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总结

技术变迁视域下美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嬗变和启示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8 08:56:26   浏览次数:

摘 要:技术变迁是美国职业教育模式发生变化的核心力量,本文从技术变迁的视角来厘清美国在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职业教育模式的嬗变。美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前工业社会的学徒制模式、工业社会的综合中学和社区学院模式到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合作模式。我国需要借鉴美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完善职业教育立法和多渠道筹措资金;重视“普职融通”模式,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联系;开展G-S-E三位一体协同培养职教人才模式。

关键词:美国职业教育模式;嬗变;资金筹措;普职融通;协同育人;技术变迁

作者简介:张阳,女,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张力跃,男,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农村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47-7747(2016)19-0054-04

从社会进程来看,美国职业教育模式一直都和技术进步紧密相关,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美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变化就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技术变迁和经济发展是美国职业教育模式变化的根本动因,而美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也在不同的技术时代、不同生产方式下发生演变。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从社会——技术角度出发,按照技术变迁和工业化发展的速度,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时期。[1]笔者从技术变迁的视角来厘清美国在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职业教育模式的嬗变。

一、前工业社会:美国殖民地的学徒制模式

(一)前工业社会的技术特征和技术发明

前工业社会,是从石器时代开始,下至18世纪中期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前的历史时期,主要依靠人力、水力、畜力和风力为技术发展的动力,速度和功率较低。早期以石器工具、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为主要标志;以农业和手工业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实践经验为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以个体独自活动或小规模群体性活动为社会组织形式;以人的直觉或灵感为主要创造方式。前工业社会技术的领会以默会知识的方式出现,英国哲学家卡尔·波兰尼最先提出默会知识的概念。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这种知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默契而领会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较强。[2]技术的传承方式由父传子、母传女、师傅传徒弟;技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技术的发明首先是为了人类的衣食住行。此阶段的技术发明主要有:农耕技术、谷物的磨碎技术、灌溉技术、纺织技术、造车造船技术、观测天象技术、冶炼技术、铸造技术、焊接技术、切削加工技术、热处理技术等。[3]

(二)美国殖民地的学徒制模式

十七世纪,美国为英国的殖民地,技术发展十分缓慢且对英国极端依赖,职业教育模式主要是英国学徒制模式的移植。学徒制模式是以实践经验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观摩和练习在做中学习知识或技能为主要教学方法;以由易到难的外围进入为主要学习路径;以手工业作坊为主要教学组织的场所。该时期的手工技术几乎被工匠所垄断,技术的内容包含于工匠的工作过程中,工匠主要通过演示和操作来传授手工技术。

美国最早的职业教育法令是1562年颁布的《工匠、徒弟法》和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法律要求师傅除对徒弟进行职业本身有关的技术教育外,还要传授一般的读、写、算等文化知识。美国的学徒多为失去父母的孤儿或贫家乞儿,因此,美国的学徒制兼具济贫和初等教育的性质。美国学徒制的普遍做法是:徒弟经过一定的学习,可以晋升为工匠,再由工匠晋升为师傅;徒弟可分为任意的和强制的两种,前者由家长送子弟到行业师傅那里学手艺,后者则由地方行政依法把贫苦儿童送到一定地方学习手艺;学徒期比较长,一般为七年;学徒期满按照惯例举行仪式。[4]

二、工业社会:美国的综合中学和社区学院模式

(一)工业社会技术的特征和技术发明

工业社会,是从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40年代二战结束为止(包含第一次、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的历史时期,主要依靠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为驱动机器的主要动力,技术呈现出高速化、大功率化、精密化和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它以蒸汽和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机器取代了手工工具,技术的作用是通过机器实现的。工业社会,产生了工厂工人的流水线工作方式,人们开始注重学习科学理论知识来弥补默会知识的不足,并加强学习工业和机械技术方面的内容来适应工业社会的要求。此阶段的技术发明主要有:蒸汽机、蒸汽轮船、珍妮纺纱机、缝纫机、自动编织机、收割机、印刷机、机床、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矿山机械等。

(二)技术革命致使美国学徒制模式衰落

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被机器流水线生产的工厂所取代。机器的大量使用,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标准;流水线的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个人技艺要求有所降低。雇主大量解雇熟练工人,聘用大批未经训练的半熟练工人、西进运动中的移民、儿童、妇女等廉价劳动力直接参与生产。在机器大生产面前,历史悠久的、为手工业培养大批熟练工人的学徒制逐渐走向衰落。

(三)技术革命助力兴起美国综合中学和社区学院模式

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美国由农业国一跃而成为工农业现代化强国。截至1920年,所有工业门类中居领先地位的5%的企业的收入已经占据工业总收入的70%。[5]工艺生产的多样性和制造程序的复杂化,使美国工厂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以传授系统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中学和社区学院应运而生。

1.综合中学。综合中学的发展使美国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单轨制和中等职业教育制度。1821年,以就业为准备的公立中学首次在美国的波士顿创办。为了适应工业化的新要求,美国在公立中学中设置职业技术课程,为无意升大学的青年提供职业教育,并最终将公立中学演变为兼具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中学。期间,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干预,拨款支持职业教育的兴办,普通教育职业化,将大批普通中学改为综合中学,并且颁布和实施《史密斯·休斯法》来保障综合中学的发展。该法年度拨款数额逐年增多,如1918年地方为职业教育投入1 201 542.38美元,1921年则增长到5 182 818.22美元。[6]

2.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演化是美国职业教育移植-探索-创新的结果。社区学院提供职业教育、补偿教育、社区教育、大学转学教育和普通教育。[7]在社区学院创办初期,转学教育是其主要目标。此后,社区学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不同的职能。南北战争后,美国为适应全国建设的需要,1865年全面实施《莫雷尔法案》,依据该法案建立的学院被称为“赠地学院”。卡布莱指出:“联邦政府给予教育的各种补助中,似乎没有别的补助像拔地兴建农工学院和以后拨款举办这类教育,曾获更丰硕的成果了”。[8]“赠地学院”为美国培养了大批熟练掌握技术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史上的一次改革和创新。为适应电气化时代对工人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高要求,职业教育需要延长教育时间,社区学院得到发展。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W.R.Harper)把四年制大学分成两个阶段,前两年称初级学院,后两年称高级学院,这种两年制初级学院最初的职能主要是转学教。[9]1902年,美国创办第一所公立初级学院,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从中等职业教育迈向高等职业教育。这所学院在中学的基础上增设大学专业课程,学生可在公立初级学院完成两年课程后直接就业,也可不经升学考试进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

三、后工业社会:美国职业教育多元合作模式

(一)后工业社会的技术特征和技术发明

后工业社会,是从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至今的历史时期,以信息与知识密切联系的智能革命和信息革命为动力,除了追求技术的革新,还追求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产品的安全、舒适、宜人,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从以机械和工业技术为主要内容变为以知识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和航天技术为主要内容,涉及生物技术、海洋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诸多领域。后工业社会,美国在新技术革命中占据领先地位,技术开发科学化、技术创造智能化、技术更新快速化,技术发展产业化、技术研发集群化。主要的技术发明有航天器、机器人、机电一体化产品、IC制造装备、高速铁路车辆等。

(二)后工业社会美国职业教育多元合作模式

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到来,脑力为主的劳动逐步取代体力为主的劳动,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美国的职业教育向适应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合作模式发展。其主要特点是人才培养由单一的学校培养向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等多方协同培养,实践与合作相结合,充分共享优质资源,办学主体与办学形式多样化,美国的职业教育呈现多元合作模式。

1.合作教育模式。合作教育模式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签定合同对学生实施职业教育。它的实质是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培育学生,使学生一方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一方面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合同的内容具体包括:学生的劳动内容、时间、职责、报酬等。合作教育实施的具体方式是:知识学习和实践劳动交替进行,学生在学校学习和企业劳动的时间各为一半,交替时间为半天、一天或更长时间。多数学校安排学生上午在校学习,下午在工作岗位学习。通过合作教育,使职校学生不仅有足够的科学理论知识,而且具有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较高的技术操作技能。家境清贫的学生还可以从中得到经济补贴,保证继续学习。

2.生计教育模式。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大力倡导职业前途教育,亦称生计教育。马兰强调:“生计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即从幼儿园直到成年,按照生计认知、生计探索、生计定向与生计准备、生计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的技能,并形成个人生活方式。”[10] 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生计教育法》,1977年底,联邦政府提出“生计教育五年计划”,拨款4亿美元支持生计教育。生计教育受到杜威思想的影响,在小学阶段重视做中学,开设手工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计教育分为四种类型:以学校为基础的生计教育模式、以雇主为基础的生计教育模式、以家庭为基础的生计教育模式和边远地区的生计教育模式,其中学校生计教育模式是最基本和主要的一种。[8]学校生计教育按照阶段进行培养:从幼儿园-6年级为生计认知阶段,通过学习教材和参观现场,使学生初步了解未来的工作世界;7-9年级为生计探索阶段,学生接触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群。例如学生对当秘书感兴趣,就去公司、企业等单位去作探索活动;10-12年级为职业生计准备阶段,一部分为工作准备,大部分在综合中学学习,为升学准备;12年级以上为专业教育,学生接受大学、学院或社区学院教育,为从事技术工作做准备。学生无论在哪一阶段,教师都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道德观念。

3.青年学徒制模式 。美国借鉴德国、丹麦及瑞士等国家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兴起了不想进入或不能进入大学的青年学徒与企业雇主签定合同的青年学徒制。

青年学徒制的主要特点有:(1)从学习场所来看,企业带薪向学生提供学习和工作场所;(2)从学习方向的来看,职业学习和学术学习同等重要,不能偏废任意一项;(3)从管理方向来看,企业向青年有偿提供工作,派培训工厂所的师傅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管理学生的日常活动;(4)从学徒毕业选择看,学徒可直接就业或接受中等后教育继续学习;(5)从结果来看,学生完成青年学徒制计划后,可获得被广泛认可的学术与职业技术证书或文凭。美国的青年学徒制受到许多州的雇主、企业、学生的青睐,该模式通过加大资金投入、调配熟练技术人员、优化评价系统、完善学术与职业技术证书或文凭授予等环节使青年学徒制得到较快发展,获得较大支持。

4.“学校到生涯”(School to Career)模式。2001年,美国职业教育“学校到工作”(School to Work)模式随着“学校工作机会法案”的废除而被宣告结束,“学校到生涯”(School to Career)新模式产生。它的特点是:(1)提供青年更多的生涯规划选择,青年可以选择升学或就业;(2)提供青年个性化的教育,关注青年的个性化发展和帮助青年发掘自己的兴趣;(3)开展情境化的教学,让青年通过情境性积极的尝试来解决真实情景中出现的困难;(4)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使学校的学习内容和雇主的要求相一致。

四、技术变迁视域下美国职业教育模式嬗变对我国的启示

技术变迁是美国职业教育模式发生变化的核心力量,技术进步引领美国社会用人素质和能力的变化。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美国采用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来发展自己的职业教育,使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美国的职业教育取得较好成绩,我国刚步入后工业化社会,借鉴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调整方法和思路来应对技术进步对职业教育模式的新要求,建设适合我国新技术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模式,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一)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完善职业教育立法和多渠道筹措资金

纵观美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前工业社会的《工匠、徒弟法》《济贫法》,工社会的《史密斯·休斯法》《莫雷尔法案》,以及后工业社会《生计教育法》《联合培训法案》等,都是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美国联邦政府依据技术进步和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颁布的法令,并通过联邦政府拨款,州、地方开支,企业、团体及个人的资助来发展美国的职业教育。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立法已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工作日程,但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大法只有《职业教育法》,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还有待加强。因此,我国需要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工作,学习美国多渠道筹集资金来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

(二)重视“普职融通”模式,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联系

美国联邦政府注重普通教育职业化,将大批专为升学做准备的普通中学改为升学和就业兼具的综合中学,70年代的生计教育也体现了“普职融通”的趋势。21世纪,我国进入知识技术社会,单一技术和单纯工种已不能适应社会要求,社会呼唤兼具技术、管理、服务、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联系,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政府号召有能力的普通高中开设职业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完善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职业高中加强基础文化教育,设置基础文化课程,完善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建立“普职融通”在课程、师资、技术、设备、场地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整体教育资源大于部分的效果。

(三)开展G-S-E三位一体协同培养职教人才模式

后工业社会,美国职业教育呈现多元合作模式以适应知识信息技术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结合我国实际,职业教育需要构建政府(Government)、学校(School)、企业(Enterprise)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对培养过程进行顶层设计与监督调控。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要签订合同共同培养学生,订单培养,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参与热情。学生在学校向老师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在企业向企业师傅学习实际操作技能,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先进的工业设备。G-S-E三位一体协同培养的模式,能够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铦,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9.

[2] 王治东.技术的人性本质探究马克思生存论的视角、思路与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92.

[3] 张策,机械工程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1.

[4] 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5.

[5] Harvey Kantor,David B.Tyack.Work,Youth,and Schooling: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Vocationalism in American Education [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15-17.

[6] J.Chester Swanson. Development of Federal Legislation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M].Chicago:American Technical Society,1962:57.

[7] 腾大春,今日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8.

[8] 石伟平,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12.

[9] 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10] 梁忠义 ,金含芳.七国职业技术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30-132.

[责任编辑 张栋梁]

推荐访问:视域 嬗变 美国 职业教育 变迁


[技术变迁视域下美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嬗变和启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