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求职宝典

西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探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6 08:41:31   浏览次数: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西部农村”这一特殊区域内,此问题更为突出。本文调研、梳理了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实现均衡发展的系列对策,以此期盼实现城乡协调、东西部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

关键词:均衡;农村教育;西部

一、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概论

“均衡”就是平衡。均衡是物理学名词,被引入经济学和教育学中。教育均衡实质上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相关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分析是教育供给予需求的均衡;从中观层面分析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微观层面分析是教学资源配置、教育结果以及教育评价的均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最重要的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义务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是检验政府责任的重要指标。教育均衡发展有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理念是“造峰扬谷”,即教育发展基础上的均衡,是缩小教育发展的落差,促进教育的共同发展、特色发展和整体提升。重点是推进城乡、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保障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目的和基本目标;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手段和基本途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孩子都不能忘”,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平衡——不平衡——平衡”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发展过程。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平均发展,绝不是搞教育的平均主义,它更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二、西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西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问题:从公平的角度看,我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严重的身份歧视。首先,学生教材体系有明显的“城市中心论”,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明显不公。其次,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别,农村的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中央对省、市两级财政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缺少刚性约束和有效监督,致使我国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再次,教育机会不均等。由于带有明显城市偏向的高考招生政策,因学致贫、因学返贫在很多地方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将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西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问题:1.农村学校办学经费投入小,办学条件与城镇学校相比有很大差距。2.农村学校优秀教师外流严重,师资水平明显偏低。3.农村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流向城镇学校就读,择校问题给农村学校造成较大冲击。4.农村学校学生仍有辍学,部分学生未能完成义务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索的课题。西部农村中小学发展极不平衡,城乡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薄弱学校,教学条件差,师资薄弱,教学质量落后,学生享受不到平等的优质教育。

西部农村教育失衡的表现维度:1.地区间教育不均衡的表现——教育投入不平衡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致性。2.城乡间教育不均衡的表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偏差与平衡。3.校际间教育不均衡的表现——基础教育发展的“细腰”。

三、西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对策

(一)农村校点布局调整

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区域内教育资源利用率。坚持“幼儿园小学就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原则。做到校网调整与危房改造、移民建镇、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教育信息化建设,校园建设相结合;科学统筹规划,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扩大农村学校办学规模。调整校网布局,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规范化。要依据计划生育政策及大量农民工流向城市带来的农村入学儿童数量下降的现状,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将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校舍扩建和新建学校、改造薄弱学校、创建优质学校等结合。充分利用好被撤销和合并学校的现有资产,积极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农村乡镇学校教职工生活居住条件。

寄宿制学校建设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二是有利于教学研究及教师培养;三是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农村孩子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解决“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四是可减少家长压力。坚持从政策上予以倾斜,把农村学校的建设投入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坚持领导包镇联校制度;加大宣传和建设力度,确保学生“进得来”。坚持循序渐进、适度集中的原则,形成布点适当、规模适度、距离适中的学校布局。做好入学保生工作,确保学生“留得住”。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寄宿制学校是教育的现实选择,承担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职能,尤其对于缺少同伴的独生子女、缺少家庭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突出意义。设置专职生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日常生活、情感调节和健康。寄宿生活丰富与否是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寄宿制学校不是孤岛,它应该通过网络、短信及家长会和家访等形式加强联系。“没有自我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中国有句古话:“求人不如求己”。自我表现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提高个体的自尊感。彼此提供宣泄的机会,提供情感的支持,弱化压抑和焦虑情绪。

(二)关爱弱势群体

特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之“弱”,一是弱势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竞争力,二是弱势的社会政治地位及各种公民权利。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指低保家庭、特殊困难家庭子女、三残儿童和外来民工子女。要建立有效机制,切实落实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杂费和提供必要寄宿生活补助。要以公办学校为主,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启动“城乡肩并肩结对帮扶”工程。“访困、结对、助学”,纷纷实施“阳光行动”“1+1”等爱心工程,让贫困学生同沐阳光。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和培养中度弱智学生也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学校应该顺应“零距离教育”“全纳性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弱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将随班就读的对象确定为“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类别的残疾少年儿童”。针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流动性大、生源广、年龄跨度大、家庭教育环境差等特点。实行学籍管理动态化,实行“有学额就招、符合条件就随时插、允许随时转学”的管理办法。费用收取灵活化,向下浮动灵活收取,有困难者可申请免费。建立控制学生择校的协调与监控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控辍机制。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让民工子女在流入地享受同等的教育。

(三)构建城乡共同体

特指农村社区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模式。教育主体范围较广,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会组织、协会及参与社区教育的个体成员。农村教育变“独唱”为“合唱”,充分挖掘农村社区教育资源,打造多元化社区教育共同体。各乡镇依托学校,致力于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依托“爱心企业”成立“家长培训学校”,建立警校社家联动机制,开展“读书三走进”活动,即走进学生、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旨在努力实现学校、家庭、社区无缝隙全时段教育。名师带徒名校托管,实施“名师资源共享”工程;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将名师教学实况、教学经验送到农村中小学,实现名师与薄弱学校教师实时互动指导;在市、县、校建立多地城乡互动远程教学点,实现同步授课。开展城区“强校”“大校”捆绑结对农村“弱校”“小校”的试点实践,实行“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两所学校、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管理模式。启动城区名校、强校托管农村学校演化为“一校两区”模式。

全面实施对口帮扶工程。物化资源有待盘活,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利用好闲置村小。总结城区学校帮扶农村学校“结对共建”成功经验,实行“捆绑式”考核。加大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的联动,加大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的联动,加大名优教师与边远学校教师的联动,设立城市和农村学校流动编制。盘活实在优势,发掘潜在优势,优势成为胜势。一是争取县直部门帮扶农村学校。二是组织城镇学校帮扶农村学校,开展“手拉手”联谊。三是引导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帮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建立“教育特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教育特区”是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试验田”,攻克“难点”的“突破口”,贫困地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桥头堡”,现代文明在贫困地区的“集散地”。建立“教育优先区”——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途径探索。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在“教育优先区”内积极推进税费改革,把税费改革与促进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结合起来,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调整教育优先区的教育结构,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改革。适度提高“教育优先区”内教师的工资待遇,建立国家基金,资助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到“教育优先区”任教;政府在发达地区建立教育设备和资源的援助调配中心;统筹调配社会各界捐赠的教育设备和资源;政府协调来自各方面的捐助和资助,并按教育优先区的标准统一安排资助项目。

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原点是公平。缩小城乡差距,教育是突破口;统筹城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战略走向。建立城乡教育动态互补的长效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和谐,这才是城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大教育服务城乡的力度,突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乡教育融补互动、圈翼教育协调共进等。构建城乡教育多元办学格局,推进城乡特色教育发展,建立教育长效帮扶协调机制,努力提升城乡教育一体化水平。着眼于教育的“城乡”和“统筹”,构建互动和共进,由点到链、由链到网、由网到面、由面到群、由群到体的教育模式。

(四)教师无障碍流动

严把教师进口关,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合理调配教师,可实行县城学校教师到农村支教服务和农村教师到县城跟班学习的双向交流。要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学习,开展“名师工程”评选等活动,全面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加强农村教学科研工作,提升农村办学水平。建立健全农村学校的教研组织,推行教研“扶薄”,实行送教下乡活动。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在评优、评先等方面向山区薄弱学校倾斜,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推进“无障碍流动”。建立区域大中小学教师联盟,建立教师资源库,实行教师集中管理。其目的是促进教师区域内交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师资均衡。变“校管校用”“一校所有”为“统管校用”“同城同酬”。打破城乡、强弱学校之间界限,实现教师从城市向农村,从强校向弱校的无障碍流动。教师队伍建设向“管理规范、调配有力、流动有序、充满活力”方向发展,探索多元化的学校组团发展模式。

构建教师交流平台。交流使教师成长环境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流动状态,对广大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焕发工作激情起到助推作用。同时,也促进区域内师资结构调整,群众满意度上升。沈阳市实行“人走关系走”政策,实现实质性交流。教师交流有“柔性流动”“支教”和“轮换”等三种形式,“人走关系走”是最为刚性、力度最大。中小学教师实行“换岗”和定期轮岗。中小学结成对子,激活城乡用人机制。走教走出新天地,根据“邻近分划组”的原则,将县内本专业的教师编组,每人承担3-4所相近学校教学任务。走教模式可以克服专业教师匮乏现象。支教支起新桥梁,每年交流人数不低于3%。建立区域人才教育管理服务中心,教师由“单位人”变成“系统人”,中心统筹配置人才资源,与教师签订岗位管理合同,行使岗位管理权,开展人事代理系列工作。打破人才壁垒,以“尊重选择、鼓励奉献、适度流动”为原则。

(五)培训新型农民教育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职业培训的目标是转移剩余劳动力,在城乡统筹的视野下,这种劳动力转移是双向流动。一方面,把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实行“凤还巢”工程,把有过城市生活经历,受过工业化生产训练的人吸引回家乡,重新创业。农村创业培训的任务是建立覆盖城乡、面向全体农民的职业培训网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要求——培育新型农民,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这是新的制高点。基础教育中融入职教元素,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推进农村中小学“日校加夜校,一师兼两教”,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培训工程,向农村送人才、送知识、送技术。面对金融危机,大量农民工返乡,及时组织就地、就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建设家乡、建设农村、构建和谐新农村。

职业教育和农民教育并举。进一步整合面向农村社会培训资源,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把教育教学和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专业设置除了面向农业生产外,面向第二、第三产业,继续推行“绿色证书”工程,推进农民科学教育的规范化。成人教育普及实用的科技知识,使农民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基础是教育。农村教育是实现“三农”现代化最基础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康开洁.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2]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3).

[3]黄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新进展[J].河池学院学报,2007,(8).

推荐访问:探究 均衡 农村教育 西部 发展


[西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探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