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心得

浙江省物理选考“遇冷”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0 08:37:53   浏览次数:

【摘 要】物理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学的成果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然而新高考物理选考人数持续下降,物理“遇冷”现象成为社会追踪的热点和焦点。本论文以浙江省为例,结合目前高中物理选考现状,深度剖析物理“遇冷”成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从“学校—教师—学生”三维一体角度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热情,促进物理选考人数的增加。

【关键词】高考物理;选考;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1-0093-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1.042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y for “Reduced Choice of Physics Subject” in Zhejiang Province

SHAO Yin-fei QUAN Xiu-e*

(College of Physic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Abstract】Physic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disciplines,the achievements of physics hav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However, the number of physics candidates for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continued to decline, and the phenomenon has become a focus of social tracking. Taking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high school physics selection, deeply analyzes the cause of “reduced choice of physics subject”, an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confidence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phys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chool-teacher-student”, thus promoting the number of physical candidates.

【Key words】Physics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Elective examination; Improvement strategy

1 背景現状

目前,浙江新高考第一阶段顺利结束,成功进入第二阶段。较之以往高考学考选考制度,做出了以下调整:从2017级高中学生起,学考与选考实行分卷考试;考试安排在每年1月、6月举行。学生高一第一学期不得参加学考,高一第二学期参加学考的科目不多于3门;学生须于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各科目学考,每科1次机会,不合格可继续报考;学生高三起参加选考科目考试,相应科目学考合格方能报考该科目的选考。外语首次考试“一考两用”,成绩既用于学业水平等级又用于高考[1]。

选考科目建立保障机制。基于物理学科竞争压力大、学习难度高、选考人数逐年递减等突出现象,物理学科率先建立选考保障机制,保障人数为6.5万人[2],如若选考人数低于6.5万人,则按照6.5万人来按比例赋分。其他选考科目如出现此类选考人数过少现象,则依照此方法实施。就目前统计数据来看,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公布实施后,物理选考人数虽有所增长,但依旧未能达到6.5万人报考的基底人数,报考的同学以成绩居于上游和下游人数为主,成绩居于中游的同学大多不选择报考物理。

2 成因分析

2.1 性格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习有重要促进作用。物理学科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其计算的复杂性,思考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对同学提出了更高程度的思维与运算要求。

部分同学思维天马行空、跳跃性极强,崇尚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平日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性格使然,他们不喜欢物理的严谨、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差错,讨厌计算且自身无法全身心投入钻研。显而易见,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提不起半点兴趣,没有继续学习的动力与决心,巴不得早早结束物理学科的学习,自然不会考虑选考物理。

2.2 成绩因素

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选科。根据“马太效应”现象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习成绩排名靠前、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会首选物理,其次是化学[3]。已形成了物理为“学霸学科”的固化观念,成绩一般的学生害怕与优等生一较高下,争夺原本就稀缺的高分位置。

实考成绩高于赋分成绩的现象在物理选考中普遍存在,“等分不等值”在物理学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也导致了选考物理的许多学生即使努力学习物理,但由于物理选考人口基数少,大部分有实力的同学都能考出高分且考试排名都居于上游,挤占了赋高分的名额,致使成绩中等或靠后的同学赋分成绩极不理想。长此以往,物理便被越来越多的学生供上了“神坛”,只敢在选与不选的边缘疯狂试探而不敢真正选择。

当学生考出的成绩每每都不如意,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较大偏差、学习兴趣无法保留学习劲头之时,在如今高考以分数划分人才批次的大形势下,大多数同学怀着急功近利的心态,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拥有一个好的名次,拥有更多选择高校的机会,不得不舍弃物理选择其他的科目作为选考科目。

2.3 從众因素

各科目成绩较均衡的学生,易受其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影响而不选物理学科,顺从老师等的主张。在选考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这些对科目选择本身就摇摆不定的学生容易轻信老师、同学、朋友对于物理高考选考的片面之词,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弃选物理,选择老师推荐的或者身边绝大部分同学、朋友选择的科目。据不完全统计,多数学生曾遇到其他选考科目的授课老师不顾教师职业操守,对于自己所教授科目的大力推荐,刻意引导选科。此外,为与同学、朋友“共进退”,将来进入同一个班级、处于熟悉的班集体中学习,不擅长与他人交往、不能快速融入新的班集体的学生会选择与同学、朋友相同的其他选考科目,即使自己想选择物理,也会说服自己放弃选择。

2.4 强制因素

家长、学校等多方存在强制要求学生不可选考物理的现象。物理选考难度逐年增加,中下游学生的选考成绩相较于其他科目更不理想。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掌控力过强,只凭个人主观臆断物理的弊端,一手包办学生的选科,学生被逼无奈只得服从安排。部分学校为片面追求高考上线率、学生考试及格率,肆意剥夺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规定分数未达指定分数的同学不可选择物理作为其选考科目并要求其必选某些科目;为了更简单地划分班级,将“七选三”的35种选择缩小为5种甚至更少的选择种类,要求学生只能在其选择。

2.5 师资因素

多数学校物理老师少,一个老师带较多班级导致其精力分散,教学质量降低。

国内人口流动大、数量多,随迁子女跨省、跨市读书的也相对较多,部分年长的老师教授课程时家乡音浓重,对于跨地区读书的同学来说,无形中为本就生涩难懂的的物理学习增添了一重障碍。目前,浙江省物理选考内容目前不包括热学部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多数老师选择省略不讲,但国家级、省级物理竞赛中都包含热学,而浙江省大部分物理教师由于长期未进行热学方面教学,相关知识和经验积累较少,在竞赛热学部分的指导能力有限。这意味着想要参加物理竞赛的同学需要额外花时间自学或者找专业性强的老师学习热学部分。学生对学校师资的满意程度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学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导致其无法继续物理的深度学习。

学校对于教师的考核机制不够完善,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未与时俱进。教师的教学风格单一,无竞争压力,工作考核不严谨。教师为授课而授课,不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的培养,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开小差、做小动作居多,真正学懂、学进去的知识少。学生学习物理的课程量大,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多、题量大、耗时长,投入精力与收获不等,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精神负担重,不愿选考物理。

2.6 教学模式因素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考定终身”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部分家长只注重抓成绩,轻视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完全阻碍了孩子的科学与创新思维,使孩子只会死读书,除了记记背背之外一无所长,不能独立解决物理问题。

3 改进措施

3.1 考虑考生水平结构

换“量”为“质”,高考的目的主要是筛选出高质量的学生,在选考物理的学生水平结构相对于其他科目较均匀的情况下,赋分标准应做相应校准,以此匹配学生的实考成绩。

引入记分权重,通过“总分”加权,“封顶”加权,“扩容”加权[4]三种方法,通过“以学考成绩为常模参照”与“等比例原则”[5]相结合的区间转换法,在物理学科竞争激烈、选考学生成绩普遍较好的情况下,考虑学生的水平结构,更合理地按质赋分,保证选考对于每一个考生的公平性。

3.2 加强“走班”管理

选考制度下,“半走班”制度应运而生,学校依据不同的选科组合尽可能将选择两门及以上科目的同学分在一个班内,除语、数、外三门课外,固定每个班级相对应的上课课程与时间,同学依据自己的课表,在规定的时间去往规定的教室学习。

原教室内的本应去自习室的同学仍待在自己的座位上,挤占了其他该时间段来教室学习听课的同学的座位,导致部分同学无座位可坐的尴尬局面,上课体验差,同学即便选了该课程也会选择换科。自觉性较低的同学趁此机会逃课,物理学习本就紧凑,落下一课后续的课程想要无缝衔接堪比登天。同学们来自各个不同的班级,课后作业难以全部通知到位,且作业的收发效率极低,同学漏交、迟交作业算得上是家常便饭,不愿写作业的同学便更加猖獗,成绩不理想顺理成章。因此,学校须加强对走班同学管理,定期监督同学们的到课情况以及作业收缴状况。

3.3 加强教师运用多媒体的能力与频率

物理学科存在过于微观、抽象的知识点,学生仅凭自己的想象难以联想;部分物理实验的操作对于环境、器皿的要求极高,学校实验室内实操可能性低。多媒体的应用可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化抽象为具象,学生通过多媒体制作的物理模型可以更直观了接微观世界,观看物理实验视频则可以弥补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无法亲自完成实验的缺憾。

针对不熟悉多媒体运用的、年长的老教师,学校应集中对其进行多媒体技术培训,保证其给同学们上课时多媒体的有效使用。同时,学校招聘时应提高对物理老师的多媒体技能的筛选与培训,可从其国家二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是否通过判断其多媒体技术是否熟练。

3.4 注重启发式教育,鼓励探索式学习

教师根据物理教学目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扩大自身的知识面,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最终,使学生爱学物理、会学物理。

3.5 推广“互联网+教育”物理慕课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应用,网络慕课应运而生,高中可安排同学上网络慕课,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同学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学生可成立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不仅提高同学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使兴趣助长成绩,高效提高成绩,并且令同学更直观地感受自己的学习情况。

4 总结

随着高考自主选考的大面积推广,其他省份的虽与浙江省的选考制度存在细微差异,但学生选考物理的人数下降几乎可以预测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浙江省率先对物理学科的教学实施策略性改变是重中之重。本文以性格因素、成绩因素、从众因素、强制因素、师资因素、教学模式因素为切入点,多角度、多维度分析物理“大冷门”现状,从考虑考生的水平结构,加强“走班”管理,加强教师运用多媒体的能力与频率,注重启发式教育,鼓励探索式学习,推广“互联网+教育”物理慕课方面建设性提出加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物理学科的信心,从而提高考生对与物理的选择率,体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7﹞45号)[Z].2017-11-28.

[2]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完善学考选考工作的通知(浙教考﹝2017﹞116号)[Z].2017-11-28.

[3]张雨强,顾慧,张中宁.普通高中生高考选考科目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5所高中首批选考学生为例[J].教育学报,2018(4):29-38.

[4]冯成火.新高考物理“遇冷”现象探究——基于浙江省高考改革试点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8(10):25-30.

[5]于涵,韩宁,关丹丹,等.关于改进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案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8(6):44-49.

推荐访问:浙江省 成因 探讨 改进 物理


[浙江省物理选考“遇冷”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相关文章