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承揽合同

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分析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6 08:51:26   浏览次数:

【摘要】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及社会公众可供接触的艺术作品不断增多,使社会公众的审美形式、审美导向和审美价值都发生了变化。如何创新视觉思维模式,将主题和美感以更加多元、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当前艺术设计者重点关注和考量的问题。本文就视觉思维的概念和视觉思维模式的分类进行阐述,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中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并提出自己关于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看法,希望能够为相关艺术设计人员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帮助。

【关键词】视觉思维;创新;设计;视觉传达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一、基本理论概述

(一)视觉思维的概念

关于视觉思维,学界并未形成统一观点,从不同艺术视角,学者们对此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视觉思维主要是指社会个体为了获取其所要表达的信息,分析、概括、加工和整理外界所感知的视觉意象,进而了解该视觉一项所表达的内涵的一个过程。视觉思维本质上是社会个体思维运动的一种体现,是社会个体基于自身对艺术的理解和自身审美导向,对所感知的外界事物进行创造性的把握和理解的一种方式[1]。需要注意的是,视觉思维与一般的逻辑思维不同,逻辑思维更强调思维的内在逻辑,视觉思维则强调思维的综合性、情感性、发散性、直觉性、创造性和非语言性。

(二)视觉思维模式的分类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主要存在三种视觉思维模式类别:第一,联想性思维模式。即艺术设计人员通过大脑对意像的连锁反应,随心地联想到其他意像,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创意设计思路,达到创新设计的目的[2];第二,逆向性思维模式,即艺术设计人员打破思维的局限及思维常规,对一些看似平常的观点或者事物进行反向思考,达到创新设计的目的;第三,发散性思维模式。即艺术设计人员站在更广阔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不同方向对大脑所接受的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达到创新设计的目的。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对比统一原则

所谓对比统一,即同一作品在两种效果下对比后产生的差异。艺术设计人员在对视觉传达作品进行创作及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对比统一原则,注重不同对比环境下视觉传达作品所表现的特征[3]。例如,艺术设计人员需要对色调的明暗、色调的冷暖、色调排列、色彩的饱和度等进行对比,了解不同情况下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存在的基本差异,进而选择最优的色调及色彩饱和度。

(二)尺度比例原则

现代艺术学强调尺度比例对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部分和整体的影响,不同尺度比例作用于同一事物及同一作品上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基于此,艺术设计人员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要尤其注意作品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尺度比例,防止出现不和谐、不协调的现象,最大限度地优化作品结构,为作品营造出一种和谐匀称的韵味。艺术设计人员平时要提升自身审美意识,通过观察他人的设计作品,提升自己对于尺度的掌控程度及对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

(三)视觉为中心

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不能脱离视觉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一方面,图像特征是视觉思维模式的主要特征,社会个体在观察图像过程中,首先会基于自身大脑原有的存储意识,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及图像中最主要的部分进行浏览,进而对图像产生一个初步的印象后,才会逐步转移到视觉的中心位置;另一方面,视觉思维模式强调社会个体对于物像的辨识度。综上所述,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艺术设计人员要想提升设计的整体效用,就必须突出视觉中心,这样才能让社会个体对自己设计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好地完成画面布局工作同时,理解设计本身的内涵及内容。

(四)整体与部分相协调原则

现代艺术学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艺术设计人员只有从全局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了解、掌控和涉及,才能不断提升设计作品的质量,也才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内容更为丰富的作品。为此,艺术设计人员对作品内部的各个要素进行表达时要张弛有度,按照各个艺术要素的类型分类识别和分类,从部分出发来完成整体的图像。

(五)均衡与对称的掌控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对称均衡都是艺术设计的一大原则。这是因为对称均衡的作品通常能够给人一种庄重、典雅、和谐、自然的视觉美感,符合社会大众最基本的感官需求、感官习惯及审美需求。基于此,艺术设计人员在设计艺术作品过程中,要充分把握现代大众的这种审美意识和审美倾向,强调作品整体的对称均衡性,才能获得社会公众对于所设计作品的普遍认可。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基本路径

(一)运用联想性思维

艺术设计人员要善于运用因果联想、对比联想及接近联想等三种联想性思维。首先,艺术设计人员在设计艺术作品过程中,采用因果联想的思维考量作品之间的前后关系,寻找更富有创新的设计素材;其次,艺术设计人员在设计艺术作品过程中,采用对比联想的思维对不同种类的素材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扩散自己的思维;最后,艺术设计人员在设计艺术作品过程中采用接近联想的方式,寻找与现有素材相关的其他设计素材,注入新的联想创意,更好地进行艺术创新。

(二)运用逆向性思维

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艺术设计人员要力求通过创新为社会公众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以及感官体验,取得独有的和意想不到的创意效果。一方面,艺术设计人员在遇到设计“瓶颈”,按照常规的视觉思维模式难以将自己内心真意表达出来时,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对原有素材与自己的内心想法进行有机整合,提升自身艺术设计的灵感;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人员在平时搜集设计素材及生活中要善于留意具有特殊性、创新性的设计素材,并在设计过程中加以使用,为社会公众呈现出不同效果的艺术作品,加深社会公众对作品的印象。

(三)运用发散性思维

前文已述,发散性思维模式是视觉思维模式的一种,其被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4]。艺术设计人员在设计作品时,在充分考虑作品的性质、设计理念及设计目的后,要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从多个层面发散自己的思維,实现作品创新。需要注意的是,艺术设计人员不能过于随意发挥,运用发散思维的前提是不能脱离设计作品的立意以及本身性质。也就是说,艺术设计人员要合理发散自己的思维。

(四)运用创新的视觉语言

设计术语能够将艺术作品本身的内涵传递给社会公众,为艺术设计人员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基于此,艺术设计人员可以从色彩、文字和造型的视觉艺术语言出发,对上述艺术语言进行有机融合,创新艺术作品。需要注意的是,视觉语言的运用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艺术设计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树立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才能逐步培养自己对视觉语言的敏感度和熟悉度。因此,艺术设计人员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更新自己的审美观念,提升自己对艺术语言的运用能力。

(五)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艺术创新

科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艺术设计人员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艺术设计人员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作品进行设计,使作品能够承载更多的内涵和意义。艺术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及其他软硬件工具检索相关的设计素材,也可以利用軟硬件设施实现视觉创达设计的数字化,提升自己设计工作的实效性。

(六)进行诱导式的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艺术设计人员长时间的努力和训练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灵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需要一定的契机以外,也需要艺术设计人员自身的努力。基于此,艺术设计人员可以进行诱导式的创新思维训练,根据设计作品的设计要求对各个要素进行人为筛选后,找出视觉形象的特色和本质,从多个渠道获得设计灵感,培养自身创新思维。除此之外,艺术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寻找正确的艺术设计规律和模式,形成一套自己特有的艺术设计风格,更好地实现创新的目的。

四、结束语

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艺术创新是保持艺术生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具体到艺术传达设计领域,设计人员只有树立创新意识,迎合当代大众普世审美价值,才能更好地设计出相关的艺术作品。现阶段,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不断朝着现代化、创新化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行业内取得了突出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设计人员的思维过于局限,照搬其他视觉思维模式,无法设计既具有个性化又符合大众普世审美价值的相关作品。在未来,艺术创新仍然是艺术领域最基本的要求及发展的方向,艺术设计人员应当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视觉思维模式,将更多创新元素融入到作品当中,才能真正提升我国相关艺术行业在国际上的整体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曾筱晶.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2019(9):143.

[2]李劲彤.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J].农家参谋,2019(10):234.

[3]彭李千慧.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J].戏剧之家,2018(9):139.

[4]洪梅.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与创新研究[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8,31(1):72-74.

作者简介:厉笑余(1996-),男,浙江省东阳人,本科,就读于湖南城市学院艺术,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建筑、装饰、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设计、施工管理。

推荐访问:视觉 传达 思维模式 创新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