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报告

高校辅导员针对学业型弱势群体的教育对策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4 08:42:39   浏览次数:

摘 要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学业型弱势群体,由于自身学业上的弱势地位,使得他们在学术和心理上都经受挫败感和自卑心理的严重影响。高校辅导员应针对大学生学业型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分析形成原因,提出教育对策,以改变高校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 学业型弱势群体 高校辅导员 教育对策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 Counselor to the Vulnerable

Groups in Academic Type Education

BIE Qianqian

(College of Art,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0)

Abstrac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an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college vulnerable group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Vulnerable groups, including school type, due to its weak position on the school so that they have experienced in the academic and psychological frustration and inferiority of the severely affected. College students school-based counselors should focus o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ulnerable groups, analyze the causes, educational measures proposed to change the weak position of vulnerable group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full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ealthy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school-based vulnerable groups; college counselors;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career guidance

0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弱势群体”日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形势下,高校学生的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现。高校弱势群体的形成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基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因素。这些大学生在经济上、心理上、身体上、学习上存在着单种或多重困难,引发他们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等负面影响。高校弱势群体的存在给高校的管理和学生的成才形成了一定的压力。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导师,要对大学生弱势群体重视、发现和引导,针对高校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形成原因,建立健全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干预机制,提出切实有效的教育对策。

1 高校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是相对于“强势群体”而言的,是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体力脑力状况、社会地位和文化程度的低下状态而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从广义上讲,高校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心理、生理、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

2 学业型弱势群体及其心理分析

目前,高校教育虽不以“分数论成败”,但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对学生的在校成绩的要求较严,仍是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各种等级证书作为学生就业的重要资本和条件。从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就业时成为弱势的群体,我们可以称之为学业型弱势群体。

造成一些大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因素很多,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重要人为因素,包括学业需要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态度欠佳等。在经过紧张的高考竞争,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以玩乐、沉迷网络来弥补高中生活的艰苦;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高考志愿填报时目标不明确,或目标不专一,在选择专业上,没有认真考虑,甚至有的是家长代替选择,随意性很强,这就造成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乏味;新环境人才荟萃,有些学生从高中时的“鹤立鸡群”变成了大学中的“平庸之辈”,对他们来说各种评优、评奖、担任职务的可能性不大,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陷入被动学习中;还有一些学生是禁不住校园外多元化现实世界的诱惑或迫于家庭的生活压力,急于挣钱,实现“价值”,而无法静下心来学习。

这些非智力因素给学业型弱势群体带来的可能具有的心理问题有焦虑、抑郁、自卑或自负、意志力较弱等。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有的会因为学业成绩比别人差,怀疑自己的能力,看不清自己的人生目标,陷入自卑、自信心下降的抑郁状态;也有的学生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觉得自己更大的天赋在别的领域,不屑于自己专业,总是沉浸于自己的想象,对自己没有准确定位,从而陷入自负中;还有对考试结果的担忧,对学业、就业影响的担忧,都会使他们常处于焦虑、紧张不安之中。这不仅给学习带来影响,而且还会损害身心健康,导致情绪障碍或精神疾病。同时,学业成绩不良还带了严重负面的后果: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甚至会导致在学生中出现更大范围的诚信危机。

学业型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带来的负面作用不但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阻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增加了育人难度,不利于学校管理和发展,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压力,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3 学业型弱势群体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学业型弱势群体的成因是复杂的,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有着显著的差异,而且每个个体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所以帮助手段也应该是综合的。其中高年级学生中弱势群体数量要高于低年级学生。这主要是由于随着时间的增加,专业学习任务加重,难度加深,而在大一、大二没有打好基础的学生,他们很难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此外还要面临各种技能考试,让他们感觉压力很大却很无助。尤其这些弱势群体到了毕业阶段,专业技能差,动手能力弱,无法准确地对自己定位,对就业担忧,导致这些大学生更加的彷徨和苦闷。

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负有管理、教育、服务的职能,是与大学生联系和交流最直接、最经常、最全面、最丰富,因而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也是最广泛、最深刻、最久远、最积极的。辅导员应重视高校弱势群体,发现问题后积极引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改变他们面临的不利客观环境的同时,增强他们对社会、别人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提高这个群体的大学生自身应对学习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引导他们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借助学校关爱、国家救助、社会支持、家庭扶持,帮助他们走出低迷、无措的境地。

3.1 学业规划、就业指导

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期,认为考上大学是他们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和表现。进入大学以后,他们才发现人生坐标需要重新定位。针对这些问题,学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就显得格外重要。

学业规划,是指为了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而对与之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大学生学业规划,就是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现有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并为实现学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换言之,就是大学生通过解决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以确保自身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打好基础。辅导员应该帮助学业型弱势群体及早的设计自己的学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样才有可能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住机会,获得成功。

高校辅导员,在新生刚入学时,对学生进行专业目标宣传教育,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专业近期及长远的培养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学业管理,使学生通过对自己每天、每时每刻的学习计划与安排,通过品德修养、智力开发、身体锻炼及其他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以确保其完成学业并能成长为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帮助其确定人生阶段性的学业目标、事业目标,督促其进展,进而以确保用最小的求学成本(时间、精力、资金等)获得阶段性职业目标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并多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发挥弱势学生的潜能,增强其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找到合适机会,让他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学生找到自己光芒之处,在成功中获得心理满足,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临近毕业的学业型弱势群体,做好就业规划,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人才市场需要,以便使学生能够给自己准确定位,查找差距,并督促自身改进不足。在了解学生“弱势”的同时,也了解他们的长处何在,及早地为他们做好就业规划。加强学生群体择业观、就业观的指导,帮助他们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促进其就业时的心态调整,避免在就业时可能出现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3.2 学风建设、心理干预

学业型弱势群体整体的提高,不仅要有主观努力,还要有客观的外在条件。加强学风建设,会对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位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具有直接推动作用。高校辅导员应重视课堂内外的紧密结合,营建温馨上进的宿舍文化氛围,树立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各种学习竞赛、科技竞赛、学术研讨等活动,营造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为取得好成绩提供前提和基础条件。

面对学业型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应做好学生的心理预防和调整工作,结合弱势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整他们的情绪障碍,并适当地进行认知干预,努力维护和促进弱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同时,建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发现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协助高校其他部门建立起一条心理危机应急处理的绿色通道,预防己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一步发生激变。了解每个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真诚、关注、尊重的态度认真聆听学生心声,运用询问、鼓励、释意、支持等技巧正确而广泛的获取信息进而疏导。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把它们变成学生乐于接受并愿意置身其中的活动,并把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心理健康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4 结语

解决高校学生弱势群体问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会、高校、教师、学生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成效。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错综复杂,需要我们全社会,呼吁共同关爱大学生弱势群体,完善一些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构想、措施和建议,以改变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

注释

① 魏虹,龚育.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1:84.

② 韩月山.大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非智力因素调查分析[J].文教资料,2009:210.

③ 程艺.崇高的使命 伟大的事业 光明的前途[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

④ 张仁良,孙志勇.对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几点粗浅认识[J].现代企业教育,2011:191.

推荐访问:辅导员 弱势群体 学业 对策 高校


[高校辅导员针对学业型弱势群体的教育对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