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读书心得

首都变成“政治疯人院”崛起的德国为何战败?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1 08:41:15   浏览次数:

我们爱在一起,我们恨在一起

我们有一个敌人,只有一个

英国

—— 《对英国的仇恨之歌》

序章·开始的那一刻

这首诗一夜之间爆红。孩子们在课堂上诵读这首诗,士兵们在前线冲锋时呐喊这首诗,艺术家们在剧场高唱这首诗,七千万德国人几乎人人都会背这首诗,它成为1914年战时德国的政治主旋律。

诗歌的创作者是恩斯特·利丝尔。他甚至获得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授予的红色雄鹰勋章,这是诗人的最高荣誉。但是,他却无法真正地高兴起来。

1914年8月1日11点45分,德国首相宣布“所有德国人都做好了准备去战斗,不论他或她的观点和信仰”。消息传出,整个柏林都沸腾了。根据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描述,恩斯特·利丝尔在街上看到的一切都令他振奋,在俾斯麦雕像、皇宫、奥地利和意大利使馆前,游行队伍高唱着爱国歌曲。上万名民众聚集在皇宫前,高唱“万岁胜利者桂冠”之歌。

美国纽约第69步兵团的官兵与恋人吻别,准备前往欧洲战场参加一战(@视觉中国图)

恩斯特·利丝尔要尽快赶到军营,他希望能应征入伍。这位红光满面、下巴凹成四层、身材肥胖、个头矮小的诗人并未意识到他的身材问题。直到征兵官说出那句话:“对不起,先生。您不符合志愿军的条件。”

战争——那热烈而豪迈的冒险,那浪漫而短暂的旅行,他这一生都无法体验了。利丝尔很沮丧,他只能用诗歌去诅咒那个万恶的英国。在他看来,是英国,入侵了他的国家;是英国,发动了战争;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背信弃义,是最坏的坏蛋。

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也陷入了难过的情绪中。大战当前,国家危急时刻,他理应冲到前线,报效祖国。但是他已经50岁了,身体还患病,难道只能袖手旁观吗?他无法接受,还是去卫戌部队报到了,好在,他获得了预备役部队医院督察官的职位。他还是有些遗憾,1914年10月,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尽管战争面目可憎,它还是伟大而精彩的,完全值得去经历。不幸的是他们不能把我用在战场上,如果是20年前,他们很可能就会用我了”。

和人们想象的战争前的恐慌情绪不同,1914年的德国,对战争的赞美成为知识界新风尚,很多知识分子都卷入到了“为祖国而战”的战争热潮中。作家们用诗歌和文字来激励士气;神学、哲学、化学、法学、医学、语言学等各学科的教授们发表演讲,号召学生们入伍,或者出版书籍说明德国民族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据德国历史学教授汉斯·赫尔曼统计,至少有43名历史教授、21名经济学家、48名哲学家和神学家为战争宣传而演讲著作,平均每天有关战争的书或册子出版数量达12本。

这场战争使得整个德国变得空前团结,甚至超越了党派和阶级界限。德国自由工会宣称为避免失业与社会崩溃,愿放弃一切劳资斗争,同国家共渡难关。德国社会民主党改变反对战争的立场,支持政府所要求的军事预算。

德国人民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我们属于一个整体。这在之前从未有过。原本,德国各阶层划分森严,每个德国人从属于固定的“圈子”,圈子与圈子之间并无重叠。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巴拉·塔奇曼在《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中写道:贵族不会与商人、文艺界人士、手工业者接触。商人和文艺界人士交往、吃饭、结婚意味着混乱。现在,他们被同一样“神圣”的东西感召,跨越了地位、语言、阶级、宗教信仰等一切差别。

只有极少数人看到了激情与傲慢背后的毁灭性。一位德国企业家曾经发表过一首长诗《节日歌》影射德国终将走向毁灭:,其中引用《圣经》里的话说:“现在终局已经临到你了。它已经起来跟你作对。”当时人们认为,这就是暗指德国必将失败。不过,这位企业家在当时狂热的战争氛围下,没敢署自己的真实姓名。

速战未决

一经宣战,战争这台庞大的机器便运转起来了。

德军共200万人。塔奇曼在另一本著作《八月的炮火》中详细描述了德军的动员过程:后备役军人到指定的兵站集中,领取制服、装备和武器,先编成连,再编成营,然后加上骑兵、摩托兵、炮兵、医疗队、炊事车、修理车以及邮车,按预定的铁路时刻表,被送到邻近国境的集结地点。在那里,他们再编成师,再由师编成兵团,由兵团进而成集团军,待命出征。单调运一个兵团——德军共有40个兵团——军官就需要火车车厢170节、步兵965节、骑兵2960节、炮兵和给养车1915节,总共需要6010节,分别组成140趟列车,同时还需要同等数量的列车运送兵团的军需品。

它运转得极其精准。多少对火车轮子、将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桥梁,一切都按照预定的时间运行。

这个作战计划出自德国前任参谋长施利芬之手。

长期以来,德国的兵力被分散在西线法国和东线俄国,分别防御两个国家。俄国由于日俄战争大伤元气,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德军主要目标进而转向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为抵御德国进攻,在法德边境上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堡垒。为了绕过堡垒,施利芬提出取道防御较为微弱的比利时,由比法边界进入法国。

其实,对于这项神秘的作战计划,法国和英国早有预测。法国上校格鲁阿尔曾在《可能的战争》一书中写道:“我们首先要集中注意的是德国发动借道比利时的攻势。”英国总参谋部也曾设想德军会借道比利时展开行动。他们認为如果英军不能“迅速到达战场并具有充分实力”,就难有堵截德国人的机会。

“比利时和英国间的英吉利海峡是非常狭窄的一段地方”,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师翟韬分析,英国绝不会允许德国控制比利时,“否则攻入英国就很方便了”。

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猜到英国必然参战。“因为它害怕德国称霸,而且,为了切实贯彻保持均势的政策,它将竭其所能制止德国势力的增长”,小毛奇说,不论德军是否取道比利时,英国都会参战。

生性悲观的小毛奇还预料到德军不会速战速决,他曾对威廉二世说,“这是一场民族战争,不是一场决定性会战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长期苦战甚至把全部国力都耗尽,否则一个国家不会屈服,而在这样的战争中,即便获得胜利也还是得不偿失。”

海上争霸

德国的出师似乎很顺利。

1914年9月22日,德国潜艇发射鱼雷击中了“阿布奇”号英国巡洋舰,超过1400人死于这次攻击。

这场海战震惊了英国,德皇威廉二世则沉浸在疯狂的喜悦中——德国海军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扬眉吐气的了。

威廉二世常觉得,欧洲那些君主都瞧不上他。英国的达官显贵老是前往巴黎,从不光临柏林。沙皇同他说话总把脸别向一旁,仿佛在说,“真是个没有教养的家伙”。他曾对意大利国王抱怨,“我在位多年以来,我的同僚们,欧洲的那些君主,总把我的话当耳边风。要不了多久,有我伟大的海军做后盾,他们就会对我的话洗耳恭听了。”

但这场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作为反击,英国对德国海军实行了致命封锁,英国海军元帅说,“我们要做的要么是削弱德国,要么是饿死德国。”

英国的经济封锁十分奏效。战争初期,德国拥有将近四百万吨的商业船队,几个月内,将近四分之一的船只,要么被英国海军囚禁,要么被击沉。仅1915年8月8日一天,德国就失去了四十一艘舰船。

海上遭遇英国阻击的同时,陆上德国也逐渐陷入僵局。施里芬制定计划时,原估计俄国至少需要六周时间才能完成战争动员,但实际上俄国两周内就完成了局部动员并向德国发动了攻势。这打乱了德军的作战计划。

1914年9月5日,马恩河战役打响,这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最终,法军伤亡14.3万人,德军伤亡21.6万人。德国还是失败了,而且,这场战役后,彻底打碎了德国速战速决的幻想。

长期战争,对德国是最不利的。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就跑到威廉二世面前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次战争。”三天后,他被撤职了。

饥饿的世界

后来人们才知道,那位匿名发表《节日歌》的作者名叫瓦尔特·拉特瑙,是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董事长。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是当时世界的两大电业巨头之一,另一家是德国西门子公司。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在电力应用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炼钢及其它冶金部门使用的电炉、电气化铁路、电力农业机器等。德国电气制造业规模在欧洲是最大的。1910年,德国已有195家电气公司。

深谙工业技术,对世界情况认识深刻的瓦尔特·拉特瑙预言战争会进入长期作战:战争的本质是一种巨型工程计划,其内容是运输、补给、供养和管理大量的人员从事一种破坏性而非建设性的任务。因此,近代战争对物质的消耗远比过去任何战争都迅速。

然而,德国并没有准备好打一场长期战争,陆军的装备、物资、士兵训练和作战计划都是为进行一场速战速决的战役而准备的。以食品供应为例,由于战前十几年农业的显著发展,德国粮食生产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本国的需求,战争爆发前夕,德国根本就没有为战争延续多年建立粮食储备体系,甚至还向国外出售粮食。

拉特瑙比谁都清楚,要通过储备和组织资源来应对长期战争。只有进行彻底的经济动员并且要对物资做有系统的利用,战争才能继续持续下去。

1914年底,在德军总参谋长批准下,陆军内部成立了一个“战争物资处”,由拉特瑙亲自主持。

拉特瑙的政策是,一方面调解现有资源,另一方面生产代用品。比如,他任命德籍犹太科学家弗里茨·哈贝尔为战争部化学服务机构负责人。当时,英国的封锁切断了德国硝石的供应,炸药生产面临危机。哈贝尔凭借他的化学和工程技术,改进了提炼硝酸盐的制作方法来取代硝石,纤维素也被制成棉花的代用品用以制作炸药。

不过,这只解决了德国的燃眉之急,整个德国仍然逐步陷入物资短缺之中。

1917年秋,马克斯·韦伯考虑离开德国去维也纳一所大学任教,主要是因为他能在大学对面的咖啡馆里吃到两个鸡蛋。在当时的德国,配给的生活物资已经很难填饱马克斯·韦伯的肚子。甚至因为药物短缺,他的失眠症也加重了。

由于劳动力不够,饲料、化肥、农具等物资也严重缺乏,1917年德国的农业生产量只是正常年景的一半。1914年至1918年,德国有七十五万多人饿死。

战争进入持续阶段后,打的就是经济战。虽然战前德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大国,但它面临的对手是经济实力并不比自己差多少的英国和法国,以及,比自己要好的美国。一战期间,法国和俄罗斯向英国借贷来支持战争费用,英国又将这些债券通过摩根银行投入美国股市,变成现金来购买美国的军火与物资。

1919年,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军队的飞机被拆卸、报废(@视觉中国图)

“政治疯人院”

马克斯·韦伯变得忧心忡忡。

德国海军元帅提尔皮茨提出要升级潜艇战,而且要进行无限制潜艇战——指可以事先不发出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韦伯担心这样下去,和美国的战争将不可避免,因为很多商船来自美国,这无疑会损害美国的利益。

这时候,韦伯已经与那些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划清边界,开始理性地审视战争。针对激进民族主义者喊出的“战争到底”的口號,他觉得那些人根本没有顾及国家现实和国民生存状况,分明是在用肾上腺和荷尔蒙思考问题。在他看来,军人不应该只知道开战,更应当知道如何结束战争。

1917年4月,德国击沉英国的船只总载重量超过80万吨。不过,英国也没有束手就擒,英国商船不再单独出行,而是组成船队由驱逐舰来全程保护,飞艇和飞机在上方,寻找潜艇潜伏区域的无线电信号,展开反潜艇作战。单是1917年,就有63艘德国潜艇被击沉,这数字是往年的三倍。

而在这之前的1月份,德国的另一场危机也在酝酿中。英国截获德国外交大臣齐摩尔曼发给驻墨西哥大使的密电,内容是德国计划促使墨西哥入侵美国,“我们向墨西哥提议联盟,以获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州为回报,具体细节由你全权代理”。

德国的目的是担心美国最终参战,希望能在美洲开辟战场,拖住这个潜在敌人,但这仍然是一个轻率的计划。墨西哥自身正陷入一场内部革命中,一战开始前政局就非常不稳定了,入侵美国无异于给自己添加新的麻烦。

这份电报彻底激怒了美国。美国国内掀起了一波反德和反墨的情绪。加之无限潜艇战中,德国不断击沉包括美国在内的中立国船只,1917年4月6日,美国最终加入协约国,并向德国宣战。

到现在,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多,战争的伤亡、国内生活的崩溃,让一开始热烈拥护战争的民众渐渐失去耐心,对战争的厌恶越来越强烈。据《德意志史》一书统计,1914年至1918年,光是因为食物缺乏饿死的人,就超过75万。德国政府曾企图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转移国内矛盾,但在现实的困境下,这个挡箭牌失效了。

1918年1月,40万德国人走上街头游行抗议,工人的罢工也在蔓延,柏林北部有轨电车停止了运行,被推翻用作路障。一个激进的社会党领导人给群众发表演说:“同志们!战斗开始了!三年半来,你被无数无耻的谎言蒙蔽双眼,成了这场可怕屠杀的帮凶!”

原本同仇敌忾、团结在一起的柏林各種党派和势力也开始互相斗争。基尔港水兵哗变,柏林、慕尼黑相继发生革命、暴动,罢工此起彼伏。大街上,年轻人强行撕掉从前线归来军官的肩章。“空谈家、无理取闹的人得宠,仇恨当道”,韦伯将此时的帝国首都称为“政治疯人院”。

帝国陨落

在德国著名史学家卡尔·埃尔德曼看来,这是一场注定德国会失败的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德国作战计划本身的布局。

在经济潜力、人口、陆军和海军的实力上,同盟国一开始就不如它的对手。战争开始时,仅法国一国的黄金储备就接近德国的三倍。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军力为370万人,而英法俄协约国则有580万的士兵。施利芬计划让德国军部陷入速战速决的幻想,从未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德国总后勤部长鲁登道夫并未意识到战争已经进入了“总体战”,他还在用19世纪的作战思维和框架去作战。一战结束后,他对一战不断反思,终于认识到现代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战争,其基础是民族的精神团结和整个经济储备。

德国终于崩溃了,革命在各个城市爆发,因为战争与饥饿,德国民众已经精疲力尽,他们希望实行民主,驱赶皇帝。威廉二世要求德军镇压民众,但将军们拒绝了,一位将军回应道,“军队将会在军官的指挥下有秩序的返回,而不会服从陛下您的指挥,军队不再支持你了,陛下。”

1918年11月11日的11点钟,所有战线一片欢腾,阵地后面的法军跳着舞,叫喊着,挥舞着酒瓶,成群的德军向他们奔去,和他们共享香烟和巧克力,一个美国士兵后来回忆道:“我们有一些烧焦的谁都不吃的大米,他们却扑上去吃的像狼群”。

尾声

1919年1月,协约国代表们齐聚巴黎制定和平条款,他们分别是意大利总理奥兰多、英国首相劳埃德、法国总理克莱蒙梭以及美国总统威尔逊。

各方都“心怀鬼胎”。为了法国安全,法国总理克莱希望遏制德国,意大利总理想要争取更多的领土,英国首相着眼于欧洲的均势政策,美国总统希望推行他的以正义和民主为准则的新世界秩序。

虽然争得不可开交,但在一个问题上他们达成了一致:为了这场战争,法国向美国和英国借贷了数十亿,英美都不会免除这笔债务,因此,协约国把目标朝向了德国,战争的花费需要有人买单。因此协约国加入了一条认定德国负有战争罪责的条款,德国要承担与它和盟国所造成的一切破坏与损失的责任。

1919年5月7日,德国代表团前来领取条约,他们被眼前的条款惊呆了:共有440个条款要将德国打入万劫不复之地,特别是要求承认战争罪行那一条,德国人表示了强烈抗议。

最终,失败者的抗议无效。1919年6月28日,德国在凡尔赛的镜厅签署了条约。

德国不但失去了战争,而且还失去了战败后的岁月——德国人将不得不继续背负巨大的赔款包袱度日。没有人再为战争欢呼了,战争爆发时,写下那首著名的《对英国的仇恨之歌》的诗人恩斯特·利丝尔,凭借这首诗歌获得了皇帝勋章的恩斯特·利丝尔,也随着德国的战败名誉扫地。曾经有多爱戴利丝尔的德国人,现在就有多憎恨他。他的著作不再被发表,而后被希特勒驱逐出德国。

《凡尔赛条约》为许多德国人播下了怨恨的种子。如未来的纳粹鲁道夫赫斯曾说,“一战结束后,唯一所能让我坚持下去的是,复仇的日子无论多么遥远也将会到,我想知道它是否会在我的有生之年发生。”

参考资料:《德意志史》,卡尔迪特里希埃尔德曼,商务印书馆

《八月炮火》,巴巴拉·塔奇曼 著,上海三联书店

《骄傲之塔》,巴巴拉·塔奇曼 著,中信出版集团

《碎片时代的先知:—战中的马克斯韦伯》,作者:郁喆隽,《书城》;

《德国知识分子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作者:蒋健健。

推荐访问:疯人院 德国 战败 崛起 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