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思想汇报

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语的应用艺术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5 08:43:18   浏览次数:

【摘 要】教学中的“导语”可谓是一堂课的“课眼”,具有艺术性的导语,能够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扬,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与师共振”的境界。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导语的应用艺术谈几点心得。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语;应用艺术

导入程序是语文课的首要环节,十分关键,因此,具有艺术性的导语则是思想的“金钥匙”,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具有艺术性的导语呢?笔者结合自己在万全区第三小学从事语文教学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就导语艺术性设计谈一些浅见。

一、体现承先启后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无论采用哪一种导语设计,都必须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当堂教学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古语曰:“温故而知新。”因此,我们复习已学内容,承接前面所学要点,为后学知识做好铺垫,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例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就做了这样的一种导入设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卖火柴”这部分课文的内容,这个小女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在学生回答之后,我用激情的语言引出问题:是啊,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只能蜷缩街头,又冷又饿,那么等待她的命运是怎样呢?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就这样一下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题上。

二、突出悬念设问

教学实践表明,在一上课就给学生创造一些“矛盾”,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他们的注意,以便完成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利用巧妙设问造成颇具“神秘感”的悬念,促使学生在激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设置这样的悬念:本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讲的是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和孙权各据一方,正可谓魏、蜀、吴三国鼎立、战事纷争。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准备攻打孙权。在这危急关头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起来共同抗曹,于是刘备派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助战。但是,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方设法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化险为夷,挫败周瑜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这样,学生以很高的兴致投入到学习中。

三、利用网络课件

不难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中,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我认为此类课文可借助多媒体网络课件把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现代声光电系统把学生带入身临其境的奇幻境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就做了这样的导入设计: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像一座大花园,而被称之为“甲天下”的桂林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险,那么秀;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绿,那么静。谁到了那儿,都会被那奇特的风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随机把桂林山水的课件投影到大屏幕上,把学生“带“进了”桂林。这样导入,学生就会被桂林山水的神奇所吸引,同时也对桂林山水的主要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会全身心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和景色的欣赏中去。

四、设计评书演播

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利用评书的演说形式,可以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 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以这样设计:话说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长长的金黄头发,大大的眼睛,有一副善良的心,从小没有了妈妈,天天靠在街头卖火柴维持生活,可谓艰苦至极。这不,又到了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富人们家家户户围在火炉旁欢度新年,却没有人买她的火柴。此刻天已经黑了,可她还在街上走着,走着……。悲沧的说书道出了与主人公命运相关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和对主人公的同情,从而促使学生急不可待地去读书,去了解。

五、引入音乐视听

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调动学生情绪,并能克服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我们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而导入新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借助多媒体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并再现同学们在湖面划船、放声高歌的画面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曲子吗?作曲家乔羽为什么要写这首动听的曲子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然后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就这样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便自然而双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

六、借用名言警句

众所周知,名言警句富含哲理,是人类思想、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教师通过引用与课题相关的名言作为引言,引导学生进入新课题,既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例如在教学《晨读》一课时,我首先在大屏幕上投影出名人名言:“为中华人民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接着说:“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应该珍惜现在大好时光,好好学习,记住周总理说过的话。现在我们就学习《晨读》”。这样就使学生明确了读书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学习课文。当然,导入的方法还很多,但我们在设计导语时还必须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切不可弄巧成拙,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一是导语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二是导语要有趣味性。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会高;三是导语要有启发性,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四是导语语言要有艺术性。要使新课的开始能扣动学生的心弦,需要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五是导入新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是为了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形式的最优化。因此,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具有艺术性的导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推荐访问:导语 小学语文 谈谈 课堂教学中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