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面试技巧

给艺术的翅膀一片肆意翱翔的蓝天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6 08:39:18   浏览次数:

记得刚登上三尺讲台的时候,学着从前老师上课的样子,课堂上严格遵守教学三步曲:组织教学——讲课——作业。课余时间就改学生们画的画。可我发现,学生们脸上那种“义务式”的表情一如我当年,而作业也只是草草了事,没有半点“创作”的痕迹。于是后来的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与探索,期间参加过几次新课程改革培训,也看了不少新课程方面的书。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与形式,并取了不错的效果。下面就将我的几点尝试与同行们交流。

一、自由的空间,思维的花朵尽情绽放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美术课堂上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紧张严肃的氛围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就更谈不上尽情发挥想象力了。

1.课堂形式

课堂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我不断的尝试下,我发现灵活的安排,似课堂又非课堂的形式效果是最佳的。比如我在上“标志设计”这一课时,告诉学生,学校正在搞一个征集校徽的活动,请全体同学参与,学生立刻活跃起来,开始热烈地讨论。兴奋过后,学生开始提出问题:“什么是校徽?”“设计校徽有什么要求?”“怎样设计校徽?”这时我再逐一解答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并简单地讲解一些标志设计的知识。课堂上的严肃和拘谨立刻被打破了,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思考怎样以最巧妙的创意超过他人。有的几人合作,有的独自思考,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另外,我在三年的美术教学中,从来没喊过一次“上课”“下课”,免去那种形式,会使学生感到轻松。从心理学上说,人的思维能力在放松的状态下比紧张、严肃时要活跃得多。

2.结合实际,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盲目的创作和不切实际的思考对学生来说都是空洞的。所以在尝试的过程中,我将课程内容与本校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设计校园环境标识一课,我带学生到学校各处观察,请同学们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分析我们学校的特点,然后按照他们的想法去构思设计。这样不仅能让他们切身体会标识的作用,而且通过亲手设计标识,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增强对校园环境的保护意识。

3.结合各班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教育学强调:教育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此各个地区的教育要求是不同的,班级、个体同样如此。拿我们学校来说,县城的学生和乡镇来的寄宿生的艺术基础不一致,这就决定了寄宿制班级与普通班级的教学方法是不能一样的。比如“卡通画”一课,可以提议城里的学生回家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不同的卡通形象,也可以尝试电脑制作。但由于条件有限,寄宿制班级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教师就必须多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并且讲解有关该卡通人物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手绘卡通画。

二、有趣的情境,创作的灵感源源不断

1.有趣的故事

在大多数学科的教学中,讲故事是大多数教师青睐的教学方式。美术课更离不开故事。在创作的过程中给课题一个美丽或感人的故事,创作立刻就会变得充实、饱满起来。而对画家或画派的介绍,他们的事迹更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上欣赏课《齐白石》时,齐白石老人的爱国事迹让学生更加崇敬这个伟大的艺术家,也更增加了学生对齐白石作品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评论他画中的妙处,大胆地猜想他作画时的情感。情感的体验比单纯地欣赏作品本身更利于激发学生对美的体验与追求。

2.爱心活动,让创作更具意义

在教学“卡片设计”这堂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调查班级捐款捐书的信息(学校当时正在举行为灾区学校捐款捐书活动),再建议学生用亲手设计、制作贺卡的形式为贫困地区的学生送去心灵上的安慰。当作业变成更具有意义的事时,学生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行动上,都更加虔诚。另外,有关倡导环保、关爱弱势群体、植树造林等都可以成为创作的题材。

丰富有趣的情境,是学生创作灵感的源泉。在教学中,我还尝试过将课堂策划成主题班会、分组比赛等情境,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三、鼓励与欣赏,自信的力量是无穷的

试图将自己的想法或技法完全灌输给学生是徒劳的。“依葫芦画瓢”不是艺术教育的目的,美术教学并不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变成复印机。所以,我认为教师不应以判官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千万不要用“这个不行”“那样不好”之类的语言,更不要嘲笑或讽刺他们的作品,这样只会抹杀他们的自信心。甚至看了他们的作品后沉默或摇头都有可能对学生的自信造成打击。

推荐访问:翱翔 肆意 蓝天 翅膀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