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组织人事

古建筑类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可沟通性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4 08:47:50   浏览次数:

摘    要: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概念体系中,一般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特殊的属性,其特点就在于与人类社会的可沟通性比较强。相对而言,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方面的可沟通性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从古建筑类的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阐释其价值与当代社会的可沟通性。

关键词:古建筑;价值;可沟通性

物质文化遗产大体上理解就是文物,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就是指以博物馆为主体的各种收藏单位中收藏的藏品的主要部分,这类遗产主要依靠展览和文创的方式向大众和社会展示其固有的价值和衍生的价值。不可移动文物按照“三普”的标准,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因为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内容和种类比较繁杂,所以本文只选取和我们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古建筑来作为个案来分析研究,探索其价值和现代社会的可沟通性。

一、作为古建筑文物遗产的价值判定

按照《文物保护法》对古建筑类文物的界定为:“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那么对一座古建筑价值的判定就要从这方面来展开。当然古建筑的种类也有很多,文章就以中国最常见的木结构古建筑为例。

历史价值体现于古建筑悠久的历史,越古越有价值,下限一般界定是1840年以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战争和灾害的频发,木结构古建筑的保护十分不易,目前保存最早的为唐代,元代以前的一般都被公布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这正是对其历史价值的最好认可。但绝大多数的明清建筑依然散落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经过2007—2012年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也都基本登记在册,对其形成了一定的保护机制。再者,就是古建筑中保留的碑刻史料,对正史和地方史志的补缺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艺术价值是更高层次的价值评判。恩格斯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思想在建筑中的体现就成为了艺术,艺术价值就是在历史价值上的升华。就建筑本身而言,就是一个很杰出的艺术品,“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自古以来赞美之辞不绝于语。有的古建筑中还会保留一些塑像、壁画、彩绘,加之明清以后富丽堂皇的雕刻装饰,其艺术价值可以充分体现在各个方面。

科学价值是对人类社会进步最有意义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性,民间是孕育科学技术的最大源泉。从古建筑地基的防沉降、台基柱础的防水防潮、榫卯咬合的防震动、屋顶瓦作的防风雨,无不体现着科学技术的成分。结构中的因地制宜、巧构奇筑、小材大用、墙倒屋不塌,同样是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这些科学的价值蕴含在每个古建筑的细节之处,支撑着古老的建筑一直保存到现在。

此外,当今对古建筑的价值判定中还引入了社会学的理论,还要判定一座古建筑的社会价值。

二、古建筑文物遗产价值的可沟通性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古建筑固有的一些价值和一些再利用的价值。那么这些价值如何认知,如何形成与当今社会的有效沟通,这是需要我们下大力气要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的原因使古建筑基本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它的存在和保护它的原因就是基于以上幾种价值,和它体现的更高一级的在国家传统保留和民族自造唯一性方面的文化自信的有机载体。这种价值体现出来的文化自信与社会民众沟通,才能使保护其的意义得到有效的回报。

1.多学科的交叉介入解读。这个观点来自笔者参加的一次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坊。工作坊融合了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包括音舞美)及遗产保护、旅游、戏曲等不同背景的人才,并分成建筑考古、规划、社会和人类学、旅游和艺术组,运用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手段去对某处文化遗产进行介入式解读。这样解读出来的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使其价值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沟通性不言而喻。

2.多层面的实际解绑准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更加注重实用性,更多体现生活气息,延伸文博衍生产品链条”,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引入民间资本对一定级别的古建筑进行修缮并享受一定的使用权,以上等等政策是国家层面在对物质文化遗产的解绑。同时在一些省市县也纷纷推出了“古建文物认养”“古堡认养”等政策,为古建筑类的物质文化遗产在可沟通性方面打开了一些方便之门。

3.多维度的全面整合宣传。现在的互联网+是各个行业最为依赖的形成手段。宣传中的维度是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不同维度的阐释宣传,既要高大上的研究类宣传,也要有接地气的故事类宣传,当然传统的宣传手段也不能放弃,加之引入一些研学等教育活动,以达到无障碍的可沟通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总书记讲话中的一个“活”字,对可沟通性的表现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现代传播学的维度下,可沟通性必然成为我们审视任何文化和承载空间的主要路径,也是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钟怡.《多元传播视角下的城市沟通:上海人民广场“可沟通性”研究》《现代传播》,2019(9).

推荐访问:文化遗产 古建筑 物质 沟通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