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知识产权合同

关注地理实践力的教学优化再设计刍议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1 08:40:08   浏览次数:

zoޛ)j馟i]v_??活动构建真实的学习背景。以这一情境,串联起岩石个体标本的类型区分这一主体实践活动,岩石整体构成山岳赏析到卡米罗海滩人为岩石的发现警示人地协调观的升华。

二、优化技术检测知识辅助实践过程

地理实践力是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现实中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建立在知晓相应地理知识的基础上,不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更注意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挑战中。技术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有效检测知识的掌握度,辅助实践过程有序开展。

【原设计】以网络平台作为学生自学素材储备知识环节的检测统计工具。学生通过阅读教材,2人合作完成问卷星平台“岩石与矿物基础知识测试”10道选择题(图5)。

【听课反馈与思考】网络平台统计即时获得反馈。能快速地分析出各题的正确率与错误答案情况、每组的完成先后序号、答题时间、总分情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为接下来岩石鉴别进行知识铺垫。对于存在错误的知识点,请自学优秀的小组来分析解释,发挥学生的示范作用。最后通过教师板书梳理岩石圈范围、主要化学元素、主要造岩矿物、岩石成因分类等知识。但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分别关注电脑、白板、实验桌上的标本、课本教材等不同信息源,比较忙乱。

【再设计】笔者做了如下技术优化:①检测地理实践活动的知识掌握:岩石类型区分活动前利用问卷星平台对知识进行检测统计。②保证地理实践活动的必要时间:利用PPT技术,将手写板书改为自定义动画逐条显示,从而节约并有效控制时间。③满足地理实践活动的细节关注:利用实物投影技术,将岩石标本放大细节展现,便于识别与辨析岩石类型活动的开展。④促进地理实践活动的同步共享:利用投屏与屏幕分享技术,将教师端或优秀学生组的屏幕分享给其他组,提升同步性与针对性。

三、优化任务合作学习落实实践目标

实践任务是落实教学目标,检测学生对知识真正掌握的可视化环节。

【原设计】实践任务分为三个环节:环节一,合作识别应用知识,学生分两大组,根据岩石结构与构造特点,区别岩石类型。环节二,质疑分享强化知识。学生组间交换,用规范的语言质疑、点评对方小组的鉴别成果。环节三,小结知识建构体系。学生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听课反馈与思考】在学生合作识别应用知识环节,用到眼手,进一步强化所学。识别岩石活动后,质疑分享强化知识环节,让学生互换展台,互相质疑、辩论、纠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图6),比单一的介绍更能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但学生小组能力差异大,学生虽然很活跃,但是岩石类型区别正确率却有高有低。

【再设计】笔者做了如表1的学生实践任务优化。

1.任务适切的优化

依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上海市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检验实践活动的设计是否适切。如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在《上海市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并没有要求,在实践环节中可以将绘制这个任务变成练习判错(图7),并在讲解过程中配上示意图(图8)。

2.任务梯度的优化

注意到学生实践能力有差异,需要设计符合学生实践力的梯度任务。环节一需要学生通过静态的岩石特征理解和推测其背后动态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岩石并填写学生观察到的岩石特征也就是区别岩石类型的依据,将区别岩石类型的过程可视化分段化。便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时候通过巡视快速了解情况。这是之后组间质疑环节的点评内容,同时也可以诊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错在区分不清矿物颗粒和岩石碎粒、层理构造与片理构造这些岩石特征,还是错在没掌握岩石特征与类型的对应。

3.合作学习的优化

原设计中实践环节采用2个大组的划分形式,而划分的依据只是教室座位就近原则。所以在合作识别与质疑分享这两个环节出现了组间的明显差异。所以再设计时将各组的能力优势相对平均分配,并让相应的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安排记录。通过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各感官,将看到的岩石特征,变成想到的岩石形成过程,并通过岩石类型区分将其表达出来。设置的实践任务要与知识点、重难点适切。无论是独立还是合作完成实践任务要分梯度可视化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郭庆云.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案例研究——以“畅游迪士尼”为例[J].地理教学,2017(06):31-34.

[2] 郭芳英.“以核心素养为本”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思想与策略[J].地理教育,2018(06):8-11.

[3] 邵志豪.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例举——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J].地理教学,2018(04):57-60.

[4] 唐玉法.高中地理“社会实践力”的培养途径[J].地理教学,2018(17):19-20.

推荐访问:刍议 地理 实践 优化 关注


[关注地理实践力的教学优化再设计刍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