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求职信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工业变迁特点探析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7 09:03:33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内容提要:从历史学的角度探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工业变迁所呈现的五个显著特点:“跳跃”式发展工业的模式、以内迁企业为中坚的“嵌入式”工业发展、优先速成的重工化结构、政府主导下的工业发展、以资源为依托的工业格局。回顾这些特点,有助于认识工业经济对甘肃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坚定甘肃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关键词:重工化;政府主导;“嵌入式”

中图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158-04

自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甘肃省政府制定了“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经济学界对甘肃工业经济的关注与研究再次成为热点。但是,甘肃工业史的研究相对滞后于甘肃工业经济的研究。运用历史学的研究视角探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工业的变迁,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点:

一、“跳跃”式发展工业的模式

根据历史经验,经济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工业发展一般遵循由轻工业一重工业一高加工化和高新技术化的循序渐进的工业化道路。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中国面临西方国家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在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上把重工业作为先行官,工业化呈现明显的“跳跃式”崛起和发展的特点。甘肃作为中国西北的落后地区之一,薄弱的工业基础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1949年,甘肃全省只有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的41家小厂矿和1129家小手工作坊,从业人员仅为7100多人,全部固定资产原值2300万元,工业总产值1.3亿元,煤16.79万吨,生铁300吨,发电量535万千瓦时、棉布72.9万米、呢绒6.95万米。在交通闭塞、资源优势未能充分挖潜、自身缺乏技术、资金、人才等自身工业化因素内部积累严重不足的条件下,由国家直接投资,以重工业为“切入点”,小基础,跳跃式地办起了高资本、高技术的重工业部门。从“一五计划”开始,重点发展冶金、燃料、电力、机械制造、化学等重工业部门,至“三五计划”之前,甘肃除了石油工业、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低于同期全国对应工业部门的发展速度以外,甘肃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机械工业、石油工业的发展速度分别为202,87%、54,39%、9.28%、21.46%、19.37%,而同期全国以上各工业部门的发展速度分别为18.37%、18.75%、10.94%、18.95%、27.34%。1964-1980年的三线建设以备战为中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生产力布局从沿海到内地的一次战略性的大转移。中国西部各省掀起了历史上空前的工业建设,先后有酒泉钢铁基地、刘家峡水电站等一大批重要企业落户甘肃,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轻纺、食品、建材为骨干的具有甘肃特色的工业体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冶金、能源、国防、电子、机械等重要部门的国有大中型工业拔地而起,迅速改变了近代以来甘肃工业的落后面貌,甘肃工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据统计,1951-1980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以平均每年12.5%的速度向前增长,甘肃工业增长速度比全国的高出一个百分点。“六五”、“七五”、“八五”、“九五”计划期间,全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5%、6.8%、10.7%、9.3%,“十五”时期达到12.6%。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达到18.65%;2006年为17.33%;2007年为17.06%。与此相对应,工业在甘肃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支柱地位逐步确立起来了。甘肃不仅形成了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特色鲜明的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已经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核心区和能源原材料基地。

但是由于基础差、起点高、成本高,甘肃工业出现了超前性发展结构。一是“结构超前”,不是由轻工业一重工业,比较保守地逐级实现工业化,而是由重工业一轻工业,“跳跃式”实现工业化;二是“比例超前”“重多轻少”,对重工业高投入,带来的却是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三是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大,加工工业发展缓慢,工业产品以粗放型初级产品为主,矿产资源优势没有转换为产业优势。1980年,甘肃采掘与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高达61.81%,加工工业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所占比重为25.08%,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所占比重仅为13.11%。1989年,甘肃采掘与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46.71%,加工业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所占比重为33.0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所占比重仅为20.28%。

“跳跃式”发展工业,使甘肃工业呈现显著的“三高”特征:重工业高、全民所有制工业比例高、大中型工业企业比例高。“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受到一国技术水平增长率的正影响”。由于落后的工业设备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甘肃工业经济效益指标长期低于全国水平。从1985年工业普查有关资料分析,甘肃全省近1/4的企业亏损,全省工业生产设备中,达到国际水平的仅占0.9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9%;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11.4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8%;占国内一般水平的58.25%,全国平均为47%;占国内落后水平的29.3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3%。

二、以内迁企业为中坚的“嵌入式”工业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中央政府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从国防原则出发,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把一批沿海地区老企业搬迁到落后的内地,使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在内地拔地而起,迅猛发展。甘肃以东北和沿海工业的技术、人员内迁为基础,并依据甘肃资源能源的特点,迅速“嵌入”了一批国家安排的重大工业项目,通过新建和扩建,先进的电子、机械、有色金属、冶金、石化、医药等现代工业部门涌入甘肃并成为甘肃现代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60年代中期,国家在甘肃建设核工业、航天工业、兵器工业等三线军事工业企业21个,年工业总产值最高曾达到20多亿元。1965-1978年,从东北、华北迁建了刘家峡化肥厂、盐锅峡化工厂、西北油漆厂、甘肃省轮胎厂、金昌化工总厂、庆阳石油化工厂、河西化工厂等化工企业;同期,由国家机械工业部统筹安排,专门投资9.2亿元,有计划从沿海地区向甘肃迁建了一批机械工业企业:兰州长新电表厂、甘肃光学仪器厂、兰州第二通用机器厂、兰州汽车齿轮厂、兰州柴油机厂、天水长城电工仪器厂、天水长城精密电表厂、天水红山试验机厂、天水风动工具厂、天水拖拉机厂、定西起重机厂等。第四工业机械部向甘肃陆续内迁建立了一批机械工业部门如虹光电子管厂、建华机器厂、庆华仪器厂、永红器材厂、天光电工厂(后改为天光集成电路厂)、风雷机械厂、光纤光缆研究所。沿海工业的内迁带来了甘肃工业技术的创新。机械工业由手工作坊式的以修配、仿制为主变革为以自行设计生产为主,形成了石油化工机械、电工仪表机

械、机床、材料、电机、轴承等特色化机械制造体系。

从甘肃工业的起步来看,国家根据建设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沿海地区的先进设备、技术、人才直接“嵌入”内地,大大推动了甘肃工业化的发展步伐。1975年,甘肃工业总产值达63.13亿元,比1965年增长近2.5倍。其中,原油、原煤、发电量、生铁、钢、铜等产量比1965年增长1~4倍以上。但是,70年代以来,“嵌入型”工业经济结构的缺陷暴露无遗,农、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工业所有制结构、产品结构出现失衡。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投资重点的东移,甘肃工业的建设资金日趋不足,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出现下降趋势,与全国工业经济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优先、速成的重工化结构

甘肃重工化结构的形成与国家政治、经济和投资政策的导向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思想。当时,甘肃工业结构中的轻工业所占比重大于重工业,居于主导地位。1952年,甘肃轻重工业比重为64.7:35.3(见表1)。1953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强调,“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中国工业建设“重点应当放在建设重工业上”。1953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扩大会议上重申:“重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

于是,从“一五”计划开始,国家重点投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在甘肃投资23.27亿元,建设了16个重大项目,占全国重点项目的10.3%,形成了兰州化学公司、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等能源、石化、冶金和机械四大支柱工业,重型化结构特征已经定型。“二五”计划时期,甘肃全省“大炼钢铁”,五小工业遍地开花。1965-1978年,甘肃重工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冶金、电力、煤炭、石油、化学、机械工业的产值分别为118800万元、74203万元、17256万元、103683万元、101050万元、155668万元;发展速度分别为11.35%、13.63%、12.92%、6.35%、11.60%、18.23%。

1978年,甘肃轻、重工业比重为18:82(具体数据对比参照表1)。1978年4月,中央颁布《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制定了整顿工业企业的标准,制定了优先发展轻工业,加快能源、有色金属、化工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发展的方针。在甘肃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比重有所上升,重工业比重有所下降。1992年与1978年相比,轻工业比重由18.3%上升到27.13%;重工业比重由81.7%下降为72.87%(具体数据对比参照表1)。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重工业高居不下的局面并没有改变。2003年,重、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5.48:24.52;2007年,重、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7.5:12.5。可以说,重工化型特点非常突出,重工业“超重”,轻工业“超轻”(见表1)。

甘肃速成型重工业化结构的形成,既和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需要有关,也和甘肃自身的资源条件有关,还和前苏联国家经济建设理论的影响有关。统计结果显示,甘肃工业经济从“二五计划”至“四五计划”,甘肃工业投资占全省投资总额比重平均也在70%以上,其中95%又用于重工业建设。

甘肃独特的工业重型结构,带来了甘肃经济的显著增长,尤其使甘肃有色金属、能源、石油加工、化工等原材料基础工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战略地位大为提高。

四、政府主导下的工业发展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工业化道路。20世纪50年代,面临西方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以及百业待举的国内局势,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模式快速而有效地促进了新中国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甘肃的现代工业赢得了特殊历史条件下的高速增长。

甘肃工业的发展历程表明,甘肃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与国家投资呈现正相关关系。当政府投资加大时,工业的增长速度就加快,当投资减少,工业的增长速度就减缓。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由于国家实施东部优先发展的非平衡增长战略,随着政府投资的东移,甘肃工业的增长速度越来越落后于东部和全国工业的平均发展水平。甘肃工业在全国所占份额也不断减少。据统计,1978年,甘肃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2.2%,1991年,甘肃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1.27%,1998年下降为0.93%,1999年进一步下降为0.86%,2000年仍然很低,仅为0.98%。此外,从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来看,1999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负值的省区有7个,其中在西北就有陕、甘、青、宁、新5个,亏损最多的是甘肃,占西北五省区亏损额的63.5%。

长期以来,以政府作用为主导,高投资带来的不一定是高效益,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是存在的。“1949-1980年,中央和地方对甘肃省工业投资平均每年递增30.4%,而同期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却只有投资增长速度的一半。1952年,甘肃省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为136元,60年代以后,下降到60元左右,1983年只有51元多,居全国第25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6%。每百元实现的利税,甘肃省最高年份为21元多,1983年不到1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初次工业化相比较,在实现机制上,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不是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这种情况使甘肃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五、以资源为依托的工业格局

工业布局一般要受到社会需求、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以及技术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合理的工业布局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使生产基地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材料与能源产地,使生产、运输、消费的成本降低,效益提高。合理的工业布局还能够促进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合作,有利于辐射与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甘肃矿产资源种类齐全,素有“资源大省”、“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据1985年统计,全省共发现各种矿产地1975处。全省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大约66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的有镍、铜、钴、铅、锌、锑、铂族金属等23种。著名的金川镍矿仅次于加拿大的萨特伯里镍矿,是世界第二大硫化镍共生矿床。位于成县的厂坝铅锌矿探明储量达4500万吨。甘肃人均占有资源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30种,其中,比全国人均占有量大的有18种。根据地质部门的测算,甘肃134种主要矿产探明储量的价值达5785.12亿元。

甘肃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已探明煤炭的地质储量为8514亿吨。黄河、白龙江流经甘肃省境内,丰富的水力

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724万千瓦,可以开发利用的为1021万千瓦时,有发展电力提灌的优势。太阳能和风能也很丰富,甘肃平均日照时间为2600~3300小时,有12%的地区风速在4米/秒以上。“甘肃省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7亿千瓦,占全国总储量的7.3%,技术可开发量2700万千瓦,占全国的10.6%”。

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有色金属资源开始得到有效的勘探和利用。六四一地质队完成了白银大型铜硫矿床的地质勘探,1953年,成立西北地质局,在甘肃白银筹建中国第一个大型铜生产基地。1956年,成立甘肃省地质局,组织冶金、煤炭建材等地质勘探队开展地质勘探。1958年,地质六队以勘探金川特大型硫化镍矿为依托,相继兴建了“镍都”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西北铜加工厂、西北铝加工厂、兰州铝厂、兰州连城铝厂。70年代又先后勘探发现了塔尔沟大型钨矿,河西地区铀矿、高台、永昌大型萤石矿、长庆大型油日、华亭大型煤田等,兴建了甘肃稀土公司、陇西有色金属机械厂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使甘肃有色金属工业从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到矿山生产设备的制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80年代有色金属产品远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甘肃的工业经济依赖区域能源与矿产资源的特点进行开发与建设,使石化洧色、冶金、钢铁等高度依赖资源开发的产业成为甘肃工业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甘肃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甘肃矿产资源虽然储量丰富,潜在价值高。但是,从属性上看,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的伴生矿多。从开采技术上看,选矿工艺复杂,地质勘探程度低。在已经探明的84种矿产中,只有53种得到了开发。对资源依赖程度高的甘肃工业企业而言,这种特性必然造成生产成本高,可持续发展困难大。此外,从分布上看,矿产与能源资源相对集中。甘肃的镍,铂和80%的铜储量都集中在金川矿区。太阳能,风能资源基本上全部集中在河西走廊。

因此,依托资源建立城市。而城市的发展又加速对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依赖资源建立的甘肃工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工业很少。据统计,“(甘肃)全省十二个大中小城市土地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19.6%,而工业企业却占全省工业企业数的55%,工业总产值占84%。甘肃有色金属、石油化工、钢铁冶炼工业主要集中在兰州、天水,白银、金昌、玉门、嘉峪关。“五个城市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5%,兰州市占到50%”。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兰州的八盘峡、刘家峡等电力生产基地;长庆、玉门石油基地;窑街、靖远、华亭煤炭生产基地;河西走廊以酒泉为中心的风能以及太阳能基地。21世纪以来,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加强,甘肃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着力打造可再生能源基地。甘肃其他各地、市、县形成了星罗棋布、大中小结合的工业布局。

回顾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工业发展变迁的特点,是受制度的、社会的、技术的、自然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形成的,既能反映工业经济对甘肃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有些特点也是西北乃至全国工业经济的缩影。

[作者简介]王美蓉(1969-),女,甘肃秦安县人,河商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甘肃近现代经济史。

[收稿日期]2011-06-27

责编:林月; 校对:启方

推荐访问:探析 甘肃 变迁 年代 世纪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工业变迁特点探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