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入党自传

简论历史课堂中的情感问题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4 08:39:07   浏览次数:

摘 要: 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明确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问题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课堂氛围 教学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壤”,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可见,情感在教学活动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历史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真情,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情感教育意识

对于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情感意识。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极大的影响。首先,情感教育强调教师要心中有“情”,对学生充满热情,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使学生在“被关注”、“被关心”的心理体验中自觉接受历史教育。其次,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充满激情。历史学科知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教师要掌握丰富的背景知识,吃透教材内容,把课程内容用情感恰当的演绎给学生,以情施教。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的工具,丰富的语言有启发性和情感色彩,所以教师要认真设计好自己的教学语言,结合适当的动作、神态、手势、眼神、表情等体态语言,向学生连贯地叙述、描绘历史事件、人物活动等历史现象,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内心体验,从而产生移情作用,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感知历史,以此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保证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亲切的语调、微笑的面容、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爱抚的动作、赞美的短语,是构成和谐氛围的因子,是沟通情感是桥梁。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充分参与,主动学习,积极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并相互交流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缔结朋友式的情感纽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相理解,真诚的、积极的情感交流,能诱发学生产生快乐情绪,并产生相应的情感,孕育出师生间良好的情感状态,并把这种感情推移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实现和谐教学。教师真正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彻底地敞开心扉,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认识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历史教师情感意识表达的手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平时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直观、生动地再现历史情景,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历史教学从“静态”向“动态”发展,多角度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观,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或者通过剪辑一些历史资料、电影片段,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让历史情景再现。教师也可让学生通过摸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真正深入历史,在历史的场景中获得历史感,使学生身临其境,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利用文献、文物图片资料辅助教学。历史学科的载体是文字资料和文物资料,只有将历史理论与史料配合,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形象化、生动化与实用化。另外,在教学中也可以联系相关部门(如陈列馆、博物馆等),历史教师将学生带到重要的历史遗迹或历史遗址等实地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文明的感染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抓住具体史实,摒弃空洞说教,多方面创设历史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触“境”生情。而且要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能理解历史、体会历史,丰富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情感。

“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之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积极的情感教育能渗透进学生的心田,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中都有许多美好的自我发展愿望有待教师挖掘、引导、激励。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是一片灿烂的景象。

推荐访问:课堂 情感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