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承揽合同

长江水运发展“十二五”以来的成效经验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3 09:30:47   浏览次数:

zoޛ)j首总结,沿江七省二市的领导也就本省市的内河水运发展状况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形成了合力打造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为沿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的共识。本刊特节选其中热点内容进行刊登,以飨读者。

取得的主要成绩

两年多来,交通运输部认真贯彻国家内河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十二五”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扎实工作,长江水运发展进一步加快,服务和促进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水运建设投资明显加快。

2011-2012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3万亿元,年均增长4.8%,其中内河建设投资888亿元,年均增长21%;2013年上半年,全国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996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内河建设投资250亿元,同比增长18%。在交通运输建设投资增速总体放缓的形势下,内河水运强势增长。

2011-2012年,沿江七省二市完成内河建设投资689亿元,占全国内河投资的78%,2013年上半年,完成投资208亿元,占全国内河投资的83%,只用了两年半时间就超过了“十一五”五年的总和。纳入《“十二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的88个项目中有50个项目已经开工,占项目总数的57%。长江水运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条件显著改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二是航道条件明显改善。

长江干线加快推进航道系统治理。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向上延伸至太仓通过竣工验收,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深下游”步伐加快;中游完成了周天、陆溪口、瓦口子等航道整治工程,新开工了武桥、新九、马南等航道整治工程,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已完成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畅中游”成效显著;上游完成了叙泸段二期等航道整治工程,两坝间乐天溪航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碍航礁石炸除一期工程今年也将开工建设,“延上游”稳步实施。在推进航道建设的同时,不断提高航道的维护管理水平,保障了航道的畅通。目前,长江干线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太仓,10.8米水深试运行至南京,9米水深试运行至芜湖,5.5米水深试运行至安庆。长江干线航道的通畅性进一步得到提升。

其它高等级航道建设全面推进。京杭运河航道扩能工程加快实施,以长湖申线、杭申线、苏申内港线、芜申线、申张线等为重点的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全面开展,合裕线、赣江、汉江、湘江等航道整治工程加速推进,裕溪口和巢湖二线船闸、石虎塘枢纽船闸、长沙综合枢纽船闸建成通航,土谷塘航电枢纽开工建设,嘉陵江草街等航电枢纽基本建成。长江支流航道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高等级航道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截止2012年底,沿江七省二市三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5679公里,占全国三级以上航道里程的58%。

三是港口枢纽地位明显增强。

两年多来,沿江港口建成了一批码头泊位,武汉阳逻港区集装箱二期工程、重庆果园港区码头工程等重点项目也正加快建设。截止2012年,沿江七省二市内河生产泊位达1856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60个,分别占全国内河的71%和98%;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1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84万标箱,分别占全国的80%、87%和71%;新增重庆、岳阳、泰州3个亿吨大港,长江沿江亿吨大港总数达10个。沿江港口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港口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增强。

航运中心建设步伐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吞吐量蝉联世界第一,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国内最大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开港,航运总部经济进一步集聚,现代航运服务发展迅速,国际航运中心体系进一步完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武汉航运交易所挂牌运行,“江海直达”航线效率显著提高,集装箱铁水联运积极推进,阳逻港区启运港退税试点进展顺利,航运中心雏形初显。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港航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立了港口与铁路的战略合作机制,依托重庆航运交易所提供全程物流总承揽服务,水上货运量和港口吞吐量“双过亿”,已成为长江上游集装箱集并、大宗货物中转的中心,航运中心建设初见成效。

四是运力结构调整明显加快。

两年来,交通运输部和沿江省市全面推进了船型标准化工作。截止2012年底,长江干线列入拆解改造计划的船舶累计近6000艘,核准补贴资金14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约8亿元),船型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江干线新建货运船舶符合标准船型主尺度的比率达到98.5%,长江干线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1080吨,其中三峡库区达到1800吨,三峡船闸过闸船舶平均吨位达到3445吨,目前每闸次通过船舶实载货运量是2003年的3倍,平均每闸次运行时间缩短8.3%。一系列先进设计理念和方法引入到新建内河标准船舶,通讯、导航设备广泛应用,消防、救生、污水处理等设施配备齐全,提升了船舶安全、环保和技术经济性能。

同时,财政部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制定并实施了《农村老旧渡船报废更新中央专项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并按地区给与不同的比例倾斜,一大批超过20年的老旧渡船得到及时更新,促进了农村渡船标准化、安全化。

五是安全监管力度明显加大。

长江干线实施了“电子巡航”系统,初步建成了治安防控体系“四张网”(水上治安巡逻防控网、重点水(区)域治安防控网、单位内部治安防控网、船舶治安防控网),监管救助综合基地、溢油防控基地、消防警备码头等项目进展顺利,进一步完善应对大风、大雾等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案,加强对中小型船舶、渡船、游船等集中检查和渡口改造,严厉打击非法载客、超载等违法行为,积极开展消防教育和演练活动,以及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船舶溢油等水上应急处置演习。

沿江省市进一步加大了内河水运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和安全监管力度。一是信息管理系统广泛应用,沿江省市大力推广AIS等系统的应用,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加快,湖北省搜救应急协调指挥中心、江西省鄱阳湖水上搜救中心建成运行,湖南省大力推进渡口渡船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安徽巢湖水上搜救中心前期工作已启动,内河水运应急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三是安全监管措施到位有效,对非法采砂、渡口安全、船舶超载等重点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水上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采用多种措施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降低了事故风险。

六是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两年多来,成立了三个国家和部级研究中心。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内河整治技术研究平台;长江航运技术研发中心,是交通运输行业首个研发中心;长江黄金水道绿色和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拥有2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长江上游航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三峡水库长江回水区航运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列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长江高等级航道建养与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三峡水库下游滩群演变及对航道影响研究”等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启动了“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技术”重大专项研究,单滩整治和整治建筑物稳定等一些关键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长江南浏段数字航道与智能航运示范工程建成运行,自行研制开发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子航道图2.0版已投入试运行。新型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获国家专利权,“国家高等级航道网通航枢纽与船闸水力学创新研究及实践”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目前,一大批立足于解决长江水运建设与发展重大问题的项目将成为长江水运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七是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效益。

近两年,交通运输部研究出台了《“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水运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发布了《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限值及检测方法》、《绿色港口评价等级标准》,节能减排标准规范得到有效完善。

在航道建设和维护中,始终坚持环境友好的理念,大力采用生态护岸技术,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等绿色工艺和环保材料,航道生态效果显著。继续推进“两型港口”建设,港口生产能耗明显降低。船型标准化工作的实施,使船舶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大降低,如重庆市船舶每千吨公里能耗量下降了42%。单壳油船和单壳化学品船的拆解改造,有效降低了库区水体污染的风险。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开展了天然气(LNG)船试点工作,低碳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八是行业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针对这两年港航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和问题,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十二五”期水运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前不久,又制定了《关于促进航运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港航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运力和运输组织,走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减轻企业负担,取消不规范、不合理收费,强化服务措施,增强企业应对复杂形势和化解危机的能力。长航局会同沿江省市港航管理部门,制定并实施了服务港航企业的多项举措,并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如每周发布航道尺度信息、开通长江干线支汊航道为公用航道、优化长江上游重点水域安全通航标准、完善航运市场信息发布、缩短船员考试和办证办结时限等,努力为港航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主要做法和体会

两年来,交通运输部和沿江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谋划,研究出台了一批法规、规划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与服务,有力助推了长江水运发展。

一是更加注重规划引导。

国家将加快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制定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把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组织编制了“十二五”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配合水利部完成了新一轮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并获得国务院批复,进一步完善了内河水运规划体系。

沿江省市也加强了规划的前瞻性和引导性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内河水运规划。湖南、安徽、云南、湖北等省启动了全省内河水运、航道或港口布局规划修编工作,有的已经批复实施。四川省开展了水路运输发展规划研究、重庆市开展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航运市场研究、湖北省开展了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发展规划纲要、江西省开展了九江沿江港口规划、江苏省启动了沿江港口布局规划修编等专项规划和研究工作。这些规划将科学地引导本地区内河水运发展。

二是更加注重政策创新。

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内河水运发展的支持,前两年的内河水运建设中央投资达到180亿元,已超过“十一五”期内河水运建设中央投资的总和。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政策研究和新政策的制定。前不久,交通运输部联合财政部与十八个省区市发布了《“十二五”期推进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会前印发了《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行动方案(2013-2020年)》,这些政策,对内河航道、港口、运输服务升级、科技创新和信息化、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大资金投入等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细化了新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推进重点。同时,还与财政部联合制定并实施了农村岛际和农村水运客运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每年发放补贴资金15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村水路客运经营压力,稳定了运价。

沿江省市政府积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内河水运发展且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一是各省市政府均出台了贯彻国家战略加快本省市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水运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措施,其中江苏省全部省辖市也出台了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各省市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如云南省从2011年起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内河水运建设并逐步扩大资金规模,四川省每年安排2亿元、湖南省不少于3亿元、湖北省不少于5亿元,重庆市将水运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提高到5亿元,江苏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少于12亿元。三是拓宽了融资渠道。如安徽省支持省内地市成立注册交通投资公司,作为水运和公路建设融资平台,利用车购税补助资金、省级补助资金、中央代发地方国债等多种资金来源;江苏省逐步加大统筹使用燃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干线航道和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四是制定了促进水运发展的优惠政策。如上海市对“十二五”期间内河航道建设前期动迁市级财力承担比例从原25%提高至75%,江苏省对征地拆迁任务完成好的项目实施“以奖代补”,湖南省水运建设项目享受省重点工程优惠政策,重庆市将集装箱车辆通行费优惠退费范围扩大到全市港口,其他省市对内河水运建设也实施了用地和税费优惠政策。

三是更加注重法规建设。

交通运输部和沿江省市政府进一步加大水运立法工作力度,取得了重要成果。《航道法》已列入2013年全国人大一类立法计划,去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对加快水运行业结构调整,健全水运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变革管理方式,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水运行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部还相继出台了《港口岸线使用审批管理办法》、《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水运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规章,将进一步规范水运行业建设和生产。沿江省市也积极完善地方水运法规,例如江苏省、湖北省出台了内河(水路)交通管理条例,重庆市出台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四川省出台了港口管理条例,湖南省出台了湘江保护条例,水路交通管理条例正在修订中,云南省出台了乡镇船舶和渡口安全管理办法,安徽省研究通过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港口岸线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已经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江西省九江港岸线管理办法初稿已经完成。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为长江黄金水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是更加注重合力共建。

交通运输部通过与其他部委和沿江省市政府之间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了合力建设的范围和内容。先后与水利部、原铁道部签署了合作协议,在规划协调、航道系统治理、联合治理非法采砂、发展铁水联运等方面加强了合作;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了关于促进水运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加大了水运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与三峡集团公司签署了关于三峡通航建筑物管理的协议,在运行管理、经费渠道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同时,还与多个沿江省市人民政府签署备忘录,部省共建地区水运发展的机制正在逐步建立。本次会议还将与沿江省市签署长江水运发展若干重点工作合力推进协议,通过部省联合,有效解决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加快实现重点项目的建设目标。

当前,长江水运尽管面临国际国内经济增长趋缓的压力,但仍然保持了快速发展和平稳增长的态势,连续两年增幅达到9.5%。

推荐访问:长江 水运 成效 二五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