仅是文化活动的参与者还是文化活动的设计者,无论是对文化的批评还是鉴赏都能赋予新的价值意义。美学与大众文化的融合既要承认历史的延续性又要秉承当下文化的创新性,达到大众文化与设计理念的统一。从参与对象的角度,以公共空间文化资源管理和群体拓展为研究对象,构建公共空间文化活动居民拓展路径,以实验研究为突破口,围绕当代公共空间下文化活动居民拓展,将文艺行业、政府和社会组织整合起来,从公共文化服务层面,探讨当代公共空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的现代的美学生活方式应该是更多地去关注“本我”,通过对自己的审美探索以及后天對“美”的学习,不断地成长和否定成长,不断地挖掘在“美”的领域里的“审美本我”,通过专业知识的训练,让“美”与“审美本我”和谐相处,实现“超我”。

三、结语

接受美学不是孤立、静止地看待问题,它是一个灵活运用的思维理论规避了现实空间的创造短板,在国内响应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倡导下努力实现社会责任感的激发、从个体到群体的转变。接受美学的融入是一种公共空间艺术新型文化灵感的产生,不仅唤醒了受众的精神诉求,还为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和文化假设提供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建筑物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形式使受众感知周围的环境生活,传达区域文化价值的同时增强社会大众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

[3]刘悦笛.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

推荐访问:思考 艺术 城市 文化 背景下


[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公共空间艺术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