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简历封面

清末民初皖北民间音乐形式探析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4 08:49:37   浏览次数:

摘 要:清末民初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复杂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新旧思潮激烈冲突,受社会背景的影响,各地文化艺术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皖北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如此。本文对这一特殊时期皖北的代表性音乐形式做分析,试图从历史沿革的过程中重新梳理各类音乐形式的变迁性,并探究社会环境对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性。

关键词:清末民初;皖北;戏曲;民间小调;花鼓灯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1-0029-03

一、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对文化艺术界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激烈动荡,危机引发了中国各界有志之士的忧虑。社会各界改良的声音高涨,很多文化界的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和学者等都投身于这场文化改良运动。试图通过文化运动唤醒国人,鼓吹社会的变革。如梁启超、柳亚子等人都在宣扬戏曲的改良。而此时,我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音乐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做了一定的改革,效果良好,女子师范音乐教育与也开始兴起。

二、清末民初皖北代表性民间音乐形式及时代变迁性

(一)民间戏曲“二夹弦”

二夹弦是一种民间戏曲。早在清末(19世纪80年代)就在河南东部和西部的广大农村中开始流传,并深受劳动人民喜爱。二夹弦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的船歌号子形式,并受“大书”和“鼓词儿”的影响形成了农村人自娱自乐的坐腔形式“庄稼玩意儿”,并在“花鼓戏”和“秧歌”的影响下,逐步演变为一种“地摊”形式。同时又深受豫剧、京剧等戏曲的影响,逐步演变成一种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民间戏曲形式。二夹弦主要流行于河南东北部,山东南部以及皖北地区,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因该区域内方言相似,所以流传广泛。是这一地区典型的代表性的历史遗存。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地方色彩,深受群众喜爱。表现内容和题材细致真切,是扎根民间的艺术形式。与劳动人民血脉相连,是人们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

皖北地区是二夹弦的重要发展地,二夹弦在皖北各个地区都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亳州地区。亳州二夹弦是我国的稀有剧种,它源于相邻地区各个省份,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由最初的“纺棉小调”吸收“花鼓丁香”、“大五音”和“四根弦”等艺术元素,经过民间艺人的持续努力,逐渐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二夹弦的演出剧目有小戏、单戏、本戏三种,也有连台戏的形式,丰富多彩。光传统的戏剧目就有140多个,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研究皖北民间文化的重要宝库。

二夹弦承载着很多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的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具有普遍意义上的人类学价值和文化学价值,对于我们研究和深入了解中国戏曲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皖北的民间艺术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二夹弦的唱腔形式主要有三大类:《北词》、《娃娃》、《大板》,还有少量的小調形式。它的音调有很强的通俗性、趣味性,唱腔细腻柔和、表演形式活泼、花腔繁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好而艺术价值,对研究中国戏曲的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在中国戏曲艺术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皖北“民间小调”

“小调”是民歌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民歌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各个民族中都有各自丰富的民歌宝藏。它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一支绚丽的花朵。我国的民歌形式通常可以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别,小调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调又有“小曲”“时调”、“小令”等不同的名称。它是人们在休息、娱乐和欢庆等场合和时节创作的一种民歌的题材,是以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内容为主要的题材,同时也是广大劳动人民休息和劳动之余自娱自乐的途径。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流传,作为新民间音乐的一种形式,小调已经经过多次的加工,节奏较为规整,曲调和谐优美,有很高的鉴赏性。

清末民初,正值社会动荡时期,皖北地区以农业为主,经济不景气。这些小调形式在本地区并不流行,小调虽然简单易学却在一般民众中没有普及,主要保存在民间艺人和乞丐口中。相对来说,传统的戏曲更为流行。很多民间艺人四处流浪,将民间小调的作为养家糊口的工具,因此,当时民间小调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其特殊性。内容上多描述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曲折等,曲调多凄楚悲凄,曲调较简单,主要以叙事为主。小调在乞讨生活的同时也作为他们表达不满、发泄情绪的工具。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内,小调的形式几乎销声匿迹,21世纪初开始以影视作品的形式保存并流行下来。

“皖北民间小调”是皖北农村流传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它采用现代传媒手段,吸取了传统民歌、戏曲等元素,用乡间俚语记录和反映当地农村生活的真实状况,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皖北民间小调产生以来,迅速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和北部、江苏北部等地区流行开来,并通过人员的流动传入国内其他省份,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但笔者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得知,近年来这些小调虽深受大众喜爱,却由于拍摄制作局限、审查不严格等现状,在题材、内容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弊端,不乏低级趣味、格调庸俗的作品出现,使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逐渐失去了其本源,与当地日益繁荣的经济文化与社会文明建设格格不入。其内容的聚焦点以农村、农民等下层劳动人们的生活琐事为主。而地方戏上看,民间小调的演员大多是本地学过正规戏曲的人员。因此在表演过程中也混入了戏曲艺术形式的一些表现方式。地方戏曲、评书的编者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演员也是科班出身,而皖北民间小调的编者多为初中以下层次的人员,其演员也层次较低,甚至是有一点表演基础的文盲。因此其思想性和文化学受限制较大。从语言上看,皖北民间小调的语言粗俗,乡土味浓,戏曲与评书的语言雅俗共赏。可见戏曲、评书等艺术形式是沟通上下层文化的桥梁,而小调是局限于下层审美的较为封闭的文化形式。

(三)花鼓戏表演艺术

花鼓戏艺术是流行于淮河沿岸的民间歌舞形式,其朴实、热烈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曾被誉为“东方芭蕾”,可见其享誉之高。花鼓戏不仅表现劳动人民欢度佳节,还与一些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如还愿、求雨等活动。在艺人们的努力下,花鼓戏艺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力穿越了千百年来的历史,把淮河流域的传统艺术形式很好的继承了下来。由于地域特色的不同,花鼓灯艺术还分了不同流派,流派各有特色,逐步发展为程式性的民间歌曲形式。

广义的花鼓灯艺术包括花鼓小锣、花鼓灯和花鼓戏三种,三花各有特定的流行区域和形式,在演唱形式方面,花鼓小锣最初为秧歌的形式。康熙二十四年,剧作家孔尚任来到淮河流域地区,观看到了花鼓戏的表演,并在此停留了几年时间,花鼓灯的表演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熙五十年,他在山西重新看到了花鼓灯的表演,兴奋之余,诗兴大发,做了《舞肩词》一诗,用来夸赞花鼓灯表演者的优美舞姿和高超的技艺。由此可见,当时花鼓灯的表演班子已经到了山西一带献艺并得到广大好评。清末民初,皖北灾荒跌发,灾民四处逃荒,由于生存的需要,在当地流行秧歌的基础上,演变出了“凤阳歌“,从此,花鼓变成了凤阳的标志,并一直广泛流传于民间。凤阳花鼓也成了乞讨文化的象征之一。出于谋生的需要,花鼓戏也出现了一些迎合群众口味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如今,花鼓灯艺术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成了当地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近年来,花鼓灯的艺术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很大变化,符合了新时代民众的审美观。

(四)民谣艺术

民谣,即民间歌谣。广大劳动人民创作的口头文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诗经·魏风·园有桃》中,有诗句“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诠释了歌谣的内容是反映内心的喜怒哀乐,其意义在于抒发情感,表达爱憎。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使当时的农民生活疾苦,心理空虚。因此出现了一些表达时局、抒发情感的民谣作品。这些民谣多由儿童吟唱传播,内容丰富,曲调简单。如皖北地区代表性民谣《拉大锯,扯大锯》的歌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甥,你也去。怎么去?坐车去。什么车?铁边车。什么牛?一对弯角,老牸牛。什么鞭?红缨鞭,一炸一罡烟。“角”和“牸”都是蒙城方言,具有很强的草根特点。这些民谣看似与时局无关,则表达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劳动人们的心理特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大的丰富性,民谣是开放在田间乡野里的小花,虽没有高贵与芬芳,却独有清新与淡雅,点缀着文学艺术的天地。

三、结束语

皖北地大物博,歷史文化深厚而悠久,它是道家文化的起源地,是庄子和老子的故乡,出现过无数的名人志士,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化艺术形式。清末民初,由于时局的动荡,人民民不聊生,四处奔波,谋生的同时也带走了皖北丰富的艺术形式,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广泛的传播到世界各地。回顾过去是为了立足现在,展望未来,随着工业化的实现,敢为人先的皖北人也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传奇。但由于种种原因,皖北的文化艺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宣扬和保护,这将是每一个皖北文化艺术的工作者所重视和关注的问题。继承与发展,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

参考文献:

〔1〕时白林.安徽戏曲音乐的源流与特色[J].音乐研究,1993(06).

〔2〕冯步岭.简论我国民间小调的社会功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04).

〔3〕宋雷鸣.论大传统和小传统概念的实践意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03).

〔4〕徐丙奇.淮海地区民间小调兴衰演变与对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03).

〔5〕于洁.连云港地区民间小调的基本特征[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

〔6〕孙专的.民间小调“孟姜女”的艺术处理浅析[J].企业导报2014(06).

〔7〕仝云蛟.浅析山东民间小调的方言风格特色[J].科技风,2010(06).

〔8〕宋雷鸣.调里乾坤大,传统日月长——由皖北民间小调的思考[D].硕士论文,2007

〔9〕余英时.文化传统与文化重建[M].上海:三联书店,2004.

〔10〕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7.

〔12〕Redfield Robert.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radition[J]. TheFar Eastern Quarterly 15, 1955.

〔13〕《复旦学报》编辑部.断裂与继承——青年学者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孙国军)

推荐访问:民初 探析 清末 形式 民间


[清末民初皖北民间音乐形式探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