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技术合同

浅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7 08:45:34   浏览次数:

自有人类生活以来就有文化的形成,文化一直以多元形态的样貌在人类生活中有形或无形的展现着、影响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见证人类文化发展最具体的就是基于传统的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发生过较大作用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遗留形态。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许多国家开始兴起保护具有一定意义或者在特定时间段发挥过较大作用的历史遗存的潮流。但是,就现实而言,由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过程不断推进,许多珍贵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面临破坏、消失或均质化的威胁或者称之为一种危机。

“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72年通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以此为契机来保护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1996年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认旅游业中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olopment)与文化的关系,签订《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事业协定》,文化在旅游业的发展获得重视与肯定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演变,文化已经不再是一个静态的名词,而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动词。文化遗产亦不再只是静态的保存与象征性的存在,而是可以被赋予活动和创意的動态实体。人们可以透过观光旅游、实际体验人类发展历史留下的珍贵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正式将全球具有普世显著价值的建筑物、纪念场域等收录于世界遗产名录中加以保护和推广。在学术界,世界遗产是一门整合自然学、地理学、地形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语言学、都市设计、建筑学、艺术学、美学、博物馆学和教育学等跨自然和人文领域的新兴学科。除了世界遗产学一门新颖的学科发展外,也有学术期刊(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等)让研究者交流相关研究成果。另外,除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中心外,国际间亦有一些如:世界文化遗产纪念物基金会(World Monument Funds)。在国际间,遗产观光被视为重要的发展内容(Cossom,1989;Zeppel and Hall,1991;Martin and Mason,1992;Waters,1994;Page,1994,引自Carter and Horneman,2001)。1979年,世界旅游组织于第三次代表大会后,决议将每年9月27日定位世界旅游日,1980年首个世界旅游日,世界旅游组织推出“旅游必须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且通过相互的了解促进和平(Tourism’s contribution to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 peace mutual understanding)”为主题,不仅展现对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提升了世界遗产观光的发展。后来,世界旅游组织多次以世界文化遗产提出旅游主题,如1985年“青年人观光:透过文化和历史遗产的旅游促进和平和友谊(Youth tourism: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for peace and friendship)”、1999年“旅游:为新千禧年保护世界遗产(Tourism:preserving word heritage for new millennium)”。由世界旅游组织历年的旅游主题口号可知,世界遗产观光是全球旅游发展重点。随着越来越多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各国对世界遗产的重视,也促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遗产的保护着转变为遗产观光发展的促进者(Manuel,2004)。

从国家经济的成长、人民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国际旅游市场的改变,可以导致许多不同旅游需求的增加,并促进更多元化观光形态的产生。Urry(1990)的旅游研究显示,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许多观念影响旅游市场的再结构化,其中包括历史遗迹将发展成为另一种观光重点。据世界旅游组织(1993)估计,文化旅游在全球里边有活动所占比例为37%,且近几年将以15%的年增速度发展(Smith,2003:31、赵红禧,2001:39)。

近年,文化遗产再利用与活化的趋势锐不可挡,以世界遗产作为吸引旅客的诉求更是蔚为风潮,世界文化遗产或者有关世界文化遗产招揽游客的旅游新闻。除了旅游业者的精心策划与和营销以及各国的文化和观光政策也给予世界遗产相关事务和发展极高的关注度。

“修学旅游”不是一个创新的名词,在中国,“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的古谚深入人心,在西方世界,十七、八世纪贵族子弟长大到别国旅行的行为,截至目前仍然备受推崇。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的旅行者都在企图寻找新奇的方式得到传统的价值。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以及无法抵挡的全球化浪潮,人类对于文化似乎有一种新的渴求;在终身学习的竞争时代,人们对于学习也出现更多元的需求和创新的途径。在新的背景下,具有历史与文化特性的遗址遗迹,似乎成为当代人探索自身存在意义与生活价值的一种方式,也形成人们认识不同文化和学习不同文化沟通的最佳渠道。因此,以世界文化遗产为名的观光旅游,在以休闲以及追寻自我背景下的当代社会,逐渐形成当前旅游发展的一大形态并发挥着日益严重的作用。

作者简介:郭邦(1984- ),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助理馆员,本科,中都博物馆,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

推荐访问:文化遗产 保护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