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述职报告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9 08:51:20   浏览次数:

〔摘要〕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性、开放包容性和技术人文性。新文科视域下,我们应从多个维度对认知语言学研究进行观察。从学科维度看,认知语言学研究主要体现在研究主题的不断深化、与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跨领域合作以及与先进科学技术的融合等方面。从历时维度看,共时层面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话题是历时演变的必然结果,或延续或移变或新发展。从技术维度看,认知语言学研究不断运用最新科学技术于语言认知研究之中,强化了语言与认知的互动关系,试图揭开语言理解与生成的认知运作机制。从时代维度看,新认知语言学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研究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与“人文学科危机”的产物。从中国维度看,新认知语言学研究是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共同体的必然要求。这五个维度可以较好地呈现“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时代景观。文章对于提高新文科学科属性的认识以及构建认知语言学研究五位一体的融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文科;认知语言学研究;维度;融合模型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20)01-0039-12

引 言

2019年是新文科建设元年。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包含新文科在内的多个新学科建设[1]。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立足中国立场对认知语言学研究做出我们自身的解读?认知语言学理论建设的核心要旨是什么?认知语言学理论未来是否有融合的可能性?这些问题是“新认知语言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认知语言学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观察和思考,尤为必要。

新文科视域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为语言研究带来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语言学界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语言学研究应在时代变化中“识变革”,在变革中“促发展”,在融合中共“谋创新”之路。知识与学术分工带来的学科分化,促进了知识的进步与对世界的精细认知,但随着对局部和细节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学术整体性视野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跨学科的综合协同发展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动力。交叉融合既反映了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为语言学传统研究话题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以Kuhn倡导的科学哲学范式[2]为依托追求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的多元化、研究过程的可再现性、语料观察的全面性和充分性以及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可证伪性[3]。这些对于以内省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语言学传统研究而言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在与不同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中向前发展,形成细致的分支学科体系,如认知社会语言学、认知类型学、批评认知语言学等;可以说,跨学科的融合发展是认知语言学永葆生机的驱动力。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表现在研究理念的变革以及研究方法上的范式革命,如认知语言学不断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于语言的认知研究之中,不断验证或证伪已有的理论。认知语言学研究不仅关注自Saussure以来的语言研究的共时传统,还深入发掘历时演变带来的研究话题的延续性与移变性,其主要表现在认知语言学核心话题的发展演变脉络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很好地实现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内部的动态性平衡[4]。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学科内涵建设的学科维度、历时维度、技术维度、时代维度和中国维度五个维度出发,探讨认知语言学研究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时代景观,倡导构建基于五位一体的、具有宏观整体性视角的语言研究融合模型,力促Kuhn所倡导的科学哲学范式,从多元化的研究维度探讨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汇流证据[3],从而使认知语言学理论更为客观、完备。

一、 新文科建设“新”在哪里?

新文科建设是国家层面提出的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部署,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主动求变、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內部转变。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性、开放包容性与技术人文性,以求同存异、互鉴共进、协同发展为核心基准。首先,它强调大文科背景下的跨学科交叉融合,而跨学科交叉融合又是学科自信、学科发展与学科创新的直接促动力。其次,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开放包容性,互鉴互补,协同发展。新文科背景下,传统的人文学科将实现“人文学科+”的融合优势,即强调“人文学科+社会科学” “人文学科+自然科学” “人文学科+信息技术” “人文学科+人工智能”等,学科间的开放包容性将是集各个学科自身的优势而协同合作、共同发展、互促互进的。再者,它强调“技术+”的优势。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虽在内省式思辨法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但其研究结论在客观性、充分性、全面性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使其研究结论在信度和效度方面受到了削弱。“技术+”的加持在研究数据收集的穷尽性、客观性等方面拥有先天的优势,将使新文科研究结果更加客观、全面,并进一步使“人文学科”发生范式更迭效应。可以说,新文科建设不仅是一个学科建设问题,还是一种方法论和一种新理念,更是一种学科内部的自我革新[5][6]。

二、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

认知语言学研究作为语言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不仅其研究团队众多,学派林立,而且它的理论体系也极为庞大。可以说,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这40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研究范式也从起初的以内省式思辨为主到如今的既重视内省式思辨的定性研究又重视定量研究、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以及“技术+”等的运用;由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数据收集、分析朝着自然性、客观性、全面性迈进,它也越来越重视研究过程本身的可重复操作性、研究结论的可重复验证性,因而其研究结论越来越具有科学哲学所崇尚的可证伪性。可以肯定的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越来越呈现出跨学科多维性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以及研究对象的多层面性。张俊宗指出,可从学科维度、历史维度、时代维度和中国维度四个方面解读新文科建设[7]。本文将借其分析框架,从新文科背景出发探讨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学科维度、历时维度、技术维度、时代维度和中国维度,倡导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研究过程的可重复性、研究结论的可证伪性,发掘语言研究的汇流证据,力促语言研究的融合模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汉语实情的语言学理论创新之路。

推荐访问:视域 维度 语言学 认知 研究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