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检查报告

我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态势分析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27 19:49:25   浏览次数:

摘要:以CNKI数据库中“新能源”类目下所有文献为样本数据,基于关键词共现关系构建关键词共词网络。引入社群结构抽样算法和G-N聚类算法,对领域研究总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引入概念的学科和地域隶属度算法,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地域的新能源研究特色领域进行比较分析。从时间维度分析国内新能源产业研究领域的迁移轨迹,并对国内新能源领域演化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能源 共词网络 G—N聚类 隶属度 演化路径

一、前言

未来,新能源产业很有可能成为继信息技术后带动全球经济复苏“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才能保证中国能源供应安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应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国内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从新能源产业研究领域演化、不同学科背景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分布、不同地域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分布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北京市为例,对地方政府未来推进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课题组研究数据源的获取方式是检索CNKI数据库中“新能源”类目下所有文献,共11596篇。基于不同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的共现关系,构建出描述国内新能源产业领域研究态势的概念网络。基本方法:以文献关键词为顶点,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共现关系为边,共现的次数为边的权值,构建出一个包含11562个结点和36951条无向边的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域知识网络。针对以上共词网络,进一步使用社群结构算法进行抽样。基本思想是:关键词共现频次越高,说明词间联系越稳定,剔除边权值<3的无向边,并去除因此而产生的孤立点。使用复杂网络可视化分析工具Pajek绘制网络,得到包含266个结点的最大联通子图。

三、结果与分析

(一)国内新能源产业领域研究整体态势分析

进一步采用边介数聚类算法(G—N算法)对上文中的共词网络进行聚类分析。边介数聚类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每一轮通过删除可能连接任意两个集团的边(介数最大的边),逐步使得隐藏的集团显现出来。通过多次迭代后,剔除边介数最高的15个边:

通过图1可以发现,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研究领域可以划分为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和面向三农领域的应用等几部分。其中太阳能和地热能研究的领域发育最为充分,概念体系比较完备,领域概念密度很高,说明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学科发展的成熟期。生物质能占据了新能源研究的重要部分,但概念体系相对稀疏,表明该领域概念体系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但尚不成熟,处于学科进入成熟期的前夜。风能研究位置比较特殊,处于太阳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的交界地带,说明该领域得到了不同方向研究的共同关注。但概念体系尚不完善,处于未来发展的潜在方向。

(二)不同学科背景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分布

基于该领域文献题录的机构信息字段,将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领域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划分为农林、机电、地质、生物等不同专业。每个专业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新能源产业的过程中各自有所侧重。利用Pajek绘制不同学科背景研究人员对应的研究概念网络子图,可以发现各学科背景研究者的优势领域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林类专业尽管对新能源研究关注热情很高,但研究领域相对狭窄,主要是在农村应用较广泛的新能源品种(生物质能和风能)在三农领域应用的基本问题。生物学对新能源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应用领域。联系到前面提到的近年来生物质能领域发展十分迅猛的特征,可以看出近年来生物学领域对于新能源研究正处于集中发力时期,可以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地质类专业对新能源研究的关注领域主要集中在地热能研究领域。机电类专业关注的主要领域是太阳能和风能,因为这两个领域的能源转换原理比较明确,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工艺改进方面。

(三)不同地域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分布

为了不同地域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分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各地新能源产业研究态势进行进一步了解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本研究选取京、沪、浙、粤等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得出不同地域研究人员对应的新能源产业研究概念网络子图,结果如图3:

比较京、沪、苏、浙、粤五省市新能源研究的优势领域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北京在太阳能和地热能两大基本领域形成较为明显的优势,但风能和生物质能研究相对滞后。上海在地热能领域研究关注较少,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领域均形成若干研究优势。浙江的研究优势主要集中在生物质能领域。另外,在与生物质能(主要是沼气能)密切相关的三农应用领域,浙江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研究优势。广东由于其地处热带、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等特殊地理因素,在地热能的研究开发方面投入较多资源,并形成了明显的研究优势。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未来推进本地区能源产业创新研究的路径选择应当根据本地区研究的现状和优劣势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北京为例,基于上述分析,未来推进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依托在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专业,以绿色北京建设为依托,打造新能源研究的学术高地。其次,依托机电类专业研发实力较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风能研究力度,并与延庆等地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合作。第三,加大生物质能领域的新能源应用研究力度,尤其应当鼓励生物类与农林类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生物质能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北京新农村建设。第四,强化北京在太阳能和地热能领域的研究优势,尤其应当鼓励地热能领域研究与延庆等地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合作,推动地热能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

四、结语

本文对国内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态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不同学科背景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分布、不同地域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北京为例,对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进行了初步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未来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央党校课题组. 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52)

[2]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等.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 人民出版社,2008

(王建冬,1982年生,江苏连云港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信息化、信息服务业)

推荐访问:新能源 态势 创新 我国 产业


[我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态势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