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简历模板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创新医德培养模式探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1 08:37:21   浏览次数:

摘 要:医德培养是医学教育的永恒主题,它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医学院校应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医德培养氛围,来使医德培养效果有效实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医学院校;医德;模式

随着我国社會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但收获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因医患关系不和谐而导致的伤人事件,虽然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多种多样,但部分医务人员医德滑坡却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可见,良好医德的培养对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作为培养专业医务人员的医学院校,应结合学生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积极探索创新医德培养模式,以期实现医德在每位医学生心中的真正内化。

一、 医德的内涵解读

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人员,除了要掌握专业的医疗技能,还需要拥有高尚的医德。所谓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社会普遍道德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化,是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用来调节医患关系、处理与患者之间所有问题的道德规范、观念意识及行为准则的综合体。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赤城济世的行医准则、不图名利的道德品质、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积极创新的探索精神。

二、 医学院校创新医德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医学院校是培养专业医务人员的重要平台,是医学生形成医德的关键阶段,这项工作能否做好关系到我国未来的整体医德状况。所以,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模式,以加强对医学生进行医德培养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时代号召。

(一)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时代的快速前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同时必须要看到它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医患关系的紧张趋势亟须人性化、生活化的医疗服务;二是健康理念的转变即生物健康理念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健康理念的转变要求更高医疗服务水平。这样的时代变迁及挑战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创新探索培养模式,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为使命,满足我国医学发展要求及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

(二) 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医学自形成以来,从来就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有着生命的人类,所以医学同时是一门复杂的社会科学,故而,作为培养专业医务人员的医学院校必须要结合医学的复杂性、社会需求的变化性等,积极创新培养模式,以有效实现符合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的培养。

三、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医德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医学的特殊性要求医学生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建设者,他们肩负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医学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积极探索并创新医德培养模式对于实现这一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从如下三点着手:

(一) 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此,医学院校可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及时更新并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有效推动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第一,学校应及时了解时态,准确掌握时势,把握最新社会信息资源,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及发展性。第二,学校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线上线下双教学模式。第三,学校应积极推动“引进来”策略,所谓“引进来”指的是将社会上的医学专家、医药企业负责人、人文教育家等请进校园,开展职业精神教育专题讲座,借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四,完善教学目标,将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医德的培养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整性。

(二) 创新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它的受众是社会个人或组织,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所以可作为培养学生医德的又一阵地。第一,学校应积极开展以了解国情、民情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性实践活动。对此,可利用寒暑假时间,结合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送医下乡、爱心体检等深入基层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责任感的养成。第二,学校应积极开展以文化熏陶及感染为主要内容的感受性实践活动。对此,可组织学生在重要节日参观如白求恩纪念馆等极具感染力的历史遗迹,促使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第三,学校应积极开展以关爱弱势群体为主要内容的参与性实践活动。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关爱鳏寡老人、助残助幼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仁爱之心。

(三) 落实资源整合,营造医德培养的良好氛围

医德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来营造良好氛围,而实现这三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才是良好氛围形成之根本。第一,学校可借助先进的设计理念将校园布局、景观设置、绿化安排、雕像塑造、建筑命名等环境因素与医学院校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为广大师生打造一个优美、典雅、体现专业的校园环境。第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导力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对于医德培养意义重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遵循“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原则,有效发挥医德榜样的示范效能。第三,医学生是医德培养的接受主体,在接受与养成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提升自身医学修养积极性,为医德培养良好氛围的形成注入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杜治政.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人文医学教学——人文医学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5(5).

[2]丘祥兴,孙福川.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范明,范卫东,张献全.医学院校政治思想理论教师在医学生医德培养中的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17).

作者简介:

金云,河南省洛阳市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推荐访问:视域 医德 探究 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创新医德培养模式探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