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职业总结

以人为本加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救助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4 08:41:11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客观存在着一个具有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通常来说,弱势群体中包括了一部分残疾人,这部分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的局限,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劳动能力,不能像正常人那样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正常收入,这将直接造成这部分残疾人的贫困,正因如此,这部分残疾人更加需要得到来自社会的帮助和关心。

关键词:城市社区 弱势群体 救助

一、当前城市社会弱势群体的分析

当人们一说起社会弱势群体和社区救助,通常来说,会很容易联想到“低保户”这个词眼,然而,“低保户”仅仅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不管是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会出现社会弱势群体。通常来说,构成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是社区,同时,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之所以称之为弱势群体,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这个“弱”字上,一般来说,这里所指的弱主要表示以下几个方面:(1)在经济方面体现出的弱;(2)在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地位方面体现出来的弱;(3)在社会竞争力方面体现出来的弱。

就当前来说,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弱势群体的就业机会,这就使得原本比较困难的生活显得更为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更加需要政府的帮助。有着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中,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仅仅是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改变他们所处不利环境。

二、以人为本,加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社区救助的重要意义

1.这样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构建城市社区良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华民族有着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其中“一方有难、八方相助”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点在城市社区积极救助弱势群体方面显的尤为明显。考虑到大家都在同一个社区下生活,这样就更加容易的去了解弱势群体的实际生活状况,其中主要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的困难和精神文化方面的缺乏,通过这种近距离的了解和观察,这样就更加容易理解弱势群体的心理,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更为人性化的救助方式,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弱势群体在心理方面得到认同。为了确保这部分弱势群体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整个城市社区的建设中来,就需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强化对这部分城市社区弱势群体的救助,充分了解这部分弱势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并对存在的困难进行有效地解决。

2.这样做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弱势群体提高其积极性,同时,在当今这个社会中,对维护社会的平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价值理念就是公正。罗尔斯认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是正义,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在一个公正的社会里,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力决不受制于政治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通常来说,公正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就业权、生存权、受交易权和社会保障等等。

此外,在城市的各个社区中生活着大量的城市弱势群体,他们有着很多明显的特征,比如:具有稳定的居住地,在城市社区中生活了较长的时间等的,正因如此,为了尽可能的满足这部分城市弱势群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就需要对城市社区救助进行相应的加强。

3.这样做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弱势群体的生存压力,同时也对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对弱势群体进行城市社区的救助,像这样的救助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包括送寒衣、发放节假日慰问金等等,除此以外,为了使得这部分弱势群体学到一技之长,可以逐渐的学会自立自强,这就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通常来说,可以采取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这样的方式,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摆脱弱势群体的称号。

为了确保这部分城市弱势群体能够更好地进行自立自强。除了需要必要的社会支持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通过这部分弱势群体自身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终摆脱弱势地位,其中对弱者改变其弱势地位的能力起到加强的作用是社会支持的主要作用。古语有云,“惟自助者天助之”,如果想仅仅是通过社会的支持,而没有自身的努力,是不可能真正的改变其现有弱势地位。一般来说,为了能更为有效地激发救助对象的自助潜能,社区工作者尝试运用各种技巧,“助人自助”这种观念是城市社区工作的核心观念。

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本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应该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如果仅仅是一部分人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进行享用,剩下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享用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这样就不是我们期望的“以人为本”。通常来说,城市社会成员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弱势群体,为了能更好的实施“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让这部分人也能分享由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他们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因此,在对城市社区进行进一步的建设过程中,利用社会和政府对这部分弱势群体进行相应的帮助,这样可以确保这部分弱势群体获得自身的利益,同时,让他们也可以充分感受到政府以及社区对他们的关爱,这样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构建起对生活的信心。

三、以人为本,加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社区救助的思考

1、对弱势群体的物质生活进行必要的关心

通常来说,城市弱势群体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生活困境,大部分城市社区弱势群体应该得到经济上的帮助。就当前而言,我国仍然处在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社区弱势群体的物质生活进行进一步的保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城市社区中,需要对城市社区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利用,积极开展各项互助的活动,包括:人力援助以及实物帮困。同时,通过社区居委会的进一步帮助,可以通过实际走访等方式积极的了解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基本信息。在进行实际的帮助过程中,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式:(1)帮助改善社区弱势群体的物质生活。积极的联系相关的慈善机构,接受来自社会团体的捐赠,同时积极开展一系列爱心捐赠活动,将这些由捐赠活动所得的财物分给那些弱势的群体,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弱势群体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2)除了进行实际的捐赠活动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提高其自身的社会竞争力,积极开展一系列就业的培训活动,这样可以帮助这部分弱势群体有一技之长,提高其社会的竞争力。为了能从根本上摆脱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开展就业与再就业的相关培训活动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2、对弱势群体的精神文化方面的进行关心

就这部分城市弱势群体而言,除了应该对其进行物质上的关心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对其精神文化方面进行相关的关注。通常来说, 精神文化关怀就是采取一系列的文化形式,主要包括文化宣传活动以及文化作品等相关形式,对这部分城市弱势群体进行进一步的教育,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精神生活的质量。针对弱势群体缺乏足够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不能进行相关的文化消费,这样就不能感受到文化所带来的关怀。所以说,需要根据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性的进行一系列的文化扶贫工作。比如:强化社区弱势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的合作精神进行进一步的培养,使得这部分弱势群体更好地的执行自己的社会义务。

3、积极开展社区心理救助

按照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其进行相应的社区心理救助。这主要是由于这部分人在物质生活方面存在的欠缺,同时存在较低的社会地位,这样就直接造成这部分人在心理上出现一些失衡现象,具体表现为,在心理上容易出现一些自卑、失望和不稳定情绪等不良的现象。针对当前的社会环境,我国社会尤为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在这当中,特别需要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宣泄平台是目前来说比较欠缺的一个环节,目前所有的服务管理仅仅还是停留在生活秩序上的管理,没有完全考虑到居民的实际心理需求。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在已有的社区医院上构建一个社区的宣泄平台,配备相应的社区心理咨询师,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社区居民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救助。

4、对人文关怀进行进一步的关注

“关注人是人文关怀的实质。人文关怀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规定人格塑造的问题。”从实际上来说,人文关怀就是关怀人的灵魂,是追求人的自觉意识以及关怀人自身的自由。对弱势群体进行必要的关怀,这是全社会的责任,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在这里面更加需要社会强势群体提供相应的帮助。为了确保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就需要对这部分弱势群体进行进一步的重视,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帮助社会进行进一步的提高,这样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的形成。如果可以形成一个真正公正的社会,这样就可以使得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受益。换个角度来说,对弱势群体进行必要的关怀也可以说是对强者自身的关怀。

对弱势群体进行必要的关怀其实也就是体现社会的公平性,为了可以从根本上真正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具体来说,应该对对弱势群体的实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密切关注弱势群体的真实心理感受,不能用居高临下地心态去怜悯弱势群体。此外,为了确保这部分弱势群体从精神上战胜苦、从而获得乐的人生价值,就应该注入有形的文化知識和人文品格。为了能更好的调适人生价值的构成效用,这就需要对弱势群体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当然,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形成一种新的人生境界。(作者单位:葛洲坝集团二公司东方居委会)

参考文献:

[1]白以娟.加强城市社区对弱势群体的管理[J].丹东师专学报,2003(2).

[2]邹峥,张越.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人口总数6134%.http://www1gov1cn/jrzg/2007-05/11/co ntent_6107071 ht m.

[3]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4]王舒圆,张富良.构建对弱势群体社会关怀体系的探索[J].学术交流,2002(6).

[5]杨鲁宁.论人文关怀与大学生美育[J].东岳论丛,1998(4)

推荐访问:弱势群体 救助 以人为本 城市 社区


[以人为本加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救助]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